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普及城乡。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与城市相比,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的开展尚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以广西博白县部分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6-0004-04
  
  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经济后劲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欧美国家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党的十七大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全局战略的角度对我国信息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2000年,我国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并提出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在我国普及,但由于地域间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以及理论实践经验的缺乏,各地中小学在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农村中小学尤其突出。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再次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因此,本文以广西博白县部分中学为调查对象,探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研究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涉及的原因也很多,学校技术资源的建设、领导的态度与认识、社会信息化氛围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着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态度和认知水平、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教学思想观念的理解与运用效果。本文在对博白县部分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相关深入访谈的基础上,以广西博白县部分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校信息技术师资配备状况、中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起点水平以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等方面开展调查和分析,共发放250份问卷,其中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87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6.26%:教师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利用Epidata3.0对调查问卷进行录入并使用Excel电子表格和spss10.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信息技术师资配备情况
  表1表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学历较高,职称分布合理,以中青年教师居多,但信息技术师资结构不合理,在调查结果中,信息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师相对还是比较少,只占到68%。
  2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视情况图1表明,信息技术课偶尔被占用达到64%,经常被占用有35%,而从未被占用只有1%。这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时常被其它文化课或活动占用。
  图2表明,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很重视的只占2%,一般占44%,不重视占42%,说不清占12%。
  图3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是为了通过考试和休闲,而为帮助其它学科学习占23.2%,或其它方面也只有6.54%。
  综合分析:信息技术课与其它主科相比仍然处于次要地位: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动机多数是为了考试和休闲。
  3 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起点水平情况
  图4表明,有16%的学生在小学就开始接触计算机,有69%的学生在初中开始接触计算机,有14%的学生在高中才接触计算机,还有1%的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都在初中以上才开始接触计算机。
  图5表明,对于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有69%的学生会基本操作,10%能熟练运用,还有21%的学生不会,这表明对于使用计算机,大部分中学生只会基本的操作,还有学生根本不懂运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4 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
  图6表明,能胜任教学的教师只占36.66%,勉强胜任的占54.44%,还有8.9%不能胜任教学,这表明大部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是勉强能胜任教学,能胜任的教师仍然不够。
  图7表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主要采用“粉笔 黑板 口授”教学方式,其次是计算机课件,然后是幻灯、投影、电视等,这表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师仍然主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知,中学信息技术课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信息技术师资配备不够合理
  从表1我们可以知道,许多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非出身于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他们的信息技术意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信息技术教师相比稍逊一筹,从图6我们可以知道。学生认为超过一半的信息技术教师只能勉强胜任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所具备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 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不够
  在访谈中发现,中学开设信息技术是受传统观念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还不够深,他们也很少去关心其发展状况,致使很多学校虽然购买有一批昂贵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摆在实验室里,从表1我们也可以看出,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并非出身于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他们对这些设备的使用也不熟。甚至不懂,他们一般都把大部分时间耗在语文、数学、物理等主科上,对信息技术课程只是敷衍,这可以从图1判断出来,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其它科或其它活动占用。对于学生,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可有可无。他们上信息技术课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或休闲,对信息技术课学习投入的精力相对主科较少。
  3 教学模式单一
  从图7我们可以看出,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都采用“粉笔 黑板 口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比较传统的、在信息技术社会不 够发达时采用的教学模式,而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求。因为现在的学生最喜欢教师用计算机课件讲解,其次是用幻灯、投影、电视等手段上课,学生对教师用“粉笔 黑板 教材 口授”上课总体上不喜欢。在调查中,有比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粉笔 黑板 口授”的教学方式,这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 学生基础水平低,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认识不够
  很多学生从初中才开始接触计算机,这与邓小平提出的“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有一定的差距,从图5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中学生只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只有10%,甚至还有21%的学生不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此外,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到位,他们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或休闲,而通过上信息技术课来提高自己信息技能的却很少,以至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似乎是在听课,实际上什么也没听进去,只等教师把理论课讲完后利用剩余的时间来聊天或玩游戏。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颁布的《纲要》也着重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由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知有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并非出身于信息技术专业,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就需要对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使其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增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调动他们开发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此外,现在许多师范院校开设有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有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他们是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想师资来源,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师队伍的基础。将他们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机整合起来,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2 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早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就要求要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但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的医治。从图7就可以看出,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调查时笔者发现,当教师使用“粉笔 黑板 口授”方式进行教学时,下面的学生大部分都不听,他们要么拿出其它主科的作业来做,要么在小声聊天,要么在睡觉,整个课堂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内容较简单的章节,可以采用自主达标模式。因为对简单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研究讨论就能达到教学目的,不需要教师滔滔讲述,把这些内容设计成自主达标模式。既节省时间又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力,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模式,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国家也提倡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3 建立合理的政策支持机制,提高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以及师生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稳定和增长。为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等,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同时,教研室及学校可以专门组织教师去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和信息技术课实行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访学。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意识、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加强其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推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始终参与,大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 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进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对于起点低的学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使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有利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众多因素仍然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考虑每一个影响因素。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迎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冯玲玉,天水地区城镇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2]宋万女,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3]肖红艳,张小莉,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3
  [4]丁欢,张慧,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0,(5)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我有六条小鲤鱼,这六条小鲤鱼还是过年的时候,我大姑姥送给我的呢!  小鲤鱼的样子可真是“眉清目秀”啊!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嵌在玲珑的小脸上。小鱼儿的鼻子就是两个小孔,嘴巴不停地一张一合,在嘴唇上还有两根小胡须。虽然个别的器官不好看,但是组合在一起,你就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美丽。  别看小鲤鱼的外表端端正正的,可吃饭的时候却狼吞虎咽的,尤其在抢食的时候就跟发了疯一样。  我給小鲤鱼喂鱼食的时候,它们就争先
今天开班会,汤老师宣布我被选上了小队长,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一直都很想当小队长。  我走上讲台,汤老师为我别上了“一道杠”,其他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觉得特别光荣。那一刻,我心想:“我要再接再厉,以后听课要更认真,上课要积极发言。我还要多关心同学,事事为班级的荣誉着想。我一定要为大家做好榜样,尽到小队长的职责。”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辽宁大学玩儿,说是让我感受一下书香的氛围。不过,偷偷告诉你哦,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辽宁大学里的银杏林。  我远远就看见一大片金黄的银杏树,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我惊喜地跑到树下,捡起一片树叶细细端详:银杏树叶的纹路是一条一条的细线,叶子的形状像一把小扇子,手感特别光滑、柔软。我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感觉有点儿奇怪,我又放到嘴里尝了一下,妈呀,好苦啊!  一阵风吹来,银杏树发出“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中间环节,具有“双衔接”功能。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怎样才能将“双衔接”功能发挥到极至,不仅巩固加深了小学知识,更为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者从单一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采用化整为零,以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提高课堂管理,以学生指导学生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评价学生的方式形成课堂评价,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培养出适应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才。 
摘 要:新形势下电气实训装置的改造升级思路是基于“互联网 ”的思维,将诸多分散的元件如继电器、到位开关等低压电气元件,以及PLC、变频器、电动机等,通过交互信息感知技术,实现设备管理、信息采集及数据挖掘及云端服务设计。以电气综合控制实训室为例,先让设备物联化,实现有线至无线的跨越,再引入机器人巡检技术,实时对设备故障、工况进行检测,动态地分配任务。该类电气物联网系统集成设计,不但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手
“帅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他姓陈,有三四十岁,中等身材,头发像一片黑森林,圆圆的脸,白皙的皮肤,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很儒雅,更像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太帅了!  每天清晨,当我迎着晨曦踏进校门后,总能看见陈老师和同学们打球的身影。他说每天早上带着孩子们打一场篮球,一整天都精神百倍。你瞧,他左躲右闪,灵活的身体像风一样冲出了同学们的包围圈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下文简称:人大附中)这所享誉中外的学校在60多年的成长中,足以积淀出可资娓娓道来且耐人寻味的深厚底蕴。伴随着信息科技发展的脚步,人大附中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富有远见卓识的刘彭芝校长就深刻意识到:“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她将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一个突破点,并亲自抓信息化建设。在刘校长的“领跑”下,在几
摘 要:易班为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文章在分析易班学生互动社区推广的主要目的及主要优势的基础上,以厦门大学为个案,分析了厦门大学易班应用现状,探讨了易班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易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78-0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以它交互性强、即时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