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鱼(外一篇)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杀年猪打年鱼”,在记忆中的老底子年味里,打年鱼是迎接新年的一件大事,当然也是孩子们赶热闹趟儿的一个好辰光。
  像长兴这样平原、丘陵相交处的地方,大型的水库不算很多,但山塘、河港却也不少,许多村庄就是绕水而建的,于是人与水彼此互依就出现诸如某某湾、某某浜这样极具水文化特色的地名。我们所在的村落就是一个以湾而名的地方,自然,围绕着村落,几条河港呈拐字形蜿蜒延伸。这河港外通大水,是村民饮水之缘,也畜养着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鱼儿。平日里,因为河港的曲折和河水的深邃,也鲜见有鱼儿跃动的身影,但这不妨,到了打年鱼的时候,所有的鱼儿都将来个精彩“亮相”。
  一般过了腊月初八之后就要打年鱼了,因为人手和用水的原因,村里的几条河港需协商着前后开打,很少在同一时间动作的。打年鱼是个颇为浩大的工程,承包的人在前一天就要挨家挨户地告诉在此港取水的人家了,明天开始打鱼了。你先在水缸里备上一些饮用水,如果要大量用水,只能麻烦你到临近的哪条河港里取水了云云。
  打年鱼的前一两日总是进行的静悄悄。养鱼人家首先检查一下与其他河港交汇的坝儿和线网是否结实,然后拖来水泵开始作业。这河里的水要翻到外港或者事先与其他养鱼人家说好翻往他处。从检查坝网,到架设装备,一来二去,少不了半天工夫,然后就开始正式进入打年鱼的程序了。养鱼人打开电机,看着第一龙水抽出,心中默默祈祷:但愿今年的鱼儿个大量多,是个丰收年啊!打年鱼这段时间里,主人的辛苦是自不必说的,除了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在夜晚都是要住在临时搭起的鱼棚里的,倒不是为了防有什么人偷盗,最主要的任务是伺候好水泵这个大家伙,夜深了要给它盖点热和东西,工作的太久了要让它暂时休息一会儿,若是出了什么故障,那还得以第一时间请人来修理。水在不断涌出,养鱼人不曾停歇一会儿,或背着个铁锹到处看看有没有漏水的缺口,或拿着把柴刀理一理枝桠盘绕的港堤,总之,就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大捕捞做好所有的准备。水是越来越浅了,有些浅水洼处已隐约可见鱼儿跃动的身影,养鱼人心里涌上一种激动,一年辛苦好像没有白费,朝投食晚喂草就盼着这一刻的到来啊!
  冬天的太阳懒懒地爬上杨树林的树梢的时候,水泵还在不知疲倦地劳作着,但水势显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庞大,抽出的水也变得有些污浊了,间或还夹杂着一些淤泥。鱼塘主人揉了揉有些疲倦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饱饱地伸了个懒腰,定睛一看,水面已经很浅,岸边的河床已经裸现,几条来不及游到深水区的鱼儿正在泥涂里翻滚,而更多的鱼儿正在河的中央汇聚“开会”呢,一股喜悦之情在心底荡漾。再过了一会儿,岸边上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最爱赶热闹趟儿的小屁孩。说也奇怪,平日里读书时,赖在被窝里舍不得起床,但一到放假,许是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热闹,总是在床上呆不住,因为今天东家杀年猪,明天西家打年鱼,于是哪儿也少不了我们的身影。那些被请来抓鱼的大师傅也按时地赶来了,你看他们那副行头:厚厚的皮裤从胶鞋直连到胸前,手里拿着短柄的掏鱼网,气势十足,威风凛凛。他们下到河里,几人分工,安排在几个深水洼处就开始捞鱼了。这时候,冬日的暖阳已经升到了半空,斜斜的阳光照射到河面上,与扑腾跳跃的鱼儿交相辉映,让人无法不想到丰收的喜悦这个在课本上出现了N次的词组。捞鱼的人似乎全然忘记了冬日的寒冷,赤着手把一条条鲜活的鱼儿扔进鱼桶,有些不愿就范的鱼儿使劲地往水里钻,那就只好动用短柄渔网了,最后当然也是和它的伙伴们一起在鱼桶相汇。
  河当中热闹非凡,岸上的人也没闲着,他们把脖子伸的长长的,手指着,嘴里喊着“那条大!”“那条好像是花莲哎!”看样子真恨不得自己下去捡起来。还有些是主人家雇来的,就忙着把提上来的鱼倒到箩筐里,担起鱼起劲地往家里送去。后面肯定跟着我们这一班小屁孩,手扶着筐绳,眼睛睁圆了看筐里哪条鱼最大。等到鱼担回家,倒出来,分大小、种类拣出来,我们又忽这忽那地跑过来跑过去地看稀奇。拣鱼的人把一些不要的小猫鱼随手一扔,我们就忙不迭地跑过去捡起来,如获至宝一般捧在手里,惹得边上的小花猫朝我们敢怒而不敢言。
  等到大部分的鱼都已经抓完,主人以及雇请的工人都上岸后,人们就开始“趁塘”了。男男女女们都穿着套鞋,拿着家伙什下到河里。大部分的人是看看有没有一些漏网小鱼,或者是汪丁、小虾什么的;当然也有人“剑走偏锋”,专门在河埠头下找一种叫“荡埠”的小水产,据说这些家伙生性懒惰,不爱游动,最喜蜗居在河埠头底下,但味质极为鲜美;也有走“高端路线”的,就是那些倒背着一把火锹的专业捉鳖人,他们有些甚至是远道而来的,就在河岸的边边角角寻找鳖的蛛丝马迹,如果捉到一支,当然价值不菲。在打年鱼的这一段时间里,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也是他们丰收的时候;而妇女们和半大不小的孩子们最主要的目标是一些小鱼和螺丝、河蚌之类的“大路货”,但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打年鱼还有一项收官工作就是分鱼。因为河港是集体资产,养鱼人须得按照协议上写明的要求拣出各种鱼,由村里干部或德高望重者均匀搭配,标上号抓阄分配。但见主持人随手抽上一把稻草,做成长短不一的几个签,各家派一个代表抽签,对号领鱼。然后,大家伙儿就领着鱼各自回家准备腌鱼、晒鱼了,一路走一路欢笑不断……这边厢人们忙着分鱼,那边养鱼人已经在把抽出的水回放了,同时还不忘把一些不甚大的鱼重新放回河里,为的是来年能有更大的丰收,为的是“年年有鱼”啊!
  到了傍晚,炊烟袅袅升起,村子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鱼香味,如此,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站在旺湖边
  就像在一件久久未穿的衣服兜里發现了五元钱那样惊喜地发现国庆长假真的来了,于是在假期的某一日里,阳光正好,心情正好,都不愿做什么准备,便决定去二界岭——那一处被称之为“能释放童年记忆”的地方走一走,寻找一份城市喧嚣中不曾觅到的悠然。
  二界岭是我曾经工作了十年的地方,自然是十分熟悉的。这里山野遍绿,溪流交错,群山环抱,野笋缠溪。这里湛蓝的天色,葱茏的树木,黄褐色的土地和红遍山野的杜鹃都曾经温润了我因为远离家乡而略显落寞的年轻的心。我对这里的山水草木是怀有感情的。   我此行的目的地便是享有盛誉的旺湖,据说这个“旺”字,是含有“普罗旺斯”之意的——那也可见这个曾经因贫瘠而为外人所知的地方的远大抱负——打造中国的普罗旺斯。当然,我想当然地以为这个“旺”字还包含着二界岭的人民希望依托着这一面湖水能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吧!
  我终于又站在了这座被称之为“湖”的水库边。湖呈不规则图形,远望去,如一头金牛卧于草地之中——这四周环绕的群山自然就是想象中的草地了,这个想象肯定不算牵强,群山连绵,绿意盎然,在这样一个仲秋时节,竟毫无萧肃之色,仍旧如夏日一般葱葱茏茏,实在是让人感受得到心旷神怡。一阵微风拂过,群山微颔,远望去,很有草原泛绿的那一份柔软和连绵。这时候,湖也粼粼泛动,也是一样的绿。秋日的阳光温暖而带着蜜意柔情,贴心地注视着水面的波动,连阳光的影子也在水面上起起伏伏,荡漾开来。我想,在这个时节来到这里,想来也是极为合适的。这里山水的清丽之色毫不逊于那些名山秀水的姿色:水绿得灵动,气质不俗,绝不同于一般的那种碧绿;水清得简单,自然而不做作,也不同于泛白的那种清。水的清波漾漾,让人想见的是小家碧玉的温婉美好;水的微波粼粼,则让我平添了几分对故人往事的遐想思绪。青山秀岭掩映下的,除了荡漾碧波,还有一抹分外鲜艳的金黄,这便是闻名远近的大地说书艺术农业观光园里的百亩向日葵基地了。现在正是赏花的最佳时节,一眼望你,葵花朵朵向阳开,如千万个孩儿的笑脸,金灿灿一片。看着如此朝气、灿烂的花儿在秋风下身姿摇曳,自然是令人心醉的,连我这样的男儿也不禁想要舞上几步了。
  在这个季节里,鱼儿是幸福的,因为水丰满而清澈,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这里遨游,翻腾嬉戏,好不快乐!胆儿大一些的,还会经常游到岸边的杨树墩下,起劲地吹起泡泡来。
  当然,更幸福的是这里的人们和避着旅游景区看人潮拥堵到这里寻找真山水的远的近的游客,他们想必是可以一饱口福了。虽然现在还不是傍晚时分,我没有看到“渔舟晚唱”的诗意,但在银光闪闪的湖面上,仍可见几只小木船在水中央缓缓划行,有几个打鱼人张开双臂,用力地把渔网撒开,这同样是一番不错的意境。
  水满湖,鱼满仓,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滋味啊!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界岭是从广德以东数过来的第二道岭,岭跨浙皖两省,就在这旺湖岸边的山的西面就是安徽省广德县了,所以,我甚至大胆地猜测,这旺湖的水也许滋润的还不仅是二界岭的人民,就连安徽也多少受其所惠一些吧——起码,这跨两省的山上的树木长得如此郁郁葱葱是有这旺湖的一份功劳的!旺湖水库于1954年5月开始修建,次年5月19日竣工。其后经过了1971年和1973年的两次扩建,成为长兴境内第二大水库。听这里的老人说,这旺湖水满时应该有3000亩之幅员的,3000亩,该是怎样的一片广阔的水域啊!也难怪,这水库建成之后,这里多年来未曾受过水灾、干旱的困扰,这对于二界岭这样一个山地丘陵地带而言实在是很不容易了。1999年,長兴大涝,但二界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旱之年,这里种植的庄稼也照常喝到了充足的水分,长势良好。别处水污横流,而二界岭的父老乡亲却能喝上干净甜润的自来水——这都得益于旺湖的防洪、蓄水、灌溉、饮用之效用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素称贫穷的二界岭人积极地行动起来,纷纷开展起了花卉苗木种植,从零零散散到成片种植,从品种单一到五花八门,从小打小闹到形成产业,二界岭的花木业在数年之间迅速崛起。这一定是赖旺湖之庇的,因为花木是很讲究用水的,多了淹死,少了干死,但旺湖却可灵活调节,欲取欲与,全凭需要而定。所以,试看现在的二界岭,一年常绿的香樟、亭亭玉立的玉兰、香飘十里的桂树、虬枝峥嵘的红梅、迎春绽放的杜鹃花、金香灿烂的向日葵……满眼的红花绿树,这是怎样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我正在凝神深思,一只水鸟在我眼前划过,张开双翅,翩跹起舞。再循影而去,远处的水鸟还有许多,它们或在空中展翅飞翔,或停在芦苇上凝目远望,端的是一幅美丽的秋色图啊!“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烟波钓徒的诗篇若是用来诠释这里的美景,想来也是十分贴切的吧!
其他文献
1  父亲越来越狂妄,无人管得住,你说十句都抵不上他说的一句。这话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母亲见天给我打电话来,几乎成了她的一份作业,不用要求,准时准刻地完成,拿来让我来检查。最近出现的这些新内容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也不好果断地做出结论,只能做些无关痛痒的安慰。母亲也像是习惯了我的话语,明知我说的是大话空话,还要听我说一番,然后挂掉电话。至于挂掉电话以后发生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对于父亲狂妄的这个情况,
期刊
黄土的厚度  我问爷爷,黄土有多厚?  爷爷说  ——黄土啊!和咱家老黄牛的皮一样厚  那牛背上的皮鞭印  横着一撇,斜着一捺  不正是这沟沟壑壑吗?  我问父亲,黄土有多厚?  父亲说  ——黄土啊!和你奶奶纳的白毛底一样厚  我穿上它用脚一步步丈量  直到有了你  老师问我,黄土有多厚?  我说  ——黄土啊!和死去的爷爷的黄土堆一样厚  和奶奶囤的麦粮一样厚  还和父亲脚跟的死皮一样厚  把
期刊
1  祖父给我的记忆都是碎片化的。从我懂事的那天起,就没有完整地看过他一面。他离开时,没有留下一张相片,也没有留下一片文字。我的记忆常常被他扣在脸上的一块厚厚的医药棉布所遮掩,以至我只能从他躲在锦布后面的笑容来一点点地打捞出那个藏在我记忆深处的他。他曾经离我那么近,但身影却又是如此恍惚,三十多载,那双眼神一直闪现着,让我感觉他并没有走远。  祖父孙芝儒,字庆宏,生于1907年,家有兄弟四人,他排名
期刊
卖杈把、罩漏、牛笼嘴的那人我认识。每年四月八会,只要留心准会见他。  有一年,我给我家的小黄牛买过一个笼嘴。笼嘴是啥?笼嘴就是竹篾条编成,有点像深深的棉帽子,又有点像粗筛子样的物什。笼嘴是用来干啥的?笼嘴就是拢到牲口们的嘴上,防止它们揪食路旁的野草、地头里的庄稼。总的说来,笼嘴的功用,还不是为了管住牲口们的嘴巴,叫它们一心一意来干活儿。  枣林街道上都是煤烟味和汗腥味,这些味道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期刊
1  一大清早,于波上班的时候,两辆体型硕大的橘红色消防车堵住了海港一号大酒店门口。因为不明就里,他没有惊动,悄悄绕后门进了酒店。问了一圈,没人知道情况,消防车上也没人下来,事情透着一股邪性。于波沉思了一會,渐渐品出了其中的味道。看来,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就这样悄然拉开了帷幕。  没有人喜欢战争,因为它一旦降临,无论是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可是,战争怎么可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该来的时候还是会来。甚
期刊
有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比喻高考,其竞争之激烈、拼搏之惨烈可见一斑。因此,高考的压力,我们这代人从刚出生就要背负。所有的家长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这代人幼儿园便学习英语,小学上奥数班,甚于这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只等最后一博——高考,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被各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这种压力下矛盾便激化了,便有了更多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故事。青春,只能被如山的书籍和试卷淹没
期刊
正是一年好时节,金秋古都又逢春。今天来自全国文艺界的优秀代表齐聚古都西安,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大计,出谋献智,值此之际,受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对中国作家协会对此次论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会的八方宾朋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达壮大的醇厚滋养,也是中国
期刊
本质上而言,对童诗的思考让我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虚弱的状态。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缪斯女神也有她的儿童时期,那时她在哪里?做什么?或者可以直截了当地追问,那时她究竟如何运用语言这门艺术在孩子们的大脑深处点石成金?要辨认这些并非易事。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儿童的“教化”具有一種梦幻的色彩,以物竞天择的方式将儿童精英留在“理想国”的城堡中,而资质平庸和有缺陷的儿童则被放逐或隐藏。在这个时代,随着多元化和
期刊
“一城文化 半城神仙”  最炎热的夏天过去了,西安正进入一年最凉爽,最有色彩并最有诗意的日子,正在这个时候你们都来了,我代表陕西省作家协会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刚才会议前我看了签到册,来的各个都是人物,有那么多的名家,有那么多的大家,有的我以前见过,是朋友,有的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见过照片,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但是我拜读过各位绝大多数的作品,这一点不是故意矫情在这说,确实是这样,用一句话
期刊
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本届论坛表示祝贺,刚才以上有好几位嘉宾做了很好的发言,对我也很受教育,也很有启发。大家知道,现在的中国正在从一个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一带一路”的这样一个战略构想,我想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更重要的它还是文化的。我们这一次,中国作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来支持这个论坛,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论坛可以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