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把龟兹文化复活在当代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寻心中的答案,他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只身前往漫漫戈壁,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大漠洞窟中,苦守9年。
  一寸寸描摹,一笔笔记录,日复一日不眠不休地工作……龟兹石窟上一幅幅古老珍贵但日益模糊的图像还原在他的笔下。
  他的研究创作填补了龟兹研究的文献空白,他抢救临摹的百余幅大型作品堪称世界级艺术瑰宝,他被称为“新疆的张大千”。
  他就是王征,一个对艺术狂热、对梦想执着的文化守望者。
  
  2010年12月15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王征接过了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凤凰卫视联合颁发的“2010中华文化人物”奖。
  “他的名字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听了他的故事,心里面会一阵发热。” 主办方的一位领导这样介绍他。
  在10位获奖者中,未满40岁的王征是最年轻的一位,但“骨瘦如柴、发枯如草”的外貌让人不敢相信他的年龄。手握奖杯发表感言时,他调侃自己是“未老先衰”。“这个奖是对我们事业的极大的支持。我希望活得长一些,在漫长的后半生,能有更大的力量,更大的精力继续去传承传统,把龟兹壁画在当代复活。”
  
  与壁画结缘
  龟兹,是一个西域古国的名字。
  早在汉代,史书上就有关于龟兹的记载。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也是联系和沟通欧亚大陆的桥梁,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龟兹舞蹈、音乐、佛教艺术都负有盛名。历经千年的变迁,龟兹王国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个个沉睡在戈壁的洞窟壁画中,还可以寻觅到当年的盛世繁华。
  龟兹石窟被称作“第二个敦煌莫高窟”,事实上,它拥有比莫高窟更加久远的历史。
  出生在新疆的王征,之前并不了解龟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和它划上一道长长的交集。
  1993年,新疆文化厅的工作人员到新疆师范大学去招聘学生,到新成立的龟兹石窟研究所工作。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份毫无吸引力的工作:地点是距离乌鲁木齐800多公里的荒无人烟的戈壁,工作的内容是研究、复制石窟壁画。
  但是,这个消息却让一个学生欣喜若狂。他放弃了已经联系好的去学校教书的工作,收拾行装踏上了去研究所的路。
  这个学生就是王征。
  “之所以选择到那里,是因为我相信那里正好可以解决那阶段我面临的艺术问题,有我想要找的答案。”
  1989年,王征就读于新疆师范大学。学国画的他,常常背着画夹去写生。天山、昆仑的壮观景色震撼着他的心灵。
  “那里的山与众不同,它很博大、很雄厚,有雪山、森林……在春雪消融的季节,山上有树有水,又带着萧瑟的感觉,就像庄子描述的《秋水》。”
  王征在探索,如何画出西域山水的气魄。但他发现,中国画的山水作品中,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我们看到的水墨山水,大多是宋、元,甚至明清时候的更多。表达西域这种景色的,具有强烈的色彩的作品,却很少,我想,也许应该到更早一点的艺术中去探索。”
  大三那年,学校组织去北京旅游,游历了长城故宫后,王征一个人经北京去了敦煌。
  见到敦煌壁画时,王征一下子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画也可以这样画!无论是色彩也好,构图也好,都跟我原来看到的不一样。”
  一连几天,他都是早上第一个到景点,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在石窟里细细琢磨品味着壁画图像。敦煌壁画给了他无限的遐想和灵感,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假期结束,他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学校,但仍然回想起那一幕幕色彩逼真,形态优雅的敦煌壁画,他也开始尝试用自己感悟到的壁画技法来画山水。
  因此,当命运让他与龟兹石窟相遇时,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对他来说,在遥远的漫漫戈壁中等待他的,是他寻找已久的宝藏。
  
  九年龟兹梦
  王征从乌鲁木齐出发,坐着夜班车,经过一天的800多公里的路程,来到了库车县,再乘班车颠簸了70多公里,到达克孜尔乡,然后再乘“驴的”走了11公里,终于到了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
  “龟兹石窟”是遍布于龟兹古国境内的石窟群的总称,集中于今天的库车县和拜城县两地,其中的克孜尔石窟是龟兹地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群,龟兹石窟研究所就设在此处。
  在这里,王征分到了一间20平米的土坯平房做宿舍,房间里冰冷潮湿,里面连一张画画的桌子都没有。
  生活的简陋艰苦他并没有在意。第二天一早,他朝圣般地向大像窟赶去。
  王征仍然记得那第一眼的震撼。从宽敞的主室穿过狭长的甬道来到后室,一抬头,犹如醍醐灌顶,让他浑身一震。穹顶上是一整屏壁画:画中的佛祖身披璎珞,脚踏莲花,彩带善舞,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打磨,仍然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仿佛在用眼神与他交流。王征仰着头长时间地仰望着壁画,久久不能平复心中的激动。
  “那是穿越了无垠的时空后,与知音的邂逅。”王征这样形容那一刻的感觉。
  从那天开始,王征开始进出于克孜尔大大小小的石窟中。最近的石窟在宿舍后的山上,最远的要爬上一段崎岖的山路,大约有四五公里的路程。慢慢地,王征走遍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木札提河谷北岸的山山水水,那些大大小小的石窟,就是闭着眼睛也能知道它们的位置。
  克孜尔石窟大都开凿在悬崖上,内径大小不等,地面也高低不平,临摹壁画时,有时要在摇摇晃晃的梯子上画,低的地方只能蹲着甚至跪着,高的地方又需要站在高高搭起的架子上。洞窟里潮湿阴冷,时间一长冻得浑身关节作痛,他就出来晒晒太阳,啃几口干馕。有时候碰到来参观的游客,看到这个身着奇异、头发乱糟糟的人,还以为他是个乞丐。
  1999年,克孜尔石窟群上游新建了一座水库。由于水位上升,洞窟内潮气弥漫,许多墙面壁画开始剥落,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夜以继日地抢救这些弥足珍贵的壁画。
  在这次抢救临摹任务中,为了准确生动地临摹新一窟6米长、2.5米宽的“飞天”壁画,王征只能“仰着脖子”工作,这一“仰”便是一天。有时候画累了,就将画板平放在洞口,睡一会儿,醒来体力稍微恢复后再接着画。
  在王征的记忆中,最难临摹的壁画要数克孜尔第175窟甬道上的《五蕴轮回图》,壁画上的人物形象生动、衣饰经典,笔调的细致之处就像头发丝那样轻浅细腻。不仅画面难以临摹,而且壁画所在的位置也给王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五蕴轮回图》位于狭窄的甬道侧壁上,空间局促,临摹的时候根本无法将画纸铺开。为了保证稿子临摹准确,画一点就得把画拿到外边来看看整体效果,然后再跑进去,对着墙拿着画,就这样一点点地拼成一个完整的稿子。“光是找比例关系、画线稿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画完这幅壁画,他倒下头去,整整睡了两天。
  就这样,他每天痴迷地徜徉在丰富的壁画世界里,仿佛与壁画中的菩萨、罗汉、飞天、琉璃宝树、西域山水、飞禽走兽融于一体,浑然不觉外面的世界。他也没有想到,时间匆匆一过就是9年。
  
  “我没有一刻觉得苦”
  1996年夏天,王征住的宿舍由于陈旧失修塌陷了一半墙,他只好搬到另外一间宿舍去住。不久后,克尔孜乡连降大雨,他的宿舍顶棚又被雨水冲塌。大部分人都搬走了,只有他一个人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离洞窟近”。
  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王征临摹了《飞天》《涅磐》《善爱乾达婆归佛》等一大批大型壁画临本。这批经过深入研究而精心绘制出来的临摹作品,本身已具有独立的重大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壁画的临摹和和普通的临摹不同。石窟壁画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日晒,画面呈现出特殊的斑驳效果,怎么样尽可能逼真地再现这种效果?用普通的纸张颜料很难做到。他就用不同的纸、布、颜料一次又一次地实验。王征从《本草纲目》中知道了很多可以作为颜料的植物和矿物质,“在当地,有很多颜色丰富的矿物质,石窟壁画上表现肌肤的白色含有石膏、石英、云母等成分,就取自当地的矿石”。他开始在当地收集矿石,加工研磨,自己制作颜料,通过不断地试制,最后运用到作品中去。
  他将山水语言与自制颜料融合,创造性临出大量作品,曾有人看过他临摹的第178窟《善爱乾达婆归佛图》,以为那是整体剥落下的巨大墙皮。
  在完成初步的临摹后,对克孜尔壁画与龟兹文化,他已经拥有更深广更成熟的研究视角。一方面他运用考古学类比的方法进行年代、时期的甄别,一方面从绘画的角度将残缺的部分加以复制还原,并提出了“适度复原”的临摹理论。2001年第10期、2003年第1期《美术》杂志分别刊登了他的17幅临摹作品以及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引起轰动,他9年面壁所取得的成果也终被世人所知。
  2002年5月,31岁的王征结束9年面壁生涯回到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并成为该学院中亚美术研究所的负责人,随后,他申报的“新疆古代石窟美术风格技法研究”被列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
  2005年11月16日,《王征龟兹壁画临本》出版,这本著作填补了龟兹研究没有文献的空白。之后,他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龟兹佛教石窟美术风格与年代研究》也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他对人类优秀艺术遗产如痴的激情和无畏的钻研精神,正是浮躁的当代艺术界所缺失的。”《美术》杂志主编王仲先生这样评价王征。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邓维东也撰文称赞他:“心无挂碍、静虚通古”。
  王征一直记得那个从克孜尔回乌鲁木齐的晚上,当车进入乌鲁木齐市区的时候,眼前的万家灯火忽然令他有些不知所措,从寂寞阴冷的洞窟回到繁华喧嚣的都市,那一刻,他有点儿迷茫。
  是苦尽甘来吗?王征并不觉得。“其实我根本感觉不到孤独和疲劳,我的脑子里都是神奇的画面。我的生活非常纯静,每天只有画画,遨游在艺术殿堂里是我最向往的生活,我不觉得这是吃苦……”
  或许热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如今王征的生命已经和龟兹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他将这9年的积累和感悟融入自己的美术创作。2009年,他的个人画展《石窟意象》在北京开展,这是一批将壁画风格结合油画手法的创新尝试。2010年,王征在五台山文殊殿进行了壁画的设计与绘制,他用龟兹壁画的造型规律与技法,设计绘制出数幅大型壁画,这是龟兹佛教壁画时隔近千年后再次融入中原,在佛寺中再度复活。
  画家与学者两个身份,在他身上相互促进,对于王征来说,深入扎实地吃透传统,是为了传承,更是为了自由地运用和创新。
  责任编辑 张小华
其他文献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已成为现代天气预报业务中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数值预报风场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风场可以判断天气系统强度,并对天气系统进行准确定位,为客
会议
本文在前期分析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部队实际,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气象装备战备训练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气象水文装备战备训练水平的影响因素,通过权重量化处理得出了初
民国初年,黎黄陂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黎黄陂其实就是黎元洪。辛亥革命之初,他一夜之间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第一大都督。接下来,他成为民国唯一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
美国航天发射场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以民用气象业务系统AWIPS为基础,实现了大量基础气象信息的获取、处理与显示,通过各种本地化和二次开发的工作,扩展了AWIPS的数据种类,并与航天
本文根据2009年前汛期黄淮地区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暴雨过程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对暴雨的形成机制和产生
将MM5V3作为试验模式,利用初值扰动和物理参数化方案,分别对东南沿海地区2004年7-9月的短期降水进行了模拟,并运用均方根误差法对模拟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估检验,以比较两种方案的集
会议
对比XDN01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与人工观测近一年的观测资料,发现两者之间的偏差(对比差值)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偏差也不近相同,本文从原理上对这些偏
双偏振天气雷达是当前气象雷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经多年的发展,双偏振雷达在气象研究领域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了双偏振天气雷达的基本理论,并从冰雹识别、地物杂波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不是打仗近似打仗,是以四川地震灾区为主,集全军之力组织的大规模非战争军事行动。本文根据四川地区抗震救灾飞行气象保障实践,系统分析了气象保障特点及存
利用PSU/NCARMM5非静力数值模式,对2008年初特大冰雪天气下贵阳机场一次飞机强积冰天气过程进行个例研究,对积冰发生的温度、湿度条件以及伴随的云物理过程进行试验,并用模式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