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的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这些名篇佳作既包括千古绝唱的古典诗词,也包括文采飞扬、博大精深的古典散文。前者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后者如老子、孔子、荀子等先秦諸子的散文,《左传》《战国策》等先秦的历史散文,其他诸如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司马迁的《史记》等纪传体散文,还有唐代散文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师说》《进学解》等等。它们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根”,多少年来,它们都在向人类诠释着中国文化的璀璨夺目,多少代炎黄子孙借助这些优秀的古典诗文获得情感的归属和生命的安顿。不读这些优秀的诗文,我们就难以继承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就学习不到那些大浪淘沙般的虽时隔已久却仍有生命力的语言。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语言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甚至于对他们今后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我们学习文言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习它们的“神”——如文章的思想、精神,也就是作者充沛的内在精神、气质、高尚的人格修养,而不只着眼于“形”(如文辞、章法)——也就是作品的词义、句义、句式特点、写作手法等,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趣,离“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就愈来愈远,出现缘木求鱼、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多背诵名篇名句,少翻译句子篇章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话都说明了要求学生多读多背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就非常重视诵读的作用,“记住了优秀的语文材料”,“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岁月足以使一个人淡忘许多与他目前的职业、情趣无关的知识,但有些记忆深处的东西却能令我们一辈子刻骨铭心。当然,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但逐字逐句的翻译有时反而会使其美感与意境荡然无存。如《诗经》中极具意境美的缁《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诗中的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飘忽迷离的景物,若即若离的“伊人”,加上诗人朦朦胧胧、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使该诗有着迷离恍惚的神韵。全诗的意思学生一般可借助注释理解,老师只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叠印出一幅幅优美朦胧的画面,并点出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即可。如果非得一字一句地用现代汉语去翻译,即使用再优美的语言,也不能说尽那种朦胧迷离的神韵,也不能道尽主人公对“伊人”的那种至真至灼的情思。
二、多阐释文化内涵,少解释字词句义
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特别强调实词词义、虚拟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落实,而不侧重作品文气、作者内在思想的阐释。其实文章中的多数词句学生一般可借助注释通过预习理解,对于稍难的词义句义则在课堂上点到即可,无需做琐碎的讲解。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一句,有的教师可能会不厌其烦地作如下讲解:(1)“军”的意义为“驻军”,此处为名词作动词;(2)“霸上”为陕西的一个地名,在这个句中作为补语,“军”与“霸上”之间省略了介词“于”。(3)这句话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刘邦在霸上驻扎军队”。其实我认为除了点明“军”为“驻军”以外,对于这个句子的其余种种含义及特点,完全不必进行字字句句的落实。讲得太多,反而会使本来优美生动的课文变得枯燥无趣、味同嚼蜡。
当然,我们提倡多背多诵、少解释翻译,并非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讲或少讲。对于作品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作者的精神思想,教师适当的讲解不仅不可以省略,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如不管教学《沦语》哪一篇,对于贯穿孔子一生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乃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都应该讲到。再如教学《离骚》《涉江》等作品时,我们不能不讲到屈原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坎坷的一生、忧愤的情感和刚正不阿的情操,还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诗句表现出来的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刚正情操和追求自由独立人格的精神,还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多阐释诗文的思想文化内涵,使之也成为今天的青年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精神人格的一盏明灯。
总之,文言文的经典名篇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积淀和载体,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即使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古典文化没有也不可能过时,它仍鲜活在我们民族精神的血液里。我相信,只要我们对文言文的教与学足够重视,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定能把这博大精髓的传统文化之“根”留住。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我们学习文言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习它们的“神”——如文章的思想、精神,也就是作者充沛的内在精神、气质、高尚的人格修养,而不只着眼于“形”(如文辞、章法)——也就是作品的词义、句义、句式特点、写作手法等,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趣,离“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就愈来愈远,出现缘木求鱼、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多背诵名篇名句,少翻译句子篇章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话都说明了要求学生多读多背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就非常重视诵读的作用,“记住了优秀的语文材料”,“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岁月足以使一个人淡忘许多与他目前的职业、情趣无关的知识,但有些记忆深处的东西却能令我们一辈子刻骨铭心。当然,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但逐字逐句的翻译有时反而会使其美感与意境荡然无存。如《诗经》中极具意境美的缁《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诗中的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飘忽迷离的景物,若即若离的“伊人”,加上诗人朦朦胧胧、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使该诗有着迷离恍惚的神韵。全诗的意思学生一般可借助注释理解,老师只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叠印出一幅幅优美朦胧的画面,并点出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即可。如果非得一字一句地用现代汉语去翻译,即使用再优美的语言,也不能说尽那种朦胧迷离的神韵,也不能道尽主人公对“伊人”的那种至真至灼的情思。
二、多阐释文化内涵,少解释字词句义
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特别强调实词词义、虚拟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落实,而不侧重作品文气、作者内在思想的阐释。其实文章中的多数词句学生一般可借助注释通过预习理解,对于稍难的词义句义则在课堂上点到即可,无需做琐碎的讲解。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一句,有的教师可能会不厌其烦地作如下讲解:(1)“军”的意义为“驻军”,此处为名词作动词;(2)“霸上”为陕西的一个地名,在这个句中作为补语,“军”与“霸上”之间省略了介词“于”。(3)这句话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刘邦在霸上驻扎军队”。其实我认为除了点明“军”为“驻军”以外,对于这个句子的其余种种含义及特点,完全不必进行字字句句的落实。讲得太多,反而会使本来优美生动的课文变得枯燥无趣、味同嚼蜡。
当然,我们提倡多背多诵、少解释翻译,并非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讲或少讲。对于作品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作者的精神思想,教师适当的讲解不仅不可以省略,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如不管教学《沦语》哪一篇,对于贯穿孔子一生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乃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都应该讲到。再如教学《离骚》《涉江》等作品时,我们不能不讲到屈原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坎坷的一生、忧愤的情感和刚正不阿的情操,还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诗句表现出来的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刚正情操和追求自由独立人格的精神,还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多阐释诗文的思想文化内涵,使之也成为今天的青年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精神人格的一盏明灯。
总之,文言文的经典名篇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积淀和载体,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即使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古典文化没有也不可能过时,它仍鲜活在我们民族精神的血液里。我相信,只要我们对文言文的教与学足够重视,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定能把这博大精髓的传统文化之“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