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突然不爱理人了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su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爱理人的陆陆
  
  4岁的陆陆是个爱笑爱热闹的宝宝,只要他在家,家里的气氛就十分欢快。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陆陆喜欢一个人发呆,不太爱说话,对于聚会、出游这样热闹的事情,兴致也不高。
  爸爸妈妈担心陆陆是不是病了,可是去医院检查,陆陆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爸爸妈妈十分困惑,也十分头疼:怎样才能让陆陆“好”起来呢?
  宝宝的性格再开朗,难免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不爱理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紧张,宝宝是不是自闭?是不是忧郁?又或者是生病了……
  
  宝宝不爱理人有原因
  
  大部分的情况下,宝宝不爱理人是暂时的,也是正常的。通常生活中引起宝宝不爱理人的原因有:
  1、宝宝处于发展周期的低谷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成长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波浪式上升的。宝宝在发展之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宝宝的情绪发展也是如此,有些时间发展得好些,有些时间发展得差一些,格塞尔称之为“行为周期”。
  通过对大量儿童的观察,格塞尔还发现,宝宝在行为周期的低谷时期往往情绪不稳定,或者过于兴奋,或者喜怒无常,或者情绪低迷。但是宝宝度过低谷期之后,一切行为举止又和平常一样了。
  2、家庭氛围不融洽
  宝宝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爸爸妈妈最近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吵着要离婚;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太忙,对宝宝有些忽略、冷淡、不耐烦等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他会惊慌失措、会怀疑自己是否失宠,进而情绪受到负面影响。
  3、生活事件带来的影响
  宝宝对熟悉的事物和生活节奏有安全感。一些改变容易引起宝宝情绪上的变化,比如搬家、换学校、和亲人的分离等。研究表明,甚至是宝宝熟悉的亲人(如小姨、表哥)结婚这样的喜事,给宝宝带来的冲击也不亚于父母的离婚事件!假使宝宝正好遇到家里买了新房子,需要搬家、和爷爷奶奶分开住,又要换学校,那么可想而知,对宝宝而言,生活在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不适应很有可能就反应到情绪上。
  4、病理因素
  当然,宝宝不爱理人也有可能是身体上的不适引起的,需要仔细甄别。
  通常来说,病理因素引起的不爱理人,等到宝宝的身体恢复健康,就能得到缓解;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爱理人,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3-4个月);但是如果宝宝不爱理人持续6个月以上,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
  
  父母可以这么做
  
  面对宝宝不爱理人,爸爸妈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确保宝宝生理健康外,其他缓解宝宝负面情绪的方法还有:
  1、宽容
  宝宝不爱理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也不是他能有意识地控制的。爸爸妈妈简单的训斥、打骂,都不能改变宝宝的情绪状态,甚至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对于宝宝的情绪问题,只能采取宽容的态度,适当改变家庭环境,让宝宝自己走出负面情绪。
  2、冷处理
  对于宝宝的不爱理人,爸爸妈妈不用显出特别关心的态度,这样反而会不断提醒宝宝,他正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这个时候,忽略宝宝的情绪,正常与他交流玩乐,效果更好。
  比如,家庭聚会中,宝宝就是不愿意和表兄妹们一起玩,宁可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电视,这时爸爸妈妈不必勉强他。只要鼓励他一次,他不愿意,就随他去。
  3、缓和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所以,尽可能减少在宝宝面前的争吵、减少对宝宝的不耐烦和冷漠、告诉他大家很爱他,是十分必要的。
  4、爸爸妈妈的心理准备
  看了上文中的原因分析,爸爸妈妈应该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宝宝不爱理人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样的情况发生3-4个月也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不要自己先焦急起来,进而影响到宝宝,使他的情况更糟糕。
  5、安排丰富的活动
  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安排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以提高他的兴奋度。例如,去动物园,去游泳,去公园野餐,去打球,都是提起宝宝兴趣的很不错的活动。
  Tipe1:多安排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人的身心容易得到放松。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是激烈的户外活动,也许会更快、更好地让宝宝兴奋起来。
  Tipe2:活动人数不要太多。活动人数一多,人和人之间就有了小圈子。或主动,或被动,宝宝趁机一个人躲起来的情况就比较容易发生。这样就无法达到活动的效果。所以,活动人数控制在2-4人比较合适。
  Tipe3:活动是宝宝喜欢的。活动应该是宝宝感觉比较新鲜的,或者是他喜欢的,否则不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
  6、改变家居环境
  稍微调整一下家里的环境,让宝宝有个新鲜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负面情绪。当然这里指的是,在限定的情况下做出一定的调整,而不是彻底的搬家或者“换装”。
  Tipe1:给宝宝房间内原有的家具挪挪地方。家具不一样的摆放,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会让宝宝有惊喜。
  Tipe2:在宝宝的房间里挂一幅暖色调的画,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心理感受。
  Tipe3:给宝宝布置一个专用的发呆角落,或者是一个帐篷、或者是一个帐子围起来的空间,或者就是一堆靠垫拼出来的角落。或者私密、或者有包围感,或者柔软,都是让宝宝放松、调节自己情绪的好去处。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女儿1992年留学新西兰,1995年女儿依照新西兰家庭团聚移民条款,把我接到了新西兰。几年后,女儿与新西兰小伙凯瑞相识相恋,喜结连理,婚后第三年,他们的女儿小荷诞生了。  小荷四岁半开始上学,她所就读的学校是一所私立艺术学校,除了学习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体育等新西兰教育大纲所规定的普通课程,每个学生还可以自由选修各种艺术类课程,如歌唱、舞蹈、钢琴、竖琴、萨克管、吉他、打击乐和表演艺术等等。这些艺
期刊
姜文,一个中国电影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23岁时就出演了谢晋导演的《芙蓉镇》,之后参演的《红高粱》及《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是让中国观众无法忘却的关于电影的回忆。  时光流逝,姜文姜武兄弟在中国影坛的实力越发不容小觑。《让子弹飞》里两人同台出演,再度引发人们对姜家兄弟的关注。甚至有人猜想,莫非是资深演艺家庭才培养出这对杰出的影坛兄弟。  其实,姜文姜武的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人,母亲是小学音乐教
期刊
《为90后辩护———家长的教育生存法》  张姬雯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幽默而不失理性,有趣而不失启发。作者以一个90后老妈的眼光,以一个家长志愿者的身份,以一个中国家长的心情,以清新到位的文字,全面总结了90后孩子的各种“给力”行为,客观地勾勒出中国90后孩子真实而内在的形象。作者反对将90后作为颓废一代的代名词,呼吁中国家长摘下眼镜看90后娃娃本色,走出来自孩子和自己内心双重压力的泥
期刊
w    女儿舟舟已经四年级了。一米四的个儿,亭亭玉立的一个小姑娘了。  还在她三年级的时候,一天,女儿回来告诉我说,他们班有男生写小纸条给她,赫然三个字“我爱你”。被她毫不客气地扔垃圾箱了。据说,同学们私下都为之窃窃私语。我一听又好气又好笑。后来,这事给班主任知道了,还特地开了个班会,主题就是“爱”。  老师让同学们组词,结果,班上60多名同学,组了好多词“友爱,关爱,爱心,爱不释手,母爱……”
期刊
儿子今年8岁,上三年级了,聪明乖巧,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一直是我和妻子的骄傲。这天晚上,儿子放学后很晚才回到家,精神萎靡,做事也显得无精打采。晚饭时,妻子做了满桌子他爱吃的菜,他也只是偶尔动一下筷子,显得心不在焉的。儿子遇见什么烦心事了?  饭后,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顺势把儿子揽入怀中,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豆豆,不高兴啊?”  “没有。”儿子嘟嘟嘴。  “是吗?”我笑,“这么大的事啊,都不肯跟老爸
期刊
还记得那是去年冬天时,大街小巷都在卖烤红薯,能在寒冷的冬天吃着香气扑鼻的红薯,真是一件温暖而又快乐的事。  一次,丫头边吃烤红薯边问:爸爸,红薯是长在树上的吗?我怎么没看见过呢!听到丫头的问话,直觉内心惭愧:我们家不是有一块小菜地吗?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  所以,今年一到初春时节,我就吆喝:丫头,清明节到了,种瓜点豆去!丫头一听,马上问:为什么要到了清明节才点瓜种豆呢?冬天不行吗?我告诉她,清明
期刊
大部分现代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种“6+1”的家庭模式很容易让孩子成为“掌中宝”,长辈有意无意中包办了孩子的很多事情。很多家长将“只要你把成绩考好了,其他什么都不需要你管”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于是,孩子长时间处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里,仿佛一个只会考分数的机器,渐渐地变得自私、无礼、焦躁……  我们家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我推崇自由成长的育儿理念,尽量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任其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
期刊
每一位孩子都是身藏无限潜能的天使,只要给他们安上一双梦想的翅膀,给予他们突破黑暗的勇气与力量,他们都能在湛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贫穷与卑微,无法阻挡拥抱梦想的权利    刚接手这个被公认为“全校最糟糕的班级”时,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对我嘱咐再三,无非是说班里问题学生太多,难以管理。譬如小杰,内向自卑,基本不开口,哪怕你反复问他问题,他依然“沉默如山”。  我经过了解得知:小杰父母离异,他跟着患有
期刊
左芷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院长,法医学博士,被誉为“警界神探”。在家教方面,左芷津有着自己的独特体会,他与儿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堪称典范。    “狠心”,培养儿子缜密思维    左芷津曾凭现场一缸洗澡水锁定命案真凶,靠一抹焚烧后的人油痕迹破获谜案,先后参与美国“911”恐怖袭击、印尼巴厘岛爆炸等重大案件的国际援助,人称“警界神探”。除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外,左芷津在家中的父亲角色同样优秀。  左芷津对儿子
期刊
去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发文,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消息立即引起全社会热议。本刊也特地组来两篇文章:一位中学特级教师的深度思考和一位母亲教子读经的真实经历。读经与否?怎么读?读什么?各位父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欢迎参与讨论。    围绕读《三字经》,最近又有新闻。有评论称发现《三字经》也有不合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