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髓样分化蛋白1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电的影响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j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髓样分化蛋白1(MD1)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电的影响.方法 野生型(WT)和转基因的M D1过表达(T G)的小鼠各24只,分别将野生型和转基因型小鼠随机分两组,每组12只,普通饮食的野生型小鼠组(WT-ND)和普通饮食的MD1转基因小鼠组(TG-ND)给予普通饮食,高脂饮食的野生型小鼠组(WT-HFD)和高脂饮食的M D1转基因小鼠组(T G-H FD)给予高脂饮食.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分别喂养20 W后,测定四组的腹腔注射葡萄糖后0、15、60和120 min的血糖值,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随后心脏超声测定心脏左室缩短分数(L V FS)、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 V 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 V EDD)等心功能指标.Ⅱ导联记录小鼠体表心电图,测量或计算心电图的RR间期、QT间期和QTc间期.心脏离体Langen-dorff灌流,通过S1S1(起搏周长从150 ms逐渐递减至30 ms)刺激测量心室单相动作电位交替阈值(ALT)和90%动作电位时程(A PD90),通过S1 S2(S1 S1150 m s,S1 S2从120 m s逐渐递减至30 m s)刺激测量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通过Burst刺激测量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来评估心室电重构.结果 四组小鼠基础体重无差异,高脂饮食喂养第12周时,WT-HFD组比WT-ND组体重增加明显,以及TG-HFD组比TG-ND组体重增加明显.与WT-ND组相比较,WT-HFD组糖耐量降低,而TG-HFD组与WT-HFD组相比较,TG-HFD组糖耐量增加.与普食组相比,高脂组血脂指标(TC、TG、LDL)明显升高.与WT-ND组相比,WT-HFD组LVESD增大,而TG-HFD组与WT-HFD组相比,TG-HFD组LVESD减小.与WT-ND组相比较,WT-HFD组QTc间期明显延长[(54.1±2.1)ms vs(42.4±1.4)ms,P<0.05],APD90明显延长[PCL150 ms,(71.6±4.7)ms vs(53.9±3.8)ms,P<0.05],心室的有效不应期缩短[(37.8±4.3)msvs(48.2±4.4)ms,P<0.05],诱发心室电交替最大起搏周长增加[(112.8±8.0)ms vs(70.6±8.5)ms,P<0.05].与WT-HFD组比较,TG-HFD组QTc间期缩短[(48.3±1.1)ms vs(54.1±2.1)ms,P<0.05],APD90缩短[(61.6±3.1)ms vs(71.6±4.7)ms,P<0.05],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47.5±3.3)ms vs(37.8±4.3)ms,P<0.05],诱发心室电交替最大起搏周长缩短[(83.8±6.9)ms vs(112.8±8.0)ms,P<0.05].结论 过表达M D1可以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紊乱,并且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待查,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24 h t-RR散点图中线条有变宽处,且逆向的1 h t-RR散点图呈明晰的3条线状分布,相应的1 h Lorenz-RR散点图呈互相平行的5
专家推荐手动测量QT间期的方法需测量3个胸导联和3个肢体导联并取中值;也可以用计算机将时间对齐的叠加心电图导联用于测量.T波或U波的确定与测量目前采用切线法和阈值法.笔
患者男,47岁,因心肺复苏术后4 h入院.患者外院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WPW)伴发心房颤动,随后发生心室颤动,出现心脏骤停,予以心肺复苏成功.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段斑
目的 探讨心电瀑布图在分析动态心电图中对房室结双径路诊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房室结双径路中的典型病例,结合相应的心电瀑布图,总结其典型特征.结果 心电瀑布能够看到
1例女性,65岁的患者,发作性心悸5年.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提示窄QRS心动过速,约190次/分,P波与QRS波呈1:2关系,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
患者男性,51岁.因“发作性心悸2月余”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电生理检查,穿刺右股静脉送入冠状窦电极困难,行下腔静脉造影发现下腔静脉通过扩张的奇静脉连接于上
患者男性,55岁,"瓣膜置换术后10年,间断心悸 、乏力3个月,10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3月前出现心悸、乏力,动态心电
1例男性75岁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治疗,术中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尝试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心室电极经右房游离壁反折后跨过三尖瓣环固定于右
1例安置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后的Brugada综合征(BrS)先证者24 h内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给予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ISP)0.5~1μg/min后患者心率较基线增加,维持在90~110次/
由于临床前动物实验存在的诸多挑战,导致临床试验的结果常与动物实验结果背离.因此,在开展临床试验之前,非常有必要鼓励、支持和促进临床前动物实验系统评价开展,提高动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