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行为的时代嬗变——兼论人工智能时代的问题与选择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角色行为随时代更迭而演化生长,在教育信念、职业认知、知识理解、教学方法等方面呈现其时代特色.农业时代教师秉承传道的观念,坚持客观主义知识观,教学方法具有传承与模仿性质,教师是知识与伦理的捍卫者;工业时代崇尚培养专家技术人才的观念,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生产性,教学方法具有程序化、技术化特征,教师是专业化教育者;人工智能时代则期盼回归教育的生命与生活的本真的观念,知识的复杂性、相对性与建构性等性质更为突出,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特征,教师是教育创造者.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行为仍面临如下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面临技术素养的瓶颈;过犹不及,容易误入新的技术牢笼;旧瓶装新酒,无法突破客观主义的知识框架;身体不在场,教学容易沦为“断根”(缺乏灵魂)的机器表演.所以,坚守教育本质,做智能机器的主人,弘扬自主创新精神,是彰显未来教师角色行为的关键.
其他文献
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创新的方式赋能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深化金融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消费水平提升、推动消费结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总结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机遇的基础上,从法律制度建设、顾客权益保护、信用体系建设、客户群体构成、金融风险管理等视角探讨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困境,进而结合新经济时代特征,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顾客权益保护、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拓宽客户群体范围、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等视角,提出了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构想.
传说时代包括史前和原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的史实素地可以被考古资料真实地、片段地记录,而相关的古史系统则是后人根据当时的需要,利用既有史实构建的.因此,不论是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还是文献考古法,都不可避免用考古资料与古史系统对应的不对称矛盾,需要方法论的创新,即以考古证据链为主股,配合文献证据链股,辅以人类学证据链股,拧成一条有机联系的“三股证据链绳”,去探索史实素地,重建传说时代历史.陶寺遗址考古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论的实用性.
湖南马栏山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交易中心是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区重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区考察时强调的“守正创新”和“三高四新”战略的重大举措.由于该节目交易中心是“先行先试”,有些问题需要边运行、边探索、边完善.针对传统节目协约式交易机制存在的风险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实现数字化产权证券化破解“交易中心”瓶颈问题等有效对策;针对线上线下如何高效运营的问题,提出了采取以线上交易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方式;针对节目交易的保障机制问题,提出了利用省市两
标准化原理蕴含诸多内涵,作为一种科学范式和治理工具已成为塑造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式.目前关于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研究进路单一,理论解释力不足,对制定工作的系统指导有限.标准化原理导入党内法规的制定具有应然性和实然性必要,为阐发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用提供了一种新思维.该框架围绕“统一、协调、简化、优选”四个方面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提供具体解释和发展思路,推进标准化原理的应用,能给加强党内法规制定研究、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开拓一种新的视野.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建党百年来中央首次冠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姓名的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其主要特点大致表现为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党与法的关系、立足治理来建设法治体系、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这三个方面.这三个主要特点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力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因具有共同的目的 即达成国家的善治而能够实现有机统一;治理理念作为达成善治所必需的理念起着连接党的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的作用;党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体系加强执政能力和领导力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于通过善治的达成来巩固和加强党的领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使原有的社会伦理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广告生产的自主性和对称性等特征,导致了互联网广告传播中责任主体的模糊化,以及传播流程的失序化,进而给互联网广告传播的监管和治理带来众多难题.结合互联网平台的运行特质,有必要从技术伦理、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等维度入手进行互联网广告传播的责任伦理建构,从而促进互联网广告的良性发展.
实现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当前我国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还存在治理权力配置不合理与政策执行钝化、社企主体参与不足与主体内聚力弱、责任界定模糊与监督机制缺位等系列问题.推进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需要突破区域本位主义理念,凝聚协同治理共识;组建跨域协同治理机构,完善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职能体系;加快制度集成,完善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推动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势能向治理效能转变.本文从理念重塑、机构强化、制度集成和机制完善四个维度提出跨域生态环境协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心理层面的政治认同及情感归属,国家治理现代化突出依法治国基础上的科学化、高效化国家治理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下,两者构成相辅相成的“同频共振”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铸牢,为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行动及其过程奠定思想基础、激发智慧力量、形塑行为规范.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社会条件、筑就物质基础、拓展有效路径.推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同频共振,需从夯实政治认同根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厚植中华文化滋
唐代边塞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将暴力浪漫化、崇高化的倾向,近于现代文艺“暴力美学”特征.在具体的艺术技巧方面,以拓展想象空间、意象跳跃性组合较为突出.中唐以后,暴力浪漫化的审美倾向在边塞诗创作中渐渐弥散,较有影响力的边塞诗作品中已经罕见“暴力美学”特征.究其原因,除唐帝国衰落和战争环境的变化以外,伴随着儒学复兴潮流回归的“诗教”观念亦是推动边塞诗审美转型的重要因素.
实施区域法治发展方略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影响着法治国家形态的具体实现.概念上,界定词语内涵及外延部分区分区域法治,在逻辑结构层面这是论证区域法治发展命题的起点.社会必然性的说明进一步从理论上诠释了“区域法治先行”的模式基础.之后,落实到价值内容,以回应特定区域的法治建设何以应对社会现实,何种意义上可以助益区域社会发展.认真对待区域法治发展,无论是作为一种事实还是规范,在推进区域发展、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都起着相当作用,应当不予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