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常温灌注在移植器官保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肝移植供体需求量的增加,部分之前不被使用的“边缘供体”开始用于移植手术,这对器官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灌注作为一种优于现行常用低温器官保存手段,在“边缘供体”保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肝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肝脏常温灌注模型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前列地尔预防脾切除和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术后预防性应用前列地尔的113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回顾2009年5月以前术后预防性应用传统药物的连续112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术后腹腔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门静脉系统血栓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后移植入肝硬化大鼠体内,观察其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法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经门静脉注射1 ml诱导分化来的肝样细胞(1×10 7个),间充质干细胞(MSC)组注射1 ml相同细胞量的HuMSCs,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以未造模的大鼠作为对照组.细胞移植后,取大鼠内眦静脉血及肝组织进行检
目的 观察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PH)后残存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别用肝左叶、中叶根部结扎切除构建经典大鼠PH模型.动物随机平均分为NCPB组和对照组.前者在术后12 h开始给予双侧0.5%利多卡因经皮NCPB,对照组则以0.9%生理盐水替换,1次/d.术后第1、3、7天行NCPB后30 min取材,分别测定肝功能、观察残肝增殖情况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除肝细胞癌(HCC)外发生率最高的肝脏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C的发生及发展与HBV感染相关.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主要对HBV感染所致ICC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总结.HBV相关ICC可能的形成机制有:(1)HBV感染肝干/祖细胞间接造成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感染HBV而致癌变;(2) HBV感染致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所处微环境改变而致癌变;(3)HBV感染致
目的 探讨肝静脉分型及肝移植技术规范实践中的常见弊端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自2000年5月至2007年8月实施的共248例成人肝移植病例资料.将248例受者肝静脉进行解剖分型(Ⅰ、Ⅱ、Ⅲ、Ⅳ-A、Ⅳ-B、Ⅴ型).以背驮式肝移植为基本技术,并根据肝静脉分型分别实施了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结果 对136例Ⅰ型(左、中肝静脉合干型)患者实施经典背驮式肝移植.其中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50例患者54个PVTT的并发症、局部疗效及长期生存情况,分析可能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PVTT消融治疗,发生严重并发症(针道移植)1例(2.0%).局部消融有效率75.9% (41/54).消融治疗后1、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0%、49.7%、28.
目的 评价采用介入开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IVC)陈旧血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采用介入开通术治疗BCS合并IVC陈旧血栓患者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2~71岁,平均(51.1±11.7)岁.19例行IVC球囊扩张术,4例行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术,术后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IVC通畅情况及血栓变化.结果 23例患者
目的 研究去脾脏功能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胆总管结扎及脾脏切除建立去脾脏功能肝纤维化模型.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肝纤维化程度;蛋白印迹、实时定量PCR及SP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PTE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检验其相关性.结果 PTEN mRNA表达及PTEN蛋白表达量脾脏切除组高于脾脏假手术组(P<0.05);α-SMA的蛋白表达量脾脏切除组低于脾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与微波消融(MWA)治疗肝脏肿瘤的局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肝脏肿瘤患者120例共165个病灶随机分为RFA组和MWA组(1:1).RFA组治疗86个病灶[平均直径(2.2±0.9)cm],MWA组治疗79个病灶[平均直径(2.6±1.3)cm].术后1周及1个月评价肝功能,术后1个月行增强CT或MR.比较两组的局部疗效(根据改良实体肿瘤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脾脏外科已有较广泛的应用[1-2].但腹腔镜部分脾切除由于手术技术难度大且术中易大量出血导致中转开腹手术,在国内报道较少[3].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为12例脾脏占位患者施行了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