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调动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能否实现这一宗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但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上课都没有很大的积极性,上课时死气沉沉的。所以,调动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调动初中数学课堂的气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从教师的“教”着手,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的认知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体验学习,完整地经历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认知全过程。因此,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投入学习。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2.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枯燥的概念、法则总是让学生头痛不已,背不出、记不住是最大的问题。要避免这种“背诵式”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提起学生的兴致,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情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老师先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问学生这个方程有几个实数解。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有两个”。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任意准备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先自己计算一下有几个实数解,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有两个实数解,哪些只有一个实数解,哪些没有实数解。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有怎样的实数根,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和羡慕。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解方程,能准确地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情况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二、从学生的“学”入手,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活动始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新知提问。一堂课上出现了一些概念、一些新知识,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他们求知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把新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许他们头脑中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新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疑问。如在教学“用尺规作图时”时,在认识了圆规后,请学生对圆规这样新物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圆规只能画圆,怎样来作图?”“圆规怎样量长度?”“圆规怎样画一个相同的角?”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新课所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从而达到了新课的教学目标。又如教学“分解因式”,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对这个题目提问,学生也提出了“什么是分解因式?”“怎样来分解因式?”“学习分解因式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开展新课的学习。
  2.操作提问。课堂中的操作并非是机械地动手,而是要在操作中通过动脑、思考掌握知识,在操作的过程中必然有问题产生,操作时产生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解决,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几何添辅助线证明”时,出示一道需要添辅助线的证明题,让大家共同讨论这一问题,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得出了“如果这儿有一条平行线”或“那儿有一条垂线就好了。”通过这样的问题就可引出怎样添辅助线,以解决需要证明的问题。通过操作,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学生对学习的自信油然而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了提高。
  以上所提两点是实际操作时培养学生提问的良好习惯,但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不仅限于此。在一堂课的任何时候,学生有问题都可以提问,甚至鼓励他们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质疑能力,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学生已经学会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时生1提问:“为什么要把二元先转化为一元?”生2提出:“为什么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相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了疑问并且大胆地提出来,这时全班的同学都积极动起脑筋。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共同研究探讨,最后通过大量的例子验证了规律的正确性,学生也更喜于接受自己研究的结果。
  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挥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要通过巧妙的设计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学生的学则一定要基于主动的基础上思考。质疑是学习的永恒动力,培养质疑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才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其他文献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必善问。教师何时问、何处问、问什么,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一、在无意处追问   日常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顺利地进行一些数学活动,教师很满足于这种“无疑”的状态,便很快进入下一个预设的环节。但在一次“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没有照本宣科,做简单的比较和推导
期刊
关于什么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也有人说:“高效课堂指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
期刊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将寸步难行。课堂教学就像一场戏,教师是编剧、导演,学生才是戏里的主角。如学生连基本运算都不会,这折戏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教师对数的运算能力教学有弱化趋势,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感。
期刊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做。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缺乏兴趣。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期刊
在具体实施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激发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情感,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生的心是细腻的应先入为主  语文
期刊
远程教育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是所有远程教育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有效的教师角色转换途径,能帮助远程教育教师加速角色转换,以更专业的角色投入到远程工作中来。  一、在远程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自我转换  远程教育教师在从事远程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与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发生冲突、知识储备不足、现代远程教育前沿理论欠缺的情况。但是,远程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学校、同行、学生、社会的多方
期刊
从初中数学的学科地位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具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善于分析、综合比较,善于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归纳、总结,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必须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训练中加以培养。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笔者谈谈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旧课程的差异   传统的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期刊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数学课首先是要备出深度,就要把学生理解不清的数学概念挖掘出来;其次是要备出梯度,就是要求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将难点分散,一步步引导学生,而不是一步到位;最后是要备出新意,就是要备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应从三
期刊
数学教学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是因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