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追求科研的卓越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年春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的高级研究员邵峰像往年一样来去匆匆:除夕回淮安老家看望父母,初三就回到北京的实验室。
  这样的工作节奏和时间安排,都是纯自发的。科研对39岁的邵峰而言已经不是一种工作,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名副其实的学术明星
  邵峰的实验室在北生所的三楼,就是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实验室,自2005年建立至今诞生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其中有5篇论文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三大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副总裁JackDixon如此评价:无论以哪种标准,他都是一颗学术明星。他发表的科研文章,在其领域内极少有人与之媲美。
  “我们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的拮抗机制。”坐在小小的办公桌前,不喜言笑的邵峰讲起自己的研究,“什么是‘拮抗’呢?通俗地说,就是病原细菌与人体免疫系统入侵与反入侵的‘战争’。”
  “当然,这种分子水平上的‘战争’是异常复杂的。我们的研究,就是针对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学现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坚持不懈地进行各种可能尝试,直到清晰地阐明细菌入侵与人体免疫在分子层面的机理。”
  2007年,邵峰在《科学》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一种在动植物界都非常保守的病原细菌拮抗宿主细胞免疫信号通路的机理,从而颠覆了20多年来科学界“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可逆调节”的认识。
  2010年,他在《科学》上刊发文章,报道了病原细菌效应蛋白通过直接修饰并失活宿主细胞中的泛素和泛素类蛋白,从而导致宿主泛素信号系统发生全面功能紊乱。这一发现完全出乎国际同行的意料,揭示了一种全新的致病机制。
  2011年9月,他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宣布找到了哺乳动物细胞内直接识别病原菌鞭毛的天然免疫受体分子;免疫学家长期寻而未果的这一受体分子,负责激活下游的炎症免疫反应信号通路,对机体拮抗细菌感染至关重要。
  2011年12月,他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揭示了又一重要发现:病原细菌效应蛋白通过一种全新的半胱氨酸甲基化修饰的方式,使得宿主炎症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分子失去感受上游泛素链信号的活性,进而有效抑制感染过程中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激活。
  这些科研成果均在国际同行中引起重大反响,几乎每篇文章都被诸多国际权威期刊列为研究亮点。
  全身心投入做科研
  邵峰确实很聪明,但他高产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科研的激情和投入,下的功夫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邵峰的生活近乎刻板:上午8点到实验室,吃过午饭后继续工作,晚上8点离开研究所;回家后陪孩子玩一会儿,等他10点睡了再写点东西,12点左右睡觉。
  在实验室里,邵峰并非“甩手掌柜”,而是和学生一起做研究,帮助他们设计实验,解决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
  他们每周一会用一整天开学术分享会。十七八个学生分成两组讨论,每个人都要把实验数据拿出来给大家看,谈谈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或者碰到有什么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分享之外,每周五下午他们还会一起讨论别人的文章。其间邵峰会针对个别的实验单独开会,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过段时间再碰个头讨论一下:这个实验接下来该怎么做。
  在前沿探索中,实验失败或没有进展是家常便饭。“我们这儿也有5年没有学术成果的学生,但我从来不批评他。既然是未知的东西,有可能容易有可能难,只要你是在思考、在探索这些问题就行了。”
  日常的实验是“沉闷”,写文章则是“紧张”。“我最紧张的时候,就是写文章、投文章、改文章。”邵峰说。
  邵峰实验室既出成果也出人才。他培养的3名博士后都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的特聘教授,开始创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几名博士毕业生,成为国际顶尖实验室的博士后热门人选。
  科研是兴趣也是使命
  “在很多人看来我们的生活既枯燥又乏味,但我自己很喜欢。”邵峰坦言,工作虽然辛苦,但他并不觉得累,“辛苦和累有本质的差别。”
  辛苦而不觉得累,原因何在?他的答案是:兴趣。
  邵峰非常感激自己的博士生导师——今年68岁的JackDixon。“他从来不会问:这个研究有什么实用价值。你做什么、做错什么都没关系,他都不会批评你。他常跟我说的话就是:你只要感兴趣就去做。”
  “从导师那里我领悟到:做研究的动力就是兴趣。”邵峰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功利心太强,把研究当成一种手段,很难有大的成就。”
  他认为,中国对天文的观察比西方人早得多,而且记录也很详细,但却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天文学。“因为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察是为了占卜,纯粹的功利驱使,从来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规律。”
  “追求科研上的卓越是大家唯一的目标,也是时代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他说,“卓越就是做别人做不到的,发现别人没发现的,填补重要的科学空白,在国际学术界做出比较重大的贡献。”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用的自然科学教材,讲授的几乎全是西方的研究成果。”说到这里,邵峰略显激动,“科学探索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人口大国,有义务而且也需要为人类文明出一份力。”(人民日报)
  档案
  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73年生于江苏淮安,1996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本科毕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4- 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国,在北生所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独立的研究生涯。
  其研究领域为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自2005年至今,他已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在三大顶尖科学刊物《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 ell)上发表5篇。2011年获得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其他文献
美国和台湾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点创建的新电子记忆体技术,在写入和擦除数据方面比当今主流电荷存储内存产品要快10至100倍,打破了世界纪录,其独特的记忆存储方法保证了稳定与长期性,而材料和工艺也与目前主流的集成电路技术兼容,既能满足当前的CMOS工艺生产线,也可应用于其他先进设备的结构,
期刊
为了获得太阳能电池更高的转化效率,美国一个科研团队基于吸光和发光之间的数学关联,演示了一种新的理念——将电池设计得像发光二极管(LED),既能吸光又能发光。该设计有望让太阳能电池突破转化效率的极限,目前使用新概念设计出的一种由砷化镓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型,已取得了高达28.3%的转化效率,而超过30%将是其目标。
期刊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发出的纳米高导电塑料,厚度仅几纳米,这种电线是人造分子的衍生产品,即在复印机里已使用数十年的三芳胺类。但其重量轻、灵活、易于处理且价格低廉,为生产下一代IT的微型移动设备和计算机及太阳能设备提供了可能,如灵活的屏幕、太阳能电池、晶体管和印刷纳米电路等。
期刊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型飞行机器人,直径约50厘米,重量仅1500克,既不用GPS也无需地面遥控,仅用机载摄像机和微型计算机即可开展航拍或灾区救助,达到了新的自动水准,未来可能的用途包括执行保护或救援任务。
期刊
近日,兼具北斗和GPS兼容功能的北斗兼容型芯片亮相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这个芯片相当于北斗系统用户终端的“大脑”,功耗下降且小型化,定位精度较纯GPS大大提高,有望达到5米。 北斗系统以定位精度高、用途广泛、成本适中,而深受用户喜爱。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气象、交通、铁路、海洋渔业、减灾救灾等领域。
期刊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各国达成共识。国内有机构宣称“早教市场,黄金万两”。在美国,父母们为培养“聪明宝贝”每年用于购买CD、DVD、各种玩具及产品的金钱多达数十亿美元,还有不少州和地方政府为促进0-3岁儿童的脑发育投入了重金;但是美国的一个最新报告显示,这些努力很多都将注定失败,因为它们建立在对脑科学研究的误读和误用之上。  华盛顿的教育政策智囊机构“教育界”发布了由资深政策分析家萨拉·米德
期刊
瑞士科学家将蛋白纤维和石墨烯混合,由此制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纸兼具了蛋白纤维和石墨烯的优点,可谓“多才多艺”,其能记忆形状(吸水时可以变形,烘干后又恢复原形),能完全生物降解,也可测量酶的活性,因此科学家亦从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常规衡量酶的活性的方法。
期刊
2010年以来,惠普与Hynix芯片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非易失性内存产品。近日,他们在忆阻器(memristor)设计上取得重大突破,可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闪存和DRAM技术。忆阻器可进行布尔逻辑运算,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应用。公众有望在3年内看到忆阻器电路的广泛使用,最终改变整个电脑行业。(王兴丽译)
期刊
不要以为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绘画、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从小培养孩子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不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不可能成功。  我原来没有办学校,不知道孩子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办了学校,再看我们的幼儿园,一看吓一跳:3岁多一点的孩子之间,差异怎么这么大?这并不是智力差异,而是习惯差异。原来,有的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霸王;有的是保姆带大的,什么事情都很自我;有的孩子
期刊
美国科学家在研制混合纳米材料时,无心插柳地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碳基材料一氧化石墨烯(GMO),这种有序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半导体由碳家族的神奇材料石墨烯合成,目前仅在实验室小规模制造而出,但有可能会比石墨烯更容易大规模生产。如果成功,该半导体新材料将有助于碳取代硅,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