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指令下的千人一面式线性化观察活动,仅仅是基于肢体动作的简单操作,是一种假性观察活动。教师应以“以生为本”为主旨,择取与学生亲近的观察素材,为学生搭建宽阔的舞台,并辅以“润物细无声”的悄然引领,在此基础上开展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达到“手脑参与,情智共生”的高级境界。
【关键词】情智共生;观察活动;教学案情分析
一、教学案情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区级教学研讨课,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该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教学难点是正确辨认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能够建立实物与视图之间的正确联系。本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触动了笔者的思维,引起笔者的深思。
师(出示一只“人像”站姿的玩具小狗):下面我们来观察一种小动物,大家喜欢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玩具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教师带领学生花了很短的时间认识了玩具小狗的前面和后面,然后就组织学生观察玩具小狗的左面和右面)
师(手指着玩具小狗的左侧):谁能说说这是小狗的哪一面?
生:左面。
生:右面。
(很多学生一脸茫然)
师:请小朋友们都转过身去。请举起与小狗的左手臂在同一个方向的小手。
(学生转过身去,有的头转过来看看小狗的左手再举起手,有的看看旁边同学举起的手再举手,有的依旧一脸茫然)
师:小朋友,现在举起的是你的哪一只手?
生(齐答):左手!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狗的右手在哪边?
师:请转过身去,伸出你的右脚踢一踢。
(学生转过身去,做踢脚动作)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观察玩具小狗:请依次将玩具小狗面对1号学生、2号学生、3号学生和4号学生进行观察,再完成活动单。
……
二、诊断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还对“空间与图形”这一板块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提倡“让学生经历物体与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但透过以上案例,我们不禁要追问:怎样的观察素材才是最贴近学生学习需要的?怎样的观察活动才是建立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上的?怎样的观察活动才能使学生的观察思维渐入深刻,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知识表象?
笔者认为,上述案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素材的选择缺乏亲近性、鲜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或实物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因素之一。该课中,虽然教师选择了学生喜爱且特征鲜明的玩具小狗作为观察对象展开教学,但是从现场的教学情况来看,玩具小狗所起到的作用与教师所期待的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人像”站姿的小狗缺乏鲜活的生命色彩;另一方面,这只“人像”站姿的小狗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普通小狗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很难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对象的亲近性、鲜活性。因此,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的兴趣不高,思维“短路”,难以走向深刻等现象的出现就在意料之中了。
2.操作过程缺乏自主性
在以上教学片段,教师采用“小步子”教学原则,“精心细致”地引导学生依次观察玩具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学生的左右手、左右脚)来判断玩具小狗的左面和右面,最后再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观察活动,初步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其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教学流程看似稳步渐进,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本教学流程毫无学生的自主性可言,学生所进行的观察活动都是在教师指令下的千人一面的线性化观察,学生观察操作的过程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是基于肢体动作的“简单操作”,而没有达到高层面的“情智操作”。因此,教学难点自然难以有效突破。
三、改进措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情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中悄然拔节,达到“手脑参与,情智共生”的高级境界,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的观察走向深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1.选择最亲近的素材,点燃学生的激情
任何活动,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本身必须要有趣。要使活动有趣,我们对活动素材的捕捉就要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挑选与他们最亲近的素材。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捕捉一个最合适的教学素材或创设一个最合理的教学情境,可谓“殚精竭虑”“众里寻他千百度”,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有些优秀的素材和情境并不遥远,就在学生之中,就在课堂之中。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正确辨认物体的左面和右面,建立视图与实物之间的正确联系。上课时,我们不妨请本班的一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来,请他举起一只手,让同学们判断他举起的是哪一只手,再让这位同学向左转或者向右转,继续让学生判断:“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同学的左面还是右面?”“请把你的理由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师再出示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四个不同方位拍到的这位同学的照片,让大家进行辨别……如此,用学生所熟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替代没有生命的玩具小狗,学生的学习激情定会一点即燃,而且,教学难点的突破也水到渠成。“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数学教学也应当追求简约美。
2.搭建最宽阔的舞台,彰显学生的智慧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宗旨应该指向“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
在学生能正确判断指定学生的照片分别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之后,教师不妨再请出玩具小狗,让学生带着活动单上的视图连线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探究玩具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你看!他们有的画起来了,有的用手做着拍照的姿势,有的学做木头人站好,头不动,静心观察,然后再挪动一个位置继续观察……在交流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分类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发现,说不定学生的精彩创意会如泉水般不断涌出:“我发现小狗的左手在我的右手边,小狗的右手在我的左手边。”“站在小狗的左边只能看到小狗左手、左耳朵,站在小狗的右边只能看到小狗的右手、右耳朵。”“站在小狗的左面看,小狗的鼻子在我的左手边,站在小狗的右边看,小狗的鼻子在我的右手边。”……经过这样的探究、交流,学生的思维灵动了,收获丰厚了,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二度建构,提升了知识建模。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选择能真正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素材,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情感的闸门打开时,智慧的高度也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以生为本、情智交融、和谐共生的理想教学境界。
【关键词】情智共生;观察活动;教学案情分析
一、教学案情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区级教学研讨课,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该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教学难点是正确辨认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能够建立实物与视图之间的正确联系。本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触动了笔者的思维,引起笔者的深思。
师(出示一只“人像”站姿的玩具小狗):下面我们来观察一种小动物,大家喜欢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玩具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教师带领学生花了很短的时间认识了玩具小狗的前面和后面,然后就组织学生观察玩具小狗的左面和右面)
师(手指着玩具小狗的左侧):谁能说说这是小狗的哪一面?
生:左面。
生:右面。
(很多学生一脸茫然)
师:请小朋友们都转过身去。请举起与小狗的左手臂在同一个方向的小手。
(学生转过身去,有的头转过来看看小狗的左手再举起手,有的看看旁边同学举起的手再举手,有的依旧一脸茫然)
师:小朋友,现在举起的是你的哪一只手?
生(齐答):左手!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狗的右手在哪边?
师:请转过身去,伸出你的右脚踢一踢。
(学生转过身去,做踢脚动作)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观察玩具小狗:请依次将玩具小狗面对1号学生、2号学生、3号学生和4号学生进行观察,再完成活动单。
……
二、诊断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还对“空间与图形”这一板块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提倡“让学生经历物体与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但透过以上案例,我们不禁要追问:怎样的观察素材才是最贴近学生学习需要的?怎样的观察活动才是建立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上的?怎样的观察活动才能使学生的观察思维渐入深刻,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知识表象?
笔者认为,上述案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素材的选择缺乏亲近性、鲜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或实物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因素之一。该课中,虽然教师选择了学生喜爱且特征鲜明的玩具小狗作为观察对象展开教学,但是从现场的教学情况来看,玩具小狗所起到的作用与教师所期待的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人像”站姿的小狗缺乏鲜活的生命色彩;另一方面,这只“人像”站姿的小狗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普通小狗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很难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对象的亲近性、鲜活性。因此,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的兴趣不高,思维“短路”,难以走向深刻等现象的出现就在意料之中了。
2.操作过程缺乏自主性
在以上教学片段,教师采用“小步子”教学原则,“精心细致”地引导学生依次观察玩具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学生的左右手、左右脚)来判断玩具小狗的左面和右面,最后再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观察活动,初步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其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教学流程看似稳步渐进,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本教学流程毫无学生的自主性可言,学生所进行的观察活动都是在教师指令下的千人一面的线性化观察,学生观察操作的过程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是基于肢体动作的“简单操作”,而没有达到高层面的“情智操作”。因此,教学难点自然难以有效突破。
三、改进措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情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中悄然拔节,达到“手脑参与,情智共生”的高级境界,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的观察走向深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1.选择最亲近的素材,点燃学生的激情
任何活动,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本身必须要有趣。要使活动有趣,我们对活动素材的捕捉就要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挑选与他们最亲近的素材。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捕捉一个最合适的教学素材或创设一个最合理的教学情境,可谓“殚精竭虑”“众里寻他千百度”,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有些优秀的素材和情境并不遥远,就在学生之中,就在课堂之中。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正确辨认物体的左面和右面,建立视图与实物之间的正确联系。上课时,我们不妨请本班的一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来,请他举起一只手,让同学们判断他举起的是哪一只手,再让这位同学向左转或者向右转,继续让学生判断:“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同学的左面还是右面?”“请把你的理由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师再出示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四个不同方位拍到的这位同学的照片,让大家进行辨别……如此,用学生所熟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替代没有生命的玩具小狗,学生的学习激情定会一点即燃,而且,教学难点的突破也水到渠成。“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数学教学也应当追求简约美。
2.搭建最宽阔的舞台,彰显学生的智慧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宗旨应该指向“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
在学生能正确判断指定学生的照片分别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之后,教师不妨再请出玩具小狗,让学生带着活动单上的视图连线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探究玩具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你看!他们有的画起来了,有的用手做着拍照的姿势,有的学做木头人站好,头不动,静心观察,然后再挪动一个位置继续观察……在交流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分类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发现,说不定学生的精彩创意会如泉水般不断涌出:“我发现小狗的左手在我的右手边,小狗的右手在我的左手边。”“站在小狗的左边只能看到小狗左手、左耳朵,站在小狗的右边只能看到小狗的右手、右耳朵。”“站在小狗的左面看,小狗的鼻子在我的左手边,站在小狗的右边看,小狗的鼻子在我的右手边。”……经过这样的探究、交流,学生的思维灵动了,收获丰厚了,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二度建构,提升了知识建模。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选择能真正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素材,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情感的闸门打开时,智慧的高度也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以生为本、情智交融、和谐共生的理想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