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益·藝術人生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鄘啟濤博士的人生充滿感人的傳奇故事,歷久彌新。
  他生於亂世,自强於憂患,貢獻鄉村教育事業,躬親力行“生活教育觀”,一生春風化雨不言倦,成為香港卓越教育家,聲名遠播。
  他澹泊名利,捐資助學,關愛社會,孕育萬樹春芽,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也是倍受人敬重的社會慈善家、活動家,福澤萬千。
  他喜好高雅,習書作畫、攝影音樂不在話下。一手行草風骨卓然,一幀攝影趣味盎然;一曲民歌,胸懷開朗;藝術之趣,樂在其中。
  真可謂:“啟迪新韻培桃李,濤翻古風譽杏壇。”
  教育事業篇:“終生育桃李,一生不言倦”
  (一)學不厭,教不倦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難時期,戰火連年,鄘啟濤在患難中完成學業,就讀於廣東曲江河邊廠省立北江師範學校。數年之後,於1949年9月,他正式成為一名鄉村教師,這一年,他正好25歲,風華正茂、氣宇軒昂。
  曾經,鄘啟濤在粵北地區學習、成長的歲月中,了解到“人才是國家真正的基礎”,早早就樹立了樹木育人的志向。走上工作崗位後,他愛崗敬業,認真執教,在實踐中摸索教學的創新模式:
  為了能讓學生學得完整的知識體系,他常常緊跟教學提綱熬夜備課,廢寢忘食;為了能讓學生見多識廣,他翻閱了大量的課外資料、古籍經典,旁證博引;為了能讓學生得有更好的成就,他不斷請教名師,四處求解……為師之路,他孜孜不倦,追求着更强的教學能力。
  兩年之後,遵循自己的追求,鄘啟濤以優秀的成績,順利考取了香港鄉村師範的招生名額,接受了更加系統全面的師範教育,距離其目標更進一步。據悉,香港鄉村師範的設立,源於戰後的香港農村人口多、文化基礎弱、學齡兒童入學率低的狀况而設立,旨在培養一批能長期扎根郊區教學的教師,不但指導識文認字,也教授實用的農村生活常識,以增加教育實用性來吸引鄉村家庭對教育的投入。
  鄉師的辦學理念與鄺啟濤的理想完全一致,在這裏,他的理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求知欲得到進一步的滿足。一方面,他深入加强教學技巧的積累,勇於攀登和鑽研各種教學難題;另一方面,他學習掌握各種生產技術,以適應未來鄉村學校教學之需,克勤克儉,被人稱頌。1953年,鄉師畢業後,鄘啟濤博士早被聘定回以前教學轄區任教。
  這一次,鄺啟濤更胸有成竹,亦更加認真、努力、用心。開學前,他積極展開社會調查和村訪,走進鄉村,走進人群中了解孩童受教育情况、當地的經濟項目、民風民俗、生活狀况和文教水平。
  往後,他不斷展開相關調查,足跡遍及周圍上十平方公里的村莊。因而,發生了這樣真實的一幕幕:鄘啟濤博士與村民們促膝長談,共同研究生產技術,彼此交上了朋友,與長輩們談論仁義道德,與老婦們拉家常,與孩子們擊掌做遊戲……久而久之,他成為了村民心中的良師益友,一批批的學齡兒童被送到了學校,學習各種科學知識。
  (二)教於斯,學於斯
  ”學校教育決不僅僅是開班上課,更是一門博大的社會活動。”——投身鄉村教育,鄘啟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觀。
  以往,他從村民那獲得的各種信息,成為他從教一方的出發點,並根據實情制訂出了可行的育人計劃,在之後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實際教學中,他開啟思維,新意無限,圍繞“生活教育觀”之理念,大膽探索教育管理改革、致力提高素質教育,細化到教育的每一步:
  為了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寫出生動活潑的文章。鄺啟濤曾專門挑了一個清風徐徐的清晨,帶領同學們步行一里多去”觀鵝”。當天,只見兩隻美麗的白鵝閒游於碧波之上,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看大家的趣味正濃,鄘啟濤博士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白鵝游水的各種動作,隨後又吟出《詠鵝》一詩,令大家恍然大悟,懂得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同時也懂得了寫出好文章源於仔細觀察的道理。
  在教學中,鄘啟濤努力灌輸給學生們學習為人的道理,在香港率先推行二文(中文、英文)三語(母語、普通話與英語),“作為香港人,一要懂母語即廣東話,二要懂國語,即普通話,三要懂英語,這是走向世界的首選語言。”前瞻性教學方式,使學生受益終生。
  與此同時,他組織朗誦比賽、書法比賽,策劃面向社會開放的學生文藝演出,成立中樂團、鄺啟濤兒童合唱團等,定時比賽,在社會上引起良好的反響;他重視中華傳統美德的傳統與教育,注重愛國愛港愛家觀念的培養,圍繞此亦開展相關活動;為激發山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他還邀請受惠於英語學習的學生家長言傳身教,鼓勵家長與孩子互教互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成績喜人……
  除了教知識,鄺啟濤扎根基層,還負責傳授給學生一些務農的技術,例如種田種地、養鷄養鴨等相關知識,令得學生們不但掌握課本知識,還學得一些種植方面的科學知識,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步入鄉村校園中,孩提花蕾影相重;金風化雨師生醉,虎躍龍騰舞長空。”——這首《校園抒懷》,抒發了鄘啟濤在在校園中看到莘莘學子的欣喜心情,以及希望孩子們學業有成的殷切希望。
  ”教於斯,學於斯”——鄘啟濤教育學生們適應社會和發展社會,擔任普通教師17年,就任校長25年,數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成績卓越,成為香港鄉村教師的代表人物。
  2003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强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指出,“明確農村教育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鄘啟濤博士早在幾十年前就已踐行此思想。
  2010年,鄺啟濤博士春風化雨,”終生育桃李,一生不言悔”,被香港教育學院(2016年正名爲香港教育大學)授予最高的榮譽院士,讚詞中稱讚他是”一位在平凡的教育事業上做出非凡業績的優秀教育家”,實至名歸,聲名遠播。
  公益事業篇:“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一)內地助學之路
  1992年,鄺啟濤放下教鞭,光榮退休。在”退休合家歡晚會”上,他决定與家人捐助內地的希望工程,開展扶貧助學活動。   一般而言,退休是大多人所盼望的一天,可以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然而,鄘啟濤博士卻踏上了艱辛而漫長的助學之路。 ”人生七十方開始,服務社群正合時;無拘無束樂其中,為人為己譜新詞!”——這首由他撰寫的《晚晴頌》,正道出了內心所向、內心所往。
  廣東省韶關市——鄘啟濤在戰亂時期所生活的地區,雖說清貧,卻蘊含着他很深的感恩之情,助學的首站自然而然選在了這裏。1993年,他帶領香港鄉村師範同學會教育訪問團來到這裏,經過實地考察,決定捐助乳源必背小學。在他們的協助下,該小學進步迅速,次年就榮獲”廣東省僑資辦學獎”,此舉,令到他的信心大增。
  隨後,他與訪問團考察了乳源縣第二小學,決定興建“香港鄉村師範同學會大樓”,1994年,該大樓順利落成,取名”金禧小學”,意指該校是在香港鄉師建校金禧紀念之年時由該校同學會捐建。為了提升該校的硬件設施,他們又籌款35萬配備語音室、計算機室、閱覽室等,又由鄘啟濤博士本人資助該校多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了提升乳源縣的英語教學水平,自2001年起,他每年都會介紹一名香港中學英語教師到當地辦班,集中對英語教師進行專業培訓……
  在鄘啟濤等善長仁翁的關愛之下,金禧小學的發展成為希望工程中的典範之作:1996年,金禧小學成為乳源縣一級學校.1999年成為韶關市一級學校;2005年獲第一眉廣東希望工程學校辦學成果獎,該校學生操行優良率達92.5%.三好學生率達30%以上。
  以此為範本,鄺啟濤博士希望將助學之路延伸至更遠的地方。
  鄺啟濤助學團一路坎坷來到貴州,興建了高潮希望小學教學樓。據悉,該教學樓在當時的普安縣已屬最宏偉、最壯觀、最漂亮的那一棟,令得學校的師生笑逐顏開,歡歡喜喜在新教學樓接受教育;隨即,貴州平江縣的平江鄉希望小學又收到了他們的愛心捐助,一棟取名為”香港鄉師金禧小學”在當地拔地而起,讓更多學生得以入學。
  二十多年來,他先後在廣東、貴州、廣西、福建、雲南、安徽等地捐建了二十多所希望工程學校,還捐助了清華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等高等院校的教育扶貧項目,捐款支持了一批文化、藝術、出版項目,個人累計捐資近兩千萬元人民幣。
  然而,龐大的助學事業,並非單靠其個人積蓄就能實現,其中也全靠他不知疲倦地發動各界愛心力量,共襄善舉,意義深遠。
  (二)社會公益之路
  相比助學,鄺啟濤加入其他社會服務的歷史更爲久遠。
  1954年,他開始加入社會服務,“我對服務的抱負是多方面的:一、從教育入手;二、從社會服務着眼;三、從實際行動去實踐。”半個多世紀來,無論身處哪一項社會公職,他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以童軍爲例,因十分認同童軍的社會教育觀,他歷經嚴格訓練,考取”基維爾木章”,成為世界童軍領袖成員,開啟長達五十多年的服務。他先後歷任童軍領袖、旅長、區總監、地方總監等,屢獲殊榮。
  1988年,童軍總會頒授他青龍勳章;
  1996年,榮獲服務女童軍35年長期服務獎章;
  2002年,被授世界童軍基金院士名銜;
  2004年,被授予銀龍勳章;
  2006年,獲服務女童軍45年長期服務獎童.
  2009年,更被授予香港童軍最高的金龍勳童
  2011年,鄺啟濤已服務童軍整整55年,香港童軍總會頒發給他四星長期服務獎章,這是當時香港童軍最高的長期服務獎章。
  服務童軍的精神,一樣在鄺啟濤參與的其他公職上閃光。繁忙的工作,也展現了其强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公共事務參與熱情。
  他是乳源縣政協委員,十分關心政協工作,興建龍南衛生院,維修縣人民醫院門診大樓,提升當地辦公條件,爲支持當地發展奉獻心力;
  他是國際獅子會成員,參與“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光明行,將光明與健康帶到白內障患者的身邊,讓他們重返光明、重獲生活的勇氣,積極籌款,並親切探望患者,世界獅子會於北京授予他“光明使者”稱號;
  他是香港之醫療輔助隊顧問,義務任大埔及北區顧問,推動救急扶危輔助服務,發揮助人精神,實行人道主義救援,服務社會,千里流芳;
  他曾是香港大埔區議員,了解民意、反映民意,下傳政府決策,規劃公眾事務,同時,還多年出資鼓勵大埔區傑出服務公民外出考察旅遊,使其見多識多,更好地服務大埔區,令區內的市民受益;
  他是公益金百萬行的大埔區聯席主席,發動身邊愛心人士加入慈善的隊伍,引導大家獻愛心,爲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他還是香港鄘氏宗親會理事長、首眉全球鄘氏宗親懇親大會主席等,服務多元,長年助人精神十分可貴。
  藝術人生篇:醉心書畫志不改,揮毫潑墨趣更濃
  (一)以藝術修身養性
  無論是忙於教育,還是公益事業,使得鄘啟濤博士的生活緊張而繁忙,而說及其中的調劑味,那就是他長年所熟衷的藝術生活。
  他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父親也是一名教師,“托書香門第福蔭,讀過古書,懂得國史禮教。”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中,他亦得到很好的傳承,對各種文化藝術尤為喜愛,不斷鑽研之下,皆有所成。
  抓住少量的休息時間,鄘啟濤博士見縫插針地研習書法,自成一格。其擅長多種書法體,行、草出色。其行、草,道勁灑脫、風骨卓然,動静結合,虛實相生,饒有趣味,是書法藝術中的精品。
  平時,他研究書法理論,以書作觀人惜時奮進;又常組織書法比賽,成立勁草藝田會,互相切磋交流,鼓勵更多師生和市民熱愛書法,弘揚傳統文化。
  書法之外,不得不提鄘啟濤博士在丹青之路的追求。
  早年,鄘啟濤博士在杭州繼續高中學業時期,再一次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學習了油畫技藝,多以山水爲題材,從而打下了扎實的根基和高超的筆法,後以油畫之彩色創造國畫,韻味雋永。   他嘗試在國畫中加入了色彩,打破國畫以往固有的黑白兩色的局限,另有風韻。”油畫的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表現力强;而國畫以明重起伏,不求形似而追求高境界之意境,若以油畫的豐富色彩,助推國畫的意境之美,將有增色之功,提升審美價值。”
  他的這種創新之法,中西合璧,在不斷地深研過程中得以升華,以其晝作《武夷山》、《斯樂山居》爲例,晝面清新、生動靈氣,用色淡雅、層次豐富,富有悠遠意境,使人觀之倍有清爽、輕快之感。
  2013年,鄘啟濤博士因在藝術方面的造詣,携繪畫作品《龍宮》、《軒轅柏》等,書法作品《秋怨詞》、《下江陵》等,應邀參與了日本·香港”國際交流藝術展”,其中畫作用色厚而不板、艷而不俗,耐人尋味,書畫作品蒼勁有力、張馳自如,皆馬書畫之中的精品,一些作品並獲日本京都市長獎。
  還有,在各種助學、旅遊之路上,還成就了鄘啟濤博士專業的攝影水平。這原本亦是他年輕時的一大愛好,可惜無法投入全部精力於此,只好借用各種空隙時間加以練就。欣賞他的攝影作品,人們都有如此之感:看似普通的場景,由其精心獨到的構圖之後,便能突顯出生活中的感人之處,或者大自然中的神奇一面,從中可見,別具慧心。
  他喜歡,無論走到哪,都可以將沿途的自然景觀、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攝入相機,借此來留住這大好時光、生活中的平凡點滴。這一點,無不與他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本質有着密切的聯繫。
  無論是畫作還是攝影作品,鄘啟濤博士善詩畫搭配,使整幅作品下落單調,更富有欣賞價值。爲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他亦時常欣賞各大名家之作,”習畫之人,要多欣賞名家的佳作,多看多思考,從他們的名作上得到啟發,最終在自身不斷的練習之上得以提升。”
  (二)以藝術帶動社會進步
  在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時,鄺啟濤博士亦大力推動藝術活動:在人與人之間架起友誼與共同進步的橋樑,令人體會到更多真善美。
  就讀鄉師時,鄘啟濤因擅長體育、唱歌,又能拉琴奏樂,多才多藝,被同學們視為”白馬王子”,在推行鄉村教育中,他就在孩子們中推廣文化藝術活動,例如精心培育合唱團之工作;
  1967年,他被選任爲元朗區文藝會要職,推動該區的文藝活動,1981年,大埔兒童合唱團就是在他的管理之下得到長足發展,之後出演了大埔區文藝會周年音樂會、 ”友誼飛越京港穗”等,演出成功;進入九十年代,遠赴韶關、乳源等地巡迴演出,收到了很好的反應;
  1983年,鄺啟濤又着手創辦了大埔區中樂團,團員達到百多人,在名師的指導下自强不息,演奏水平不斷提升,為樂壇輸送人才,亦讓民族文化在香港大地開花,至今,中樂團仍屹立藝壇爭奇鬥艷;
  藝術之路,除了在香港,他還關心內地的文化藝術活動。
  在內地活動期間,他時常與當地的文藝團體聯繫,並邀請其到港演出,在他的牽綫搭橋下,上海小熒星藝術團、廣州少年宮藝術團、乳源民族藝術團、昆明市歌舞團等曾赴香港交流演出,將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藝術交流進一步加深,促進雙方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支持各種中樂團,鄺啟濤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日益加深,從他以前編劇的、受到良好反響的大型兒童舞劇《沙螺仙子》,到他所填詞譜曲的甚多都流傳久遠,以及他依據美國民歌的曲子填詞創作的《我的家園——大埔》一直流傳。
  以各種形式推廣藝術,使得參與的人群從藝術中汲取營養,而在追求藝術生活之中,他也收獲頗豐,彰顯了其豐富的精神世界,並體會其中單純的快樂,正如沈從文所言,“我們是不是可以為藝術簡單解說,‘藝術,它的作用就是能夠給人一種正當無邪的愉快。’”
  家庭生活篇:言傳身教出才子,家庭和諧樂融融
  ——數十年來,鄘啟濤在教育事業、公益事業、文化藝術等方面都創造了不俗的成績,而其“心平氣和樂呵呵”的平易性格,更是讓他贏得了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在親朋好友當中被傳為佳話。
  家庭,永遠是一個人在外打拼的安全港灣和堅實後盾。談及鄺啟濤博士之所以能盡心盡力投身教育事業,背後離不開其太太魏嘉儀女士的全力支持。早在幾十年前,獨具慧眼的魏嘉儀女士就看中了安老服務,開設了一家小型的安老院,後在小兒子的協助之下,創建了今日擁有十多家安老院的嘉濤安老集團。其中“嘉濤”兩字,亦來源於鄘啟濤博士伉儷兩人的名字,由此可見兩人的同德同心、情深意厚。
  有太太打理家中一切,鄘啟濤博士才能安心任職各種公務,也擁有了投資各種公益慈善的資金。每當他風塵僕僕從外地回到家中,太太最關心的就是他的身體狀况,噓寒問暖,希望他能好好休整一段時間,不過,他事務繁忙,有時才回到家又要啟程奔往另一目的地。
  得益太太及兒女們的細心照顧,以及自身不斷注重運動健身的結果,鄘啟濤博士的身體一直十分健朗,走起路來虎虎生風,精神奕奕。
  在外,鄺啟濤博士是香港卓越的教育家,在家,他亦非常重視家庭教育,認為兒女的成長,也反映家長的影子,他教導兒女重鼓勵,在家中相處融洽,“身教重於言教”,故此,他的四子一女都是大學畢業,一家人中有五個取得博士學位,才華橫溢,令人仰慕。
  ”八仙嶺下樂趣多,每逢佳節唱唱歌,管他吐露翻波浪,心平氣和笑呵呵。”這首《和諧之道》,正是他家庭和睦的最好印證。
  當前,他的大兒子在美國夏威夷任土木工程師,榮獲2010年度最佳工程師獎、次子及五子在港任職工商界及在港創業、四女在港大醫學院任行政工作,只有三子曾在英國跟他一樣投身教育事業,曾於英國劍橋大學任生物化學博士班導師,可喜可賀。
  回顧鄘啟濤博士數十年豐富經歷,人們可以看到他用實際行動所寫出的大寫”愛”與”善”,因為愛,他將全部精力付諸孩子們的教育之上;因為善,他將退休後的時光奉獻給貧困山區成千上萬的學子。這幾十年來,他以愛與善,化為眾人眼中的“他”:
  ——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
  ——他是一位知名的社會活動家,幾十年如一日促進社會進步;
  ——他是一位享譽香港的文化藝術家,卓有建樹;
  ——他砥礪數十年,榮譽載身,2008年獲榮譽博士稱號;
  ——鄘啟濤博士——正是愛與善的化身。
其他文献
游于艺先生沉浸於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世界中长达约四十年,他严格遵循此种艺术的规范与要求、力求还原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常年坚持的方向,令其精益求精、专攻术业,在相关方面造诣斐然。而且还吸引了张意德先生、黄桂英女士等同样热爱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爱好者,助其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也一起致力於该项民族艺术的瑰宝的传承、发扬。準备在传统的基础上,去赢取更耀眼的成就。  “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宋代,斗茶、插画、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11月18日至19日, 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首都马尼拉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韩国总统朴槿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21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峰会。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与会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增长等议题展开讨论。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与会期间,习近
期刊
林霭彤女士(原名林少燕)从业於香港物流行业。从物流行业在香港有着大好前景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到优势逐渐式微,竞爭加剧;从与先生携手到先生退休,她独立撑起公司,时光匆匆而过,她坚守於斯。冷静如她,沉着应对大环境的变化;智慧如她,顺应经济形态变化,调整战略;平淡如她,淡看成败与兴衰;稳重如她,坚守服务至上,稳中求进。  顺势而为 应势而生  物流是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经济变化形式下的优胜劣汰较为明显的行
期刊
澳門,他醉心文化藝術開始的地方  “澳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據點,是東西文化雙向交流的最早基地,這裏既是商業古城,更是文化重鎮。曾經,第一張油畫就是從這裏傳入中國。隨着歷史不斷變遷,澳門文化形成了,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顯著特點,幾百年來延續繁榮,生生不息。”談及澳門,赵維富先生的熱愛與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這裏是他的第二故鄉。  七歲時,赵維富先生穿過珠海拱北口岸,踏上了澳門的土地,那時懵懂的他,
期刊
陈凌浩先生是一位年轻的保险精英,自称是“最後一批八零後”的他,与同龄人一样意气风发、心怀理想,锲而不舍地行走在逐梦的路上。同时,经过多年在社会的沉浸与磨砺,他锻炼出成熟的心性,行事稳重、作风熟练,因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代表着年轻一代香港人的正面形象,积极、乐观,勇於开拓亦有所担当,正以朝气蓬勃的成长趋势,渐渐成为了今日社会之栋樑。  “英雄地”里开创天地  1989年出生的人,今年刚好25岁
期刊
姚佑雄先生是一位喜欢用相机记录感人瞬间的摄影师,热心公益的他常常为许多服务团体提供义务的拍照留影,在服务的同时也帮助自己提升摄影技术。一幕幕生动的场景,通过光与影的润色,再现於观众的眼前。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因此在他的创作中得到记录,並把一段段温馨的情愫,融汇到其中。  入门:摄影与公益相随  人们众多的兴趣爱好中,摄影因为上手较为简单、入门较为快速,容易被大众掌握等特点,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好。
期刊
黄黼嘉博士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跟随巴金先生学习。他又是一个热爱收藏的人,始终保持着心中的正气,不为利益所驱使,严格遵守收藏市场的规则。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行业的风气正、运作规范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他爱收藏,玩收藏,为收藏,从不改变初心。  与文学大师巴金先生的师生情谊  1980年,对於黄黼嘉博士来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作为香港代表参与了与北京大学
期刊
玩具萝 創業路  “他是一個成熟的人,關心自己的前途,也能創造自己的未來;他又是一個有童心的人,有幼年時的幻想、少年時的夢想,以及青年時的理想。”  蔡漢成博士的事業起點是從不曾泯滅的“童心”開始的,他的成功也是因為這顆喜愛玩具的“童心”。  他在普通家庭中長大,小時候偶爾收到父母给他買的公仔玩具,他總是開心不已。他喜歡玩具,玩具是他年少時的興趣和夢想。他的活力來自於興趣,動力也來自於興趣。  他
期刊
2015年11月10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及赛迪集团主办的“2015中国IT服务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年会宗旨在於帮助业界準确把握“互联网+”带来的融合创新和生态体系重塑的新机遇,吸引了业界专家、投资机构、企业领袖、行业用户和媒体等五百餘名代表与会。IBM、惠普、用友、中搜网络等中外知名企业在本次年会中获得嘉奖。其中,中搜网络以其在云服务领域的领军地位以及出色表现,获得主办方颁发的“中
期刊
【本刊讯】2015年,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份。今年,是今日华人出版社成立十周年。自成立以来,出版社一直秉承着“架信息桥樑,展华人风采,促民族富强,让世界全面了解华人” 的宗旨,以人物专访等形式,力求全面、準确、真实、客观地凸显港澳及海内外华人社区湧现出来的优秀人物的闪光足跡和时代风采,感动和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努力奋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十年进取积淀,不忘助学奉献,今年,今日华人出版社的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