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智囊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周密策划,2007年春天,我们班成立了“班务民主议事组”。由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任正副组长,7个学习小组各民主推荐2名成员,这样就组成了由16名同学组成的民主议事组。这个民主议事组刚成立,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秋季运动会上,有一个入场式展示评比。女生小君体形较胖,导致整个班级方队极不协调。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不让小君参加入场式,经过同学动员后小君也“主动”要求退出。
  我决定立即启动“班务民主议事程序”,让议事小组拿出解决方案。下午放学后,议事小组在教室里召开了成员会议,黑板上写着醒目的一行字:我们参加入场式的目的是什么?议事组组长宣布先分组讨论,形成意见后由代表陈述。一组陈述人是这样说的:“我们参加入场式,就是为了展现咱班最好的一面,就是为了拿第一,要不,咱训练这么刻苦,干什么!”大部分同学附和着。三组同学补充道:“我们要展现最好的一面,就要整齐划一,就不能让那些影响成绩的同学上场。否则,我们肯定拿不了第一。”大部分同学纷纷点头。旁听会议的我担心起来:要是他们民主决议的结果是不让小君上场可怎么办。这时,作为四组代表的小杰发话了:“我们反对,想拿第一没错,但是以个别同学退出为代价拿的第一不光彩,也不公平。”小杰的话显得很“另类”,但听起来又有些道理,一下子气氛变得压抑起来。但是我心里开始窃喜,好,方向有点对了。
  小杰的话明显触动了大家,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问题集中在了“名次”和“公平”这两个关键词上。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思想变得统一起来,公平比名次更重要。全班同学通过了一致的决议:集体活动重在参与,小君是班级的一员,所以必须上场。就这样,小君归队了,我也为自己的“民主议事”而感到沾沾自喜。
  我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彻底解决了,然而,晚自习时,议事组给我的一个方案更让我看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们的方案是:让小君穿上卡通服装扮演可爱的大熊猫,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当领队,这样既可以让小君上场,又不影响成绩。果然,入场式上,我们班队伍整齐划一,口号响亮如雷,尤其是憨态可掬的“熊猫”更是萌翻了全场,学生们抢着与小君合影,小君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没想到的是,小君没有成为包袱,反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成为这次运动会开场式上最大的亮点。更没想到的是,我们的这个被“逼”出来的方案,竟成了学校下届创意运动会的雏形。
  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智囊。我们的“班务民主议事组”成了班级事务的真正解决者,而我,也在与他们一起“议事”的过程中变得成熟、理性、宽容。在不断的议事中,我从学生那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比如,如何接受他们,以及如何被他们接受。
  (山东临沂第三中学 孟凡尧)
其他文献
讲座开始,专家先讲了一个她做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案例。一天,班主任坐在办公室里备课,自己班上的一名女生来找她。班主任问:“什么事?”女生说:“没有事。”但女生也没有离开,专家打量着这个女生,发现女生袖子里流着血,经过指尖,一滴一滴落到地上。  “怎么流血了?”班主任问。  “割腕了。”女生撸起袖子给班主任看,班主任发现割得并不严重。  “用什么割的?”  “小刀。”  “你为什么不用匕首?” 
期刊
接管八年级新班以来,除去第一节高调讲了自己这些年管理班级的“成功案例”威慑他们之外,我一直处于低调状态。  班上那几个在七年级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总是让人防不胜防,他们往往善于“伪装”,刚开学他们处于观察阶段,我甚至要把他们当作“乖乖娃”了。  就在我放松警惕时,一天早读课上,我布置完古诗文背诵内容,主动站起了一个男孩说自己不会背。他就是冠英。  “那这样吧,你说每节课你能背几句?”  “一句也背不
期刊
陈老师对学生的小矛盾采取冷静观察,不急于处理的做法,主张这类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自主加以解决,我觉得这是很对的。经常有这种情况,学生闹矛盾,没过多久就和好了,教师非要一本正经“做思想工作”,做的是无用功,显得很“事儿妈”。不如像陈老师这样冷处理,先把双方分开,不急于论是非。事实上学生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处理,只有那些机械理解“校园无小事”的教条主义者,才会急赤白脸地为每一件小事和学生较劲,弄得自己
期刊
班里一个小女生患有癫痫。一天早上她到教室后,突然发病,被送往医院,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她的这个情况。以后,为了照顾她,安排了个性开朗又善解人意的女生孔丽和她同坐。加之她个头和年龄都偏小,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同学们都会对她很宽容、忍让;家里人也格外娇惯她,导致她有些“恃宠而骄”,矛盾终于在一次生物课上爆发了。  当时上课没几分钟,我在走廊里突然听到教室里一声尖叫。我推开教室后门,接着听到了第二声尖叫,
期刊
选择做“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的专题研讨,是从读者、作者身上得到的启发。大量的来稿让我们看到了班主任对这一模式的热情和困惑。  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管理全过程的教育组织方式。较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而言,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在组间和组内的竞争、合作中,获得能力、品质的成长,最终通过
期刊
选什么样的人当组长?什么样的人适合当组长?组长由谁来任命?需要班主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  也许您会发问:组长为什么不能由孩子自己选定?  此言差矣,别看孩子小,但其实私心是天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懂得了“结党营私”,也会互相包庇。要是让他们自己选定组长,他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和谁更好,谁不会管制自己,谁更斯斯文文不会得罪人,而忽略了作为组长所需要的特性。  所以,孩子们自己选上来的
期刊
在班级开展小组合作,组内建设就是保障小组合作持续发展的动力火车。为了更好地体现班级是“法治”而非“人治”,我用集体约定的“文件”来引领孩子们发展。  第一份文件《职位说明书》  我跟大多数班主任一样,接手班级之后就筹备分组。我们班有48人,24名男生,20名女生。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我把我们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男女生搭配为3+3或4+2。根据组内人数和班级工作安排,我为小组量身定做一系列职位
期刊
很多老师说,建立小组不难,难就难在小组建立了,热闹一阵子就死水一潭了,师生都觉得没劲儿,最后小组自然“消亡”。那么,新建小组究竟要怎样打理才能将其盘活呢?  班主任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建立小组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课堂上用来讨论学习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小组很快就消亡了。我以为,小组建设不仅要推动孩子们学习,更主要的还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朋友圈和归宿感。其次,班主任要明白,小组要“活”,不
期刊
2001年,我在小威廉姆 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的话,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  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合作小组的发展方式可以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所谓自组织,是指组织系统无须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动力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他组织则是在外部指令的推动下发展,系统的整体活力依赖于外部控制
期刊
今年,学校在文明就餐教育中推行“光盘行动”,我们班被选为试行班。  意在培养学生节俭品质的“光盘行动”开展得很艰难,按照统一数量分配下去的饭菜,不是多就是少,有的学生饿着肚子,有的学生却剩下一大半饭菜。我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饭菜仍然剩了不少。  怎么办?问问当事人——学生。我说:“孩子们,这次‘光盘行动’,我们被选为试行班,但是老师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所以想和大家一起来商量,大家愿意吗?”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