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低空开放”政策刚刚度过它两周岁的生日。回顾2012年公务与通航产业的足迹,有欣喜,有喝彩,有遗憾,有失意,更有困惑与无奈。当这个价值万亿元的朝阳产业像孩童一样萌发乳牙、踉跄学步之时,所有的经历与探索都值得我们体味和思考。
一直坚守在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的人,满怀激情投身这个行业的人,信心十足寻觅机遇的人,无不彰显出他们的热情、敬业和大智慧,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年他们的大事件。
扶持政策有推进,配套法规仍未完善
今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促进私人飞机等新兴通用航空领域发展措施十分抢眼。财政部也公布了《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的发展基金将有一部分用于补贴通用航空,虽然尚未明确具体补贴措施,但也为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正在加紧修订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和《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法规也有望近期颁布。
目前与通航相配套的法规还没有完善和放松,通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尚不足以支撑通航企业实现盈利,整个行业仍处在黎明破晓前。
行业平稳发展,企业和飞机保持增长
航升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的公务机数量增长30%,喷气式和涡桨式公务机的数量分别增加到158架和28架。其中,中国香港的公务机数量增加15架,总数变为86架,而目标市场也是内地。外资公务航空公司,例如高杰、VISTA等纷纷在2012年加大开拓中国市场力度。
中国首家私人飞机4S店——珠海瀚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西部首家私人直升机航空公司西林通航公司在2012年9月成立;很多企业也在积极引进国外飞机的生产线;汉华、大白熊、四川纵横等新兴公务航空承运商纷纷亮相,民营资本掘金热情持续;批准筹建的通航类企业达数十家,行业发展取得了稳步推进。
中国资本发声,搅动国际通航产业
中国资本撬动国际通航产业在2012年继续上演。5月,天津奇尼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一家轻型运动型飞机制造商签署飞机生产线引进协议;珠海瀚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也宣布收购美国Glasair飞机制造厂。越来越多的国外中小型飞机厂商进入中国民营企业的收购视野。
最引人注目的当数7月份开始的北京卓越航空出资17.9亿美元试图并购美国老牌航空企业豪客比奇(除防务资产)事件,最终未能就重组达成一致,卓越航空还为此付出了5000万美元不可退还保证金的代价。
此次收购同时还吸引了一家江苏民营企业参与竞标。此次重大收购的失败绝不意味着未来中国企业挑战国际通航市场秩序的事件不会再度发生,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公务航空业加快布局,本土化生产成现实
今年,国际飞机厂商大打“本土化牌”,从赛斯纳飞机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生产208“凯旋号”系列飞机和奖状XLS+公务机;到巴航工业也签约在中国进行莱格赛600/650公务机的总装生产;再到欧直与哈飞公司联合研制的AC352/EC175直升机开始由研制转入批量生产阶段。国外厂商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其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中国市场,一如二十年前的国外汽车厂商大举入华一样。
国内的飞机制造商也在通过与国外成熟的企业大力合作、合资,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能力和生产技术,抢占市场先机。而众多国际中小型通航厂商也在力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产品引入。
展览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公众认知度不断提高
包括今年的上海亚洲商务航空展,北京商务航空展以及澳门公务机展,通航展览品牌化、规模化正在形成,同时在媒体的聚焦报道下,迅速传播和提高了公众对行业的认知度。今年上海亚洲商务航空展上,上海机场集团与美国NBAA签署协议,未来5届的亚洲商务航空展将落户上海,辐射亚洲。为期3天的展会上,各大公务机制造商的(意向)签署订单数量也让厂商喜笑颜开。
此外,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约巨星成龙为全球公务机形象大使,成为航空界和娱乐圈津津乐道的大事件,公众、媒体为之侧目。一年之中,直升机医疗救援、直升机婚礼等事件经过广泛宣传,也让通航服务走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国有民营资本活跃,通航产业基地遍地开花
2012年,部分传统航空产业基地开始向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转变,新兴通用航空产业园在各地纷纷出现。年初,浙江省政府与民航局达成的《关于加快推进浙江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中声明,双方将共同加快浙江通用航空发展,将浙江作为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试点省,支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投资设立通用航空企业;5月28日,国内第一个综合性航空城——大连通用航空产业园也开工建设; 9月20日,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在京签约总额达40余亿元。
目前全国有102个县级以上的城市提出或正在进行通用航空产业园区的建设,政府热情高,民营企业介入力度大,但在市场发育仍不完善的阶段,通航产业园的走向值得关注。
金融资本继续发力,输血通航成重要推手
2012年,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包括PE及产业资本纷纷进驻此领域。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了“中国公务机上海联盟”,并发布了《2012中国公务机上海宣言》,此联盟成员涵盖了国际、国内公务机主要的生产商和运营商。
此外,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罗斯洛克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总部位于上海的产业基金管理机构,并发起一支100亿元规模的航空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对通航这个新兴市场的推动未来会比人们想象的作用更大。
产业瓶颈突破仍有困难,部分投资人激流勇退
历经两年 “热身”后,2012年,通航产业的瓶颈仍然凸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投入运营的通航机场仅20多座;通航保险保费过高,有需求无市场,飞行员等专业人才稀缺;飞机进口税率过高等问题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大批民营资本涌入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已经进驻通航产业的民间资本在今年悄悄退出的事件。
一直坚守在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的人,满怀激情投身这个行业的人,信心十足寻觅机遇的人,无不彰显出他们的热情、敬业和大智慧,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年他们的大事件。
扶持政策有推进,配套法规仍未完善
今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促进私人飞机等新兴通用航空领域发展措施十分抢眼。财政部也公布了《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的发展基金将有一部分用于补贴通用航空,虽然尚未明确具体补贴措施,但也为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正在加紧修订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和《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法规也有望近期颁布。
目前与通航相配套的法规还没有完善和放松,通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尚不足以支撑通航企业实现盈利,整个行业仍处在黎明破晓前。
行业平稳发展,企业和飞机保持增长
航升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的公务机数量增长30%,喷气式和涡桨式公务机的数量分别增加到158架和28架。其中,中国香港的公务机数量增加15架,总数变为86架,而目标市场也是内地。外资公务航空公司,例如高杰、VISTA等纷纷在2012年加大开拓中国市场力度。
中国首家私人飞机4S店——珠海瀚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西部首家私人直升机航空公司西林通航公司在2012年9月成立;很多企业也在积极引进国外飞机的生产线;汉华、大白熊、四川纵横等新兴公务航空承运商纷纷亮相,民营资本掘金热情持续;批准筹建的通航类企业达数十家,行业发展取得了稳步推进。
中国资本发声,搅动国际通航产业
中国资本撬动国际通航产业在2012年继续上演。5月,天津奇尼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一家轻型运动型飞机制造商签署飞机生产线引进协议;珠海瀚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也宣布收购美国Glasair飞机制造厂。越来越多的国外中小型飞机厂商进入中国民营企业的收购视野。
最引人注目的当数7月份开始的北京卓越航空出资17.9亿美元试图并购美国老牌航空企业豪客比奇(除防务资产)事件,最终未能就重组达成一致,卓越航空还为此付出了5000万美元不可退还保证金的代价。
此次收购同时还吸引了一家江苏民营企业参与竞标。此次重大收购的失败绝不意味着未来中国企业挑战国际通航市场秩序的事件不会再度发生,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公务航空业加快布局,本土化生产成现实
今年,国际飞机厂商大打“本土化牌”,从赛斯纳飞机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生产208“凯旋号”系列飞机和奖状XLS+公务机;到巴航工业也签约在中国进行莱格赛600/650公务机的总装生产;再到欧直与哈飞公司联合研制的AC352/EC175直升机开始由研制转入批量生产阶段。国外厂商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其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中国市场,一如二十年前的国外汽车厂商大举入华一样。
国内的飞机制造商也在通过与国外成熟的企业大力合作、合资,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能力和生产技术,抢占市场先机。而众多国际中小型通航厂商也在力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产品引入。
展览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公众认知度不断提高
包括今年的上海亚洲商务航空展,北京商务航空展以及澳门公务机展,通航展览品牌化、规模化正在形成,同时在媒体的聚焦报道下,迅速传播和提高了公众对行业的认知度。今年上海亚洲商务航空展上,上海机场集团与美国NBAA签署协议,未来5届的亚洲商务航空展将落户上海,辐射亚洲。为期3天的展会上,各大公务机制造商的(意向)签署订单数量也让厂商喜笑颜开。
此外,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约巨星成龙为全球公务机形象大使,成为航空界和娱乐圈津津乐道的大事件,公众、媒体为之侧目。一年之中,直升机医疗救援、直升机婚礼等事件经过广泛宣传,也让通航服务走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国有民营资本活跃,通航产业基地遍地开花
2012年,部分传统航空产业基地开始向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转变,新兴通用航空产业园在各地纷纷出现。年初,浙江省政府与民航局达成的《关于加快推进浙江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中声明,双方将共同加快浙江通用航空发展,将浙江作为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试点省,支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投资设立通用航空企业;5月28日,国内第一个综合性航空城——大连通用航空产业园也开工建设; 9月20日,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在京签约总额达40余亿元。
目前全国有102个县级以上的城市提出或正在进行通用航空产业园区的建设,政府热情高,民营企业介入力度大,但在市场发育仍不完善的阶段,通航产业园的走向值得关注。
金融资本继续发力,输血通航成重要推手
2012年,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包括PE及产业资本纷纷进驻此领域。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了“中国公务机上海联盟”,并发布了《2012中国公务机上海宣言》,此联盟成员涵盖了国际、国内公务机主要的生产商和运营商。
此外,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罗斯洛克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总部位于上海的产业基金管理机构,并发起一支100亿元规模的航空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对通航这个新兴市场的推动未来会比人们想象的作用更大。
产业瓶颈突破仍有困难,部分投资人激流勇退
历经两年 “热身”后,2012年,通航产业的瓶颈仍然凸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投入运营的通航机场仅20多座;通航保险保费过高,有需求无市场,飞行员等专业人才稀缺;飞机进口税率过高等问题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大批民营资本涌入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已经进驻通航产业的民间资本在今年悄悄退出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