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思考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3388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情感渗透为方法,以人格升华为目的,提倡教师应用情感渗透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融入点拨教育理念,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更深入、更高效地渗透情感教育,从而达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升华学生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渗透;人格升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7-0064-02
  引 言
  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无疑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涉及教师、学生和文本,高效的阅读教学必须形成教师、学生和文本间的有效互动,且关注学生的感受能力与理解、审美、欣赏能力等。将情感渗透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情感需求和品位需求,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感教学渗透法、多媒体教学技术、点拨教育理念及多元文化评价方式,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提高阅读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升华人格的目的。
  一、运用情感渗透教学法,提高导入性阅读的效率
  当前,初中语文教材文本是专家通过综合对比、层层把关筛选出来的,不但具有语文知识的内涵与美感,也具有人文情感之美,其美学内涵包括人生之美、道德之美、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由于初中生受年龄阅历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在各种美学表现中无法真正把握如人生之美、道德之美和社会之美的内涵,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其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与经历徜徉在语文的美与情中,尽快进入情感世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其中,导入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先导,也是打开人与文字、人与人情感大门的通道。教师需要开门见山地为学生呈现生动活泼的画面,同时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态度,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阅读条件,在阅读方案中设计各种因素,找出与学生阅读相贴近的规律。
  例如,教授《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先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富有情境感的动态沙画,在深情的背景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配合下,视频中出现一对父子,从儿子牙牙学语到慢慢长大,父亲都陪伴在身旁。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音乐、氛围、画面所吸引,伴随着视频的播放,内容越来越深入,不少学生逐渐联想到自身的家庭和亲人以及生活常态,于是渐渐湿了眼眶。视频播放结束,教师再次进行阅读引导:“父爱是一座大山,深沉且厚重,下面让我们阅读一篇描写父亲的文章。大家一起来找找与自己父亲有哪些相同点。”在情感的触动下,学生很快能将情绪与情感融入其中,更加高效地进行阅读学习。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强化阅读教学的情感渗透效果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时调动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阅读热情,为学生灌输正面的情感,升华其人格。当前,多媒体教学法已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法与朗诵教学相结合,让多媒体指导下的朗读成为学生理解文章和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饱含情感的朗诵更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逐渐培养其审美意识[1]。例如,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录音的功能先为学生示范播放,再要求学生跟随朗读,反复揣摩作者情感,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三、应用点拨教育理念,发挥有效点拨引导价值
  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是一门艺术。点拨语言的诗意化,情绪的个性化,语调的音律化,都能让阅读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而有趣[2]。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渗透点拨教育的理念,利用及时有效的点拨唤起学生的情感,并利用语言文字和教学内容本身的优势,为阅读活动的开展锦上添花,这样学生才能带着感情进行阅读理解,与文本的灵魂产生最亲密的接触。
  例如,鲁迅先生的《雪》一文中,作者用了大量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自身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思想主张。考虑到初中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要准确捕捉文本中鲁迅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抒情式的及时点拨教学法为学生进行引导:“江南的雪很美,但在鲁迅先生的眼里,这种美没有经过磨砺,所以无法保持长久。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更看重张扬且独立的个性和精神,如同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而存在。”在这样的点拨和暗示下,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到鲁迅先生笔下表现的雪正如他本人一样,在黑暗的旧社会下,以唤醒民众民族意识的勇气宣告自己的存在。点拨法的应用能够实现情感移情,是情感渗透的深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性情,升华灵魂,在消极与积极的情感中有明确的辨别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四、采用多元文化评价法,给予学生情感渗透的鼓励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直接的作用[3]。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确保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情感鼓励,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借用韩麦尔先生为他的学生上最后一堂母语课的契机,带领学生融入当时的氛围。阅读时声音哽咽,茫然若失,这是在对国家、母语的热爱中含有对侵略者的憎恨情感。学生在体会这种情感的基础上阅读,教师再对学生的阅读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尽量看到学生阅读时所表现的特色。如一些学生将《最后一课》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阅讀表演,有的学生则以旁白者的身份阅读,都有可取之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能鼓励学生将情感渗透到课文内容中,从而获取最直接的情感阅读体验。
  结 语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并不是一种目的,而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的理解分析过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吸收、能力的提高以及终身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教学涉及学生、教师和文本,关乎学生的感受能力与理解、审美、欣赏能力等。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性,从阅读教学任务中培养锻炼学生,并充分应用语文阅读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进行情感渗透,不断升华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注重多元化评价,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陈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学周刊,2014(17):186.
  陈海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06):323-324.
  叶春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教师博览,2014,11(06):53.
  作者简介:罗仁仲(1973.8—),男,仫佬族,广西罗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其作品先后在全国“兰亭书法大赛”“双羽杯”“琴岛杯”“‘祖国万岁’95华人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金奖十余次。作品参加郑州国际书法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展(1
本刊讯 2006年以来.河南省墙材革新工作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强力推进下.随着整治粘土砖瓦窑厂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省新型墙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09年初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
在国家税制改革政策的大力实施下,建筑业被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试点范围,政策的实施旨在有效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减轻企业税负,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与以增值税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的认识,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报道经治疗的1例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因反复
国家质栓部门对糖果产品质量抽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抽检产品当中有1/4不合格。
近年来,随着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植水平的提高,棉田种植制度由一棉一熟逐步发展成为粮(油)棉两熟。1980年全县两熟棉田只有3%,1985年上升到了30%,1988年已扩展到
期刊
介绍加气混凝土专用砌筑抹面砂浆的原材料、砂浆合理成分的选择及抗裂抹灰砂浆的配比等。
2009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建材》第七届理事会暨2009中国低碳建材产业发展峰会在宿迁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建材杂志社、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和江苏省墙改办主办,《中国建
摘 要:图形观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便学生直觀认识图形的性质与概念。基于“数与代数”的知识背景,教师要有效融合,发展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把复杂知识简单化,结合教学目标,有序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几何,优化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数字”与“图形”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巧妙设计,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创建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了智能自动化的发展阶段。智能自动化的理念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机械设计领域中,智能自动化技术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