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方法,分析内固定手术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收治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其中优23例,良20例,总优良率87.76%。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未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 老年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疗效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由于致伤的原因不同,导致多种骨折的类型。老年人骨质疏松,大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增加治疗难度。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室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笔者2003~2008年对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8年7月收治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平均73岁。左侧28例,右侧21例。30例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15例合并心脏病,8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55.10%),跌伤17例(34.69%),砸伤3例(6.12%),高处坠落伤2例(4.08%)。合并伤:交叉韧带损伤17例,合并四肢及其他部位骨折8例,半月板损伤6例。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
术前准备:入院后对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对应治疗,调整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内固定治疗。常规行膝关节X线片与CT检验,明确骨折的部位与骨折移位情况。
手术方法:手术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进行手术。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手术的切口,对Ⅰ、Ⅱ、Ⅲ型骨折选用膝外侧切口,Ⅳ型采用膝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Ⅴ、Ⅵ型骨折选用膝前外弧形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打开关节囊,清理瘀血,探查关节内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情况。然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有塌陷的骨折需要先撬起塌陷的关节面,然后对塌陷关节面下松质骨植骨,植骨可选用自体髌骨或者同种异体骨植骨。Ⅰ型骨折可用吸收螺钉或松质骨螺丝钉固定;Ⅱ、Ⅲ型骨折采用吸收吸收螺钉、松质骨螺丝钉,“T”形、“L”形支持钢板固定;Ⅳ、Ⅴ、Ⅵ型骨折则可采用双侧支持钢板或者外侧支持钢板+内侧小钢板或者松质骨螺钉固定。同时修复半月板以及受损的韧带,术中1例半月板损伤严重,予以切除。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膝关节正侧斜位透视检查。
术后治疗: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甘露醇及继续进行慢性病治疗。对单髁骨折内固定牢固者,术后1周进行持续性膝关节被动活动,术后2周在床上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6周后扶拐下地非负重活动,8~12周后开始负重行走练习。对于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不稳定者或伴有韧带损伤者,术后应行石膏托外固定4~6周后行上述功能锻炼。
结 果
本组49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40例,近解剖复位9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外翻现象,无植骨坏死发生。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4个月。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内容包括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畸形、行动恢复工作情况,优23例(>85分),良21例(70~84分),可3例(60~69分),差1例(≤59分),优良率达87.76%。3例膝关节屈曲活动部分受损,1例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考虑与未及时功能锻炼有关。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因为高能量创伤导致,容易引起胫骨平台塌陷,胫骨髁分离移位,同时经常伴有半月板、韧带损伤。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是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首要目的。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何婷婷对40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满意率92.50%,梁承伟等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功能满意率84.48%,这与笔者本组的临床随访结果优良率87.76%相一致。
老年人大多患有骨质疏松,骨折一般成粉碎型,关节面塌陷严重,因此术中要力求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和解剖复位固定,因此,术前评估骨折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Ⅰ型骨折闭合内固定,血供破坏较少,效果均优。Ⅱ型、Ⅲ型骨折采用C型臂X线检查关节面,采用吸收吸收螺钉、松质骨螺丝钉,“T”形、“L”形支持钢板固定,尽量避免切开关节囊。Ⅳ、Ⅴ、Ⅵ型骨折,由于容易发生移位,采用用双侧支持钢板或者外侧支持钢板+内侧小钢板或者松质骨螺钉固定。钢板固定易于保持骨折复位,钢板厚度较薄,减少切口闭合困难,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复杂的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要着重关节面和骨块的复位、固定技巧。必要时行三维CT检查,明确骨折块的移位程度。骨质疏松者或有骨缺损者,均行植骨。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虽然重要,但术后功能锻炼更为重要。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关节囊粘连、挛缩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笔者随访的49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除1例患者,因为害怕疼痛,没有及时进行功能锻炼,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关键词 老年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疗效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由于致伤的原因不同,导致多种骨折的类型。老年人骨质疏松,大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增加治疗难度。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室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笔者2003~2008年对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8年7月收治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平均73岁。左侧28例,右侧21例。30例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15例合并心脏病,8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55.10%),跌伤17例(34.69%),砸伤3例(6.12%),高处坠落伤2例(4.08%)。合并伤:交叉韧带损伤17例,合并四肢及其他部位骨折8例,半月板损伤6例。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
术前准备:入院后对49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对应治疗,调整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内固定治疗。常规行膝关节X线片与CT检验,明确骨折的部位与骨折移位情况。
手术方法:手术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进行手术。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手术的切口,对Ⅰ、Ⅱ、Ⅲ型骨折选用膝外侧切口,Ⅳ型采用膝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Ⅴ、Ⅵ型骨折选用膝前外弧形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打开关节囊,清理瘀血,探查关节内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情况。然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有塌陷的骨折需要先撬起塌陷的关节面,然后对塌陷关节面下松质骨植骨,植骨可选用自体髌骨或者同种异体骨植骨。Ⅰ型骨折可用吸收螺钉或松质骨螺丝钉固定;Ⅱ、Ⅲ型骨折采用吸收吸收螺钉、松质骨螺丝钉,“T”形、“L”形支持钢板固定;Ⅳ、Ⅴ、Ⅵ型骨折则可采用双侧支持钢板或者外侧支持钢板+内侧小钢板或者松质骨螺钉固定。同时修复半月板以及受损的韧带,术中1例半月板损伤严重,予以切除。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膝关节正侧斜位透视检查。
术后治疗: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甘露醇及继续进行慢性病治疗。对单髁骨折内固定牢固者,术后1周进行持续性膝关节被动活动,术后2周在床上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6周后扶拐下地非负重活动,8~12周后开始负重行走练习。对于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不稳定者或伴有韧带损伤者,术后应行石膏托外固定4~6周后行上述功能锻炼。
结 果
本组49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40例,近解剖复位9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外翻现象,无植骨坏死发生。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4个月。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内容包括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畸形、行动恢复工作情况,优23例(>85分),良21例(70~84分),可3例(60~69分),差1例(≤59分),优良率达87.76%。3例膝关节屈曲活动部分受损,1例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考虑与未及时功能锻炼有关。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因为高能量创伤导致,容易引起胫骨平台塌陷,胫骨髁分离移位,同时经常伴有半月板、韧带损伤。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是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首要目的。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何婷婷对40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满意率92.50%,梁承伟等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功能满意率84.48%,这与笔者本组的临床随访结果优良率87.76%相一致。
老年人大多患有骨质疏松,骨折一般成粉碎型,关节面塌陷严重,因此术中要力求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和解剖复位固定,因此,术前评估骨折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Ⅰ型骨折闭合内固定,血供破坏较少,效果均优。Ⅱ型、Ⅲ型骨折采用C型臂X线检查关节面,采用吸收吸收螺钉、松质骨螺丝钉,“T”形、“L”形支持钢板固定,尽量避免切开关节囊。Ⅳ、Ⅴ、Ⅵ型骨折,由于容易发生移位,采用用双侧支持钢板或者外侧支持钢板+内侧小钢板或者松质骨螺钉固定。钢板固定易于保持骨折复位,钢板厚度较薄,减少切口闭合困难,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复杂的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要着重关节面和骨块的复位、固定技巧。必要时行三维CT检查,明确骨折块的移位程度。骨质疏松者或有骨缺损者,均行植骨。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虽然重要,但术后功能锻炼更为重要。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关节囊粘连、挛缩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笔者随访的49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除1例患者,因为害怕疼痛,没有及时进行功能锻炼,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