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的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作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计划,提高效率
中考数学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计划的内容包括:学情分析、时间安排、复习内容的划分、复习的轮次、方法、措施等。中考数学复习应切忌脚踩西瓜皮,溜哪是哪的无计划状态。
二、循“标”务“本”,夯实基础
中考数学复习,绝不可脱离课本,要循“标”务“本”,夯实基础,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扎实的基础,在数学中考备考中是重要的。须知数学中考的内容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且每年中考试卷中,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多年来,有些教师在中考前的总复习中,运用大量的复习资料进行训练,试图通过多做题,反复做题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导致师、生在“题海”中钻来钻去,结果是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减轻学生负担,这就要求:1命题者要以教材为蓝本2教师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将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练习中的题目进行组合或变式复式训练,使学生在已学的基础进一步掌握基本知识与方法,同时,课本中的很多组合,变式题作为中考的试题是有价值的,以教材为本有利于考试和教学的双向选择。复习中,切忌不要刻意追求偏题、怪题、技巧性过强的难题。
三、精心选题,训练方法
“题”是无穷的,是做不完的,“法”是有穷的,是可掌握的。在中考数学复习中,要精心挑选例题、习题。所选的例题要有利于训练基础、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教师要通过精选例题、习题,通过这些精选的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探究、归纳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函数思想”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思想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中考数学考试中才会得心应手。
针对上述情况,在复习中,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外,还应对重点内容,变化内容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实例进行重点训练。除狠抓重点内容外还应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应用题量普遍增加,而应用题也不仅限于“列方程解应用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等都成为中考的热点。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在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已经常出现,而且难度较大,其中探索性应用题在平时较少涉及,总复习中教师要把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四、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是以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为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强化了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作为数学核心能力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在复习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数学能力呢?
1、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例习题多层次变换,既加强了知识之间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4、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識,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五、调整心态,培养兴趣
调整心态,培养兴趣在以往的复习中往往被忽视,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一样。在中考复习中,学校领导、老师或邀请专家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班会课、专家讲座等),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基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往往会一无所获,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
另外,进行适量的模拟考试,实战训练,对平稳过渡到中考也是必要的。
一、制订计划,提高效率
中考数学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计划的内容包括:学情分析、时间安排、复习内容的划分、复习的轮次、方法、措施等。中考数学复习应切忌脚踩西瓜皮,溜哪是哪的无计划状态。
二、循“标”务“本”,夯实基础
中考数学复习,绝不可脱离课本,要循“标”务“本”,夯实基础,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扎实的基础,在数学中考备考中是重要的。须知数学中考的内容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且每年中考试卷中,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多年来,有些教师在中考前的总复习中,运用大量的复习资料进行训练,试图通过多做题,反复做题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导致师、生在“题海”中钻来钻去,结果是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减轻学生负担,这就要求:1命题者要以教材为蓝本2教师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将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练习中的题目进行组合或变式复式训练,使学生在已学的基础进一步掌握基本知识与方法,同时,课本中的很多组合,变式题作为中考的试题是有价值的,以教材为本有利于考试和教学的双向选择。复习中,切忌不要刻意追求偏题、怪题、技巧性过强的难题。
三、精心选题,训练方法
“题”是无穷的,是做不完的,“法”是有穷的,是可掌握的。在中考数学复习中,要精心挑选例题、习题。所选的例题要有利于训练基础、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教师要通过精选例题、习题,通过这些精选的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探究、归纳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函数思想”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思想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中考数学考试中才会得心应手。
针对上述情况,在复习中,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外,还应对重点内容,变化内容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实例进行重点训练。除狠抓重点内容外还应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应用题量普遍增加,而应用题也不仅限于“列方程解应用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等都成为中考的热点。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在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已经常出现,而且难度较大,其中探索性应用题在平时较少涉及,总复习中教师要把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四、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是以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为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强化了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作为数学核心能力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在复习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数学能力呢?
1、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例习题多层次变换,既加强了知识之间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4、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識,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五、调整心态,培养兴趣
调整心态,培养兴趣在以往的复习中往往被忽视,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一样。在中考复习中,学校领导、老师或邀请专家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班会课、专家讲座等),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基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往往会一无所获,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
另外,进行适量的模拟考试,实战训练,对平稳过渡到中考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