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常把北京比喻为“加工厂”。他不甘于深居红墙内,光靠听汇报发文件左右中国大局。他曾说过:“我在北京,差不多听不到什么,以后还要出来走走。中央领导机关是一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如果不了解下情,没有原料,也没有半成品,怎么能够制造出产品?”
1958年北戴河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而安徽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站。在安徽,他到学校,下工厂,去农村,进城镇,访兵营,每到一处,都广泛接触各界人士,调查了解安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为安徽的各项建设事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稻香楼“约法三章”
1958年9月,正值秋风送爽、金谷飘香的季节。江淮大地,已是秋实累累,林木葱郁,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北戴河会议)后,邀请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张治中前来安徽视察指导工作。随同前来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震林、中共中央委员罗瑞卿、张云逸等领导人。
16日上午,毛泽东一行乘江峡号轮船抵达安庆,安徽省主要领导曾希圣、黄岩等在码头迎接。中午前后,毛泽东下江游泳并视察安庆一中和安庆钢铁厂。下午5点多,毛泽东一行在顺道参观刚成立的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后,继续向合肥进发。
一路上,毛泽东一边沿途察看农田,一边和同车的曾希圣兴致勃勃地谈话。
车移景换。谈话内容也是睹物论事,随意自在。
看到公路两侧许多农民在“烧包子”,到处烟雾弥漫,毛泽东便问:
“这种‘烧包子’是不是很普遍?”
“很普遍。”
“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积肥杀虫,还可以改良土壤。”
沿途的标语很多,墙上、树上、屋顶上,乃至地上、田埂上,到处都写着有关农业生产跃进的口号。一路上还不断能看见一掠而过的跃进门、宣传牌、宣传站。
毛泽东很感叹:“你们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嘛。”
车到合肥市区,毛泽东问曾希圣:“安徽省会为什么不设在芜湖?芜湖靠近长江,交通方便。”
“合肥,虎踞皖中,襟江带淮,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古城始建于西汉初年,后唐筑金斗城。现在的合肥环境优美,城市布局合理、别致。”曾希圣介绍说。
当晚霞映红天际时,毛泽东乘坐的黑色吉姆轿车在合肥稻香楼宾馆西苑的一幢平房前戛然而止。虽然旅途劳顿,可是毛泽东精力依然充沛。
毛泽东的卧室被安排在一间极普通的房间里。
起初,接待人员听说毛泽东要住在稻香楼宾馆,异常兴奋,赶紧布置起来。于是,他们专门搞来了一张沙发床,还特意添置了新的脸盆、毛巾、香水,一切都安排停当。
谁知,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来到房内一看,立即告诉接待人员说:“主席视察各地,都不喜欢住豪华的房间,吃昂贵的饭菜,你们赶快把沙发床换掉,改成木板床。”大家听了以后,既感动又受到了教育。他们急忙搬走了沙发床,临时找来了两块木板,用凳子架起一张临时木板床。随后又把毛泽东随身带来的一条已经洗得发白的军用被子、一床白棉布毯、用旧布枕套装着荞麦皮的枕头、白布衬衫、粗线短袜、半新的布鞋和一双已经磨得发白的拖鞋,迅速地陈设在房间里。
接待人员听说毛泽东有喜爱读书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有关当地的古诗文。于是大家又在那张办公桌上和床头摆了几叠和历史有关的书籍:《安徽省志》、《合肥县志》、《资治通鉴》、《春秋战国》、《三国志》、《二十四史》,还放了一套《聊斋志异》、《楚辞》、《汉书》等,以便毛泽东随时翻阅。
刚住下,毛泽东便让秘书请来了省、市负责人,同他们“约法三章”:“第一、不要请我们吃饭;第二、我也不请你们吃饭;第三、按伙食标准用餐,不喝酒。这三条,希望大家监督。”
毛泽东的当天晚餐十分简单:韭菜炒蛋、土豆烧肉、干煸辣椒和素炒青菜,外加小米粥、馒头。
同全国妇联干部谈沿途观感
晚上,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省妇联和前来安徽考察妇女工作的全国妇联负责人,并作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
毛泽东首先向北京来的全国妇联负责人说:“我看沿途的晚稻长得好,宣传工作也不错,你们看怎么样?”
这位负责人开始汇报自己看到的三八社的情况和东方红一社妇女卫星棉田的情况,毛泽东笑着打趣道:“不要光看女的,男的也要看一看嘛!”
坐在一旁的曾希圣又介绍起宣城双桥社、郎溪幸福社等几个社的情况,毛泽东饶有兴趣地问了这些社名怎么写,离这里有多远。
大家又谈起无为县响山大队的分配情况。这个大队的队干部陈广复是个复员军人,原来在部队上做过供给工作。他根据自己在部队的这些经验,在大队试行了供给制。
毛泽东称赞他是一个人才,幽默地说:“无为不但出了黄文炳(《水浒》中的人物),还能出这个陈广复。”
当毛泽东听说眼前几位女干部中曾在新四军呆过,还有部队培养的女作家时,高兴地说:“好啊,你们都是新四军!”
毛泽东笑着又说:“从前是红军,后来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现在变为了一个军——人民解放军。部队多好啊,就要有战争年代那样的革命精神和拼命精神。”
谈话热烈地进行着,毛泽东又同大家谈生活中的琐事,谈读书,说山芋宴,说南北庄稼的种类……
送走客人时已是深夜11点。从这天中午前后下江游泳至此,毛泽东几乎没有休息片刻。本来他应当休息了,可是他的精神状态还是那么兴奋,仍毫无睡意。
从踏上安徽这块热土的那刻起,安徽便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沿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
毛泽东踱到桌旁在椅子上坐下,但很快又站起来踱步……
他走到桌旁,展开稿纸,拿起毛笔,挥洒自如地写起来。他先是为安徽大学题写了校名,接连写了4张,然后又落下笔去: 曾希圣同志:
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机蓬勃,肯定是有希望,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远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
写完信,毛泽东又从前至后地看了一遍,然后将毛笔放下,马上又用双手将纸捧了起来,轻轻地吹干墨迹。他的字写得苍劲有力,又龙飞凤舞,挥洒自如,字里行间凝聚着他对安徽人民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又是对安徽各级干部的鞭策和告诫。
这一夜,毛泽东通宵没有睡,一直到17日早上8时才上床休息。
在随后的两天里,毛泽东视察了安徽省博物馆、省委机关钢铁厂和合肥钢铁厂。
参观省新式农具展览
18日傍晚,毛泽东在曾希圣、田世五的陪同下,参观省新式农具展览。
新式农具展览会设在合肥西郊,这里有山有水,也有耕地,主要的新式农具都可以在那里当场试验。这里展出的提水工具和空中运土器就在塘边。运土器通过滑丝可以隔塘取土,塘水很清,塘面上长满了茂盛的浮萍,水车车筒伸入塘中,车架排列在凉棚下,仿佛是一个庞大的车队。像秋千架似的二龙戏珠运土工具和整齐的滑车轨道,排列在山坡上,后面是一片丛林,增加了这个试验场真实的感觉。几架深耕犁和两条健壮的黄牛整装待发,面前正是一片待耕的土地。
毛泽东来到塘边,场内负责操作的刘庆云立刻迎了上去,和毛泽东亲切握手。由于太激动,他在操作空中运土器的时候,竟慌慌张张地摇反了一次,镇静一下才完成了动作。装满泥土的自动倒土斗徐徐地在空中向对岸移动,到达预定地点自动翻身倒土。毛泽东看后,点点头,随后又弯下腰仔细看了登记牌上写的发明单位与姓名。对每一件新式工具的发明人,他都很注意,有时还会念上几遍,打听一下情况。
接着,毛泽东又看了单人手摇脚踏空中运土器,看了山坡上的转马式运土器、二龙戏珠运土器的操作表演,对表演的同志一一致谢。
在脚踏双轨滑车运土器前,曾希圣笑着对毛泽东说:“这是我们省委几个牛皮匠搞的。它靠着绳索牵引,能使两个各装300多斤泥土的小斗车,同时在两条小木轨道上爬上爬下,并能从漏斗中自动上土。”
毛泽东看了操作表演,又研究了运转原理,向曾希圣称好。
看过运土器和脚踏双轨滑车,毛泽东又踏上一片黑黝黝的土地,对人力绞车和改良深耕犁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曾希圣介绍说:“这是1950年受灾缺少耕牛时想出来的用人力耕地的办法,现在用绳索牵引的深耕犁,最多能翻一尺多深。”曾希圣还说:“淮南深耕比较困难,两条牛拉犁还很吃力,只有用这种绞车才能解决深耕问题。”
毛泽东让操作人员试耕了两次,自己在后边一步一步跟着。看罢,他对陪同人员说:“深耕是个大水库、大肥料库,否则水、肥再多也不行。北方要深耕一尺多,南方要深耕七八寸。分层施肥使土壤团粒结构增多,深耕使地上水与地下水接起来。密植的基础是深耕,否则密植也无用。深耕有利于除草,把根挖掉又有利于除虫。”
看过深耕犁的表演,毛泽东又看了单行条播,在地上翻出被松土掩埋的种子。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连续一个多钟头没有休息,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可是他一定还要接着看,并且一直满脸笑容,不断跟在地里的工作人员握手和打招呼,看见什么都要亲自问一问。
来到水车处,毛泽东念着每部车前的名牌,观看了它们的形状。根据戽水的原理,人们用各种办法,使水龙滚滚上岸。有立式和卧式脚踏的,也有用手摇的;有的用大轮,有的用飞轮,有的一轮多车;有的没有龙骨,有的就以竹筒代替车筒;有的和自行车相似,可以一面车水一面看书。每部车子只要一两人操作,1小时出水量40至100立方不等。毛泽东饶有兴致地问曾希圣:“一亩地一年需要多少水?”
“大概600立方。”
毛泽东经过之处,水车都发出吱呵吱呵的响声,他注视着车身两旁的两条水龙,称赞说:“水头真不小,可以发电呢。”
随后,毛泽东走进敞棚,观看了各种各样半机械化、自动化的新式农具。场内陈列了两台密植2×5×6的插秧机,毛泽东询问了操作方法,接着又看了操作表演。看过之后,他连连点头称赞说:“群众真是会想办法呵!”
天完全黑了下来,毛泽东才离开展览会。
9月19日,毛泽东离开合肥,前往芜湖、马鞍山视察,先后视察了芜湖造船厂、省军区某部警卫连和马鞍山钢铁厂。
沼气要大发展
事隔一年,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再一次踏上了江淮这块热土,他带着党对人民的关怀和问候,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察……
1959年10月,也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27日,蚌埠火车站。蓝天如洗。中午12时,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从济南抵达蚌埠。当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乘汽车赶到车站时,毛泽东已站在月台上等候了半个多小时。
毛泽东同曾希圣等省市负责人亲切握手,互致问候。随即登上专列,驶向合肥。
专列进入合肥车站时,已近黄昏。
灯火通明的合肥市长江路、芜湖路、金寨路,行人熙攘,车往如流。毛泽东一行改乘汽车,通过市区,下榻在稻香楼宾馆。
用过晚餐,毛泽东不顾一天的劳累,立即接见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听取曾希圣和合肥市委书记刘征田关于农村工作的汇报。
刘征田向毛泽东汇报说:“合肥市郊区蜀山人民公社,原来方圆几十里都是黄土岗,很贫瘠,合作化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里办起了养猪场、沼气站、化肥厂和灌溉站。”
毛泽东听得很认真,不住地点头,称赞说:“不错,这个社很有特色,我们明天就去看。”
28日,风和日丽,又是一个晴好天气。
下午3时,毛泽东在视察了省委机关钢铁厂后,在省市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合肥市西郊蜀山人民公社视察。 汽车驶离钢铁厂,穿过阜阳路、长江路,驶入蜀山路,30分钟后到达大蜀山北麓范小店生产队。
下车后,毛泽东直接来到群众中间,和前来迎接的郊区区委书记金翠珍、蜀山公社党委书记钱朝圣、副书记李延海等区社负责人一一握手,向干部群众频频招手致意。
在干部群众的陪同下,毛泽东走向沼气站。临近沼气站时,毛泽东问周围人:“我吸烟对沼气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走在他身后的钱朝圣答道。
“可不要因为是我,破坏了制度。”毛泽东进一步说道。
尽管吸烟对沼气没有影响,但毛泽东还是把烟头踩灭了,这让大家很是感动。
毛泽东首先来到了接待室,在一张木条凳子上坐了下来。省、市、区、公社负责人,群众代表也纷纷落座。
社员群众拿来了自家炒好的花生,放到毛泽东面前,请他品尝,毛泽东招呼大家一块吃。
休息片刻,毛泽东开始同大家座谈。他问这个社什么时间成立的,这地方是不是省委抓的?
接着,毛泽东又询问了这个社的规模,有多少大队、生产队,公社机关有什么机构?
当毛泽东听说公社里还设有武装政法部,主管民兵、派出所时,指示说:“民兵一定要组织好,平时搞生产建设,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
就在这时,有人进屋邀请毛泽东去看沼气。
毛泽东来到沼气灶跟前,侧着头,看了沼气锅灶,又看了沼气火头。
“煮一锅饭要多长时间?”毛泽东问炊事员马玉林。
马玉林回答:“40分钟。”
有口铁锅正在炒肉片,锅内发出“唰、唰”响声,毛泽东转过身看着厨师操作,问:“烧一锅红烧肉要多长时间?”
厨师回答:“20分钟。”
毛泽东朝他点点头,又转身走到沼气灯前,问站在他身边的钱朝圣:
“沼气点灯,能点多长时间?”
“两个小时。”
“能不能长点时间?”
“不一定,这要看沼气缸的大小。”
“沼气缸可以搞大点,多搞几盏灯,可以学习嘛。”
在水压贮气池前,毛泽东还向钱朝圣询问了沼气的形成和所需的时间。
看完沼气,毛泽东说:“这样很好,沼气又能点灯,又能烧饭,又能做肥料,要大发展。”
下午4时20分,毛泽东离开范小店生产队,前往蜀山化肥厂视察。
这时,欢送的人群从村头、地里、路边像潮水般涌向毛泽东,二三百人团团围住毛泽东将要乘坐的汽车,人们欢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则含笑向欢呼的群众挥手致意。
“要告诉群众困难是暂时的”
入秋以来,巢湖地区出现大旱。河塘干涸,大片农田呈现密如蛛网的龟裂,农作物受到严重威胁。
百年不遇的大旱,关系到全区400多万人口的吃饭用水。日益发展的旱情,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10月29日上午10时许,毛泽东在曾希圣等人的陪同下,离开合肥前往马鞍山。一路上抗旱工地红旗招展,劳动号子冲破云天,巨幅标语赫赫在目:抗旱夺丰收,抗到天低头……毛泽东触景生情地说:“多好的场面,多好的人民!”坐在他身旁的曾希圣插话道:“群众的干劲是难能可贵的!”
11时20分,车队行驶到含山县长岗公社太湖大队,毛泽东当即令司机停车:“我们下车去看看。”
汽车在马路旁戛然而止。警卫员打开车门后,毛泽东弓身走下车来。
他站在公路上巡视片刻后,便踏着土路,缓步朝农田走去。
当时,社员们有的在田头挖地,有的在拾粪,有的在挑水浇地。
距社员们挖田的地方还有20米远时,曾希圣高声地向社员们传递喜讯:“社员同志们,毛主席看望你们来了!”
在田间地头劳动的社员听到这个喜讯,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尽情地高呼:“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挥起右手频频向社员群众问候、致意。
这时,一位约摸30多岁的农民快步向毛泽东走来。他上身穿着一件铁灰色单衣,下身穿一条黑色的布长裤,看起来很精神。
毛泽东看到这位农民向他兴冲冲迎来,也加快步伐朝他走去。这位农民来到毛泽东面前,喜悦的嘴唇抖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毛泽东把右手伸到他的面前说:
“你好!”
这位青年农民先是把双手在衣襟上擦了几下,然后紧紧握住毛泽东的那只大手,高兴地说:“主席,您老人家好!”
“你叫什么名字呀?”毛泽东亲切地问。
“陈志新。”
毛泽东又指着右侧那块山芋地,问:
“这块山芋是你种的吗?”
“是生产队种的。”
“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毛泽东点点头又问。
“有父母亲,还有我的妻子和一个孩子。”
毛泽东同他握别后,继续沿着田间小道往前走着。没有多远,他见有一位60岁左右的农民在地里割草,便马上走上前去关切地问他:
“今天的收成怎么样?一年能收多少斤粮?”
这位老农把旱情如实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眉头紧皱,心情格外沉重。
在一块稻田边,毛泽东停住了脚步,立在田埂上,望了望大片枯黄的水稻,又端详了一下身旁的稻穗,弯下腰伸手捋下几颗稻粒,放在手里碾了起来。碾开稻壳一看,毛泽东愣住了:“这个稻子怎么没有米呀?”
“八九月份正是水稻抽穗、扬花、灌浆期,由于持续无雨,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站在一旁的曾希圣解释着。
毛泽东点燃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望着曾希圣追问道:
“几个月没有下雨了?”
“3个多月。”
“有多少地区受到旱灾?”毛泽东急切地问。
“全省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受旱,巢湖地区最严重。现在地方干部已经深入到基层组织生产自救,与群众一起共渡难关。” 听到这里,毛泽东稍稍松了一口气,说:“好,这样就好。要告诉群众,困难是暂时的。”
正午时分,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催促下,顺着小路返回马路边停车处,登车驶向马鞍山。
在马鞍山,毛泽东视察了第一炼钢厂和第三焦炭厂,并希望马钢抓紧建设大焦炉。
责任田可以试验
从1959年到1960年,正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安徽农业严重减产,粮食十分紧缺,许多地方出现了“饿、病、逃、荒、死”问题。为了扭转当时的困难局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安徽省委根据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于1961年3月6日决定在全省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3月7日,曾希圣赴广州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向毛泽东汇报请示了试行责任田办法的意见。当时毛泽东对安徽试行责任田办法很感兴趣,答复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当晚,曾希圣打电话给省委,传达了毛泽东这一指示。于是,责任田在安徽很快就试行起来。
4个月过去了,安徽责任田试行的效果如何?毛泽东很关心这件大事。
1961年7月20日9时,毛泽东专门停车蚌埠火车站,同中共安徽省委负责同志座谈,听取曾希圣关于安徽农村试行生产责任田的情况汇报。
正在岳西县石关召开全省三干会议的曾希圣迅速赶到蚌埠,向毛泽东详细地汇报了责任田的试行情况,他说:“过去搞包产的办法,只有生产队长一个人关心产量,社员就关心自己的工分;现在试行责任田的做法,不仅队长关心粮食产量,社员也关心产量。社员们的生产热情很高,干劲也大,今年午季粮食大幅度增产,夏季田间农作物也长势喜人。责任制的好处很多。”
听了曾希圣的汇报,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接着又说:“如果责任田确有好处,可以多搞一点。”
送走了毛泽东,曾希圣又赶回岳西县石关,向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可以普遍推广”责任田的指示,并部署了具体措施。于是,责任田迅速推广起来,到10月中旬,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已占84%。安徽责任田深得广大农民的拥护,被誉为“救命田”、“丰产田”。责任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据统计,196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由67亿公斤增加到70亿公斤,1962年粮食产量又上了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7.6%,油料增长95.5%。责任田使农村经济渐趋好转,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安徽责任田是在毛泽东亲自关怀与支持下得以试验并推广实行的,虽然不久后夭折,但它毕竟是人民群众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合作化以来安徽农村改革的首次尝试。它为后来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最初成功的经验。
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
1965年11月14日,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从北京开出,向着南方奔驰而去。
专列穿越华北平原、跨过黄河,风驰电掣,于15日清晨到达蚌埠。
这天,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葆华和书记处书记李任之、王光宇等应毛泽东的约召,赶到蚌埠东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
7时许,李葆华、李任之和王光宇来到专列上。一见面,毛泽东风趣地对他们说:“到了这里,一律平等,请坐。”见到李葆华,毛泽东不禁回忆起其父李大钊,他深情地说:“中共三大时,我、大钊同志,还有十几个中央委员,主张搞革命的统一战线,张国焘等人反对。”又说,那时党内长期斗争,情况是复杂的。
随后,李葆华把李任之、王光宇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逐一询问了他们的年龄、籍贯和工作经历。
毛泽东对安徽的矿产资源很关心,他问李任之:“安徽有多少煤?据说濉溪煤矿很大,储量多少?”李任之将沿江及淮北地区的煤炭储量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
这时,工作人员给毛泽东送来了早餐:几片烤馍。毛泽东边吃边谈,话题由矿产资源转到安徽的三线建设。
吃完早饭,毛泽东拿了一个橘子,剥了皮,给李葆华、李任之、王光宇每人分了两瓣。
李葆华继续向毛泽东汇报,他说:安徽开展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地区,都普遍增产。粮食增产的事实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和中央指示精神,精神就会变物质了。
毛泽东兴致很高,侃侃而谈:精神变物质,有些人不服。有一个人驳我的意见,和我辩论,此人是个中学毕业生,把《矛盾论》看了7遍,工作了十几年。他说,精神变物质,同意能变粮食,变钢铁,就是不同意能变石头。我看还是可以变石头的,如人造大理石、氢氧化钙等。
当李葆华介绍到安徽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情况时,毛泽东接过话题说:机关可以留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下基层。机关人越多事情越难办。解放后中南海有9局,编制2000人。我找汪东兴说,能不能减?他说可以。我说减一半是不是可以?汪说可以减到1000人。我又说再减一半是不是可以?汪说可以。现在是500人。过去在我身边有十几个人,现在留在身边的只有4个人。一个秘书,是你们安徽人,一个公务员兼剃头的,还有一个护士、一个卫士长。护士、卫士长是多余的,没事干。在场的同志纷纷劝道:主席年纪大了,还是需要的。
毛泽东又和大家谈到工作方法,他说:只有一般号召,没有具体指导;只有领导核心,不与群众结合;只到群众中去,不从群众中来,是不行的!只剩光杆,怎么能领导呢?干什么事情都要走群众路线。
谈话间,毛泽东身边的秘书提醒他,时间已过9点,该休息了。
毛泽东摆摆手,说:我吃的安眠药已经没有用了,还要谈。
李葆华向毛泽东介绍了1965年安徽的秋种情况。毛泽东听完汇报后说:安徽各种资源和经济作物都有。今年庄稼长势不错,麦子比去年种得好,在车上看麦苗很整齐。去年、前年一二月份还看不到东西,稀稀拉拉的,现在11月就长得很整齐了。
在谈到粮食征购问题时,李葆华汇报说:1965年全省征购粮食任务30亿斤,上调8.5亿斤。毛泽东关切地说:你们不要调出8.5亿斤,给中央少调一点嘛。要稳重,不要冒失,要藏粮于民。李葆华又汇报说:去年派了任务,部分地区卖了过头粮。今年不派任务,哪个生产队超产的,愿意卖就卖。毛泽东听了表示赞同,他说:不派任务好。
接着,毛泽东又问起灾区群众的口粮问题。李葆华汇报说:灾区口粮供应标准,中央定的每人每天5大两不够,我们供应6大两也不够,另外又加了2大两劳动补助粮,一共是8大两。现在群众基本稳定了。听到这里,毛泽东满意地点头说:这样做不错。
提到省界关系问题,毛泽东问:你们与河南的纠纷解决了没有?李葆华、王光宇回答:现在问题基本解决了,关系还好,下面可能还有问题。毛泽东说:你们要向河南让步,向江苏让步。我就是一再向四方面军检讨,说对不起他们,结果就主动了。
最后,毛泽东说:前几年交征购、瞎指挥,我也有一份。当然,我还是有干劲的。一晚没睡觉,吃了安眠药以后,找你们来谈的。今天谈得很好,很高兴。我要睡觉了,你们也要走了。
毛泽东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日理万机,仍然不忘安徽的建设和百姓的生活,使三位书记深受感动。临别时,李葆华、李任之、王光宇依依不舍,对毛泽东说:“我们大家希望主席在安徽住段时间。”毛泽东非常高兴,挥手打着招呼,满面笑容地说:以后再来。随后,他和李葆华、李任之和王光宇握手告别。
近午时分,专列徐徐启动,毛泽东又踏上了南巡的旅程。(题图为1958年9月19日,毛泽东乘敞篷汽车亲切会见合肥市20万群众。)
(责任编辑:吴 玫)
1958年北戴河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而安徽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站。在安徽,他到学校,下工厂,去农村,进城镇,访兵营,每到一处,都广泛接触各界人士,调查了解安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为安徽的各项建设事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稻香楼“约法三章”
1958年9月,正值秋风送爽、金谷飘香的季节。江淮大地,已是秋实累累,林木葱郁,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北戴河会议)后,邀请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张治中前来安徽视察指导工作。随同前来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震林、中共中央委员罗瑞卿、张云逸等领导人。
16日上午,毛泽东一行乘江峡号轮船抵达安庆,安徽省主要领导曾希圣、黄岩等在码头迎接。中午前后,毛泽东下江游泳并视察安庆一中和安庆钢铁厂。下午5点多,毛泽东一行在顺道参观刚成立的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后,继续向合肥进发。
一路上,毛泽东一边沿途察看农田,一边和同车的曾希圣兴致勃勃地谈话。
车移景换。谈话内容也是睹物论事,随意自在。
看到公路两侧许多农民在“烧包子”,到处烟雾弥漫,毛泽东便问:
“这种‘烧包子’是不是很普遍?”
“很普遍。”
“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积肥杀虫,还可以改良土壤。”
沿途的标语很多,墙上、树上、屋顶上,乃至地上、田埂上,到处都写着有关农业生产跃进的口号。一路上还不断能看见一掠而过的跃进门、宣传牌、宣传站。
毛泽东很感叹:“你们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嘛。”
车到合肥市区,毛泽东问曾希圣:“安徽省会为什么不设在芜湖?芜湖靠近长江,交通方便。”
“合肥,虎踞皖中,襟江带淮,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古城始建于西汉初年,后唐筑金斗城。现在的合肥环境优美,城市布局合理、别致。”曾希圣介绍说。
当晚霞映红天际时,毛泽东乘坐的黑色吉姆轿车在合肥稻香楼宾馆西苑的一幢平房前戛然而止。虽然旅途劳顿,可是毛泽东精力依然充沛。
毛泽东的卧室被安排在一间极普通的房间里。
起初,接待人员听说毛泽东要住在稻香楼宾馆,异常兴奋,赶紧布置起来。于是,他们专门搞来了一张沙发床,还特意添置了新的脸盆、毛巾、香水,一切都安排停当。
谁知,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来到房内一看,立即告诉接待人员说:“主席视察各地,都不喜欢住豪华的房间,吃昂贵的饭菜,你们赶快把沙发床换掉,改成木板床。”大家听了以后,既感动又受到了教育。他们急忙搬走了沙发床,临时找来了两块木板,用凳子架起一张临时木板床。随后又把毛泽东随身带来的一条已经洗得发白的军用被子、一床白棉布毯、用旧布枕套装着荞麦皮的枕头、白布衬衫、粗线短袜、半新的布鞋和一双已经磨得发白的拖鞋,迅速地陈设在房间里。
接待人员听说毛泽东有喜爱读书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有关当地的古诗文。于是大家又在那张办公桌上和床头摆了几叠和历史有关的书籍:《安徽省志》、《合肥县志》、《资治通鉴》、《春秋战国》、《三国志》、《二十四史》,还放了一套《聊斋志异》、《楚辞》、《汉书》等,以便毛泽东随时翻阅。
刚住下,毛泽东便让秘书请来了省、市负责人,同他们“约法三章”:“第一、不要请我们吃饭;第二、我也不请你们吃饭;第三、按伙食标准用餐,不喝酒。这三条,希望大家监督。”
毛泽东的当天晚餐十分简单:韭菜炒蛋、土豆烧肉、干煸辣椒和素炒青菜,外加小米粥、馒头。
同全国妇联干部谈沿途观感
晚上,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省妇联和前来安徽考察妇女工作的全国妇联负责人,并作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
毛泽东首先向北京来的全国妇联负责人说:“我看沿途的晚稻长得好,宣传工作也不错,你们看怎么样?”
这位负责人开始汇报自己看到的三八社的情况和东方红一社妇女卫星棉田的情况,毛泽东笑着打趣道:“不要光看女的,男的也要看一看嘛!”
坐在一旁的曾希圣又介绍起宣城双桥社、郎溪幸福社等几个社的情况,毛泽东饶有兴趣地问了这些社名怎么写,离这里有多远。
大家又谈起无为县响山大队的分配情况。这个大队的队干部陈广复是个复员军人,原来在部队上做过供给工作。他根据自己在部队的这些经验,在大队试行了供给制。
毛泽东称赞他是一个人才,幽默地说:“无为不但出了黄文炳(《水浒》中的人物),还能出这个陈广复。”
当毛泽东听说眼前几位女干部中曾在新四军呆过,还有部队培养的女作家时,高兴地说:“好啊,你们都是新四军!”
毛泽东笑着又说:“从前是红军,后来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现在变为了一个军——人民解放军。部队多好啊,就要有战争年代那样的革命精神和拼命精神。”
谈话热烈地进行着,毛泽东又同大家谈生活中的琐事,谈读书,说山芋宴,说南北庄稼的种类……
送走客人时已是深夜11点。从这天中午前后下江游泳至此,毛泽东几乎没有休息片刻。本来他应当休息了,可是他的精神状态还是那么兴奋,仍毫无睡意。
从踏上安徽这块热土的那刻起,安徽便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沿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
毛泽东踱到桌旁在椅子上坐下,但很快又站起来踱步……
他走到桌旁,展开稿纸,拿起毛笔,挥洒自如地写起来。他先是为安徽大学题写了校名,接连写了4张,然后又落下笔去: 曾希圣同志:
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机蓬勃,肯定是有希望,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远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
写完信,毛泽东又从前至后地看了一遍,然后将毛笔放下,马上又用双手将纸捧了起来,轻轻地吹干墨迹。他的字写得苍劲有力,又龙飞凤舞,挥洒自如,字里行间凝聚着他对安徽人民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又是对安徽各级干部的鞭策和告诫。
这一夜,毛泽东通宵没有睡,一直到17日早上8时才上床休息。
在随后的两天里,毛泽东视察了安徽省博物馆、省委机关钢铁厂和合肥钢铁厂。
参观省新式农具展览
18日傍晚,毛泽东在曾希圣、田世五的陪同下,参观省新式农具展览。
新式农具展览会设在合肥西郊,这里有山有水,也有耕地,主要的新式农具都可以在那里当场试验。这里展出的提水工具和空中运土器就在塘边。运土器通过滑丝可以隔塘取土,塘水很清,塘面上长满了茂盛的浮萍,水车车筒伸入塘中,车架排列在凉棚下,仿佛是一个庞大的车队。像秋千架似的二龙戏珠运土工具和整齐的滑车轨道,排列在山坡上,后面是一片丛林,增加了这个试验场真实的感觉。几架深耕犁和两条健壮的黄牛整装待发,面前正是一片待耕的土地。
毛泽东来到塘边,场内负责操作的刘庆云立刻迎了上去,和毛泽东亲切握手。由于太激动,他在操作空中运土器的时候,竟慌慌张张地摇反了一次,镇静一下才完成了动作。装满泥土的自动倒土斗徐徐地在空中向对岸移动,到达预定地点自动翻身倒土。毛泽东看后,点点头,随后又弯下腰仔细看了登记牌上写的发明单位与姓名。对每一件新式工具的发明人,他都很注意,有时还会念上几遍,打听一下情况。
接着,毛泽东又看了单人手摇脚踏空中运土器,看了山坡上的转马式运土器、二龙戏珠运土器的操作表演,对表演的同志一一致谢。
在脚踏双轨滑车运土器前,曾希圣笑着对毛泽东说:“这是我们省委几个牛皮匠搞的。它靠着绳索牵引,能使两个各装300多斤泥土的小斗车,同时在两条小木轨道上爬上爬下,并能从漏斗中自动上土。”
毛泽东看了操作表演,又研究了运转原理,向曾希圣称好。
看过运土器和脚踏双轨滑车,毛泽东又踏上一片黑黝黝的土地,对人力绞车和改良深耕犁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曾希圣介绍说:“这是1950年受灾缺少耕牛时想出来的用人力耕地的办法,现在用绳索牵引的深耕犁,最多能翻一尺多深。”曾希圣还说:“淮南深耕比较困难,两条牛拉犁还很吃力,只有用这种绞车才能解决深耕问题。”
毛泽东让操作人员试耕了两次,自己在后边一步一步跟着。看罢,他对陪同人员说:“深耕是个大水库、大肥料库,否则水、肥再多也不行。北方要深耕一尺多,南方要深耕七八寸。分层施肥使土壤团粒结构增多,深耕使地上水与地下水接起来。密植的基础是深耕,否则密植也无用。深耕有利于除草,把根挖掉又有利于除虫。”
看过深耕犁的表演,毛泽东又看了单行条播,在地上翻出被松土掩埋的种子。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连续一个多钟头没有休息,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可是他一定还要接着看,并且一直满脸笑容,不断跟在地里的工作人员握手和打招呼,看见什么都要亲自问一问。
来到水车处,毛泽东念着每部车前的名牌,观看了它们的形状。根据戽水的原理,人们用各种办法,使水龙滚滚上岸。有立式和卧式脚踏的,也有用手摇的;有的用大轮,有的用飞轮,有的一轮多车;有的没有龙骨,有的就以竹筒代替车筒;有的和自行车相似,可以一面车水一面看书。每部车子只要一两人操作,1小时出水量40至100立方不等。毛泽东饶有兴致地问曾希圣:“一亩地一年需要多少水?”
“大概600立方。”
毛泽东经过之处,水车都发出吱呵吱呵的响声,他注视着车身两旁的两条水龙,称赞说:“水头真不小,可以发电呢。”
随后,毛泽东走进敞棚,观看了各种各样半机械化、自动化的新式农具。场内陈列了两台密植2×5×6的插秧机,毛泽东询问了操作方法,接着又看了操作表演。看过之后,他连连点头称赞说:“群众真是会想办法呵!”
天完全黑了下来,毛泽东才离开展览会。
9月19日,毛泽东离开合肥,前往芜湖、马鞍山视察,先后视察了芜湖造船厂、省军区某部警卫连和马鞍山钢铁厂。
沼气要大发展
事隔一年,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再一次踏上了江淮这块热土,他带着党对人民的关怀和问候,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察……
1959年10月,也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27日,蚌埠火车站。蓝天如洗。中午12时,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从济南抵达蚌埠。当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乘汽车赶到车站时,毛泽东已站在月台上等候了半个多小时。
毛泽东同曾希圣等省市负责人亲切握手,互致问候。随即登上专列,驶向合肥。
专列进入合肥车站时,已近黄昏。
灯火通明的合肥市长江路、芜湖路、金寨路,行人熙攘,车往如流。毛泽东一行改乘汽车,通过市区,下榻在稻香楼宾馆。
用过晚餐,毛泽东不顾一天的劳累,立即接见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听取曾希圣和合肥市委书记刘征田关于农村工作的汇报。
刘征田向毛泽东汇报说:“合肥市郊区蜀山人民公社,原来方圆几十里都是黄土岗,很贫瘠,合作化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里办起了养猪场、沼气站、化肥厂和灌溉站。”
毛泽东听得很认真,不住地点头,称赞说:“不错,这个社很有特色,我们明天就去看。”
28日,风和日丽,又是一个晴好天气。
下午3时,毛泽东在视察了省委机关钢铁厂后,在省市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合肥市西郊蜀山人民公社视察。 汽车驶离钢铁厂,穿过阜阳路、长江路,驶入蜀山路,30分钟后到达大蜀山北麓范小店生产队。
下车后,毛泽东直接来到群众中间,和前来迎接的郊区区委书记金翠珍、蜀山公社党委书记钱朝圣、副书记李延海等区社负责人一一握手,向干部群众频频招手致意。
在干部群众的陪同下,毛泽东走向沼气站。临近沼气站时,毛泽东问周围人:“我吸烟对沼气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走在他身后的钱朝圣答道。
“可不要因为是我,破坏了制度。”毛泽东进一步说道。
尽管吸烟对沼气没有影响,但毛泽东还是把烟头踩灭了,这让大家很是感动。
毛泽东首先来到了接待室,在一张木条凳子上坐了下来。省、市、区、公社负责人,群众代表也纷纷落座。
社员群众拿来了自家炒好的花生,放到毛泽东面前,请他品尝,毛泽东招呼大家一块吃。
休息片刻,毛泽东开始同大家座谈。他问这个社什么时间成立的,这地方是不是省委抓的?
接着,毛泽东又询问了这个社的规模,有多少大队、生产队,公社机关有什么机构?
当毛泽东听说公社里还设有武装政法部,主管民兵、派出所时,指示说:“民兵一定要组织好,平时搞生产建设,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
就在这时,有人进屋邀请毛泽东去看沼气。
毛泽东来到沼气灶跟前,侧着头,看了沼气锅灶,又看了沼气火头。
“煮一锅饭要多长时间?”毛泽东问炊事员马玉林。
马玉林回答:“40分钟。”
有口铁锅正在炒肉片,锅内发出“唰、唰”响声,毛泽东转过身看着厨师操作,问:“烧一锅红烧肉要多长时间?”
厨师回答:“20分钟。”
毛泽东朝他点点头,又转身走到沼气灯前,问站在他身边的钱朝圣:
“沼气点灯,能点多长时间?”
“两个小时。”
“能不能长点时间?”
“不一定,这要看沼气缸的大小。”
“沼气缸可以搞大点,多搞几盏灯,可以学习嘛。”
在水压贮气池前,毛泽东还向钱朝圣询问了沼气的形成和所需的时间。
看完沼气,毛泽东说:“这样很好,沼气又能点灯,又能烧饭,又能做肥料,要大发展。”
下午4时20分,毛泽东离开范小店生产队,前往蜀山化肥厂视察。
这时,欢送的人群从村头、地里、路边像潮水般涌向毛泽东,二三百人团团围住毛泽东将要乘坐的汽车,人们欢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则含笑向欢呼的群众挥手致意。
“要告诉群众困难是暂时的”
入秋以来,巢湖地区出现大旱。河塘干涸,大片农田呈现密如蛛网的龟裂,农作物受到严重威胁。
百年不遇的大旱,关系到全区400多万人口的吃饭用水。日益发展的旱情,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10月29日上午10时许,毛泽东在曾希圣等人的陪同下,离开合肥前往马鞍山。一路上抗旱工地红旗招展,劳动号子冲破云天,巨幅标语赫赫在目:抗旱夺丰收,抗到天低头……毛泽东触景生情地说:“多好的场面,多好的人民!”坐在他身旁的曾希圣插话道:“群众的干劲是难能可贵的!”
11时20分,车队行驶到含山县长岗公社太湖大队,毛泽东当即令司机停车:“我们下车去看看。”
汽车在马路旁戛然而止。警卫员打开车门后,毛泽东弓身走下车来。
他站在公路上巡视片刻后,便踏着土路,缓步朝农田走去。
当时,社员们有的在田头挖地,有的在拾粪,有的在挑水浇地。
距社员们挖田的地方还有20米远时,曾希圣高声地向社员们传递喜讯:“社员同志们,毛主席看望你们来了!”
在田间地头劳动的社员听到这个喜讯,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尽情地高呼:“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挥起右手频频向社员群众问候、致意。
这时,一位约摸30多岁的农民快步向毛泽东走来。他上身穿着一件铁灰色单衣,下身穿一条黑色的布长裤,看起来很精神。
毛泽东看到这位农民向他兴冲冲迎来,也加快步伐朝他走去。这位农民来到毛泽东面前,喜悦的嘴唇抖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毛泽东把右手伸到他的面前说:
“你好!”
这位青年农民先是把双手在衣襟上擦了几下,然后紧紧握住毛泽东的那只大手,高兴地说:“主席,您老人家好!”
“你叫什么名字呀?”毛泽东亲切地问。
“陈志新。”
毛泽东又指着右侧那块山芋地,问:
“这块山芋是你种的吗?”
“是生产队种的。”
“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毛泽东点点头又问。
“有父母亲,还有我的妻子和一个孩子。”
毛泽东同他握别后,继续沿着田间小道往前走着。没有多远,他见有一位60岁左右的农民在地里割草,便马上走上前去关切地问他:
“今天的收成怎么样?一年能收多少斤粮?”
这位老农把旱情如实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眉头紧皱,心情格外沉重。
在一块稻田边,毛泽东停住了脚步,立在田埂上,望了望大片枯黄的水稻,又端详了一下身旁的稻穗,弯下腰伸手捋下几颗稻粒,放在手里碾了起来。碾开稻壳一看,毛泽东愣住了:“这个稻子怎么没有米呀?”
“八九月份正是水稻抽穗、扬花、灌浆期,由于持续无雨,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站在一旁的曾希圣解释着。
毛泽东点燃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望着曾希圣追问道:
“几个月没有下雨了?”
“3个多月。”
“有多少地区受到旱灾?”毛泽东急切地问。
“全省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受旱,巢湖地区最严重。现在地方干部已经深入到基层组织生产自救,与群众一起共渡难关。” 听到这里,毛泽东稍稍松了一口气,说:“好,这样就好。要告诉群众,困难是暂时的。”
正午时分,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催促下,顺着小路返回马路边停车处,登车驶向马鞍山。
在马鞍山,毛泽东视察了第一炼钢厂和第三焦炭厂,并希望马钢抓紧建设大焦炉。
责任田可以试验
从1959年到1960年,正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安徽农业严重减产,粮食十分紧缺,许多地方出现了“饿、病、逃、荒、死”问题。为了扭转当时的困难局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安徽省委根据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于1961年3月6日决定在全省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3月7日,曾希圣赴广州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向毛泽东汇报请示了试行责任田办法的意见。当时毛泽东对安徽试行责任田办法很感兴趣,答复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当晚,曾希圣打电话给省委,传达了毛泽东这一指示。于是,责任田在安徽很快就试行起来。
4个月过去了,安徽责任田试行的效果如何?毛泽东很关心这件大事。
1961年7月20日9时,毛泽东专门停车蚌埠火车站,同中共安徽省委负责同志座谈,听取曾希圣关于安徽农村试行生产责任田的情况汇报。
正在岳西县石关召开全省三干会议的曾希圣迅速赶到蚌埠,向毛泽东详细地汇报了责任田的试行情况,他说:“过去搞包产的办法,只有生产队长一个人关心产量,社员就关心自己的工分;现在试行责任田的做法,不仅队长关心粮食产量,社员也关心产量。社员们的生产热情很高,干劲也大,今年午季粮食大幅度增产,夏季田间农作物也长势喜人。责任制的好处很多。”
听了曾希圣的汇报,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接着又说:“如果责任田确有好处,可以多搞一点。”
送走了毛泽东,曾希圣又赶回岳西县石关,向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可以普遍推广”责任田的指示,并部署了具体措施。于是,责任田迅速推广起来,到10月中旬,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已占84%。安徽责任田深得广大农民的拥护,被誉为“救命田”、“丰产田”。责任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据统计,196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由67亿公斤增加到70亿公斤,1962年粮食产量又上了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7.6%,油料增长95.5%。责任田使农村经济渐趋好转,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安徽责任田是在毛泽东亲自关怀与支持下得以试验并推广实行的,虽然不久后夭折,但它毕竟是人民群众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合作化以来安徽农村改革的首次尝试。它为后来安徽率先实行“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最初成功的经验。
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
1965年11月14日,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从北京开出,向着南方奔驰而去。
专列穿越华北平原、跨过黄河,风驰电掣,于15日清晨到达蚌埠。
这天,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葆华和书记处书记李任之、王光宇等应毛泽东的约召,赶到蚌埠东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
7时许,李葆华、李任之和王光宇来到专列上。一见面,毛泽东风趣地对他们说:“到了这里,一律平等,请坐。”见到李葆华,毛泽东不禁回忆起其父李大钊,他深情地说:“中共三大时,我、大钊同志,还有十几个中央委员,主张搞革命的统一战线,张国焘等人反对。”又说,那时党内长期斗争,情况是复杂的。
随后,李葆华把李任之、王光宇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逐一询问了他们的年龄、籍贯和工作经历。
毛泽东对安徽的矿产资源很关心,他问李任之:“安徽有多少煤?据说濉溪煤矿很大,储量多少?”李任之将沿江及淮北地区的煤炭储量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
这时,工作人员给毛泽东送来了早餐:几片烤馍。毛泽东边吃边谈,话题由矿产资源转到安徽的三线建设。
吃完早饭,毛泽东拿了一个橘子,剥了皮,给李葆华、李任之、王光宇每人分了两瓣。
李葆华继续向毛泽东汇报,他说:安徽开展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地区,都普遍增产。粮食增产的事实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和中央指示精神,精神就会变物质了。
毛泽东兴致很高,侃侃而谈:精神变物质,有些人不服。有一个人驳我的意见,和我辩论,此人是个中学毕业生,把《矛盾论》看了7遍,工作了十几年。他说,精神变物质,同意能变粮食,变钢铁,就是不同意能变石头。我看还是可以变石头的,如人造大理石、氢氧化钙等。
当李葆华介绍到安徽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情况时,毛泽东接过话题说:机关可以留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下基层。机关人越多事情越难办。解放后中南海有9局,编制2000人。我找汪东兴说,能不能减?他说可以。我说减一半是不是可以?汪说可以减到1000人。我又说再减一半是不是可以?汪说可以。现在是500人。过去在我身边有十几个人,现在留在身边的只有4个人。一个秘书,是你们安徽人,一个公务员兼剃头的,还有一个护士、一个卫士长。护士、卫士长是多余的,没事干。在场的同志纷纷劝道:主席年纪大了,还是需要的。
毛泽东又和大家谈到工作方法,他说:只有一般号召,没有具体指导;只有领导核心,不与群众结合;只到群众中去,不从群众中来,是不行的!只剩光杆,怎么能领导呢?干什么事情都要走群众路线。
谈话间,毛泽东身边的秘书提醒他,时间已过9点,该休息了。
毛泽东摆摆手,说:我吃的安眠药已经没有用了,还要谈。
李葆华向毛泽东介绍了1965年安徽的秋种情况。毛泽东听完汇报后说:安徽各种资源和经济作物都有。今年庄稼长势不错,麦子比去年种得好,在车上看麦苗很整齐。去年、前年一二月份还看不到东西,稀稀拉拉的,现在11月就长得很整齐了。
在谈到粮食征购问题时,李葆华汇报说:1965年全省征购粮食任务30亿斤,上调8.5亿斤。毛泽东关切地说:你们不要调出8.5亿斤,给中央少调一点嘛。要稳重,不要冒失,要藏粮于民。李葆华又汇报说:去年派了任务,部分地区卖了过头粮。今年不派任务,哪个生产队超产的,愿意卖就卖。毛泽东听了表示赞同,他说:不派任务好。
接着,毛泽东又问起灾区群众的口粮问题。李葆华汇报说:灾区口粮供应标准,中央定的每人每天5大两不够,我们供应6大两也不够,另外又加了2大两劳动补助粮,一共是8大两。现在群众基本稳定了。听到这里,毛泽东满意地点头说:这样做不错。
提到省界关系问题,毛泽东问:你们与河南的纠纷解决了没有?李葆华、王光宇回答:现在问题基本解决了,关系还好,下面可能还有问题。毛泽东说:你们要向河南让步,向江苏让步。我就是一再向四方面军检讨,说对不起他们,结果就主动了。
最后,毛泽东说:前几年交征购、瞎指挥,我也有一份。当然,我还是有干劲的。一晚没睡觉,吃了安眠药以后,找你们来谈的。今天谈得很好,很高兴。我要睡觉了,你们也要走了。
毛泽东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日理万机,仍然不忘安徽的建设和百姓的生活,使三位书记深受感动。临别时,李葆华、李任之、王光宇依依不舍,对毛泽东说:“我们大家希望主席在安徽住段时间。”毛泽东非常高兴,挥手打着招呼,满面笑容地说:以后再来。随后,他和李葆华、李任之和王光宇握手告别。
近午时分,专列徐徐启动,毛泽东又踏上了南巡的旅程。(题图为1958年9月19日,毛泽东乘敞篷汽车亲切会见合肥市20万群众。)
(责任编辑:吴 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