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处晋西北高寒地区的偏关县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探索,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县以老营镇和陈家营乡为主的日光节能温室发展到近1000座(室内600亩)。农业科技人员在反季节蔬菜的生产上做了大量文章,促进了温室产量的不断提高,增加了菜农的收入。本文全面介绍了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秋冬季黄瓜生产技术,以期为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凹式 节能温室 秋冬季黄瓜 生产技术
日光节能温室成为偏关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产成为全县一项新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内蒙古等周边省市。此项技术成为2008年忻州市在全市推广的重点项目,带动了全市设施农业的迅速兴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现将高寒区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高寒区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的建造
1.1地址选择。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的建造应选择在地形开阔,背风向阳,东、西、南三面无高大遮阳物(树林、山头、建筑物等),供水、供电、交通方便、远离工矿或居民集中居住区,便于清洁生产和销售。
1.2方向确定。座北朝南,东西延伸,角度以正南或南偏西5—7度之间,以保证日采光时间是太阳照射的最长时间。
1.3温室结构。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为土墙体,钢筋骨架(钢筋混凝土、无机复合材料)室内无支柱,后坡覆盖秸秆的新型日光节能温室。建造时,先将30厘米的表皮土挖推到南边,下挖后回填。田面要下挖60—80厘米,将生土挖到北边,堆压建造后墙。
1.4田间通道。为了便于产品销售或节约土墙占地,采用两座温室合建一排,东西两边建耳房(工作室),每户管理一座,减少一堵端墙(界墙),既省地皮,又省人力、财力、物力,又便于管理。每两座一排,中间留出南北方向的通道,便于肥料等生产资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1.5供水设施。在温室附近的高处或靠山的地方,建造为其配套供水的蓄水池、水塔或水窑、水柜。埋设连接温室的主管道和支管道,分别送入每座温室,实现集中统一供水,自浇灌溉,为进一步管灌、渗灌奠定基础。蓄水池、窑的大小,按实际每座温室的需量及水源条件进行周密计算后确定。考虑供水井的提水量、供水量和温室的用水量,每80—100座(50—60亩)应配套一眼机井。
2.栽培技术
2.1选择品种。选用优种,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耐寒、高产、优质品种,例如:博耐13C、博耐33C、博耐9—1等。
2.2种子处理。种子先用温汤浸种方法消毒。将种子放入55—60℃水中,浸泡10—15分钟,不停搅拌,水温降至30℃后,再浸泡1—2小时,同时将种皮粘液搓洗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将种子包裹起来,放置于30℃的条件下催芽,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播撒在浇透底水的苗床上,覆盖2厘米厚掺有一半细沙的营养土,室内温度保持25—30℃。
2.4苗期管理。白天温室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2—14℃,利用这一温差,增强黄瓜幼苗的抗逆性。如夜间温度低于10℃,就应及时覆盖小拱棚增温。
2.5定植。在偏关县一般于11月末至12月初定植,要选择适宜天气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8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深翻40厘米将粪肥翻入土中,掺和均匀,整细耙平。定植密度:栽植3800—4000株/亩,大行距70 厘米,小行距40 厘米,株距30厘米。
2.6定植后的管理
2.6.1缓苗期。此阶段注意密闭保温。在定植后要尽量提高室内温度,不超过35℃不放风,使地温达到15℃以上,促进根系生长,争取提早缓苗。
2.6.2初花期。此阶段注意促根控秧。缓苗后5—6片叶时茎蔓开始伸长,并长出卷须,应及时搭架或吊蔓。根瓜坐住后,当白天棚温超过30℃时,放风,25℃以下时闭棚,室温降到17℃左右时及时覆盖草帘,前半夜保持15℃以上、后半夜13—11℃,早晨揭帘前降至10℃左右。根瓜长到10厘米长时,每株穴施腐熟鸡粪等肥100克,浇水,密闭温室,大约1个小时后再放风排湿。
2.6.3结瓜期
2.6.3.1严格控制灌水追肥。根瓜收获后在膜下暗沟中结合灌水追一次肥,每亩追施15千克硝酸铵。30天后再结合浇水追肥一次。
2.6.3.2变温管理。天气好时上午升温至28℃应该放风,下午当棚温降至15℃时盖草帘子,半夜保持11—13℃,凌晨降至8—10℃。
2.6.3.3后期管理。天气转暖后,进行大肥大水管理,并及时摘去侧叶、老叶、病叶、黄叶、雄花、卷须等,以减少养分消耗,植株过高时要及时落蔓。
2.6.3.4病虫害防治。嫁接的黄瓜一般不会发生土传病害,但要注意利用空气传播的病虫害,例如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灰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发生较早,危害性较大,对于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需要化学防治的时候,最好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并要注意轮换使用。
2.7采收。一般在定植后40天就可以开始采收根瓜,每3天收一次,盛果期每天采一次,注意要及时采收,否则影响其余瓜的生长。
崔峥嵋(1973-),女,本科,任职于偏关县农业局,从事农业工作。
【关键词】凹式 节能温室 秋冬季黄瓜 生产技术
日光节能温室成为偏关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产成为全县一项新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内蒙古等周边省市。此项技术成为2008年忻州市在全市推广的重点项目,带动了全市设施农业的迅速兴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现将高寒区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高寒区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的建造
1.1地址选择。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的建造应选择在地形开阔,背风向阳,东、西、南三面无高大遮阳物(树林、山头、建筑物等),供水、供电、交通方便、远离工矿或居民集中居住区,便于清洁生产和销售。
1.2方向确定。座北朝南,东西延伸,角度以正南或南偏西5—7度之间,以保证日采光时间是太阳照射的最长时间。
1.3温室结构。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为土墙体,钢筋骨架(钢筋混凝土、无机复合材料)室内无支柱,后坡覆盖秸秆的新型日光节能温室。建造时,先将30厘米的表皮土挖推到南边,下挖后回填。田面要下挖60—80厘米,将生土挖到北边,堆压建造后墙。
1.4田间通道。为了便于产品销售或节约土墙占地,采用两座温室合建一排,东西两边建耳房(工作室),每户管理一座,减少一堵端墙(界墙),既省地皮,又省人力、财力、物力,又便于管理。每两座一排,中间留出南北方向的通道,便于肥料等生产资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1.5供水设施。在温室附近的高处或靠山的地方,建造为其配套供水的蓄水池、水塔或水窑、水柜。埋设连接温室的主管道和支管道,分别送入每座温室,实现集中统一供水,自浇灌溉,为进一步管灌、渗灌奠定基础。蓄水池、窑的大小,按实际每座温室的需量及水源条件进行周密计算后确定。考虑供水井的提水量、供水量和温室的用水量,每80—100座(50—60亩)应配套一眼机井。
2.栽培技术
2.1选择品种。选用优种,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耐寒、高产、优质品种,例如:博耐13C、博耐33C、博耐9—1等。
2.2种子处理。种子先用温汤浸种方法消毒。将种子放入55—60℃水中,浸泡10—15分钟,不停搅拌,水温降至30℃后,再浸泡1—2小时,同时将种皮粘液搓洗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将种子包裹起来,放置于30℃的条件下催芽,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播撒在浇透底水的苗床上,覆盖2厘米厚掺有一半细沙的营养土,室内温度保持25—30℃。
2.4苗期管理。白天温室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2—14℃,利用这一温差,增强黄瓜幼苗的抗逆性。如夜间温度低于10℃,就应及时覆盖小拱棚增温。
2.5定植。在偏关县一般于11月末至12月初定植,要选择适宜天气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8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深翻40厘米将粪肥翻入土中,掺和均匀,整细耙平。定植密度:栽植3800—4000株/亩,大行距70 厘米,小行距40 厘米,株距30厘米。
2.6定植后的管理
2.6.1缓苗期。此阶段注意密闭保温。在定植后要尽量提高室内温度,不超过35℃不放风,使地温达到15℃以上,促进根系生长,争取提早缓苗。
2.6.2初花期。此阶段注意促根控秧。缓苗后5—6片叶时茎蔓开始伸长,并长出卷须,应及时搭架或吊蔓。根瓜坐住后,当白天棚温超过30℃时,放风,25℃以下时闭棚,室温降到17℃左右时及时覆盖草帘,前半夜保持15℃以上、后半夜13—11℃,早晨揭帘前降至10℃左右。根瓜长到10厘米长时,每株穴施腐熟鸡粪等肥100克,浇水,密闭温室,大约1个小时后再放风排湿。
2.6.3结瓜期
2.6.3.1严格控制灌水追肥。根瓜收获后在膜下暗沟中结合灌水追一次肥,每亩追施15千克硝酸铵。30天后再结合浇水追肥一次。
2.6.3.2变温管理。天气好时上午升温至28℃应该放风,下午当棚温降至15℃时盖草帘子,半夜保持11—13℃,凌晨降至8—10℃。
2.6.3.3后期管理。天气转暖后,进行大肥大水管理,并及时摘去侧叶、老叶、病叶、黄叶、雄花、卷须等,以减少养分消耗,植株过高时要及时落蔓。
2.6.3.4病虫害防治。嫁接的黄瓜一般不会发生土传病害,但要注意利用空气传播的病虫害,例如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灰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发生较早,危害性较大,对于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需要化学防治的时候,最好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并要注意轮换使用。
2.7采收。一般在定植后40天就可以开始采收根瓜,每3天收一次,盛果期每天采一次,注意要及时采收,否则影响其余瓜的生长。
崔峥嵋(1973-),女,本科,任职于偏关县农业局,从事农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