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老师:
您好!
我最近有些郁闷,很想和您念叨一下,听听您的建议。我刚刚从加拿大女儿家回到自己家。我很想念可爱的小外孙,但是,我决定今后不再到她家里去生活了。因为在她家的这半年,我过得并不开心,主要是觉得女婿对我比较冷漠。
我已是60岁的人了,带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我每天要照看外孙,做家务,搞卫生。孩子刚刚会走,一会儿都不能离人,生怕他磕了碰了,会有什么闪失。我心里明白,这不是我自己的家,家里的事情不由我作主。每天让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活动,一切皆由我女儿说了算。有时候,我免不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和女儿、女婿意见一致,一切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大家就都很尴尬。
女婿嘴上不说,但是那种冷淡,让人备感心寒。有时候,他从公司回到家,连叫人都不叫一声。甚至吃饭也不一起吃。感觉饿,打开冰箱找东西吃。我不太满意女婿的做法,便和女儿叨唠一下。女儿嫌我多事。她说他们在国外待长了,已经习惯外面的作派了。女儿说,在加拿大一般是不必等齐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她让我也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吃。可是我不习惯。
女儿对我说,别太介意叫不叫人,这种礼节可讲可不讲。重要的是,您参与感别太强。女儿的话让我在心里留下一片很大的阴影。
我真的拿捏不好。我知道加拿大的老人不到儿女家来参与带第三代,不容易越界。而女儿需要我,我不可以不听从召唤。我们也只有一个孩子,我愿意全身心地贡献我自己。我不图金钱上的回报,只希望用辛劳换得一份感念。如果辛苦之后是一份冷淡,心情就太糟糕了。我只想回到自己家,可我又放不下那份牵挂。
王遇
王大姐:您好!
我非常理解您。有调查显示,中国100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9成正在或曾为子女照看孩子。而照看孙辈的责任,甚至主要落在姥姥、姥爷身上。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太大,两个人都得养家,还房贷,只能请父母来帮忙看孩子。出于对后代的爱,老人不但搭上了精力还搭上了金钱。不少老人也像您一样,乐于照看第三代。但是看护孩子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隔代教育往往会因为两代人的观念不一致,而引起纠纷。
小两口商量事,老家儿不能加入意见,加入了,就有可能让小辈觉得您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的头上。这会让他们不舒服。两代人的生活观念不会处处一致,况且他们还在国外生活了很长一段。您女婿一定也很纠结,收入有限,工作忙,只好把照料孩子的重托交给您。你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均不同,而有了分歧,他又不能强求于您。他并不希望您置身于他们的小家庭中,但又需要您的帮助。他的这种矛盾心态可以想见。
其实与儿女发生意见分歧时,最好不要考虑什么辈份问题,而多从不同角度思考,看看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孙辈的成长。不要计较谁对谁错,毕竟把孩子培养长大,是两代人共同的愿望。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抚养、教育的主要任务最终还是由父母来完成。
有人曾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这话值得咀嚼。真正的母爱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女儿的生活腾挪出空间。这才是一种健全的母女关系。对您而言,得做一下心理的调整。如果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泛滥的母爱如泛滥的洪水,是具有破坏性的,是一场灾难。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脱离母体,脱离支配发展自我,脱离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父母得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她自己的孩子,从“当事人”变成“局外人”,以至您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努力保留住对孩子的控制。这样会使儿女的生活窒息。
现在我们做家长的,多数只有一个孩子,而一旦他们成家,自己往往就生活在空巢之中。您爱孩子,尤其是爱你的小外孙,思念他们,这可以理解,但是的确不能把他们的家当作您自己的家,不可以像在您自己家里那样一切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切不可丢失您自己。如果您的女儿不十分需要您的帮助,就回来和老伴儿一起安度晚年。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切不可过度干扰孩子的生活,重要的是您得保持自己的爱好和乐趣,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真爱孩子的母亲不会一味放纵自己的感觉,懂得适时约束自己。自我满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许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疼爱。
如果他们有了老二,您可以提出把孩子带回自己家一段,这样既照应了家,照顾了老伴,又带大了孩子,同时也不会有太多寄人篱下的感觉。总不可以让大家都陷入恶劣心境之中。忍不是办法,找到一种平衡,彼此舒服,才是最好的安排。
您想通了,就不会苛责女婿。不要盲目地喜滋滋扑上去,反而被拒斥,一时接受不了,心里不舒服。加之对孙辈的牵挂,因而造成自己的心理有些失落。与子女相处,要有“政协”的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错位。大事上表个态,听不听别计较。当然应该从理解他们开始,尽量弄清楚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评判事物的。把子女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他者,这对于从小接受做一颗螺丝钉文化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传统文化并不注重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而更多地强调群体与家族,忽视个人。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应该调整,而调整只能从老人自己,从自己的家庭做起。把儿女当朋友,而不是私有财产,这是调整心情的先决条件。
丁宁
您好!
我最近有些郁闷,很想和您念叨一下,听听您的建议。我刚刚从加拿大女儿家回到自己家。我很想念可爱的小外孙,但是,我决定今后不再到她家里去生活了。因为在她家的这半年,我过得并不开心,主要是觉得女婿对我比较冷漠。
我已是60岁的人了,带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我每天要照看外孙,做家务,搞卫生。孩子刚刚会走,一会儿都不能离人,生怕他磕了碰了,会有什么闪失。我心里明白,这不是我自己的家,家里的事情不由我作主。每天让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活动,一切皆由我女儿说了算。有时候,我免不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和女儿、女婿意见一致,一切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大家就都很尴尬。
女婿嘴上不说,但是那种冷淡,让人备感心寒。有时候,他从公司回到家,连叫人都不叫一声。甚至吃饭也不一起吃。感觉饿,打开冰箱找东西吃。我不太满意女婿的做法,便和女儿叨唠一下。女儿嫌我多事。她说他们在国外待长了,已经习惯外面的作派了。女儿说,在加拿大一般是不必等齐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她让我也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吃。可是我不习惯。
女儿对我说,别太介意叫不叫人,这种礼节可讲可不讲。重要的是,您参与感别太强。女儿的话让我在心里留下一片很大的阴影。
我真的拿捏不好。我知道加拿大的老人不到儿女家来参与带第三代,不容易越界。而女儿需要我,我不可以不听从召唤。我们也只有一个孩子,我愿意全身心地贡献我自己。我不图金钱上的回报,只希望用辛劳换得一份感念。如果辛苦之后是一份冷淡,心情就太糟糕了。我只想回到自己家,可我又放不下那份牵挂。
王遇
王大姐:您好!
我非常理解您。有调查显示,中国100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9成正在或曾为子女照看孩子。而照看孙辈的责任,甚至主要落在姥姥、姥爷身上。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太大,两个人都得养家,还房贷,只能请父母来帮忙看孩子。出于对后代的爱,老人不但搭上了精力还搭上了金钱。不少老人也像您一样,乐于照看第三代。但是看护孩子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隔代教育往往会因为两代人的观念不一致,而引起纠纷。
小两口商量事,老家儿不能加入意见,加入了,就有可能让小辈觉得您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的头上。这会让他们不舒服。两代人的生活观念不会处处一致,况且他们还在国外生活了很长一段。您女婿一定也很纠结,收入有限,工作忙,只好把照料孩子的重托交给您。你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均不同,而有了分歧,他又不能强求于您。他并不希望您置身于他们的小家庭中,但又需要您的帮助。他的这种矛盾心态可以想见。
其实与儿女发生意见分歧时,最好不要考虑什么辈份问题,而多从不同角度思考,看看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孙辈的成长。不要计较谁对谁错,毕竟把孩子培养长大,是两代人共同的愿望。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抚养、教育的主要任务最终还是由父母来完成。
有人曾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这话值得咀嚼。真正的母爱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女儿的生活腾挪出空间。这才是一种健全的母女关系。对您而言,得做一下心理的调整。如果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泛滥的母爱如泛滥的洪水,是具有破坏性的,是一场灾难。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脱离母体,脱离支配发展自我,脱离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父母得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她自己的孩子,从“当事人”变成“局外人”,以至您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努力保留住对孩子的控制。这样会使儿女的生活窒息。
现在我们做家长的,多数只有一个孩子,而一旦他们成家,自己往往就生活在空巢之中。您爱孩子,尤其是爱你的小外孙,思念他们,这可以理解,但是的确不能把他们的家当作您自己的家,不可以像在您自己家里那样一切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切不可丢失您自己。如果您的女儿不十分需要您的帮助,就回来和老伴儿一起安度晚年。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切不可过度干扰孩子的生活,重要的是您得保持自己的爱好和乐趣,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真爱孩子的母亲不会一味放纵自己的感觉,懂得适时约束自己。自我满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许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疼爱。
如果他们有了老二,您可以提出把孩子带回自己家一段,这样既照应了家,照顾了老伴,又带大了孩子,同时也不会有太多寄人篱下的感觉。总不可以让大家都陷入恶劣心境之中。忍不是办法,找到一种平衡,彼此舒服,才是最好的安排。
您想通了,就不会苛责女婿。不要盲目地喜滋滋扑上去,反而被拒斥,一时接受不了,心里不舒服。加之对孙辈的牵挂,因而造成自己的心理有些失落。与子女相处,要有“政协”的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错位。大事上表个态,听不听别计较。当然应该从理解他们开始,尽量弄清楚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评判事物的。把子女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他者,这对于从小接受做一颗螺丝钉文化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传统文化并不注重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而更多地强调群体与家族,忽视个人。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应该调整,而调整只能从老人自己,从自己的家庭做起。把儿女当朋友,而不是私有财产,这是调整心情的先决条件。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