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望城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产业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坚持以经济工作向产业聚焦、产业发展向产业链发力为导向,聚焦智能终端产业链建设,构建华为第二供应中心,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跃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紧盯“一个目标”,引进龙头企业建链。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着眼长远谋大局。谋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支撑。作为长沙市体量最小、“年纪”最轻的国家级经开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就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作为全市“三智一芯”中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部署,抢抓智能终端向内陆转移发展机遇,全力承接华为1.5亿台智能终端产能布局,谋划推进1小时物料配送生态圈建设,在园区打造继华为东莞松山湖之后的第二供应中心。聚焦重点引龙头。发扬抓住不撒手的“钉子精神”,先后引进了伟创力、华为、比亚迪、TDK电子、德赛电池等龙头企业,智能终端产业实现“无中生有”。当前,伟创力长沙项目成功消除因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步导入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终端项目,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比亚迪、华为两大龙头企业扎根园区,智能终端年产能达1亿台以上,千亿级产业正蓄势待发。
抓牢“两个关键”,厚植项目优势强链。始终抓牢精准招商、项目建设两大关键,以项目厚植园区跨越发展新势能,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突出招商精准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链建设的“一号工程”,践行“精准、舍得、执着”理念,精准对接华为供应链企业,全方位开展精准招商。两年来,园区已引进智能终端产业项目48个,总投资15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已引进华太电子、松森特殊金属等智能终端项目16个,正在对接信维通讯、比亚迪精密结构件、天实精工等行业龙头,产业链项目正加速集聚。干出项目加速度。总结推广中信戴卡、比亚迪等项目建设经验,对重大项目实行每晚7点碰头会商机制和服务“24小时不打烊”机制,大力发扬“晴+雨”“白+黑”“5+2”的精神,争分夺秒抓项目,全程跟踪解难题,确保项目以最短时间建成投产。尤其是今年以来,园区保持战时状态、战士姿态,务实开展项目大竞赛活动,推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讲评”,每周公布项目建设龙虎榜,定期“晒单”亮成绩,以项目观摩倒逼项目推进,一个一个打通项目落地的“堵点”“卡点”,一批产业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华为HUB仓、恒茂高科、贝斯特、德赛二期等10余个智能终端项目年内可实现投产,预计释放产能8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发挥。
强化“三重保障”,涵养产业生态育链。加强搭平台、集要素、优服务三重保障,加快培育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圈。构建平台保障。园区规划5.28平方公里智能终端产业园,重点建设“一仓、一园、一镇”,即构建1小时供应链生态圈的华为HUB仓,吸引产业链企业快速入驻的智能终端配套产业园和参照德国沃尔夫斯堡特色小镇建设的长沙亿达智造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产业生态圈。优化要素保障。用地方面,探索产业用地“留白”战略机制,为重大项目预留空间,每年实施板块拆迁1000亩以上,构建“地等项目”常态化格局,确保重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用工方面,园区成立全市首家国有控股人力资源公司,率先推进产业工人供应链建设,优质高效保障企业劳务用工需求。资金方面,设立30亿元规模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产业链招商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战略型智能终端项目快速落地。提升服务保障。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以“一提一降三保证”为主抓手,推进“五大专项行动”、26项具体任务,打造省心、省时、省钱的“极省”营商環境。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园区率先全省出台支持复工复产的“望十条”,通过“点对点”接送员工返岗、驻企联络员送防疫物资上门、派出14支劳务招聘小分队等方式,有力支持企业率先复产。比亚迪成为华为国内首家复工的代工厂,在华为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望城工厂订单逐月攀升,园区在危机中抢占先机,更加坚定了华为在长沙打造第二中心的信心。上半年,园区智能终端产值达到去年同期的8.8倍,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260亿元以上,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服务好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支持其尽快导入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努力打造多终端制造中心。发挥好市场、资本、速度三大力量的作用,加快上下游企业特别是智能终端标志性项目的落户、建设、达效步伐,加速形成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氛围,力争为长沙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者系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紧盯“一个目标”,引进龙头企业建链。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着眼长远谋大局。谋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支撑。作为长沙市体量最小、“年纪”最轻的国家级经开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就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作为全市“三智一芯”中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部署,抢抓智能终端向内陆转移发展机遇,全力承接华为1.5亿台智能终端产能布局,谋划推进1小时物料配送生态圈建设,在园区打造继华为东莞松山湖之后的第二供应中心。聚焦重点引龙头。发扬抓住不撒手的“钉子精神”,先后引进了伟创力、华为、比亚迪、TDK电子、德赛电池等龙头企业,智能终端产业实现“无中生有”。当前,伟创力长沙项目成功消除因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步导入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终端项目,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比亚迪、华为两大龙头企业扎根园区,智能终端年产能达1亿台以上,千亿级产业正蓄势待发。
抓牢“两个关键”,厚植项目优势强链。始终抓牢精准招商、项目建设两大关键,以项目厚植园区跨越发展新势能,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突出招商精准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链建设的“一号工程”,践行“精准、舍得、执着”理念,精准对接华为供应链企业,全方位开展精准招商。两年来,园区已引进智能终端产业项目48个,总投资15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已引进华太电子、松森特殊金属等智能终端项目16个,正在对接信维通讯、比亚迪精密结构件、天实精工等行业龙头,产业链项目正加速集聚。干出项目加速度。总结推广中信戴卡、比亚迪等项目建设经验,对重大项目实行每晚7点碰头会商机制和服务“24小时不打烊”机制,大力发扬“晴+雨”“白+黑”“5+2”的精神,争分夺秒抓项目,全程跟踪解难题,确保项目以最短时间建成投产。尤其是今年以来,园区保持战时状态、战士姿态,务实开展项目大竞赛活动,推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讲评”,每周公布项目建设龙虎榜,定期“晒单”亮成绩,以项目观摩倒逼项目推进,一个一个打通项目落地的“堵点”“卡点”,一批产业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华为HUB仓、恒茂高科、贝斯特、德赛二期等10余个智能终端项目年内可实现投产,预计释放产能8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发挥。
强化“三重保障”,涵养产业生态育链。加强搭平台、集要素、优服务三重保障,加快培育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圈。构建平台保障。园区规划5.28平方公里智能终端产业园,重点建设“一仓、一园、一镇”,即构建1小时供应链生态圈的华为HUB仓,吸引产业链企业快速入驻的智能终端配套产业园和参照德国沃尔夫斯堡特色小镇建设的长沙亿达智造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产业生态圈。优化要素保障。用地方面,探索产业用地“留白”战略机制,为重大项目预留空间,每年实施板块拆迁1000亩以上,构建“地等项目”常态化格局,确保重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用工方面,园区成立全市首家国有控股人力资源公司,率先推进产业工人供应链建设,优质高效保障企业劳务用工需求。资金方面,设立30亿元规模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产业链招商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战略型智能终端项目快速落地。提升服务保障。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以“一提一降三保证”为主抓手,推进“五大专项行动”、26项具体任务,打造省心、省时、省钱的“极省”营商環境。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园区率先全省出台支持复工复产的“望十条”,通过“点对点”接送员工返岗、驻企联络员送防疫物资上门、派出14支劳务招聘小分队等方式,有力支持企业率先复产。比亚迪成为华为国内首家复工的代工厂,在华为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望城工厂订单逐月攀升,园区在危机中抢占先机,更加坚定了华为在长沙打造第二中心的信心。上半年,园区智能终端产值达到去年同期的8.8倍,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260亿元以上,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服务好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支持其尽快导入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努力打造多终端制造中心。发挥好市场、资本、速度三大力量的作用,加快上下游企业特别是智能终端标志性项目的落户、建设、达效步伐,加速形成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氛围,力争为长沙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者系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