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创造教育中的激励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1-002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1.010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敏捷和高效的状态所采取的最好的教学手段就是激励。现就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分别进行分析探讨,以求对化学创造教育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兴趣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一个人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驱力”。我们通常讲“启动学生的内驱力”,事实上首先采用“兴趣激励法”。因为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就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学习,有时甚至忍受肉体上、精神上的种种痛苦,以求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外部激励转化为自我激励的效应。笔者通过以下措施有意识地激发兴趣。
  (1)热爱学生,变情感激励为兴趣激励。
  (2)运用挂图、模型、幻灯、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媒体,提高直觉效果。
  (3)化学性质教学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自然现象、工农业生产实际,变枯燥为生动。
  (4)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设化学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出化学专刊,举行化学魔术晚会,多写小论文,进行小设计、小制作等活动。
  (5)介绍我国在化学工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化学学科的新发展、新趋势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6)组织各种形式的化学竞赛,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7)组织参观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结合教学有计划地参观磷肥厂和有机化工等单位,让学生认识化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学习化学知识、技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打好化学双基上来。
  当暂时兴趣发展为稳定兴趣,也即成乐趣和志趣时,学习效果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学生就能从心理上把学化学当做乐事,并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积极主动且创造性的钻研,以苦为乐。
  二、悬念激励
  悬念激励就是指教师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思维处于活化状态,然后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去追根求源,进行探索,发现规律。
  如讲《分子间作用力》时,我这样引入新课,首先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赫然写下:“100+100≠200”,教室里迅即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疑惑不解。接着演示,将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不等于200mL,抽一位学生上台观察,结果并未使悬念解除,反而更加扣人心弦,令学生欲罢不能。这时教师指出,欲解释实验结论,须学习分子间作用力的有关知识。短短几分钟,课堂上悬念迭出,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并急于破悬解答。这节课的效果肯定比“平铺直叙”地引入有关概念要强得多。
  三、故事激励
  化学理论的建立、化学概念的形成以及化学新物质的发现和创造大多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肯定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通过对化学史和化学家的介绍,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学生注意科学发展的习惯,给予学生更多的启示,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创造性心理素质也大有裨益。
  如讲有机物概念时,为了推翻“生命力学说”,向学生介绍第一个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德国化学家维勒,1982年用氯化铵和氰酸银合成尿素的故事,又介绍1945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以木炭、硫磺、氯气、水为原料合成醋酸等的发明。如讲电解质溶液时,又补充了阿伦尼乌斯等青年学者敢于向门捷列夫等大权威挑战提出电离学说的故事。学生明白了:“小人物”敢于同“大人物”争辩,敢于向金科玉律挑战,科学才能发展。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教材或向老师质疑,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培养其创造力。
  四、实验激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作为教师要善于对各类实验进行多样化设计,激励学生在求异思维中得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正如学生们自己所说:“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我们为自己的创造性愿望得到满足而兴奋,为成功而激动,同时更加激励我们向更大的成功迈进。”
  如笔者上《原电池》一节时,把课堂搬到实验室,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快下课时再发给学生一块锌片、一根碳棒、导线和一烧杯FeCl3溶液叫学生再设计一个原电池,90%以上的学生都能设计成功。又如活动课时,我发动兴趣小组同学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用漏斗、干燥管等代用品设计了6套简易装置。总之,我近几年课堂内外结合,用实验激励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以达到化学创造教育所赋予的目标。
  五、问题激励
  思维的启动一般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教学实践证明,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激励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来“为难”学生,创造一种不断提出问题的氛围,向学生提出一些挑战性的有成功把握的问题,相互质疑;其次是给学生提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变换思维和发散思维,力求一题多解,多解中选优,使学生在探索求解的喜悦中受到鼓励;第三是激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期望激励
  似乎人们只要一提创造发明,就认为这只是天才、神童的事,与大多数人是无缘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因此,尽管对社会产生的价值不同,但创造力人人都有,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是量的差异和领域上的不同,而不是有和无的问题。“有创造力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有创造力”,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中我有时随便点几个所谓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他们注重自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结果到高三时他们不仅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而且在参加的化学竞赛中也获得了一定的奖项。这就是“期望激励”的效应。
  总之,以上是笔者在化学创造教育中尝试的几种手段。只要我们坚持运用适当的激励艺术,并交叉综合使用,就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化学素质与综合素质和创造精神的人才。
其他文献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民的收入具有保障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与需要,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弊端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且随着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的不断增加,土地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保障作用也日渐模糊。农村土地流转是改善土地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农地流转,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聚集,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在农村社会与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地
期刊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价值的评估是一个研究热点。本项目针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相对滞后的局面,提出系统开
全国党史系统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于1998年11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粮食问题是国家的战略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2004年,我国放开粮食市场后,粮食价格由国家控制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加,这既关系粮食的供应安全和市场保障
期刊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作为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
学位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如今对其设计和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以华翔路等14条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分析了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原则,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