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0月,笔者借到修武参加竹林七贤国际研讨会的机会,顺便去位于修武县北10公里处的汉献帝陵凭吊了一番。时值深秋,久废不修的陵墓,在瑟瑟秋风中,显得是那么荒凉。冢上丛生的杂木,由于季节的关系,已是枝叶凋零。四周有几株柏树,枝枝丫丫,歪斜不整,在杂木的映衬下,骤减了几分葱郁,越发显得苍黄。倒是荒冢周围的一片农田,麦芽刚刚钻出浮土,细细的,嫩嫩的,直挺挺地向上而立,显示出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
荒冢默默无语,生命犹在诉说。跨越时空长河,重新审视生当汉魏易代之际的汉献帝,大概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够倒霉、够礼遇、够幸运。
作为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算是够倒霉的。
汉献帝生前不曾风光,身后也颇为寂寞。他生于帝王之家,却逢上东汉末运,宦官弄权,党争不断,朝廷频遭变故。公元189年,董卓入洛阳,把持朝政,废少帝而立刘协。年仅8岁的刘协稀里糊涂地坐上了皇帝宝座。可是,贵为天子的汉献帝不仅没有称孤道寡的威风,反而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上,成为真正的“儿皇帝”。后来又被董卓掳往长安,在长安过了六七年担惊受怕度日如年的日子。到了公元196年7月,汉献帝再次回到洛阳时,已是15岁的少年。依靠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应时而起,奉汉献帝都许,自任司空,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才出苦海,又入火坑,在曹操的淫威下苟且偷生,不仅全无天子威严,而且连寻常百姓也不如。怀有身孕的董贵人,因其父董承谋诛曹操之事泄露受到牵连,汉献帝虽欲保之而不得,眼睁睁地看着董贵人被曹操杀害,却是无可奈何;伏皇后不甘忍受这种屈辱的生活,致信父亲伏完,请其设法除掉曹操,同样惨遭杀害,一起被杀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汉献帝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却是敢怒而不敢言。贵为天子,竟然不能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样的天子可以说是够窝囊够不幸的了。
在曹操没有完全做好禅代准备之前,汉献帝不想做傀儡也不行。当禅代之事成水到渠成之势以后,曹魏大臣要奉曹丕为帝时,汉献帝即使想继续把傀儡当下去,同样也不行。汉献帝其实就是汉魏易代之际的一个招牌式人物,一个过客式人物。汉献帝一身而兼此二任,做与不做皆由不得他做主。是招牌,需要的时候就举一举,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是过客,必然是来去匆匆,不可能在易代之际长留在历史舞台上,碍手碍脚。所以,生逢东汉末运的汉献帝自从被扶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他悲剧式的命运。
汉献帝的不幸还在于他过于执著自己的身份,不甘成为招牌或过客。建安之后,汉献帝逐渐长大成人,开始明白自己的特殊身份,幻想着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实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抱负。他试图有所作为,也做了一些努力。他年纪轻轻,喜好文学,经常把苟悦、苟或和少府孔融等饱学之士请到宫中讲解文学,虚心求教,相互辩难,常常是秉烛而谈,通宵达旦;他爱好典籍,想以史为鉴而知兴替,但又觉得班固《汉书》文辞过于繁琐难懂,就令苟悦依照《左传》的体例,作《汉纪》30篇,并令尚书提供笔墨纸砚。汉献帝爱好文学典籍,绝非仅仅是为了消遣时光,打发日子,而是要从中获取知识,了解治国经验,企图夺回朝政控制权。建安四年(199年),他密令车骑将军、董贵人之父董承等人诛杀曹操,试图光复汉家四百年基业,结果谋事不密,董承等被杀,汉献帝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在曹操强大而专制的权力面前,他不得已而选择了退让,选择了“恭己”。为体面地保持自己的身份,他只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一个“守位”的皇帝,因为自都许以来,“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后汉书·伏皇后传》),他任何细小的举动,皆在曹操及其党羽的监视之下,哪里再敢轻举妄动?为帝如此,夫复何言?
作为逊位之君,汉献帝在山阳自成一统,礼遇隆崇。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曾经让汉献帝受够了窝囊气的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改元延康。以华歆、王朗为代表的魏氏诸臣纷纷上书劝进。汉献帝见事已如此,很明智地作出了禅让的决定,多次下诏表示要禅位于曹丕,并派人把象征朝廷大权的玺绶给曹丕送上门去。曹丕则多次上书汉献帝,很客气地让禅。他在《上书再让禅》中说:“奉今月戊戌玺书,重被圣命,伏听册告,肝胆战悸,不知所措。天下神器,禅代重事,故尧将禅舜,纳于大麓;舜之命禹,玄圭告功。烈风不迷,九州攸平,询事考言,然后乃命,而犹执谦让,于德不嗣。况臣顽固,质非二圣,乃应天统,受终明诏;敢守微节,归志箕山,不胜大愿。谨拜表陈情,使并奉上玺绶。”这幕禅让与让禅的活剧在延康元年一再上演,你禅我让,你来我往,很是热闹。做够了样子,曹丕似乎是万般无奈地接受了禅让,名正言顺地做起了皇帝。
曹丕不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人。虽然他对曹植和其他兄弟做了一些遭人非议的事情,但总的来说,他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故有明主之誉。曹魏政权既是通过和平方式得来的,那么对逊位的汉献帝,曹丕是甚为礼遇,给够了面子。他奉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让汉献帝可以体面而无衣食之忧地生活。更为礼遇的是,汉献帝虽然被贬为山阳公,名义上在王侯之下,但曹丕却令他位居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这可以说是法外开恩,让汉献帝在山阳这个地方,仍然享受着天子的待遇,即使是与朝廷有往来,也可以平起平坐,不会感受到逊位之君的屈辱。逊位之君能有如此礼遇,汉献帝多少可以感到一些安慰。
中国古代的逊位之君,有的被软禁于一隅,有的被流放到偏远之地,有的则是在软禁或流放中被杀掉。而刘协在山阳之地却依然能够享受汉天子的待遇,也算是够幸运的了。
汉家四百年基业,在刘协手中给断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协是汉朝最大的罪人。但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社会兴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汉中叶以后,社会矛盾和朝廷积弊越来越多,尤其是东汉末年,宦官专制,阉竖弄权,朝野鼎沸,处士横议,清流受抑,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就算他大权在握,也未必能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汉家大厦要倒了,刘协没有这个能力把它支撑起来,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一道把这个将要倒塌的大厦支撑起来。
不过,和其他亡国之君比起来,刘协还算是幸运的,国亡了,人还在,而且还能较为体面地活着,得以在山阳自成一统,颐养天年。看一看汉献帝前后那些亡国之君,有几人能像汉献帝这样善终的?更为可贵的是,汉献帝赢得了山阳百姓的爱戴,给山阳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汉献帝死后,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他,把汉献帝陵旁的小山称作古汉山,并在山上修建了山阳公庙宇,祭祀这位为当地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亡国之君。如今的修武,还到处流传着汉献帝免赋垦荒、悬壶济世的一些传说,有些传说还带有传奇色彩。在汉献帝陵附近的村庄,一说起汉献帝,许多人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多有赞美之词。一个亡国之君,能让人忘掉他失位亡国等诸多不快之事,而津津乐道于他的好处,他的亲民爱民,以及他对当地的贡献,应该是很不容易的了。汉献帝未得生前之誉,却留身后之名,这也可以说是不幸中之大幸。
汉献帝虽然是汉魏易代之际的一块招牌,一个过客,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这块招牌还不行。汉末大乱,诸侯逐鹿,人人皆欲为天子。假如没有汉献帝这块招牌,曹操就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发号施令也不会有人听,其后果自然是群雄逐鹿,诸侯混战,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汉献帝这块看似没有多大作用的招牌,在汉魏易代之际,价值不容小觑,作用无可替代。汉献帝明白自己是一块“招牌”,却甘心让曹操举着他这块招牌对诸侯发号施令,也可以说是顺时应势,其对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和价值是应予肯定的。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都是过客,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即使是一些伟大的人物,也只能留下那么小小的一个点。后人在观察这个点的时候,会因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评价。对于汉献帝,若囿于成王败寇之见,或出于习惯性地同情弱者,则很难给予公允的评价。只有不为成见所局限,站在新的高度去看待这个招牌和过客式的人物,才可能看到一个立体的完整的汉献帝。
清人张六计有一首《汉献帝陵墓》诗,从一种新的角度看汉献帝,别有新意。他写道:“披史何须气不平,到头公道自分明。汉陵春草年年绿,疑冢榛荆何处生!”是啊,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一切都在成为历史后逐渐为人淡忘,后人又何必为前人的是非曲直愤愤不平呢?曹操当年叱咤风云,威风八面,无人敢撄其锋。但他却担心死后不得安生,故设七十二疑冢。如今,疑冢之上榛荆丛生,谁人还问冢内之人当年是何等威风?倒是汉献帝陵,一年一度春草绿,让人时时记起长眠于斯的冢中人。
荒冢默默无语,生命犹在诉说。跨越时空长河,重新审视生当汉魏易代之际的汉献帝,大概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够倒霉、够礼遇、够幸运。
作为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算是够倒霉的。
汉献帝生前不曾风光,身后也颇为寂寞。他生于帝王之家,却逢上东汉末运,宦官弄权,党争不断,朝廷频遭变故。公元189年,董卓入洛阳,把持朝政,废少帝而立刘协。年仅8岁的刘协稀里糊涂地坐上了皇帝宝座。可是,贵为天子的汉献帝不仅没有称孤道寡的威风,反而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上,成为真正的“儿皇帝”。后来又被董卓掳往长安,在长安过了六七年担惊受怕度日如年的日子。到了公元196年7月,汉献帝再次回到洛阳时,已是15岁的少年。依靠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应时而起,奉汉献帝都许,自任司空,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才出苦海,又入火坑,在曹操的淫威下苟且偷生,不仅全无天子威严,而且连寻常百姓也不如。怀有身孕的董贵人,因其父董承谋诛曹操之事泄露受到牵连,汉献帝虽欲保之而不得,眼睁睁地看着董贵人被曹操杀害,却是无可奈何;伏皇后不甘忍受这种屈辱的生活,致信父亲伏完,请其设法除掉曹操,同样惨遭杀害,一起被杀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汉献帝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却是敢怒而不敢言。贵为天子,竟然不能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样的天子可以说是够窝囊够不幸的了。
在曹操没有完全做好禅代准备之前,汉献帝不想做傀儡也不行。当禅代之事成水到渠成之势以后,曹魏大臣要奉曹丕为帝时,汉献帝即使想继续把傀儡当下去,同样也不行。汉献帝其实就是汉魏易代之际的一个招牌式人物,一个过客式人物。汉献帝一身而兼此二任,做与不做皆由不得他做主。是招牌,需要的时候就举一举,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是过客,必然是来去匆匆,不可能在易代之际长留在历史舞台上,碍手碍脚。所以,生逢东汉末运的汉献帝自从被扶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他悲剧式的命运。
汉献帝的不幸还在于他过于执著自己的身份,不甘成为招牌或过客。建安之后,汉献帝逐渐长大成人,开始明白自己的特殊身份,幻想着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实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抱负。他试图有所作为,也做了一些努力。他年纪轻轻,喜好文学,经常把苟悦、苟或和少府孔融等饱学之士请到宫中讲解文学,虚心求教,相互辩难,常常是秉烛而谈,通宵达旦;他爱好典籍,想以史为鉴而知兴替,但又觉得班固《汉书》文辞过于繁琐难懂,就令苟悦依照《左传》的体例,作《汉纪》30篇,并令尚书提供笔墨纸砚。汉献帝爱好文学典籍,绝非仅仅是为了消遣时光,打发日子,而是要从中获取知识,了解治国经验,企图夺回朝政控制权。建安四年(199年),他密令车骑将军、董贵人之父董承等人诛杀曹操,试图光复汉家四百年基业,结果谋事不密,董承等被杀,汉献帝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在曹操强大而专制的权力面前,他不得已而选择了退让,选择了“恭己”。为体面地保持自己的身份,他只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一个“守位”的皇帝,因为自都许以来,“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后汉书·伏皇后传》),他任何细小的举动,皆在曹操及其党羽的监视之下,哪里再敢轻举妄动?为帝如此,夫复何言?
作为逊位之君,汉献帝在山阳自成一统,礼遇隆崇。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曾经让汉献帝受够了窝囊气的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改元延康。以华歆、王朗为代表的魏氏诸臣纷纷上书劝进。汉献帝见事已如此,很明智地作出了禅让的决定,多次下诏表示要禅位于曹丕,并派人把象征朝廷大权的玺绶给曹丕送上门去。曹丕则多次上书汉献帝,很客气地让禅。他在《上书再让禅》中说:“奉今月戊戌玺书,重被圣命,伏听册告,肝胆战悸,不知所措。天下神器,禅代重事,故尧将禅舜,纳于大麓;舜之命禹,玄圭告功。烈风不迷,九州攸平,询事考言,然后乃命,而犹执谦让,于德不嗣。况臣顽固,质非二圣,乃应天统,受终明诏;敢守微节,归志箕山,不胜大愿。谨拜表陈情,使并奉上玺绶。”这幕禅让与让禅的活剧在延康元年一再上演,你禅我让,你来我往,很是热闹。做够了样子,曹丕似乎是万般无奈地接受了禅让,名正言顺地做起了皇帝。
曹丕不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人。虽然他对曹植和其他兄弟做了一些遭人非议的事情,但总的来说,他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故有明主之誉。曹魏政权既是通过和平方式得来的,那么对逊位的汉献帝,曹丕是甚为礼遇,给够了面子。他奉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让汉献帝可以体面而无衣食之忧地生活。更为礼遇的是,汉献帝虽然被贬为山阳公,名义上在王侯之下,但曹丕却令他位居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这可以说是法外开恩,让汉献帝在山阳这个地方,仍然享受着天子的待遇,即使是与朝廷有往来,也可以平起平坐,不会感受到逊位之君的屈辱。逊位之君能有如此礼遇,汉献帝多少可以感到一些安慰。
中国古代的逊位之君,有的被软禁于一隅,有的被流放到偏远之地,有的则是在软禁或流放中被杀掉。而刘协在山阳之地却依然能够享受汉天子的待遇,也算是够幸运的了。
汉家四百年基业,在刘协手中给断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协是汉朝最大的罪人。但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社会兴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汉中叶以后,社会矛盾和朝廷积弊越来越多,尤其是东汉末年,宦官专制,阉竖弄权,朝野鼎沸,处士横议,清流受抑,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就算他大权在握,也未必能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汉家大厦要倒了,刘协没有这个能力把它支撑起来,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一道把这个将要倒塌的大厦支撑起来。
不过,和其他亡国之君比起来,刘协还算是幸运的,国亡了,人还在,而且还能较为体面地活着,得以在山阳自成一统,颐养天年。看一看汉献帝前后那些亡国之君,有几人能像汉献帝这样善终的?更为可贵的是,汉献帝赢得了山阳百姓的爱戴,给山阳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汉献帝死后,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他,把汉献帝陵旁的小山称作古汉山,并在山上修建了山阳公庙宇,祭祀这位为当地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亡国之君。如今的修武,还到处流传着汉献帝免赋垦荒、悬壶济世的一些传说,有些传说还带有传奇色彩。在汉献帝陵附近的村庄,一说起汉献帝,许多人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多有赞美之词。一个亡国之君,能让人忘掉他失位亡国等诸多不快之事,而津津乐道于他的好处,他的亲民爱民,以及他对当地的贡献,应该是很不容易的了。汉献帝未得生前之誉,却留身后之名,这也可以说是不幸中之大幸。
汉献帝虽然是汉魏易代之际的一块招牌,一个过客,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这块招牌还不行。汉末大乱,诸侯逐鹿,人人皆欲为天子。假如没有汉献帝这块招牌,曹操就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发号施令也不会有人听,其后果自然是群雄逐鹿,诸侯混战,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汉献帝这块看似没有多大作用的招牌,在汉魏易代之际,价值不容小觑,作用无可替代。汉献帝明白自己是一块“招牌”,却甘心让曹操举着他这块招牌对诸侯发号施令,也可以说是顺时应势,其对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和价值是应予肯定的。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都是过客,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即使是一些伟大的人物,也只能留下那么小小的一个点。后人在观察这个点的时候,会因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评价。对于汉献帝,若囿于成王败寇之见,或出于习惯性地同情弱者,则很难给予公允的评价。只有不为成见所局限,站在新的高度去看待这个招牌和过客式的人物,才可能看到一个立体的完整的汉献帝。
清人张六计有一首《汉献帝陵墓》诗,从一种新的角度看汉献帝,别有新意。他写道:“披史何须气不平,到头公道自分明。汉陵春草年年绿,疑冢榛荆何处生!”是啊,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一切都在成为历史后逐渐为人淡忘,后人又何必为前人的是非曲直愤愤不平呢?曹操当年叱咤风云,威风八面,无人敢撄其锋。但他却担心死后不得安生,故设七十二疑冢。如今,疑冢之上榛荆丛生,谁人还问冢内之人当年是何等威风?倒是汉献帝陵,一年一度春草绿,让人时时记起长眠于斯的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