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感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他们长期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才能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品词析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在语境中品词析句——明“意”外之“义”
汉语言具有概括性、多义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词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将词句联系上下文,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当、炼句的精妙。
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这一句话,我们初从字面上分析是用来描写海棠花的艳丽与茂盛,但这并不是作者本身要表达的意图。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一段文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师:这一段中,仅仅是写花的形状吗?
生:不是,这里不仅写出了花的“形”,而且写出了花的“神”。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阳光下,从“飞泉”中喷射出的仅仅是“花”吗?
生:从 “飞泉”中喷射出的不仅是“花”,是春天给大地万物带来的蓬勃的生命活力。
师:同学们,作者在这里用一个“喷” 字把冬天孕育已久的“精神和力量”描摹得惟妙惟肖……
在上例中,笔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把词句置身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学生不仅准确把握了文字的“意”,还正确感悟了文字的“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在语韵中品词析句——听“弦外之音”
汉语中的词句具有意象灵动、意境深远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体味、揣摩,从而触摸语言文字的质感,倾听文学背后的声音,领悟弦外之音,在文本对话中体会文本的语韵。在教学《爷爷的芦笛》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对海的描写,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很有特点的,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
生:这一段的描写是很有序的,作者先描写了海水,然后描写了海面,最后描写了海风。
生:作者在这一段中的遣词造句很有讲究,作者写出了五月海水的温润、六月海风的温馨,温润与温馨写得非常精准、优美。
师:是呀,你的发现真深刻!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 “温润”和“温馨”能不能调换一下?
生1:我认为可以,温润的海风、温馨的海水也很美。
生2:不可以,“温润”与“温馨”虽然是近义词,但 “温馨”往往用来形容家庭生活的和谐。
生3:不可以,“温润”描写的是一种触觉,而“温馨”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这两个词是不能够调换的。
生4:“温润”是柔和中带有温度, “温馨”则是温润中含有一点温香,“温馨”比“温润”的程度要深,所以不能调换。
师:是呀,五月的海水是温和滋润的,所以是温润,初夏的海风蛮可爱,所以是温馨,我们再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进一步感受温润的海水和温馨的海风。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对“温馨”与“温润”和这两个词进行揣摩、探微,达到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审美效果。只有经历这样的一个探究过程,学生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对词句进行锤炼。
三、在语义中品词析句——悟“字”外之情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生活阅历浅,他们对一些蕴含深义的文字往往是难以理解的。其实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训练点,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处理文本,课堂上要多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悟“字” 外之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林则徐销烟感动了在场的很多人,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也都非常激动,如果在销烟场上也有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1:林大人,在祖国最危急的时候,您能挺身而出,您真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生2:林大人,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您抵御外侮,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生3:林大人,您的壮举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的,在您的感召下相信我们中国人都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是呀,虎门销烟虽然结束了,但这一时刻永远会在我们中国人心中铭记,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走进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学生齐读课文)
师:林则徐虎门销烟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不可欺的,给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沉重的打击,让我们将这一段话轻轻地告诉自己、告诉身边的朋友。
(学生轻轻地读: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师:让我们把这一段话也大声地告诉全世界。
(学生大声地读: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通过展示“虎门销烟”的情境,让学生与林大人对话,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文本对话中,将虎门销烟的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使“抵御外侮,拒绝毒品”的内涵通过品读感悟根植于小学生的心灵中。
总之,走入文本、品词析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文本的语境、语韵、语义中细细品味语言,让学生明“意”外之“义”、听“弦外之音”、悟“字”外之情。
(责任编辑:符 洁)
一、在语境中品词析句——明“意”外之“义”
汉语言具有概括性、多义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词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将词句联系上下文,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当、炼句的精妙。
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这一句话,我们初从字面上分析是用来描写海棠花的艳丽与茂盛,但这并不是作者本身要表达的意图。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一段文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师:这一段中,仅仅是写花的形状吗?
生:不是,这里不仅写出了花的“形”,而且写出了花的“神”。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阳光下,从“飞泉”中喷射出的仅仅是“花”吗?
生:从 “飞泉”中喷射出的不仅是“花”,是春天给大地万物带来的蓬勃的生命活力。
师:同学们,作者在这里用一个“喷” 字把冬天孕育已久的“精神和力量”描摹得惟妙惟肖……
在上例中,笔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把词句置身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学生不仅准确把握了文字的“意”,还正确感悟了文字的“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在语韵中品词析句——听“弦外之音”
汉语中的词句具有意象灵动、意境深远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体味、揣摩,从而触摸语言文字的质感,倾听文学背后的声音,领悟弦外之音,在文本对话中体会文本的语韵。在教学《爷爷的芦笛》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对海的描写,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很有特点的,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
生:这一段的描写是很有序的,作者先描写了海水,然后描写了海面,最后描写了海风。
生:作者在这一段中的遣词造句很有讲究,作者写出了五月海水的温润、六月海风的温馨,温润与温馨写得非常精准、优美。
师:是呀,你的发现真深刻!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 “温润”和“温馨”能不能调换一下?
生1:我认为可以,温润的海风、温馨的海水也很美。
生2:不可以,“温润”与“温馨”虽然是近义词,但 “温馨”往往用来形容家庭生活的和谐。
生3:不可以,“温润”描写的是一种触觉,而“温馨”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这两个词是不能够调换的。
生4:“温润”是柔和中带有温度, “温馨”则是温润中含有一点温香,“温馨”比“温润”的程度要深,所以不能调换。
师:是呀,五月的海水是温和滋润的,所以是温润,初夏的海风蛮可爱,所以是温馨,我们再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进一步感受温润的海水和温馨的海风。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对“温馨”与“温润”和这两个词进行揣摩、探微,达到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审美效果。只有经历这样的一个探究过程,学生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对词句进行锤炼。
三、在语义中品词析句——悟“字”外之情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生活阅历浅,他们对一些蕴含深义的文字往往是难以理解的。其实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训练点,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处理文本,课堂上要多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悟“字” 外之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林则徐销烟感动了在场的很多人,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也都非常激动,如果在销烟场上也有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1:林大人,在祖国最危急的时候,您能挺身而出,您真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生2:林大人,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您抵御外侮,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生3:林大人,您的壮举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的,在您的感召下相信我们中国人都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是呀,虎门销烟虽然结束了,但这一时刻永远会在我们中国人心中铭记,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走进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学生齐读课文)
师:林则徐虎门销烟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不可欺的,给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沉重的打击,让我们将这一段话轻轻地告诉自己、告诉身边的朋友。
(学生轻轻地读: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师:让我们把这一段话也大声地告诉全世界。
(学生大声地读: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通过展示“虎门销烟”的情境,让学生与林大人对话,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文本对话中,将虎门销烟的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使“抵御外侮,拒绝毒品”的内涵通过品读感悟根植于小学生的心灵中。
总之,走入文本、品词析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文本的语境、语韵、语义中细细品味语言,让学生明“意”外之“义”、听“弦外之音”、悟“字”外之情。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