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g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特有的情绪感受,是行为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人们的行为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体验”指的是:事物给人们的体验使人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幼儿的一切行为态度更是来自于本身的情感,好的情感体验既能使幼儿反映出良好的行为态度,又能在他们幼小的大脑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调用这种良好的体验,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与幼儿互动并使其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在何处呢?以下是我本学期在与幼儿互动时的一些点滴与体会。
  一、良好的情感体验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小班入园一直是一个难题,今年的开学我们采用了“顺应”孩子的策略,也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让幼儿获得良好的生理及心理体验。案例一:堃堃是小年龄的孩子,没有去过托儿所。小班入园时哭闹得相当厉害,还经常因为哭闹而呕吐。他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他也只是在一旁看。于是老师总是带着堃堃,他想要看小朋友就陪他看小朋友,他想要喝水就去喝水,他不想吃菜就先不吃菜。渐渐地,堃堃哭闹的时间短了。一段时间之后,我问堃堃:“你觉得幼儿园好玩吗?”堃堃微微点了点头,我又说:“幼儿园挺好的,挺自由的呀。像家里一样。”堃堃眼里像放了光,朝着我笑了。偶然的机会老师还了解到堃堃和露露是住在同一楼层的邻居,于是老师与双方家长联系,让两个孩子去对方的家里做客,堃堃和露露熟悉了起来。平时露露在玩的时候,老师总是鼓励露露邀请堃堃一起玩,慢慢地两个孩子话也多了起来,堃堃的哭闹情绪自然也缓解了许多。幼儿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心理自然有极大的不安全感,良好的体验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尤为重要。案例二:小天天是第二学期转入我们班的,半年时间的差距让小天天在生活方面很没信心,每次到了脱衣服睡觉的时候,要把衣服叠起来时,他总是眼泪汪汪地说:“我会念儿歌的,会念很多儿歌的。”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告诉小天天:“没关系,我来帮你,你看着我叠,好吗?”一段时间之后,老师再和小天天一起叠。就这样慢慢地放下了小天天的心理负担。让他不再为叠衣服的事而获得不良体验。久而久之,小天天也融入了集体生活。
  二、良好的情感体验是行为活动的动力效能
  情感体验是幼儿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体现这一说法最为根本的便是幼儿的“生理体验”。良好的生理体验会给幼儿带来情绪上的愉悦,更让他们自我体验“老师要求的行为”其背后的原因,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合适的行为。案例一:谢宜涵是我们班的肥胖儿童,因为胖胖的身体,使得她每次穿裤子时,都显得有些吃力,因此她也总是匆匆地把裤子随便一提,结果弄得几条裤子的皮筋都缠在了一起,自己胖胖的肚子上留下了一层层的皮筋印子。一次在起床整理衣裤时,我摸摸她肚子上的印子问:“这里有时候是不是会有点痒?”谢宜涵边抓痒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把裤子一条条整理好,帮她用大拇指把裤子的皮筋抹平,还问她:“你摸摸,这样舒服吗?好看吗?”谢宜涵笑了。到了吃点心的时候,我拉起她的小衣服,又问:“坐着的时候,肚子皱起来了,可是裤子一点也没皱,你瞧。”谢宜涵默默自己的肚子说:“现在也不太痒了。”后来一段时间里,每次穿裤子时,谢宜涵总是喘着粗气,努力地把皮筋摸摸平,最后才满意地放好自己的衣服。
  良好的情感体验更是幼儿产生积极行为的动力。案例二:优优来园后,马上跑进了里面的教室,原来她想玩“小舞台区角。”可是就在优优进门的前半分钟,小涵也进入了这个区角,优优看见小涵正踮着脚拿道具,于是个高的她一把拿下了蝴蝶翅膀,两个孩子牢牢地抓住道具,僵持住了。我问优优:“你很想玩这个区角,对吗?”优优委屈地点点头,我又问小涵:“你也很想玩的,对吗?”小涵连忙说:“是我先到的。”我又对优优说:“是小涵先来的吗?”“是的,可是我很想玩的。”“那你愿意等小涵玩好再让给你玩吗?”优优皱着眉头松开了手。我又对小涵说:“优优真了不起,她很想跳这个舞的,可是就比你晚了一点点,现在她同意等你玩好再给她玩,你觉得优优棒吗?”小涵笑着说:“优优,谢谢你。”这时优优紧皱的眉头松开了,拿着小椅子边走边说:“等会你来叫我哦。”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优优没有玩到,但是同伴的一句“谢谢”让优优获得了“谦让别人”同样能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最后小涵如约地让给优优玩,更让优优情绪愉悦。幼儿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良好体验,能让她产生积极的行为,并在将来的交往中愿意“谦让”。
  三、良好的情感体验能促进人际间的交往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阶段,与人相处多数从自我的角度出发。遇事后的体验是否良好,会让幼儿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直接影响他们下一次的行为态度。案例一:瑶瑶平时和同伴交往时总是斤斤计较,皱着眉头凶凶地跟别人讲话,同伴不小心手甩到了她,她便说是人家打她了。一次,瑶瑶的脚伸在过道中,清清走过时被绊倒了。还没等我走上前询问情况。瑶瑶有些紧张地连忙解释道:“我是不小心的。”我问:“清清,疼不疼啊?”“手这里有点疼。”清清有些委屈地说。“瑶瑶,你不是故意的对吗?”瑶瑶连连点头。“可是,现在清清的手很疼,怎么办呢?”瑶瑶有些难过地说:“清清,对不起。”“清清,你愿意原谅瑶瑶吗?她不是故意的。”“好的,没关系。”我看了看瑶瑶说:“清清原谅你了,开心吗?下次你可要小心不要再把脚伸出来了。”瑶瑶笑了笑说:“我知道了。”我又说:“清清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她原谅你,你很开心。有时候别人碰到你也不是故意的,你原谅别人了,别人也会很开心的。”瑶瑶点了点头。经过一段时间自后,瑶瑶会温柔地跟同伴说话,也会大方地说:“没关系。”如果幼儿获得的情感体验不佳则会阻碍他们下一次的积极交往。案例二:清清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她想要做的事情,不喜欢直接表达,而是像有顾虑似的绕一圈再说,如,“周老师,小舞台区角没人。”“外婆,这个饼干好像要过期了吧。”她还会呆呆地看着需要浇水的植物宝宝,等待成人主动地说话。从家人处了解到,原来清清以前直接表达自己想要的事物时会遭到大人无理由的拒绝。在被无理由的拒绝后,清清的情感体验一定是不佳的,因此在下一次的交往中,她有所顾虑,也就产生了这样不积极地交往。与清清家长联系后,家长调整了与之互动的策略。现在清清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情绪情感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个体基本需求的良好体验又反作用于良好情绪的形成。如何在师幼互动中引导孩子体验,使其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呢?
  首先要理解孩子自然的情绪感受。孩子的许多体验都是空白的,体验和感受也就比较缺失,那么就自然会对某些事物产生怀疑甚至抗拒。宝宝不喜欢吃藕粉,老师再怎么形容藕粉的美味,她也不愿意尝试,她很委屈边哭边问:“这个藕粉是什么东西做的啊?”我说:“藕粉就是藕做的,藕你吃过吗?有一个个洞洞的,烧在汤里的,硬硬脆脆的。”宝宝奇怪地看着藕粉。放学后我特地交代宝宝奶奶烧一次藕片给宝宝吃,并且告诉她藕粉就是这个做的。第二天,奶奶告诉我宝宝很喜欢藕片的味道。等到再吃藕粉时,还没等我说话,宝宝就自己动手了。有时候孩子所表现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陌生,他们的情绪感受是很自然的。理解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困惑,这会令孩子感到安全、满足和愉悦。
  其次要帮助幼儿成功,让他们获得自信的情感体验。灵灵是班级里年龄较小的孩子,当同伴都能自己扣扣子时,灵灵的小肌肉还不很协调。他紧张地皱起了眉头,撅起小嘴尝试了起来。只见他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努力地从洞洞里拔出纽扣,另一只手扭着纽扣不断地变化着纽扣的形状,好让纽扣顺利地穿过洞洞,可是几次尝试都不成功,于是我用手帮他推了下纽扣,灵灵在一边拔,我在一边推,总算把纽扣扣起来了。“灵灵很能干,可以自己扣扣子了。”灵灵松开了眉毛,笑了。虽然他的动作还不是很灵活,但是妈妈说他在家里也很努力地自己扣扣子。当幼儿成功时,他的情绪就很愉悦,有了良好的体验之后,他便愿意继续尝试。对有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借助老师一点点的推动力,就能让他们收获良好的体验。
  再则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反映,及时调整他们的体验。最近,ERIC来园时总是情绪不佳,一会说妈妈没跟他再见,一会说自己在路上摔跤了。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原来ERIC为了同伴表演的滑轮而不高兴。ERIC很要强,当看见同伴能像小鸟一样地滑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很失落。了解了情况之后,于是我与他互动起来:“ERIC很喜欢滑轮,对吗?”“这个有点难,有点害怕,对吗?”“别人会滑,你也很想学,对吗?”我的几个问题他都不回答。我又说:“那么ERIC说说,你有什么本领呢?”“我会讲故事。”ERIC的眼睛亮了起来。“是呀,你知道许多关于恐龙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不知道,你很了不起。”ERIC笑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不一定所有的本领我们都会,如果你很想学滑轮,可以告诉妈妈,好吗?”ERIC认真地点了点头。我还邀请ERIC为大家介绍他书里的恐龙故事,同伴都纷纷为他拍手。后面的时间里,ERIC来园不再缠着妈妈了。有时,孩子的情感是脆弱而敏感的,他们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老师能及时关注到他们的情绪反映,帮助调整他们的体验。那么孩子不仅会获得良好的体验,更会反映出积极的行为态度。
  与幼儿的情感互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老师不断地观察孩子,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与快乐的情绪。
  以上是我在生活中关注幼儿情感体验的一些粗浅想法。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交流,希望得到大家不断地验证和丰富。在我自己的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失败的互动。今后,我也将继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其他文献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讷的著作《解读希特勒》。“二战”后各国出版的希特勒传记与研究著作甚多,哈夫讷这本篇幅不长的作品在德国1978年出版以来,至今已连续再版20多次,可见此书的价值在世界各国研究“二战”史的专家们心中的地位。  塞巴斯蒂安?哈夫讷(1907~1999),1907年出生于柏林,1938年流亡英国,任英
【摘要】导游业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旅游专业课程,民族边境地区高校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努力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探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特色化教学之道。  【关键词】导游业务 特色化教学 民族边境地区    《导游业务》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结合导游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要求高,很多常规教学模式很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域风情”主题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在文中,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从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和艺术三方面描述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课文开头和结尾照应,又与课题呼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是本文一个明显的结构特点。课文语言表达特色鲜明,运用了大量的描写色彩的词语,体
【摘 要】在网络日臻完善的21世纪,将建构主义思想与当前的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网络课作为高校公共英语的一种新课型,其教学模式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足。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网络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主动建构相关知识,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建
“mintpie”本意为“薄荷派”,表现了mintpie品牌希望给用户带来清新、愉快的体验感受,以亲切活泼之方式,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借以体现产品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品牌观念。作为该品牌进军平板电脑行业的第一款产品,G50很好地诠释了mintpie的品牌理念。    从拿到产品的那一刻开始,你就能感受到厂商的用心之处。环保而极具设计感的纸盒包装让你很难想象到这是一个第一次涉足平板电脑的厂商所带来的作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丛林中,现代人每天为了生活及工作东奔西跑,不但疲惫也充满压力,偶尔也该让自己喘口气,来趟自然之旅,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到肯尼亚体验动物大迁徙  肯尼亚虽位于赤道一线,但因地处高原所以气候酷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平均早晚温度变化约在摄氏10~27度之间,气候相当适合旅人来此就近观察。马赛马拉的动物大迁徙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不论何时到肯尼亚旅游,各个动物保护区内都有丰富的
“情境—问题”教学,意在通过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数学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针对所观察的数学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在“情境—问题”的4个环节
【摘要】当下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文章以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为例,对“随文练笔”进行了再度思考和实践:从研读文本着手,探寻言语表现的奥妙,提高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言语表现;随文练笔;阅读教学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方面。当下语文教学把培
您能把砖头砌成的校舍变为培养崇高思想的场所;您能用热情的火焰温暖那简陋的教室和清寒的走廊。若您是园丁,我愿将您的花园装扮得桃李芬芳;若您是烛光,我愿成为红烛,延续您的星星光芒。  ——题记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孔子!苏格拉底!夫子坐而论道,弟子虚心向学。孔氏弟子三千,贤能七十二。苏氏与其弟子并称希腊三贤。名师高徒,一同沐浴在知识的光辉下,春风化雨,其乐融融。  于是,我崇尚圣贤的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高效地运用教学评价,为学生的思维注入汩汩清泉,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文章以一次公开课为切入点,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依据。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评价体系 反思 依据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针对学生“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