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屋庄吉与孙中山铜像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州的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南京的中山陵和澳门国父纪念馆,都屹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这尊为中国人民所熟悉的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的生前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梅屋庄吉,日本著名实业家。1868年(明治元年)生于日本长崎,早年曾在厦门、香港、新加坡等地开设照相馆和电影院,后回国从事电影摄制业,并成为日本电影托拉斯的董事。
  一、与孙中山的深厚情谊
  1895年,梅屋庄吉在香港中环大马路28号经营一家照相馆时,经孙中山的老师康德黎介绍并认识了孙中山,自此,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孙中山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逃亡日本,就曾住在梅屋家中,受到梅屋夫妇的周密保护和悉心照料。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典礼,也是在梅屋先生家里举行。
  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准备发动 “二次革命”,梅屋在经济上对他支持非常大,并到处筹款和运送军火。当时从中国来的革命志士每天都有人来到梅屋在大久保百人丁的宅邸,他们的食宿也由梅屋家人提供。
  二、为孙中山筹备造像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协和医院逝世。梅屋庄吉得知消息后非常痛惜,他认为最好的纪念就是给孙中山铸一尊铜像。由于早年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他到晚年,手头拮据,他为了早日促成此事,后想方设法凑足了一笔钱,共铸造了四尊铜像。分别赠送给了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及香山中山故居(后迁澳门国父纪念馆)。
  孙中山辞世后,因日本政府考虑到与北洋政府的关系,东京警视厅于1928年10月29日发布的43330号指令中明文规定,禁止为孙文造像。但是梅屋先生末理会禁令。他于1928年初开始着手准备,他甚至变卖了家产,并把他妻子、女儿的首饰都典当了,用来为孙中山铸像。他最后决定聘请日本著名的雕塑家牧田祥哉为其设计制作,并委托日本最著名的铜铸商筱原金作铸造这四尊铜像,他不惜花费了巨资,光订金就支付了4300日元,总耗资达到了10万日元。
  梅屋希望中国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实现统一,并保持和日本的良好关系。他同时希望日本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但中日关系日趋恶化。1927年5月,日本出兵山东,企图阻止北伐军前进;次年5月,制造“济南惨案”;6月炸死张作霖,图谋霸占东北三省。梅屋对日本政府蓄意推行侵略政策,恶化中日关系的行径痛心疾首。
  令梅屋感到欣慰的是,孙中山铜像的铸造工程进展顺利。不久,第一尊铜像铸成。1929年2月18日,梅屋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这尊孙中山铜像将立于南京,以缅怀民国之先觉者孙中山的伟大人格和功绩,安抚英灵,报答明治28年于香港握手以来,结盟30年的故友。”
  三、孙中山铜像由来
  第一尊铜像铸成后,梅屋决定亲自护送至中国。2月28日,梅屋庄吉偕夫人德子和女儿千势子,护送孙中山铜像乘“伏贝丸”邮轮由神户启程。 “伏贝丸”于3月4日早晨到达上海,并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上海淞沪港插满了彩旗,中国军舰鸣放礼炮,军乐队奏起了迎宾曲。南京国民政府的党政要员,以及梅屋的一些友人,都列队在码头迎接梅屋一行。当天各大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此事。梅屋在上海略休整后,随即取道南京,直赴北平。由冯玉祥等人陪同,在哀乐声中,缓步进入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堂。他分别以个人和头山满、萱野长知的名义在孙中山灵柩前献上三个花圈,后鞠躬默哀。接着,梅屋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致悼词:“惟先生之生涯,其浑身满现智仁勇,始终如一。…… 所翼雄魂,为护国之慈神,长护更生之中华。” 梅屋并表示:决心留在中国,为实现遗嘱,奉献残年。
  梅屋先生随即正式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居留中国的请求,并很快得到答复。鉴于梅屋庄吉无私援助中国革命的功绩,南京国民政府将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144号住宅提供给他。不久,梅屋一家就搬进了这栋住宅。中山陵修建完毕后,总理奉安委员会决定于1929年5月底至6月初举行孙中山灵柩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在日本的朋友80余人应邀来华参加奉安大典。梅屋庄吉和山田纯三郎、菊池良一专程赶往北平,与宋庆龄等人一道,于5月26日护送灵车南下。
  6月1日,奉安大典后,梅屋回到上海。他数十年如一日,无私援助中国革命,从未考虑过要得到回报。他对南京政府为自己提供住宅,深感不安。不久,他在上海江湾路大东街25号购置一处住宅,随即迁出金神父路144号,并交还国民政府。
  总理奉安委员会决定,将梅屋庄吉赠送的孙中山铜像,暂放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1929年10月14日,陆军军官学校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典礼,梅屋应邀出席。铜像立于军校大礼堂旁,像基为白石制成,高约七尺,石基四周,用白石质的小栏杆环绕,其内绿草如茵。梅屋为铜像揭幕致词,他说:“回顾今春3月,予护先生铜像来华,5月先赴西山拜谒先生灵堂,6月又参加旷古盛仪之移灵式,今又再度有机会参加此揭幕式,先生与予之因缘实可谓深矣!……敬惟先生之鸿伟绩,早已昭著于世,今更勿需要赘言。先生不仅是中国之国父,实为世界之伟人,为万众所敬仰”。
  梅屋随后再铸一尊孙中山铜像赠送给孙中山亲自创建的黄埔军官学校,梅屋夫人于1929年8月、1930年1月两次回日本。5月3日,梅屋夫人护送第二尊孙中山铜像由日本抵上海,22日,梅屋乘“凉州号”海轮护送铜像离沪,28日抵广州。31日黄埔军校教育长林振雄率师生在码头列队迎接梅屋一行。6月16日,黄埔军校修建了一座高约40米的铜像台基落成,孙中山铜像屹立其上,气势十分壮观。
  1930年10月初,梅屋获悉自己订铸的另两尊孙中山铜像即将竣工,于是,赶回东京作护运准备。12月28日,梅屋乘“白山丸号”携两尊铜像抵上海。《东京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和上海的一些报纸争相作了报道。
  1931年1月10日,梅屋偕夫人乘中国军舰“靖安号”再次护送铜像至广州,受到广东各界的热烈欢迎。这两尊铜像分别赠给广州中山大学和香山县孙中山故居。如今,屹立在中山大学校园内的孙中山铜像就是当年梅屋赠送的。而赠送香山县中山故居的另一尊铜像则在抗日战争时期,由香山县移至澳门国父纪念馆,至今仍在那里接受人们的瞻仰。   四、为中日友好做最后努力
  1931年9月,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次年1月,在上海,又挑起一、二八事变;梅屋对日本军国主义推行侵华战争非常忧虑。他抱着善良的愿望,多次努力,试图说服日本政府和军部停止侵华,以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实现孙中山倡导的中日友好。然而,他的善良愿望始终未能如愿。
  梅屋先生因与中国关系密切,热衷于日中友好事业而被日本警宪当局列为嫌疑对象。当时,由于日本还没有作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为争取时间,日本政府决定调整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严重对立的中日关系,缓和与英美间日趋激化的矛盾。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约见梅屋,并请求梅屋赴中国作友好访问,以奠定自己与南京国民政府首脑会谈的基础。梅屋未能识破日本政府的阴谋,他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希望日本政府的态度从此朝好的方向发展,对不久即将开始的中国之行更是激动万分。恰在这时,梅屋的胃症恶化,疼痛常使他彻夜难眠。
  1934年的11月15日,梅屋接到广田弘毅的秘书拍发的电报:“请于明日进京,广田外相在恭候”。第二天一早梅屋就赶往火车站,准备搭乘七点半的火车去东京,就在他快要跨上火车车厢的时候,他突然昏倒在月台上。医生对他进行了抢救,但发现他的胃癌已经到了晚期。11月23日,梅屋庄吉在千叶县长春町 的别墅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五、孙中山铜像是历史的见证
  梅屋先生将自己一生都献给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和中日友好事业,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他的逝世,引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切悼念。梅屋庄吉赠送给中国的四尊孙中山铜像,可以说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特别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意义尤为重大。
  半个多世纪以来,梅屋庄吉先生铸赠的矗立在中国各处的孙中山铜像,在历经了战火和动乱之后,仍然完好无损。每当人们看到这四尊铜像,就会唤起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崇敬。这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也是梅屋先生一家和孙中山先生、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伟大友谊的见证。
  参考文献:
  [1]李君如.孙中山[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日]车田让治.孙中山与梅屋庄吉[M].六兴出版社.1975.
  [3]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黄埔军校[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广州农讲所纪念馆)
其他文献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所在.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
为了进一步打击稀土走私,整顿国内稀土行业秩序,保护国内宝贵的稀土资源,海关总署自2012年年初“国门之盾”行动之后,再与工信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出口企业联动,重拳
随着改革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农村资源得以开发,积累了一定规模的集体资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经验,对于这部分集体资金的使用存在误区,资金使用与管理效率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保险事业正在逐渐的兴起.但是与国际中的银行保险事业相比还具有比较大的差距.中国的银行保险事业与国际的银行保险事业相比起步的比较晚,因此要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学校学生自我悦纳的现状,然后对此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学校要通过悦纳教育,让学生悦纳自己,让学生建立自信;要积极正面地评价学生,以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加自信、从容、充满希望地面向未来。  关键词:悦纳教育;悦纳自我;培养自信;正面评价  “悦纳”出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理论体系,“悦”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纳”引自现代国际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即
清朝入关之前,太祖、太宗不置宦官,“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入关以后,顺治帝沿袭明代宦官制度。额定宫中内监人数千余名,归属内务府管理,以后太监陆续增加,最多时超过三
期刊
期刊
芭蕾在高校舞蹈训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芭蕾基础训练,能对学生的气质、形体以及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现阶段很多大学对芭蕾基础训练课程的重要性开始有了深刻认
作为保障公路安全运行的基础,公路路基加固技术十分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加固公路路基,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损坏公众利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注浆加固施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