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线上线下,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同心圆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e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新样态,它对学校传统教育的挑战不言而喻。为此,学校采取多種措施,力争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同心圆。
  1.提高线上教学技术使用的能力
  “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新样态,对教师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自身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学习者。对此,学校通过加强专题培训,满足教师线上教学的需要。
  为保障家校两端有效链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筛选应用软件。软件平台和技术对于不少教师来说是“零起点”,学校针对这一情况,邀请技术专家进行了使用方法的培训,合理规划了平台的整体布局,保障了专任教师对线上软件技术使用的掌握,打开了教师技术使用的“死结”。另外,学科组、班主任组都在线上不同的时间内进行组内及时演练、反复自我磨炼,学、研、练、用,以便能够和“云技术”另一端的学生们进行顺利对接。
  2.关注课堂的“首尾两端”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挑战主要来自线上。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国家提供课堂教学视频资源,定时收看或供学生点播;二是市、区提供课堂教学资源,采用直播为主,录播为辅开展教学;三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由学科教师进行直播教学。
  线上教学的核心是“资源 任务 反馈”。为引导教师注重选择和开发适应差异对象的微课短视频,教材和补充材料相配合的资源系统,精心设计导学任务,组织好作业流转和答疑交流,将“学”落到实处,学校引导教师精心准备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引导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关注课堂的“首尾两端”。“首”是精心策划和布置需要学生在线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尾”是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表现进行评价指导,同时,时刻关注线上学习中学生的视听健康。
  3.完善互动体验,丰富互动功能
  从教育规律而言,教师的线上教学不能长时间地单向灌输,教师应该是线上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进行了“基于融合教学时期学习情况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充分互动的在线教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基于此,学校充分挖掘、完善在线教学互动体验,丰富互动的功能,引导教师丰富教学手段,避免传统的教授模式和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以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教师可运用能激发视觉或听觉参与的方式,或者是体验式学习方法,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倾向寻找适合且有效的学习方法。
  面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要改变思考方式、研究方向和行动方法,做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同心圆。
  编辑 _ 张晓震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设,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创建多元教育网络,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  学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巧妙开发资源,积极构建教师、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通过“体验式”教育模式,提升育人水平。结合工作实际与家长需求,学
期刊
2020年春季学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小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各个学校也围绕着“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如何提升线上学习质量”“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等新出现的问
期刊
2019年,0ECD开展了国际范围的课程图谱分析,形成了2030能力框架,致力于为各国课程设计和学生发展提供信息.采取文本分析法,对义务教育初中学段12门学科的课程目标进行能力编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中的研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研究现状及核心主题的综述,进行人工智能
为了更好地培养自律、乐学的班级氛围,二年级时,我围绕常规习惯和平时测验成绩,在班内实施了积星奖励和小组评比机制.有了这样的奖励机制,学生的表现更好7.可小王却是个例外.
期刊
雅斯贝尔斯主张以“哲学的革新”带动“大学的革新”.通过主体重建,他扬弃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理性灵魂”的人性假设,变革其为“精神生命”.即高扬了人在认识主体外的、更为根
对高黎贡山不同海拔的3种生境中进行生态调查,分析不同生境间各生态因子的差异,并探讨生态因子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生境6月(夏季)和10月(秋季)的土壤温度和空
在“聚·宽”理念指导下,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摸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  1.学生共同体  建立学生共同体,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乐中学,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群体的创造性,发挥团队效应,彼此相互教育,使之共同成长。  第一是学习交流,互学共进。四位学生一个小组,通过游戏、自学、互学等,使每一个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使每一个学生不落单、不掉队,激发每位成员的学习兴趣,使他
期刊
学校将经典古诗文作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发“诗心童韵”课程,丰厚学生人文底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诗心童韵”课程分为三个层级:一、二年级为“走进诗韵”,让学生先了解古诗、感受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三、四年级为“品悦诗韵”,学生开始品、诵、吟咏、欣赏,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五、六年级为“写画诗韵”,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写作、绘画、表达,全方位、全感官抒发情感。我们通过四
期刊
“让学引思”,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让学引思”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二是“引思”.“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