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下的教育公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long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有很多,在教育的微观层面,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微观层面上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探讨师生关系下的教育公平,对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公平
  一、师生关系下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对其含义许多学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人类的意义关怀。[1]因此,人们提出或思考教育公平,从对人的意义关怀上说,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教育本身是一种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活动,教育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从教育对人的个性化的作用来看,教育对每个对象都不应“一视同仁”,而应有区别地对待每个对象。从教育的结果来看,教育本身就是生产不均等的 (即应是有个性的) 人的手段。因此,教育公平是教育对待对象和评价对象的合情合理。[3]科尔曼对教育公平提出了四条标准: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教育成效均等,教育影响生活前景均等,也就是学生从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到学校教育的终结,乃至教育对自己后半生影响的整个过程中都处于公平的状态。公平也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公平是用正义原则对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价值判断。当一种分配结果被认为是“公平”的,它是在表达这样一个含义:这种分配结果是符合正义原则的。[4]师生关系是教育场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构建主体是师生双方。师生关系下的教育公平可理解为教学中的人获得公平的对待。当然这种对待不是平均的对待,而是根据学生的差异而有区别的、平等的尊重和欣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充分发展。
  二、师生关系中体现的教育不公平
  教师是学生除了父母相处时间最多的人,教师在学生的生活里扮演了许多角色,如家长代理人、心理卫生专家、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社会角色。由于这些角色间本身存在着矛盾,使师生间的交往变得复杂。在传统概念上,尊师重道,学生应尊敬教师,教师爱护学生,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观念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只能遵从教师。而现代教育伴随着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教师与学生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师生关系矛盾更加凸显。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慢慢地浮出水面。
  (一)学生应该获得的关注和期望的缺失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教与学的层面上,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的精神层面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当今教育却恰恰表明,要获得教师的关注是有条件的,即学生优异的成绩。这样的现实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情何以堪。此外,罗森塔尔关于教师期望的经典实验也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影响其态度和行为。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具体表现在气氛 (主要是心理气氛)、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输入 (教师给学生行为机会的性质,如学习材料的难度和学习要求等)、输出 (教师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四个方面。[5]面对困难学生,许多教师都是连连摇头,他们的期望全部投入到优秀生身上,投入到能给自己带来名气的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学困生获得的是教师的消极期望、消极的评价、较低的学习要求、较少的学习资料和回答问题的机会。
  (二)学生应该获得公平成长的机会的缺失
  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是当今所提倡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与此而相悖。成为教育放弃者的学生被边缘化、被孤立的情形常常发生。例如,有的教师会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明确授意“优秀生与优秀生要经常交流学习,不要和困难生泡在一起”;一些困难生会被教师刻意安排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坐在最后一排,放任自流。这样的社会性排斥使被放弃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孤寂和创伤乃至扭曲、自我放弃等不良效应。此外,由于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放弃,教师不会发现学生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教师以成绩来划分学生,每个学生的差异未得到应有的尊重。遭遇教育放弃的学生即使有某方面的管理才能或特长,也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也很难获得参与班级管理和各种其他活动的机会。例如,一些学生虽然学习差,但是他们有踢足球,绘画方面的特长。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却倾向于把相关的机会给优秀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使学生丧失了獲得公平成长的机会。
  (三)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机会的缺失
  马克思和恩格斯处于对人的生存、解放和发展境遇的深切关怀,在对各种异化现象进行激烈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马克思认为,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是教育公平的首要目标,但这仅仅是获得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仅仅因为学习成绩差,或者行为上不符合学生规范,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就会对学生全盘否定。整体性的否定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自我努力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方向。因此,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将各种教育资源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斜。而优秀生得到这种资源倾斜的代价就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分数的争取中,以回报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因此,对学困生来说,他们被剥夺了获得资源和发展的机会,对于优秀生来说,他们被剥夺了获得其他方面个性发展的机会,最终导致的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的丧失。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公平
  (一)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观念,真正尊重和关心学生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是教师用自己的精神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而要达到人与人心灵上的接触,首先就要教师尊重关心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教师对优秀生的无限期望和殷切关注,而对困难生的不闻不问乃至放弃,当然有失教育的公平。当然,不可否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偏爱,有个人的喜好,不可能把学生都同等看待,但至少不应该因为利益的追求而选择是否应该对学生进行尊重、关爱和期待。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平最基础的表现,而倾听是尊重和关心的前提条件。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差异教育,
  教育公平的实现,实施差异教育是其重要途径。差异教育的根本是实现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发展。在教学中,老师较多地侧重于学生的共性,而对学生的差异研究不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评价方式、维度要求学生,把成绩当作神圣的救命符,埋没了学生天赋才能、兴趣爱好和鲜活个性。真正的公平是建立在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基础之上, 并以能够满足每一个个体不同的教育需求为目的的个性化教育。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 最终还是要靠教师及教育管理者。 作为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想,抱着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态度去为不同的学生服务, 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最需要的,或者说最合适他的教育方式,这才是根本意义上的公平。
  (三)运用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的评价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们追寻教育公平也诣在实现所有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把人看作是未完成的人,是尚待发展的人,而且还要将每个人看作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能够教得好的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排除一切外部障碍,为每个教育中的学生提供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生长的“土壤”,促进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地生长。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而不只是考察学习成绩,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有积极影响的。多元的评价内容,多元的评价方式和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多元的学习兴趣,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从中尊重学生的不同优点,整个班级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理想的师生关系内含着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倾听、尊重和关心,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尊重学生们的人格和差异,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良才,李润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2(12):35- 36.
  [2]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3]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3):21- 22.
  [4]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 教育研究,2008,(1).
  [5]王青.教師期望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5(7):21- 23.
其他文献
由趋势面分析证明:在含煤地层形成时期,井田中部存在一条横贯东西的隆起带和一条近南北向的坳陷带横跨复合,这一格局控制了煤层厚度变化的总趋势.随着中部隆起带逐渐南移,南
【摘要】电脑时代, 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度在日渐下降,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节目以唤醒国人积累词语,提笔写字。从学校层面看,汉字的书写教育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写字习惯;写字教学途径要多样化;学科教师要相互协作,共同发挥表率作用;要注重科学评价,给学生一方向。  【关键词】电脑时代汉字书写
根据 1 6片粘贴复合材料玻璃钢板加固的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 ,提出了补强加固后混凝土梁截面变形协调的准平面假定 ,在此基础上 ,对补强梁开裂前的弹性内力、开裂内力及开裂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主体教学”研究旨在如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的参与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实践、自主评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阐述了后注浆工艺提高承载力的机理 ,根据钻孔桩后注浆工程的施工经验 ,建立了单桩承载力理论计算经验模式 ,并通过实例验证表明 ,该经验模式可满足承载力理论计算要求 ,使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在分析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运用的必要性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运用存在的主要困境,进而提出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