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珠心算融入数的认识教学中等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珠心算融入数的认识教学中
  费息凤
  
  小学现行数学教材,在数的认识教学时,采用“出示实物→建立物象→读数和写数”的方式进行。计数器虽然直观,但它没有算盘拨珠认数效果好。算盘“档位清楚、示数直观”,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拨珠,建立“物→珠→数”的对应关系。
  例如教学“1的认识”时,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画:一棵桃树,桃树下有一只小猴,小猴手上有一个大大的桃子。然后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在学生说出一棵桃树、一只小猴和一个桃子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些都可以用“一颗下珠”来表示,老师分别用课件和算盘演示拨珠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拨“1”,在脑中逐渐建立起“1”的静态表象。
  再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98时,老师借助多媒体出示整体排列的98颗心形巧克力。让学生先用计数器进行拨珠表示数。计数器上表示很方便,但要拨好多次珠子。十位上就有9颗珠子,个位上有8颗珠子,学生要读出或写出98,必须去数珠子,先拨90,在十位上拨9次;再拨8,在个位上拨8次,共数17次,数起来费时又费力。算盘不用数,左右手同时拨98,一次完成98的布数、读数和写数。因此在教学小学数学教材多位数的读写时,用算盘来表示就会比较方便,算盘不但可以表示数,还能清楚表示不同数位的数。这样,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就能轻松地认识1000以内的数。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认识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数感
  洪兴圣
  
  脱离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培养数感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许多朴素的认识,这些都构成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积极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的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如: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列举出:1只苹果、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这样的教学,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另外,教学大数、分数和负数等数的概念时,更要注意让学生观察、体会大数的情境,了解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估计一个操场大约能站多少人,一个电影院大约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录像,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50人,一所学校20个班级,全校学生在一起做操要多大的操场?一万人大约是多少个班?多少所学校?通过把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来感知和认识分数。联系温度计的刻度数,了解负数的意义,等等。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策略是一个“好念头”,是一种特殊的智慧。“倒推”策略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恰当选择“倒过来推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在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对策略的认识,并形成策略意识。形成这样一种智慧并非易事,而且儿童的策略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给予清晰的指导,更需要与儿童相适切的学习课堂。  小学数学并不是纯粹的科学数学,而是具有现实数学、经验
20多年来,我上过数学课、音乐课,当然上得最多的是语文课;20多年来,我上过研究课、观摩课、参赛课,当然上得最多的还是随堂课,是一节一节的课造就了我作为教师的人生。做教师的日子久了,对课堂就生出一种莫名的感情,于是,有时也就会想——  课堂是什么?是我和孩子们共学习、共成长的时空。  课堂有什么?有探究,有发现,有合作,有启迪,有顿悟,有情感互动,有智慧共生。  孩子们需要课堂,我离不开课堂,于是
【校长档案】  潘文新,江苏省宝应中学校长,十二届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师德模范,盐城市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个人。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学校管理》《中小学校长》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作为一名高中校长,通过多年的行走与思考,不断尝试拆除办学的围栏,又努力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规范,业已形成了以“结构至上”为主体内涵的管理理念并施于办学实践。持续推进课堂改革并取得显著业绩,20
不久前,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两节课,内容都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八册的《倍数和因数》,但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这里呈现“找36的因数”的两个片段,以供讨论。  片段一:(在教学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开始进行例题的教学。)  出示例题: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根据算式1×36=36想到1和36是
以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关注的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学了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主要以分析内容和归纳主题为己任。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先前关注的这些只是属于文本的原生价值,而并非文本的教学价值。一篇文章一旦成为教材,就要从其原生价值中衍生出它的教学价值。前段时间,和兄弟学校的老师共同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我们在相互比较碰撞中进一步看到了
拷 问    她的年龄不是最大,但没有一个人不称她大姐。一声大姐包含着对她人格的尊重、善心的肯定、宽容的欣羡。一件事足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她的母亲晚年瘫痪在床,她十几年如一日地伺候到老死。  想不到的是,一次她涕泪涟涟,向我哭诉内心的愧疚。她说:“我拷问过自己良心,我对不住自己的母亲,太疲倦的时候,向她发过脾气。”  拷问自己的良心!  振聋发聩的字眼!  自己拷问自己是痛苦的。但,只有这
海森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区角创设不是按功能来划分的,区角只是材料分类存放的地方,就像超市的货架一样。很多老师开始质疑了:“真的不用创设角色区吗?原来的美容厅、小医院等角色游戏如何开展呢?”海森高专家陈宇华老师的回答是:“孩子们的角色游戏可能会在他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开展。譬如,孩子们可能会在积木区玩小超市;会在图书区玩小医院!”听了陈老师的话我们半信半疑,真的可以这样吗?  即使将信将疑,我们还是抱着试
教育伦理思维要从一元走向多元,我国教育片面的伦理观需要反思和完善  与国内很多教育专著不同的是,本书在探讨伦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不向读者灌输某种理论,也不刻意阐述自己主张的理论,而是向读者不断地展现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的看法、依据和内在逻辑。不仅引领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不断暗示读者:没有绝对真理!  本书在分析教育伦理问题时重点介绍了两种伦理观:一是效果论,二是非效果论。  效果论认为,行
如何回归教育的原点,该怎样努力,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2015年,受北京市教委学前处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承接了组织“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展示活动”的任务。虽名为“展示”,但实际上明确定位于“推动全市幼儿园深入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结合园所实际和教师队伍发展,积极开展《指南》精神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对教师学科常规的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学科常规发展性评价体系,才能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  一、寻找有规则的管理之道  1.调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