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晓宁学习成绩很优秀,也比较热心,因此总有同学向他问问题。有一天正好是中秋节,傍晚,家里早就做好了丰盛的饭菜等着晓宁回来开宴。可直到天黑晓宁才进家门,比平时几乎晚了整整一个小时,饭菜都凉了。晓宁跟父母解释说是今天下午数学科目考试,考完后有几个同学不会做其中的两道较难的题,他就给同学们讲了讲解法,所以回来晚了。这时,在本市读大二被邀请来过节吃饭的表姐插话说:“晓宁,你傻不傻呀?你教他们不仅耽误时间,影响你的学习,而且同学实际上都是竞争对手,教会了同学,那他们以后在学科竞赛和将来的高考中超过了你,你不是亏大了!”晓宁听了,惊愕不已,但想想表姐的话又好像挺在理。那以后自己还帮不帮同学?这让晓宁很困惑。
这样的困惑相信不单是晓宁有,不少同学尤其成绩很优秀的同学都曾遇到过。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请让我们先看两个真实的故事。
抗美援朝时期,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飞速地向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得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准备教育那位小战士,回头一看,惊呆了——刚才自己准备卧倒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上上个世纪中叶的一年冬天,一个少年流浪到美国南加州一个叫做沃尔森的小镇,在那里,善良的杰克逊镇长收留了这个少年。
那些日子,雨雪交加,镇长杰克逊家花圃外的一条小路泥泞不堪,行人纷纷绕道穿花圃而过,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少年很痛惜,便冒着雨雪看护花圃,让行人仍从花圃外的泥淖中行路。此时,镇长却挑来一担炉渣,将那条泥泞的小路铺好,行人便自然不从花圃穿行而过了。镇长就此对那少年说:“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么!”
“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少年的心灵大受震撼,大受启迪。他得以悟出:“帮助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镇长的一句话,成了这个少年终生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石油大王,20世纪初曾给了苏联巨大帮助的石油大王哈默。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
生活中常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其实也是善待和帮助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实,一个人向外施爱给予他人帮助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随着同学们学习的日益深入,同学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集体活动少了,相互交流少了,许多同学就特别渴望被理解、关心、安慰和帮助。尤其是当一个人学习遇到障碍、陷入孤立无助的困境时,及时施以援手,是很让人感动的事。
其实,你在关心、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在其他方面帮助你。你在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家庭中,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与鼓励,还会收获更多的友谊、自信与人生观、价值观的超越。
诚然,有同学会想:关键时刻与其他同学交流,献出自己的学习秘诀,教会他们克服困难,是不是会增强他人的竞争实力,而自己得不偿失?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误区,因为帮助他人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与提高,并且你所在班级的同学们都进步了,你自然会从中受益。况且,平时多与同学、老师及家长交流,还能开阔你的思维,获取多方面的信息,有助于缓解你的心理压力。
因此,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同学们不应该“千里走单骑”,而要树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全新理念,以集体的智慧、团队的精神参与竞争,这样,胜算才会更大。这也正是“小成凭智,大成凭德”的人生信念。
帮助别人幸福,你也会得到快乐;帮助别人成功,你也会收获成功;帮助别人圆梦,你也将圆自己的梦。帮助是一种分享,与你分享的人越多,成功的价值也将越大;帮助是一种力量,你传递得越多,自身的力量也会越强;帮助是一种无言的爱,你给予得越多,也将获得更多的阳光雨露。
其实,一个人只有当他以忘我助人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他才会在别人的心中变得重要。因为重要不重要的标准不在于我们自己而在于别人,只有你在别人的心中有了地位,你才会变得重要。
我们看看雷锋,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解放军战士,他之所以活得无比快乐,正是因为他每时每刻只记得别人的困难和需要,然后尽心尽力真诚地去帮助别人,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指望别人的回报。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家”栏目里,那些接受采访的嘉宾都真诚而谦和。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都觉得想不到会有眼前这样的成就,更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大家或者伟人。他们最初只是为了解除社会或者科技进步中的痼疾,帮助家庭或者别人渡过难关而竭尽所能,不懈地忘我付出。这样既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智商和才能,更升华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作者系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研究员)(编辑 白 鸟)
这样的困惑相信不单是晓宁有,不少同学尤其成绩很优秀的同学都曾遇到过。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请让我们先看两个真实的故事。
抗美援朝时期,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飞速地向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得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准备教育那位小战士,回头一看,惊呆了——刚才自己准备卧倒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上上个世纪中叶的一年冬天,一个少年流浪到美国南加州一个叫做沃尔森的小镇,在那里,善良的杰克逊镇长收留了这个少年。
那些日子,雨雪交加,镇长杰克逊家花圃外的一条小路泥泞不堪,行人纷纷绕道穿花圃而过,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少年很痛惜,便冒着雨雪看护花圃,让行人仍从花圃外的泥淖中行路。此时,镇长却挑来一担炉渣,将那条泥泞的小路铺好,行人便自然不从花圃穿行而过了。镇长就此对那少年说:“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么!”
“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少年的心灵大受震撼,大受启迪。他得以悟出:“帮助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镇长的一句话,成了这个少年终生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石油大王,20世纪初曾给了苏联巨大帮助的石油大王哈默。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
生活中常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其实也是善待和帮助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实,一个人向外施爱给予他人帮助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随着同学们学习的日益深入,同学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集体活动少了,相互交流少了,许多同学就特别渴望被理解、关心、安慰和帮助。尤其是当一个人学习遇到障碍、陷入孤立无助的困境时,及时施以援手,是很让人感动的事。
其实,你在关心、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在其他方面帮助你。你在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家庭中,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与鼓励,还会收获更多的友谊、自信与人生观、价值观的超越。
诚然,有同学会想:关键时刻与其他同学交流,献出自己的学习秘诀,教会他们克服困难,是不是会增强他人的竞争实力,而自己得不偿失?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误区,因为帮助他人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与提高,并且你所在班级的同学们都进步了,你自然会从中受益。况且,平时多与同学、老师及家长交流,还能开阔你的思维,获取多方面的信息,有助于缓解你的心理压力。
因此,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同学们不应该“千里走单骑”,而要树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全新理念,以集体的智慧、团队的精神参与竞争,这样,胜算才会更大。这也正是“小成凭智,大成凭德”的人生信念。
帮助别人幸福,你也会得到快乐;帮助别人成功,你也会收获成功;帮助别人圆梦,你也将圆自己的梦。帮助是一种分享,与你分享的人越多,成功的价值也将越大;帮助是一种力量,你传递得越多,自身的力量也会越强;帮助是一种无言的爱,你给予得越多,也将获得更多的阳光雨露。
其实,一个人只有当他以忘我助人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他才会在别人的心中变得重要。因为重要不重要的标准不在于我们自己而在于别人,只有你在别人的心中有了地位,你才会变得重要。
我们看看雷锋,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解放军战士,他之所以活得无比快乐,正是因为他每时每刻只记得别人的困难和需要,然后尽心尽力真诚地去帮助别人,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指望别人的回报。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家”栏目里,那些接受采访的嘉宾都真诚而谦和。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都觉得想不到会有眼前这样的成就,更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大家或者伟人。他们最初只是为了解除社会或者科技进步中的痼疾,帮助家庭或者别人渡过难关而竭尽所能,不懈地忘我付出。这样既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智商和才能,更升华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作者系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研究员)(编辑 白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