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课程改革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探究问题,着重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动态、调动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在相互学习、讨论中才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能力
  生物学概念是组成生物学知识和思维的基本单位,更是对生物学中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现象的归纳和概括,他反映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对初中学生而言,掌握生物概念往往是他们成功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具体来说初中生物学概念从性质上多为具体概念。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具体生物学事实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辨别、比较,对事实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进行归纳概括,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形成正确概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让学生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现在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实施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通常是教师告诉学生某个概念,学生就认真的把概念背下来。这种方式下,学生无论接受知识,还是吸收知识都是相对被动地,而且,知识的传授也是由抽象到抽象的。缺少形象的展现和学生的理解。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即使学生背到了需要掌握的概念,他们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依靠背诵而记得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不会深刻的,学生很快就会将其遗忘,同时还会逐渐对这个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事实证明,采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引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既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为概念教学获得成功打下基础。因为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完成學生对知识的接受、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新知这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例如让学生观察他们生活中经常熟见的生物现象,如生物的结构、形态、遗传、生理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直观现象,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现象形象的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形成初步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堆积进行归纳、深化,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科学概念。这样不仅学生的主体性的到了发挥,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会大幅度的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也就明显增长了。
  二、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把它的几个要素找出来,解剖要素并把各要素关键词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简化的概念。如,光合作用概念中关键词为“绿色植物”、“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分别代表的内容。“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适用范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以体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所指的对象范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彻地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正确地运用概念。例如,对“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概念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变化是它的内涵。它的外延则是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对无性生殖、克隆均不适用;只讨论配子的形成规律,不讨论配子的结合规律;只讨论细胞核中基因的前后代传递规律,不讨论细胞质中的基因传递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四、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材料,主要是感性材料。总之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概念掌握越准确。例如“应激性”的教学,先演示盆栽植物含羞草,让同学亲自触摸,观察含羞草叶的反应状况;让学生自己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滴加NaC1溶液后它的运动方向;通过学生做实验亲自体验了这两个现象后,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对概念下定义,这样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深刻理解概念。
  要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要备好课,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的时间,及时、科学地启发指导学生,经常体会和反思探究教学。同时幽默、趣味性的语言,能够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学的助推剂,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总的来说,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需要各位生物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但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多方面的实际,如何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都能够对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起到积极作用,是每一位教师所应该关注,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的最终目的的。相信通过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上,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我们都会起得诸多成绩的。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华.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概念教学[J].大众周刊.2011(03)
  [4]贺利辉.初中生物的概念教学探究[J].读写算.2010(09)
其他文献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环戊烷分子的1e″1轨道电子动量谱分布. 理论计算采用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 给出了该轨道的位置空间的密度分布图. 对环戊烷分子的电子动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诗是培养情趣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它种类文学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干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如是说。由此他认为:读诗的情趣使人觉得“人生世相的有趣”,可以使人吸收维持生命和拓展生命的活力。诗人艾青也说:“诗是最高的、最纯粹的语言”。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强化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审美心境,其作用不容小估。然而,又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据我
摘 要: 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试教育已跟不上现代发展的步伐,而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时下学校、教师、父母以及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一、笔者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首先,自主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它不是被动学习,而
唐初出现的“贞观之治”非事出偶然,而是唐太宗“任贤能受谏诤”的贤人政治的必然结果.在唐太宗的人才思想内容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致安之本,唯在得人”.贞
和烂烂坐在肯德基,一人点了一杯可乐,特别惬意地吹着冷飕飕的空调。外边是38°C的高温,阳光似乎能融化一切尖锐的棱角。  “我说你啊,”烂烂笑眯眯地搅动着吸管,听冰块相互碰撞的清脆,“即使说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你真的不可饶恕,你知道你最大的坏习惯是什么吗?哎,你别翻白眼……”  “什么……不关门之类的?”我没好气地又白了她一眼。  “你还知道啊。”她哈哈大笑起来,伸手狠狠地揉了揉我的头发。  有
汉英双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结构、表意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英汉翻译应以表意为基础不能刻意追求形式对等.在处理不对等时,应以变通手段来应对.本文主要就英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一生,诗作颇丰,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平均流量5,720立方米/秒,它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