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打造甘肃演艺产业经营模式、催生演艺新业态、培育演艺消费新热点、开拓演艺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强调借助社会、人文以及科技的力量,从根本上提升传统演艺业;注重发挥演艺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构建多层次演艺产业链,拓展演艺发展空间,达到互动产业群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以组合优势和集聚效应实现经济发展的互融共赢,进一步增强甘肃文化的竞争力。
  [关键词]演艺业;产业联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互融共赢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31-04
  一、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现状
  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平台的顺利搭建,甘肃演艺产业加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演艺产业借助旅游、节庆、会展等品牌效应形成联动,成为甘肃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发展,初步形成了几大特点:演艺市场营销整合,提升宣传推介整体效益;高科技打造实景演出,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一批地方演艺项目厚积薄发,高位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甘肃大剧院演出为主的演艺产业全链条建设,开创“央地合作”文化建设模式;注重会展对演艺产业的促进和对演艺市场的开拓,推动了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甘肃演艺产业联动所带来互融共进、互利共赢的叠加效应。
  目前,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存在制约因素主要有:首先,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运营能力弱,演艺文化与市场消费耦合不够,没有形成较好的赢利模式,完善市场联动体系的动力不足。其次,对甘肃文化的多样性挖掘不够,演艺作品的原创水平亟待提升,甘肃文化资源向演艺产业的转移率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旅游演艺在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其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第三,演艺文化的商品开发程度低,项目产业链条短,演艺产业盈利手段比较单一,艺术培训产业链亟待开发。第四,从人才结构来看,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高精专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最后,财力扶持机制和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包括: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存在,使得地方演艺联动发展在开展跨地区战略合作、打造外向型文化企业方面能力欠缺;演艺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中还存在资源整合统筹不够、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统一产品等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国有演出院团改革不彻底、综合监管机制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甘肃产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演艺市场主体,增强联动发展方面
  1.加强产业联动的布局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推动文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信息化发展,支持开展跨地区战略合作,打造外向型的演艺文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认真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大演艺产业联动项目带动战略。以絲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重大节庆会展活动为契机,打造重点演艺产业园区,加快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演艺产业附加值,进一步创新演艺与旅游、节庆、会展等产业的商业模式,打造甘肃演艺产业的航母。
  第三,纵深推进演艺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陇东南中医药养生旅游保健、大景区、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天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智慧城市建设、泾川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等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创作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驻场演艺项目,发挥旅游演艺的联动功能。
  第四,加强演艺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演艺产品创意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将文化创意元素渗透到传统演艺产品中去,赋予主题公园、旅游节庆和旅游演艺活动丰富的创意内涵,推进演艺与消费者、演艺与相关产业的联动,提升演艺产品的供给能力。
  2.以文化资源挖掘与精神内涵开发为向导,打造甘肃演艺核心品牌
  第一,演艺内容须突出文化主题,以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彰显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寻找甘肃地域特色符号以及与世界接轨的共同符号,开启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建设,阐释中国的民族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第二,演艺题材应注重挖掘三大文化源。一是开发文化遗产,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影响力,打响“敦煌”“丝路”等演艺品牌。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挖掘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一批具有甘肃烙印和人文情怀的演艺产品。三是开发民族特色,深入采集各少数民族素材,通过多种表演形式,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强化对文化源的研发能力、原创能力和打造精品的能力,才能建立甘肃文化符号的演艺品牌。
  第三,演艺要强调多元化,不一定要大而全的产品,要以特色化剧场定位,通过准确评估和合理定位,才能提供对路的演艺产品。演艺产品只有触动时代脉搏、雅俗共赏,以艺术感染人、以质量吸引人、以品牌信服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溢出效应,而不是一阵的跟风、作秀和迎合。
  3.创建演艺品牌示范基地,加快促进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
  为了培育演艺产业融合市场主体,把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演艺品牌”作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挖掘地方演艺资源优势,加快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化的演艺产业联动运作模式,进一步开拓演艺市场。
  第一,建立兰州演艺联动中心,增强西部地区演出实力。立足省会城市特点,发挥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的优势,以兰州演艺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构建多层次演艺产业链,促进城市整体转型。以兰州文化旅游景区为入口,植入文化创意开发旅游商品,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为重点,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出具有演艺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兰州大剧院国家舞台精品剧生产基地开建,借此契机,充分发挥兰州演艺集团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兰州的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把兰州打造成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基地、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和推广普及高雅艺术的平台、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演艺平台,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演艺之都,对全省乃至西部演艺产业联动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西部地区的文艺演出实力。   第二,策动与提升本地文化源,打响民族地区演艺知名度。文化源被认为是具有特殊内涵和意义的文化标志,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体现。文化源的探索与发现、策划与提升,是成功运作演艺品牌的根基。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厚多姿,是一块亟待挖掘的演艺宝藏。精心策划、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原生态特色的演艺基地,创作一批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演艺剧目,打造民族演艺金字品牌,使之成为独立景区、景点文化的聚焦点和经济的增长点。2016年,甘南成为甘肃省首个全域旅游创建州,可以借助“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打造纯藏族大型歌舞乐驻场演出,注重现代科技与民族传统的有机结合,对灯光、舞美、服装等外部要素进行包装、烘托,强化歌与舞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成为全景式展示甘南藏民族文化艺术的舞台精品。通过创建“九色甘南香巴拉” 旅游演艺品牌基地,进一步提升甘肃省民族演艺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这种张扬本土个性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在国内旅游市场格局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建立专业队伍,为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人才是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关键,一个演艺品牌是策划人、创作人、投资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动力和智慧资源,打造培育演艺人才队伍必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一是扶持和鼓励省内相关行业和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与省内高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互动格局。二是选派演艺产业和文化创意专业人才赴国内外学习,着力为基层培养文化人才,提高演艺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水平。三是创设宽松自由的人才联动社会环境,推动演艺人才扶持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实施海外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引智计划,健全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为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二)演艺产业联动的经营模式方面
  推动演艺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要注重培育演艺投资和消费热点,特别是在培育产业融合、完善产业要素、开拓客源市场、传播文化价值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完善的演艺产业链。因此,通过探索建立固定的演艺模式,提升演艺产品的人文内涵和品牌吸引力,增加演艺品牌化的渠道,进一步促进演艺业联动的合作共赢。
  1.建立小剧场联动发展模式
  近年来,兰州市相继涌现出以圣贤雅轩、德艺坊、快乐兰州相声茶社、花儿剧社等为代表的诸多小剧场,这些小剧场已成为市民、旅游者消遣休闲的新选择,随着小剧场影响力的逐步扩大,逐渐成为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但小剧场还面临着很多环境的制约和自身欠缺“造血机能”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剧场在全市演艺产业一席之地的发展壮大。为了促进小剧场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政府需对小剧场演艺公司进行必要扶持,打造示范性小剧场,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小剧场进行优秀剧目创作。为了扩大小剧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从小剧场购买优秀演艺节目,用于公益性展演或在有关网站提供点击播放,推动其产业结构的“创意转向”。小剧场是面向大众、走向市场的生力军,它增加了兰州的娱乐氛围和与游客的互动体验,促进了演艺形式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化發展,使演艺产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是保持甘肃旅游演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建立演艺流通市场新平台模式
  随着甘肃演艺日趋成熟,为了进一步增强演艺与会展产业的联动作用,凸显甘肃省演艺产业的丰硕成果,甘肃省应积极筹备成立国家级的“甘肃演艺产业博览会”,打造这一演艺产业的盛会,将充分发挥展会的市场性、产业性、参与性,为甘肃省演艺在培育演艺剧目、剧本交易新途径、拓展演艺拍品的种类等方面搭建流通新平台,为演艺产业的合作发展赢来商机,从而推动演艺与旅游、演艺与科技、演艺与金融相结合。甘肃演博会作为与全国演艺同行交流的载体和创造合作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彰显甘肃戏剧大省地位,提高甘肃省文化对外的传播能力,成为引领甘肃省演艺产业联动的一张响亮品牌。
  3.建立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模式
  演艺产业链是指集制作、舞台设备、舞台美术、演出、票务、剧场经营、经纪、艺术培训、衍生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紧密衔接、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目前,应积极探索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模式,旨在把传统的文化品牌与当代的传媒理念相对接,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演艺链的聚集作用,加快形成演艺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新动能,开创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演出制作的联动模式。大力拓展演出题材,一些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文学艺术形式,比如具有甘肃文化元素和地域特征的图书、影视剧、动漫等作品,可改编为舞台剧、戏剧,通过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把原有媒介受众转化为剧场观众,从而拓展观众人群,开辟演艺市场的新空间。
  建立演艺设备行业的联动模式。对大型的文体装备产业公司进行“跨界整合”,打造演艺全产业链,丰富与提升公司的业务组成与收入结构,参与产业链上游的规划、创意、节目制作(或投资舞台剧、参与IP开发)与下游的场馆运营、经纪、票务等,逐步从演出市场中的“中介”转变为强势力量。
  建立演出联动模式。演出是演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演艺企业需依托优质内容资源加速产业拓展,把互联网演艺行业作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是演出联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索演艺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利用视频直播优势,尝试采用“现场直播+付费直播”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演出消费升级,扭转传统演艺“小众”“规模化弱”的发展趋势。此外,为盘活甘肃省演艺存量资源,将演艺资源与网络剧场、艺术教育等深度融合,启动舞台艺术视频剧场平台,话剧、舞剧、歌剧、地方戏曲、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舞台艺术作品可搬上互联网,让优质的演艺资源得到再提升,实现实体剧院向全媒体剧院的跨越,从而提高甘肃省演艺知名度。
  建立剧场多元化营销模式。以“互联网+演艺”模式进行市场营销,建立以演出、票务和活动为产品主轴,创造全新的社交网站结合电子商务的模式,实现演出产业链的全新升级,把甘肃省剧院官网打造成行业里的规模领先企业。以甘肃大剧院为龙头,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面向全国,营建大型全国连锁营销企业,打造“演出行业淘宝”。首先在兰州之外的城市布局,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演出。其次,利用甘肃大剧院官网,大力开拓上游的优质演出项目资源,与内地及港澳台的主要演出团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未来实现全球采购剧目的布局,打造符合自己的国际化演艺联动的模式,让优秀舞台剧目不断登上世界最高端演出舞台,实现真正意义的甘肃演艺的世界大巡演。   建立艺术培训的联动模式。目前,甘肃省艺术培训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集中省内艺术表演和培训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弘扬甘肃本土艺术为本,开展器乐、声乐、舞蹈、戏曲、美术、音乐素养等方面的艺术培训,加强培养甘肃省稀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种、舞种人才。同时在艺术培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等方面展开研发,开发多元化艺术教育,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艺术培训连锁经营品牌,使之成为国内的艺术培训市场高地。
  (三)旅游演艺市场的多维开拓方面
  旅游演艺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依托著名旅游景区景点,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旅游演出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领域,1982年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是国内最早的旅游演艺雏形。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甘肃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居全国第二,这些丰富的文化类型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演艺、区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把演艺节目引进到核心旅游景区,增强演艺产品的多元化和体验的丰富性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于2014年12月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等20个大景区。甘肃省演艺借此平台,积极探索演艺产业多元化经营,把文化演艺节目引进到核心旅游景区,有效提升旅游与演艺两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以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辅,大景区为抓手,优化整合联动线路体系,不断扩演艺活动外延,将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和演艺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策划和宣传推介,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演艺剧目、实景演出进景区、饭店、剧场和农家园,以此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其次,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成功转型。加快演艺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把旅游节会作为平台,打造自然景区戏剧节、音乐节和旅游演艺,围绕观光、休闲、体验等文化消费需求,打造旅游驻场演出,采取“景区+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商业运作模式,把实景演出包装为知名旅游商品,推动演艺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使各具特色的演艺活动成为吸引不同游客群体走向甘肃。
  2.联手开展赴外营销,促进演艺资源跨界整合发展
  目前甘肃省已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并先后加入了长城旅游推广联盟、黄河旅游推广联盟、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推广联盟和甘琼旅游营销联盟,在积极利用这些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同时,共同开发高端旅游演艺产业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推进品牌共塑、产品共建、线路互联、市场互动的区域旅游演艺一体化,在区域联动与合作的基础上,以共同的线路和产品为纽带,联手开展赴外营销,共同开拓境内外的旅游演艺市场。只有通过整合演艺行业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生态,促进演艺资源跨界整合发展,使大演艺生态逐步形成,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旅游演艺市场竞争中聚力制胜。
  3.延长旅游业产业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首先,成功的旅游演出可以实现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升级与延伸。大型旅游演出多集中在著名旅游城市或景点,景点依然是有限的,隨着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敦煌西线景区成为旅游热点,玉门关、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游客不断增长,可在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点上开辟战线,创造更大的旅游演出市场,让演出市场和文化景点形成更多有效的互动。同时,建立快捷的旅游交通系统,在实景剧场周边建立较为便利的住宿、饮食和演出纪念品购物载体,这些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将进一步推进演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大实施甘肃旅游演艺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创新开发旅游文化商品,依托品牌进行多媒体、新业态的整体开发,打造演艺自己形象的IP、开拓其在影视、动漫、服饰、音乐剧、出版物、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衍生品产业链,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建全推广营销体系,扩大演艺品牌知名度
  壮大专业营销团队,建立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品牌推广体系。除了在旅行中介结构、酒店等有票务出售,还应建立便捷的线上购票系统;建立全方位的营销系统,在政府的官方营销形式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第三方、推介会等手段对剧目进行全方位的推送。
  (四)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和法制保障方面
  1.构筑多边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实现演艺效应的叠加提升
  第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互交性,为扶持地方演艺节目搭建平台,进行电视大奖赛,开办电视栏目,以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为载体,发挥微博、微信等传播形式的优势,为演艺拓展渠道,传播价值,建立新型媒介文化窗口。
  第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机遇,甘肃省的演出经纪公司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一流创作团队合作,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充分借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探索成熟的“联合造船”“借船出海”等方式走向世界,拓宽演艺产品对外的文化宣传渠道,使更多甘肃演艺产品走出国门。
  第三,畅通市场反馈和处理机制,增加与观众的互动,面对一些演艺热点、难点等反馈问题能及时作出解决对策,优化调整,保持旅游演艺的生命力和新鲜度。通过搭建演艺节目与观众的对话平台,对节目进行不断创新改版,实现演艺产品的提升。
  2.优化演艺联动环境,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第一,优化演艺产业联动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明晰和靠实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产业各部门之间形成联席会议、综合执法检查等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使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第二,建立文化与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创设产业融合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社会机构以多种形式参与产业融合的融资担保,打造多主体产业融合担保体系,加强产业融合项目的监督引导,引导产业融合向纵深推进。
  第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演艺产业提供知识产权登记、发布、展示、保护、交易等综合服务,完善演艺产品价值评估及产权交易机制,为演艺业和其他产业的渗透、交叉和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立足文化资源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将加快整合全省演艺资源,激活和带动省内外演艺市场,为传统演艺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甘肃省演艺产业发展向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差异化目标迈进,在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使甘肃演艺产联动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狄东阳.扶持小剧场生存,促进演艺产业发展[EB/OL].中国甘肃网,2015年2月6日。
  [2]甘肃大剧院借互联网+打造“演出行业淘宝[EB/OL].甘肃新闻网,2015年9月21日。
其他文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下简称觎定》)。《规定》明确,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
起步早 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中学时免修了一些课程,把这些时间用在编程的研究上。因此,在成年之后,他拥有足够稳定的情绪支撑他的工作,并让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瘫痪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9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8个月,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析患者预后状
去年,湖南农村青年陈强没有考上大学,便来到北京,在父亲经营的复印店帮忙。“我们家从我爸爸开始就不怎么种地了,我在老家的时候一直在读书,没下过田。家里的田荒了很久,前两年租给
2009年8月。我被省委组织部选调分配到宿迁市宿城区双庄镇工作。“小王啊,听组织部同志介绍说,你2003年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考虑到你对党员发展这块业务比较熟悉,镇党委安排你先
每晚8点,一捆厚厚的黑色文件包会被准时送达白宫,这是奥巴马总统每天必读的“功课”,其中有演讲草稿、政策建议书和日程安排表。但所有的文件中,奥巴马习惯首先打开的是一个粉红
目的比较神经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及实验效果。方法选择40只Wistar成年大鼠做脊髓半横切模型,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注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组
2012年伦敦时间7月27日晚8时12分.2012伦敦奥运会在英国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开幕。由刘翔、林丹等32位奥运冠军领衔的396名中国健儿,参加除足球、马术、手球3个项目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术显微镜进行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蒙药保肾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Inert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