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學生的突发性事件,是关乎学生本身人身安全的重要点,所以高校针对在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工作是很关键的。在进行此类预防工作时,我们不仅要了解此类事件的含义、特征、变化及重要性等,还要了解此类事件的发生和过程始末,认识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事件产生的结果。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防的“知”与“行”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54-01
一、预防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思想基础——知
1.知其然,明其态。
知其然,即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知道这类事件发生的特征,才能有效进行预防行动。明其态,即可以了解事件起因和结果,了解事件过程,深入探析事件的内因和外因,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出预防这类事件的方法。因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在高校中影响和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些行为事件,它发生的原因不仅复杂多变,而且多样性强,所以我们根据突发事件的引发主体,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校外输入型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是由于一些外来因素或者不可抗的因素引发的,例如学校以外的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其中的主要诱因,主要包括:1.自然环境变化影响发生的突发事件。2.社会舆论、社会问题的焦点引发的突发事件。3.受到校外同类事件的影响或者学生受到煽动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第二,学校行为失当型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一些行为失当,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学生的正当利益,或者学校的某种政策上偏离了教育宗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激发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有时候,学校的管理者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考虑学生的自身权益和利益,也会导致这类的突发事件发生。
2.知其变,明其势。
因为学生突发性事件具有变化难测的特征,所以在预防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而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这类突发事件的变化难测主要体现在一下两方面:
第一,催生因素多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发达,信息传播越来越广泛。由此,高校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受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其间不乏蛊惑人心的负面影响。此外,加上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生源的组成亦发生诸多变化,尤其是当今的学生中存在着浮躁功利现象,因此来自不同民族、省市、地区的学生极易因一时的冲动而产生各种摩擦。高校内外环境的客观变化决定了不能简单运用旧有经验来处理当前的学生突发性事件,而是必须正视、理解和顺应这些变化。
第二,事件发展多变。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一旦爆发,其发展脉络是极难把握和预测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事件是会继续发展变化的。一般说来,突发性事件发展变化的方向无非就是三种:即时停止、转危为安和继续恶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不仅要习得危机处理的知识与方法,而且要掌握预防和应对各种典型突发性事件的先进经验,由此才能保证在危机关头能够理智、娴熟地突破发展变化的窘境,从而实现“悬崖勒马”。
二、预防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实践载体——行
在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含义、特征、变化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唯有切实落实预防之行,将预防贯穿于突发性事件的始终,才能真正将预防进行到底。
1.行于前,未发先防。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主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危机教育是预防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必要和必然。首先,要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较浅,克服逆境的能力较弱,容易以自我价值判断衡量是非的标准,他们往往会因为危机意识的薄弱或缺乏而成为突发性事件的始作俑者。因此,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预防学生突发性事件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全讲座、知识宣传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及危害性,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其次,要加强学生危机能力的培养。高校不仅要注重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而且要加强他们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采用对突发性事件的演练,让学生切实掌握应对的方法和技能。
2.行于中,已发防变。
第一,冷静头脑,平静心绪。学生突发性事件之突如其来的特性使得高校学生管理者及当事人难以冷静处之,而不冷静是突发性事件处理的大忌,必须克服这一弱点并予以妥善处理。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在面临学生突发性事件时,务必要冷静头脑、平静心绪,不要在当事人面前表现出“如临大敌”的胆怯和懊恼情绪,秉持“可顺不可激”的原则,充分表现出真诚和关心,充分相信和支持当事人,并设身处地为其考虑,善于倾听他们的压抑与不满,理解他们情绪宣泄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与当事人实现有效的沟通,才能准确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才能及时遏止事件的恶性发展,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二,应对及时,加强领导。学生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其发展趋势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而且极有可能演化出更具危害性的后果,因此,辅导员及相关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并采取处理措施,并尽可能将事件遏止在萌芽状态,以防止破坏程度的加深和危害范围扩大。首先,要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情况,尽可能稳定群体情绪,并迅速查明事件原由、涉及人数、核心人物及主要诉求等。其次,要把握合理时机和综合运用各种力量,快速理智地作出科学决策,尽快平息紧急事态。最后,思想要缜密、反应要敏捷、表达要准确,时刻谨记不能因为平息事态的需要而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免酿成具有危害性的新事端。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54-01
一、预防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思想基础——知
1.知其然,明其态。
知其然,即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知道这类事件发生的特征,才能有效进行预防行动。明其态,即可以了解事件起因和结果,了解事件过程,深入探析事件的内因和外因,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出预防这类事件的方法。因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在高校中影响和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些行为事件,它发生的原因不仅复杂多变,而且多样性强,所以我们根据突发事件的引发主体,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校外输入型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是由于一些外来因素或者不可抗的因素引发的,例如学校以外的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其中的主要诱因,主要包括:1.自然环境变化影响发生的突发事件。2.社会舆论、社会问题的焦点引发的突发事件。3.受到校外同类事件的影响或者学生受到煽动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第二,学校行为失当型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一些行为失当,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学生的正当利益,或者学校的某种政策上偏离了教育宗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激发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有时候,学校的管理者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考虑学生的自身权益和利益,也会导致这类的突发事件发生。
2.知其变,明其势。
因为学生突发性事件具有变化难测的特征,所以在预防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而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这类突发事件的变化难测主要体现在一下两方面:
第一,催生因素多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发达,信息传播越来越广泛。由此,高校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受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其间不乏蛊惑人心的负面影响。此外,加上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生源的组成亦发生诸多变化,尤其是当今的学生中存在着浮躁功利现象,因此来自不同民族、省市、地区的学生极易因一时的冲动而产生各种摩擦。高校内外环境的客观变化决定了不能简单运用旧有经验来处理当前的学生突发性事件,而是必须正视、理解和顺应这些变化。
第二,事件发展多变。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一旦爆发,其发展脉络是极难把握和预测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事件是会继续发展变化的。一般说来,突发性事件发展变化的方向无非就是三种:即时停止、转危为安和继续恶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不仅要习得危机处理的知识与方法,而且要掌握预防和应对各种典型突发性事件的先进经验,由此才能保证在危机关头能够理智、娴熟地突破发展变化的窘境,从而实现“悬崖勒马”。
二、预防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实践载体——行
在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含义、特征、变化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唯有切实落实预防之行,将预防贯穿于突发性事件的始终,才能真正将预防进行到底。
1.行于前,未发先防。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主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危机教育是预防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必要和必然。首先,要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较浅,克服逆境的能力较弱,容易以自我价值判断衡量是非的标准,他们往往会因为危机意识的薄弱或缺乏而成为突发性事件的始作俑者。因此,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预防学生突发性事件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全讲座、知识宣传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及危害性,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其次,要加强学生危机能力的培养。高校不仅要注重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而且要加强他们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采用对突发性事件的演练,让学生切实掌握应对的方法和技能。
2.行于中,已发防变。
第一,冷静头脑,平静心绪。学生突发性事件之突如其来的特性使得高校学生管理者及当事人难以冷静处之,而不冷静是突发性事件处理的大忌,必须克服这一弱点并予以妥善处理。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在面临学生突发性事件时,务必要冷静头脑、平静心绪,不要在当事人面前表现出“如临大敌”的胆怯和懊恼情绪,秉持“可顺不可激”的原则,充分表现出真诚和关心,充分相信和支持当事人,并设身处地为其考虑,善于倾听他们的压抑与不满,理解他们情绪宣泄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与当事人实现有效的沟通,才能准确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才能及时遏止事件的恶性发展,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二,应对及时,加强领导。学生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其发展趋势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而且极有可能演化出更具危害性的后果,因此,辅导员及相关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并采取处理措施,并尽可能将事件遏止在萌芽状态,以防止破坏程度的加深和危害范围扩大。首先,要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情况,尽可能稳定群体情绪,并迅速查明事件原由、涉及人数、核心人物及主要诉求等。其次,要把握合理时机和综合运用各种力量,快速理智地作出科学决策,尽快平息紧急事态。最后,思想要缜密、反应要敏捷、表达要准确,时刻谨记不能因为平息事态的需要而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免酿成具有危害性的新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