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阻模型的中印贸易壁垒系数测算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ua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次贷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对贸易壁垒的相关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热点,而对贸易壁垒的定量测算首当其冲。本文参照电磁学欧姆定律,构建了全新的贸易壁垒测算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利用WTO双边贸易数据库测算了十五年来中印双边贸易壁垒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印贸易壁垒水平低于印度对华贸易壁垒水平,且两者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及较强的联动性。
  关键词:贸易壁垒系数;电阻模型;定量测算
  
  贸易壁垒一般包括天然和人为两部分。天然的贸易壁垒主要指双边之间的运输成本:运送距离越远,所需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通讯成本和保险费也就越多。随着技术进步,运输成本已大为下降,以至出现"距离已死"。人为的贸易壁垒主要指各种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及汇率的黑市升水等。
  关税壁垒比较好测算,可根据各国政府公布的进口关税、税费文件获知。事实上,在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各国名义关税已大为降低,非关税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但对非关税壁垒的量化却比较困难,目前比较常见的量化方法有关税等值法、频率类度量法、等量补贴法、贸易限制指数、建模分析和有效保护率。[1](37-38)上述量化方法大多是通过分析贸易发生前的关税、非关税壁垒水平的"事前"测算。其忽视了实际贸易发生过程中双方国内市场所存在的贸易成本,该成本不会因商品的"到岸"而消失。比较客观的量化方法应该是从实际发生的贸易流量"事后"间接推算贸易壁垒的高低。该方法在剔除影响均衡贸易量的供给、需求因素后,假定任何贸易壁垒最终会以贸易成本的形式通过影响商品价格作用到实际的进出口。显然这种方法能够计算出包括双边距离在内的实有贸易壁垒,电阻模型就是此类方法之一。
  一、电阻模型构建
  国际贸易的循环过程一般存在物流(包括人、商品和技术)和资金流两种循环。由此可设想物流和资金流类似于电路中正负电荷的相向流动,并且从价值角度来看,两者应该等效。基于上述假设,笔者认为可以将电磁学中用以测算电阻问题的欧姆定律引入到对国际贸易循环过程的分析。而测算电阻的模型相应变成量化国际贸易壁垒系数的方程。
  欧姆定律指出,在直流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①,I为电流,U电压,R为电阻值。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即R=ρL/S②,其中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将②代入①中,可得ρ=(US)/(IL)③。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③中各物理量转换成可以用于分析双边贸易的经济指标。U实际是一种能够作用于电荷,并促使其在静电场中移动的能量。若将中印两国GDP相乘的积作为类似U的统计指标,可起到相同效果。因为两国GDP乘积恰能反映两国开展双边贸易的潜能。乘积越大,双边开展贸易的潜能或需要就越强。S是导体的截面积,其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电荷越多,故而电阻越小。与之相类似的统计指标就是对外贸易开放度,一国对外贸易开放度越高,相应贸易壁垒也就越小。至于电流I可用一国对另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即实际交易发生的全部物流价值,而导体长度L可用两国之间的球面距离代替。用上述经济指标替换③中各物理量,可得贸易壁垒阻率ρ=(G中* G印*S总)/(IL)④。这意味着两国双边贸易壁垒阻率与两国的经济总量和两国贸易开放度成正比,与两国双边贸易额及两国之间球面距离成反比。将ρ重新代入式②,可计算实际贸易壁垒系数。
  在该模型中,笔者假定中印两国的贸易壁垒"材质"一样,也就是说两国的贸易壁垒阻率完全相同,ρ=ρ中=ρ印 ⑴。如果将双边贸易循环模型看作成一个封闭电路的话,那么中国对印度的贸易壁垒就是电路中的电阻1(R中),而印度对华的贸易壁垒就是电路中的电阻2(R印)。如此一来,中印双边贸易循环模型就变成了一个包含两个电阻的串联电路。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ρL/S ⑵,S=X/G ⑶,X为一国的进出口总额,G为一国的GDP。将⑶代入⑵中,可得R=ρLG/X ⑷。据此可得,R中=ρ中L G中/ X中 ⑸,R印=ρ印L G印/ X印⑹。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R=R中+R印=⑸+⑹。根据⑴,可用ρ替换式⑸与⑹中的ρ中与ρ印,据此可得总贸易壁垒系数R=(ρL G中X印+ρL G印X中)/(X中X印) ⑺。另有R=ρL/S总 ⑻,由⑻可得,S总=ρL/R⑼。将⑺代入⑼,得S总=(ρL X中X印)/(ρL G中X印+ρL G印X中)=(X中X印)/(G中X印+ G印X中) ⑽。
  将⑽代入④,得ρ=(G中G印X中X印)/[(G中X印+G印X中)IL]⑾,即为笔者推导出的贸易壁垒阻率。最后可将ρ=ρ中=ρ印分别代入式⑸与⑹,求出中印两国各自的单边贸易壁垒系数。
  二、模型计算结果
  计算过程:收集1994-2008年的各指标统计数据[2],并对其进行量纲一致性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根据上述电阻模型,利用Excel进行计算,并绘图。(见图1、2、3)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观察图1,贸易壁垒所起到的限制效率,即贸易壁垒阻率(ρ)在1994-1999年期间维持在高位箱体内窄幅震荡。1999-2004年出现一波明显的下滑,体现出贸易壁垒的限制效率逐年降低。根据图2和图3可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段时期内,在中国对印贸易壁垒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印度对华贸易壁垒却出现了明显地降低。2004年后,ρ开始新一轮上升趋势,尤其在次贷危机后,不管是贸易壁垒数量还是其限制效率都呈现出提高趋势。
  (2)影响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国关系状态。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一个类似于电阻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当然这点将在后继研究中探讨。不过,分析1999-2004年期间的ρ变化,似乎可以这样解释。1998年5月11日,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并大力鼓吹"中国威胁论",致使两国关系急速倒退。直到1999年2月,在两国高层的努力协调下,双边关系得以恢复和改善。此后几年间,印度政府加大发展对华关系的推进力度。故而,可以判断双边关系的友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ρ持续下降。
  (3)1998年之前,中国贸易壁垒维持在低水平徘徊。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突袭,我国经济安全环境不断恶化,为了保护还较弱小的民族产业,我国相应提高了贸易壁垒水平。2001年加入WTO,为了履行入世承诺,中国不断降低并努力控制贸易壁垒水平。从图2上看,效果明显,自2000年以来,我国贸易壁垒系数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箱体中波动,尽管2006年出现一个相对小高点。
  (4)观察图3,印度对华贸易壁垒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体现为1994-1999的上升浪、1999-2004年的下跌浪、2004-2008年的新上升浪,每一波持续时间大约都在6年左右。与中国的情况相类似,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两国关系的紧张令印度对华贸易壁垒水平大幅提升,1999年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4年见底之后,进入新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次贷危机之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印之间出现贸易战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5)对比图2和图3,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印度对华贸易壁垒系数的波动要比中国对印贸易壁垒系数的波动大。1998年之前,中国维持在低位徘徊,而印度缓慢上升。1998-1999年期间,中印两国同时大幅提高彼此的贸易壁垒水平,图中曲线斜率陡峭。1999年之后,中国因入世,贸易壁垒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波动。此种情况较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至于使对外贸易额出现大幅波动。而印度贸易壁垒水平在出现明显下滑之后,于2004年后重新快速攀升,不断刷新高点,明显缺乏稳定性。
  (6)以印度对华贸易壁垒系数R印为自变量,以中国对印贸易壁垒系数为因变量R中。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两组数据做回归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可知,回归方程为:R中=0.294R印+2.3×1013。Significance F=0.0015<α=0.05,表明R印与R中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两组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44**,在0.01水平上显著)。而回归系数的相伴概率0.013<α=0.05,证明R印的大小是影响R中高低的一个显著性因素。
  上述回归结果证明,在非歧视与对等原则成为国际经济关系准则的今天,当一国提高贸易壁垒水平,其贸易伙伴国出于报复也会相应提高贸易壁垒水平,造成贸易安全困境,贸易战与贸易保护主义亦会向四周扩散。中印之间贸易壁垒水平的高度联动正是上述分析的體现。
  本文的研究成果很明显体现15年来中国对印贸易壁垒水平一直低于印度对华贸易壁垒水平。从贸易引力的角度分析,显然中国从印度进口商品的牵引力要高于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牵引力,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但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印出口一直高于印度对华出口,且出口增速不断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印度出口的商品对华吸引力较低,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政府出于政治目的,不仅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从中国进口商品,同时也阻止印度商品出口中国,遏制中印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3]这种情况凸显印度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印两国双边关系的友好发展,期望能够引起两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积极需求解决途径,化解两国贸易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汤海滨,王颖.非关税壁垒的强度测定及其在东盟的应用[J].对外经贸实务,2007,(7).
  [2] 数据来源:中国和印度的进出口额来自联合国COMTRADE统计数据库;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来自网站www.indo.com中的"距离计算器"测算得出;两国GDP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3] 笔者认为中印经济关系的不对称性,更多地归咎于印度对中国崛起的恐慌和其南亚地缘政治战略的需要。因为盛行经济民族主义的印度坚信经济发展应服从于国家政治战略的需要。笔者将另文论述。
  作者简介:聂世坤(1983-),男,安徽蚌埠人,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
  
其他文献
“明星股”大涨的背后这缘于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异动。2009年11月9日,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查明浙江东方的两位“疑似明星”股东的身份证,发现浙江东方的两大流通股股东“邓
  目的:本研究对中国三大地区健康受试者皮肤颜色进行定量测量并对受试者进行年龄段划分,了解中国人不同年龄段人群皮肤颜色差异,并对用于美白功效评价的测试部位进行了选择
会议
  概述了化妆品添加适当防腐剂的必要性、化妆品防腐剂的要求及常用化妆品防腐剂,介绍了化妆品防腐剂筛选及防腐体系构建的几种微生物试验方法,并通过两个防腐体系构建实例详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染发剂的研究现状,从色牢度对染发剂进行了分类。介绍了染发剂需进行的安全性检测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国内外染发剂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对染发剂的研究
  It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skin color in developing makeup cosmetics.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develop the customized BB cream color for Chinese women
会议
  本文介绍了发用聚季铵盐及其在发用品中的应用,综述了聚季铵盐的种类及其研究现状,并针对聚季铵盐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本文简述了水剂化妆品发生微生物污染后的快速分析方案,通过实际案例表明以下三种实验可以迅速掌握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及严重程度:1.对菌种的研究,2.抑菌圈法快速筛选防腐剂
  本文简述了对苯二胺氧化染发剂的染色原理、急性毒性、致敏性、致癌性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必须寻找对苯二胺替代品,迅速研发高安全性环保型天然植物染发剂。为发展和振兴中
  在各种的清洁类产品中,洁面膏的使用频率最高.为了研究中国女性偏爱的洁面膏产品特性和配方类型,采用居家使用的方式(HUT)对5种不同的产品进行测试.测试对象为100名在上
会议
  建立了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解,经三氯甲烷萃取,以DB-1701P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为分离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