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一段令后人产生无限暇想的描写,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最经典的景物描写。陶渊明将之放在那个令自己魂牵梦萦的理想境界的外面,于是那片乐土就被命名为“桃花源”。不过,我们通常在解读这篇文章时,往往关注的是作者丰富的想象与瑰丽的笔触,而忽视这段景物描写背后的含义。我们是否思考过作者为何要将桃花安置在这片乐土之外呢?桃花在这里是否有着特殊的含义呢?它又有着什么独特的人文内涵与文化意象呢?
  一、桃花象征着和谐的社会
  《诗经》中著名的《桃夭》一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描述桃花的作品。读这首诗,仿佛就可以看见“开满花了赶趟儿”的绚烂的桃花。有人曾经说,当中国人读出“桃之夭夭”四个字时,就能感觉到春日桃花灿灿如云霞的盛景。
  我们细读《桃花源记》,我们会发现,桃花源中真正美好的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而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和谐社会的缩影,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社会的缩影。陶渊明描写美丽的桃花源,就是用桃花所寄寓的和谐来喻指自己理想中的那一片净土。不过,现实社会中已容不下这样一片美好的土地,作者只能将之放在幽深的林中,将之作为理想的寄居之所,作为对自己心灵的一点慰藉。
  二、桃花寄寓了高尚的品德
  古人在桃花上寄寓了许多美好的品德。灿烂的桃花可以令人忘忧。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桃花同样也可以代表对美的眷恋。
  而桃花源中人,同样也具备了美好的品德。他们对突然闯入的渔人,“咸来问讯,设酒杀鸡作食”,而且“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热情好客。也许他们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他们的纯朴的作风也令人钦佩敬仰。在作者的笔下,桃花林尽管“夹岸数百步”,却“中无杂树”,并没有被外界的尔虞我诈所浸染。
  淳朴的世界也只能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中,因此最终它消失在密林的深处。如同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描述的香格里拉,一旦失去了就难以回来,而离开那里的人的生命会迅速衰老。美好的东西一旦失去,时间似乎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桃花暗含了作者的无奈
  在描述桃花林时,作者用了“落英缤纷”一句来形容桃花,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暗含在文中的深深叹息。灿烂的桃花同样也极易凋零,如同转瞬即逝的美好青春。
  而在作者生活的乱世,一切美好的品德与功绩都会被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所掩盖。就以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为例。陶侃为东晋前期的中流砥柱,无论抗击外寇,还是平定内乱,或者是治理内政,都有过显赫功绩。陶侃的梦境不知什么人可以知道,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陶侃为国为民立下过赫赫功绩,同样也有人罗织他的罪名,诽谤他,令其身后仍不得安宁,如美好的桃花一般迅速凋谢。相信这同样也会对陶渊明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在他的姊妹篇《桃花源诗》中,桃花的形象就不再出现,而这片美丽的桃林也在那个忘恩负义的渔人面前永远消失了。桃花源中的人听到渔人描述外面世界的变幻时“皆叹惋”,并且自言“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外人”与上文“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看似含义不同,实则本质相似。当年桃花源中的人就是为了躲避“外人”的战火而逃至此处,没有想到,事隔数百年,“外人”依旧是这样,外面依然是战火不止,争夺不休,他们当然也就不愿意再见“外人”了。“落英缤纷”一词传达的是作者深深的无奈与叹息,他清楚的知道在“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时代,那个美好的乐土是不可能出现的。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业批改的方式:全批全改、重点批改、当面批改、学生互批互改、小组批改。  1.全批全改。全批全改有利于全面统计学生做题情况,学生可以普遍受益,但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弊端还在于有些学生不关心批改的内容及其错误原因,学生的积极性不易充分调动起来。  2.重点批改。教师可挑选班级中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从而归纳出典型错题,有利于节省评讲习题的时间。但这种方法不能常用,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期刊
大凡写作,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认和理解,传达他们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只要不是命题作文,其文章大多都会与生活保持近距离或零距离,它的主观性会更强烈,情感会更真实。随笔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它更接近于原初意义上的写作,因而能充分自由地表达写作者的内心世界,真率清晰地展示为文者的精神境界,机动灵活地彰显执笔者的个性才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作家都把写随笔作为一种短平快式地训练思维、磨练思想、
期刊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大量写离别的诗歌,通常称为送别诗。其中主体情感是离别的悲伤、别后的思念,但也有别具一格的,如对友人的劝勉、安慰、鼓励,有借离别抒发自己怀抱的。其实古人在送别离别时通常都会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主人客人都可能作诗,那么我们对诗中离开的对象就要细心判断。  那么送别诗中,究竟是诗人自己离开亲人、朋友,还是亲人、朋友离开自己呢?我们如何准确地分辨呢?  一、从诗题入手  有很多送别
期刊
没有坚硬翅膀的雄鹰是无法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的,没有充沛精力的骏马是无法在无垠的大地上驰骋的,同样,没有丰富语句的学生就无法在写作的天地间徜徉,而积累丰富语句的有效方法莫过于仿写,为此,教师应结合课内课外阅读,激发并培养学生仿写语言的兴趣。  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都是学生作文的典范,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俯拾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品读、领悟、仿写。这样能使学生对语言
期刊
满分作文的天空中,最灿烂、最绚丽的是那一颗颗闪烁着历史文化底蕴光芒的星星。秦砖汉瓦的低吟,春花秋月的浅唱,唐风宋雨的轻诉,秦淮河的繁华胭脂,昭君墓的瑟瑟萧风,杜子美的万千广厦……那么,如何使考场作文闪烁丰厚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呢?常见技法如下:  一、简笔勾勒式  选取最能体现古人精神情趣的一景、一物、一点、一处,不加渲染,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一幅简约的历史人物素描,表明作者心志,抒发作者
期刊
新课改在我省已经实施了四年,这四年期间我一直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际对新课标下语文的课堂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是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平台。毫不夸张地说,它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合理有效地运用仅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是至关重要
期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人教版)选了司马迁这篇惊险奇绝,充满刀光剑影的经典作品——《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但细读文本,你会发现,鸿门宴上除了刘项之间你争我夺,好不热闹之外,还有项庄、樊哙等武夫们的刀来剑去惊心动魄,上演着楚汉争雄的历史大戏;其实在这场大戏之中有一个人后来居上,在楚汉争雄的大戏中真正掌握先机,赢得主动,这个人就是大阴谋家---陈平。  太史公在“鸿
期刊
在随笔写作中如何彰显随笔的特色,以区别于传统作文训练模式?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索。  一、真实性原则  其实写作都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但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作品主要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创作主体可以对所反映的题材、素材进行能动的加工,杂取种种,合为一个,这是塑造典型的基本方法。但散文对真实性的要求应该比小说高,多数散文所叙之事,所写之景,都比较切近生活
期刊
过去的一学期,高三28班每个月都能被评为“文明班级”,每次月考尖子生都能在平行班中占优势,对这样的成绩我有点满足。自从当了班主任,我感觉生活更充实了,只是生活少了很多乐趣,有的是更多的敏感和责任。每天早起晚归,感觉很累。想起高二那年,我遇到很多挑战我的或者班级的权威的后进生,经过一年的整治,终于感觉班级呈现出该有的班风和学风。我静下来想了很多,觉得班主任是否应该在角色上要有所转换,班主任应该成为一
期刊
针对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命题所选用的材料,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特别是阅读题。教师“讲什么”和“高考考什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让执教语文这门学科的老师们实在有些困感。如果老师仅仅按照教学大纲去上课,学生仅仅依赖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我想这绝对不能应付高考的。所以,思考语文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学好语文,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训练,长期坚持与积累,要养成一种语文分析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