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

结果

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

结论

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危重氢氟酸烧伤的早期救护.方法 回顾分析既往危重氢氟酸急救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专科救治能力、改进急救团队管理和急救工作程序,观察改进措施后的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后其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的变化。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另选取健康者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均行TACE介入治疗,未行放化疗或其他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比较肝癌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MMP-7水平,并进行随访及生存分析。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的血清MMP-7水平分别为(12.072±4.151)ng/ml和(11.679±4.25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悲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其HBV-DNA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II)及Ⅳ型胶原(CIV)等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根据测得的HBV-DNA载量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105IU/ml)、B组(≥103IU/ml且≤105IU/m
目前,我国面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加快,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偏低的现状[1-2]。研究显示,我国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为38.6%,治疗率为35.6%[2]。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的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及肠内营养(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125例机械通气≥72 h且行鼻饲肠内营养(EN)的成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啡诺组(63例)和吗啡组(62例),布托啡诺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吗啡组予以吗啡+右美托咪定。评估两组用药前(T0)及用药后1 h(T1)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以及EN耐受性和7 d内EN目标达成情况。结果两种方案的镇痛镇静效果相当,布托啡诺组
目的分析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患者126例,另同期随机选取胆管结石首次手术患者126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个人史、术前检查、手术情况等临床资料。再次手术组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31例)和非感染组(95例),对可能与术后感染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126例胆管结石再次手术共发生术后感染31例(24.6%),远高于胆管结石首次手术组的术后感染率8.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7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71例患者中,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组)33例,无腹膜转移(无腹膜转移组)38例。腹膜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21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9例晚期mCRP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PSAPF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总体生存期(OS)。结果共有6例患者未完成总评估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9.4(13.8,23.7)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2.2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COPD稳定期患者30例(观察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的血清IL-22、IL-8水平及白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检测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2、IL-8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