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发酵枣汁在冷藏期间的营养品质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酿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陕北木枣、新疆和田枣为原料,经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发酵制备发酵枣汁,分析两种发酵枣汁在冷藏过程(4℃、28 d)中的理化特性、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以及风味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发酵枣汁的活菌数逐渐减少,但28 d后发酵枣汁中活菌数仍高于6.0 lg(CFU/mL).冷藏过程中发酵枣汁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所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升高.冷藏28 d后的发酵枣汁总酚含量高于冷藏前的发酵枣汁,冷藏过程较好地保持了发酵枣汁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经过冷藏后的枣汁中风味物质含量相较于冷藏前的发酵枣汁有所降低,但始终高于未发酵枣汁,植物乳杆菌发酵赋予枣汁丰富的花香和果香.
其他文献
天然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肿瘤免疫调节活性,是临床重要的抗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在药剂学领域,天然多糖既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也可以作为递药载体以及肿瘤靶向配体,并且基于多糖设计的各种新型递药系统在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已经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天然多糖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免疫调控及其纳米递药系统组装方面的研究,并对基于多糖在抗肿瘤新型递药系统领域的发展前景和面临挑战展开讨论.
以健康黔北黑猪肠道黏膜内容物、健康成年人粪便和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分离筛选筛选出具有强降胆固醇效果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猪肠道黏膜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强胆固醇吸附能力的菌株,编号为R-15,其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R-15的胆固醇降解率与其生长量(OD600 nm值)正呈相关,主要机制是吸附作用.当吸附时间为4.0 h时,活菌与死菌的胆固醇吸附率相近(70%).对抗生素敏感性存在差异,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以早籼米、杂交粮和糯米为原料制备种曲,探讨其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变化,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种种曲中酵母菌、细菌、乳酸菌均呈上升趋势,早籼米和杂交粮种曲二烧时酵母菌最高,分别为4.7×109 CFU/g和6.2×109 CFU/g,糯米种曲三烧时酵母菌最高,为1.2×109 CFU/g;杂交粮种曲在二烧时细菌、乳酸菌最高,分别为2.4×1010 CFU/g和3.2×1010 CFU/g;早籼米、杂交粮、糯米种曲中霉菌先下降至二烧时最低,分别为3.8×104 CFU/g、7.1×103 CFU/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只雄性Wista大鼠作为研究对象,由浙江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根据治疗方式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50只;治疗组于灌注前30 min尾静脉注射60μg/kg替罗非班,假手术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三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梗死面积、p-Akt、Akt、eNO
目的 分析引起肥胖儿童骨龄提前的可能因素,寻找骨龄提前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我科的14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准确测量其身高、体重,采集空腹血糖、胰岛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骨龄片,分析肥胖患儿骨龄-年龄(BA-CA)与性激素、DHEAS及胰岛素分泌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骨龄提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儿童平均年龄(10.45±2.22)岁,骨龄(G-P法)(11.85±2.
为实现不同年份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的快速区分和识别,该研究以5个不同年份浓香型白酒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对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对白酒的年份进行分类,将得到的模型分别通过簇状独立软模式法(SMI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白酒的年份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表明,SMICA分析的结果能够准确的识别导入的样品数据是否是模型以内和模型之外的年份基酒,而DFA分析可以准确的对导入的白酒样品的年份进行识别,确定其白酒样品的年份.综上所述,利用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快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5月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患者,使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Ramsay评分.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IL-6、IL-10、TNF-α水平低于麻醉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10、30、60 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
该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未添加酵母抽提物(YE)酿造酱油(编号为YE0),发酵前期(入缸)、中期(发酵30 d)和后期(发酵60 d)添加YE酿造的酱油(编号为YE1、YE2和YE3)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样品通过GC-MS共检测到4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YE1中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的含量最高,这些物质有利于丰富酱油中的麦芽香、焦糖香、花香和果香,可使酱油风味更加饱满和谐,其中,3-甲硫基丙醛、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HE
仪表风主要为煤层气集输系统及设备中的气动阀门提供动力,对电气装置进行吹扫.煤层气处理厂在冬季运行时,因仪表风有部分液态水淅出,造成阀门驱动失灵,导致煤层气的集输、生产中断.分析以仪表风的生成、作用为中心,从空氮站内的干燥工艺,压缩空气的过滤除尘、除油,到分子筛脱水等综合方面进行了改进,解决现有工艺问题,保证水露点合格,实现了沁水盆地东南部煤层气的稳定外输.
该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土壤中筛选高产伊枯草菌素A(iturin A)的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以iturin A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高产iturin A的菌株,编号为ND,并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产iturin A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豆粕粉120 g/L、酵母浸粉16 g/L、L-谷氨酸钠1 g/L、甘油70 mL/L、MgSO4·7H2O 0.5 g/L、KH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