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中国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反复的发作及导致器官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特点。其中,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累及的器官,即为狼疮肾炎(LN),它具有高死亡率、高残疾率等特点。患者必须对其有清晰的认知,积极治疗,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肾功。
有很多文献以及研究揭示,即使有很多患者临床肾脏受累不明显,即蛋白尿不多,血尿不突出,但是如果通过肾穿刺病理活检,可以发现其实都存在肾脏累及情况。但是,出现肾损害相关临床表现的患者却只占其中的45%~85%,也就是说还有15%~55%的患者虽然肾脏已经受损,但不会或尚未表现出任何不适及尿液指标的异常,这可以理解为代偿期。
就如同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血清肌酐值一样,哪怕肌酐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也并不完全等于肾脏毫发无损。因为肾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1/3时,血肌酐值才会显著上升。所以,血肌酐值并非检验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只是一种特异指标。这就给广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了个醒,没有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异常表现,并不能说明你的肾脏完全健康,一定要定期检查肾脏!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是:①1周内3次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或尿蛋白/尿肌酐>0.2mg/mg;或1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②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5個。③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功能异常。当然,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肾活检,结果评价包括肾小球改变、活动性和慢性指数,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
一旦确诊为狼疮肾炎,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测这些指标:体重、血压、血常规、血清肌酐和eGFR、肝功能、蛋白尿、补体C3、C4和抗dsDNA;抗磷脂抗体和血脂应在基线测定,并间断监测。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完全平行。因此,不推荐以临床表现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而应该以不同肾脏病理特点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肝功能、感染风险、肾脏损伤指标(如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和SCr水平)、肾外脏器损伤、生育意愿、合并症和既往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等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治疗目标包括:长期保护肾功能,预防疾病复发,避免治疗相关的损害,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完全缓解:尿蛋白/肌酐比值<0.2,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镜检尿红细胞不明显,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尿蛋白降低≥50%,非肾病范围;血肌酐稳定(±25%)或改善,但未达正常水平。治疗目标最好在起始治疗后6个月达到,最迟不能超过12个月。
目前,对于狼疮性肾炎主要有4种方案:单纯激素(P)、激素+霉酚酸酯(P+MMF)、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P+CTX)、激素单冲击+环磷酰胺(Psp+CTX)。可见,激素在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要注意,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急性期的炎症反应,但另一方面,长期服用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对于激素的使用一定要谨慎,谨遵医嘱,定期检查尿常规,及时向医生汇报身体状况,并且要注意调整饮食。
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生物靶向制剂贝利尤单抗能达到减少复发、减少感染、减少激素用量的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原来治疗方案总体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不可避免的肾损伤
有很多文献以及研究揭示,即使有很多患者临床肾脏受累不明显,即蛋白尿不多,血尿不突出,但是如果通过肾穿刺病理活检,可以发现其实都存在肾脏累及情况。但是,出现肾损害相关临床表现的患者却只占其中的45%~85%,也就是说还有15%~55%的患者虽然肾脏已经受损,但不会或尚未表现出任何不适及尿液指标的异常,这可以理解为代偿期。
就如同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血清肌酐值一样,哪怕肌酐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也并不完全等于肾脏毫发无损。因为肾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1/3时,血肌酐值才会显著上升。所以,血肌酐值并非检验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只是一种特异指标。这就给广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了个醒,没有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异常表现,并不能说明你的肾脏完全健康,一定要定期检查肾脏!
2.诊断金标准是肾活检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是:①1周内3次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或尿蛋白/尿肌酐>0.2mg/mg;或1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②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5個。③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功能异常。当然,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肾活检,结果评价包括肾小球改变、活动性和慢性指数,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
一旦确诊为狼疮肾炎,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测这些指标:体重、血压、血常规、血清肌酐和eGFR、肝功能、蛋白尿、补体C3、C4和抗dsDNA;抗磷脂抗体和血脂应在基线测定,并间断监测。
3.治疗目标是保护肾功能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完全平行。因此,不推荐以临床表现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而应该以不同肾脏病理特点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肝功能、感染风险、肾脏损伤指标(如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和SCr水平)、肾外脏器损伤、生育意愿、合并症和既往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等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治疗目标包括:长期保护肾功能,预防疾病复发,避免治疗相关的损害,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完全缓解:尿蛋白/肌酐比值<0.2,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镜检尿红细胞不明显,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尿蛋白降低≥50%,非肾病范围;血肌酐稳定(±25%)或改善,但未达正常水平。治疗目标最好在起始治疗后6个月达到,最迟不能超过12个月。
4.激素是一把双刃剑
目前,对于狼疮性肾炎主要有4种方案:单纯激素(P)、激素+霉酚酸酯(P+MMF)、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P+CTX)、激素单冲击+环磷酰胺(Psp+CTX)。可见,激素在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要注意,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急性期的炎症反应,但另一方面,长期服用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对于激素的使用一定要谨慎,谨遵医嘱,定期检查尿常规,及时向医生汇报身体状况,并且要注意调整饮食。
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生物靶向制剂贝利尤单抗能达到减少复发、减少感染、减少激素用量的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原来治疗方案总体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