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洲的人文山水画

来源 :中国艺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樊洲隐居终南山,看山读山画山,寻找独特的表现方式。他画终南,同长安画派和后长安画派名家相比,大不相同。比如以代表作而论,赵望云是写生山水,石鲁是性情山水,何海霞是结构山水,罗平安是符号山水,崔振宽是解构山水,陈国勇是心象山水,樊洲是人文山水。
  樊洲的山水画分为三型,都具有人文意味:一是寓意山水,二是书写山水,三是乐律山水。其中,寓意山水和以行书笔法入画的山水画,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同传统山水画保持着文脉上的联系,又以较大跨度的表现方式,拉开同传统文人画的距离;以乐律入画的山水画,既体现出文脉又超越了文脉,使得不懂中国文化的欧美画家面对他的这批作品,一看就懂,没有障碍。樊洲的乐律山水,用波浪状的行云流水描构成画面,单纯,流畅,舒展,大气,视觉与通感具有穿透力。这一画风,受惠于他早年的艺术理想,即立志革新中国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现代主义熏陶下,年轻的樊洲对水墨画的变革,曾经作过不懈的努力。尽管那些带有西洋意味的画法早已被他放弃,但对于他探求新型的水墨山水画却不无意义,其意义在于对现成画风的不满和对新的表现方式的渴望。十八年前,樊洲在终南山营造画馆。画馆东临古龙湫,西靠太乙峰,南望五台山,北接十八盘。十八盘有险峰数座,瀑布高挂,樊洲认为是《溪山行旅图》的原型,也是范宽曾经隐居的地方。五台山又名南五台,终南山脉著名的佛教圣地。古龙湫这个天池是古代地震造成的堰塞湖,湖水或平如明镜,或波光如织,风雨晴晦,无不动人,最能消解胸中垒块。太乙峰绝壁耸峙,气势豪放。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写的正是这座山。山既高,又有太乙仙人,山仙同体、山海遥感的景象陶冶着樊洲的情操。樊洲强调情景合一,知行合一。多年来,终南山脉东自华山、西至陇首的七十二条山谷,差不多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与终南山对话,成为他的日常课题。
  樊洲爱诗赋,擅长行书,倾心古琴和太极拳。国内太极拳高手和古琴大家,曾多次在樊洲画馆长驻,交流技艺。樊洲以诗化画,以书入画,以乐成画,移植太极拳的力量与含蓄于笔下,都离不开蕴藏人文内涵的终南山。樊洲画馆依靠的太乙峰,别名翠华山。樊洲在《神会终南》赋中写道:翠华山崩兮,养我索心。天池潋滟兮,鉴我慧灵。剑舞山巅兮,真气激荡。琴鸣溪涧兮,天音涓流。抒天地之心兮,发乎毫端。招山水之魂兮,泼墨索绢。烟云供养兮,神会终南。
  隐于山野的樊洲,相对于市井画家,处世比较自我和独立。这种生存状态容易成全艺术家的梦想,尤其能成全别出心裁的画家之梦。樊洲不留恋城市,不热衷名利,名利场的捷径在五代以后就脱离了终南山。面对樊洲,你会感受到一派世外桃源的气息。樊洲刻画的是终南山,终南山也将会铭刻樊洲,铭刻这位现代山水画的探索者。
其他文献
摘要:在医院建设中,地面占据了内部空间较大的视觉块面,承担着最高的使用频率和交通荷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基于成本考虑,医院大量采用水磨石和地砖等传统地面材料。近年来,随着地板功能的细分、人文关怀的体现、内部环境的美化、地面材料的轻质化等要求的提出,PVC、橡胶等弹性地面材料被应用到医疗建筑中。选择弹性地板材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从防火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装饰效果以及清洁性能等方面来
期刊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安徽省立儿童医院的门诊住院综合楼于2010年5月28日正式启用了。以前的门诊部以及12个病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检验科、药房、功能科、病理科先后搬入新大楼。  该楼总建筑面积25828㎡,其中地上部分21185㎡,地下部分4643㎡。地上15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56.1m。楼内开设床位600张。  该楼是目前安徽省条件最好、设施最完备、全数字化的儿童门诊住院综合病房大楼。其
期刊
在“消费社会”这个主题上,他(陈文令)的全部努力都落实在如何塑造“欲望的形象”这个具体的命题上,使一种社会现实的特征得到形象的表述。可以说,陈文令的艺术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新现实主义的特征。他敏感于在一个极速膨胀的消费时代里社会滋生的享乐主义,一直在寻找表达、揭露并批判这种世俗现实的语言,其结果是在人与动物的“生物性”上找到了表达的契机。  陈文令已经不是在雕塑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运用雕塑的语言形成一
期刊
刘国松毕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被两岸艺术界誉为“水墨现代化之父”,曾获得2008年台湾国家文艺奖,作品被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在内的全球70几个美术馆、博物馆所收藏。其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不但已经被载入各个版本的中国美术史,更广泛影响了两岸四地的艺术家。  刘国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受业于水墨大师溥儒、黄君壁,抽象艺术家朱德群,其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教授及主任,并于198
期刊
在新中国军事写实油画创作领域,何孔德先生堪称是一面旗帜。他的名字,对于美术圈外的人来讲也许是陌生的,但提到他创作的经典作品如《祖国来信》《出击之前》《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古田会议》《井冈山会师》等,对于许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  何孔德先生是四川人,生于1925年。1942年在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美术科学习,1945年在四川省立艺专学习。1950年加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做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
期刊
5月23日至26日,“为了人民的影像”摄影展在湖北武当山举行。  这是一个特别的展览。  她是一个纪念展,也是一个致敬展。  这些珍贵的影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代红镜头,是国家影像档案中最浓重的一笔。  这些泛黄的影像来源于70年来用命和血换来的底片,它们流淌着岁月,也泛红了精神。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随后,会议精神如东风一般迅速在各解放区传播开
期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随着上世纪90年代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热播,这首主题歌的演唱者——总政歌剧团演员杨洪基,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尽管是明星,杨洪基为党和人民歌唱的心没有变,为兵服务的热情没有变。50年来,他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等,6次荣立三等功,是总政治部表彰的“德艺双馨”名家,年过七十仍活跃在为兵民服务的大舞台上。  “腕
期刊
前不久,由尹力执导,刘恒编剧,王志飞、丁柳元、刘佩琦、王成阳等主演的电影《雨中的树》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是根据原中共四川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林森的真实故事改编。片中李林森的扮演者王志飞用心、用出色的演技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民好公仆形象。  用“笨”办法演活角色  从艺20余年,王志飞饰演过若干角色:教师、蒙古族教官、公司老总、校长、吴王、小贩、检察官、犯罪心理学教授、刑警队长、侦查
期刊
何东君,一九四四年生。浙江江山人。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新华社书画院院长。自幼酷爱书画,尤喜草书。无师承,自学碑帖,涉历较广。对张旭、怀素、祝允明、王铎、林散之、毛泽东等人的草书怀有特殊感情,常读常临,爱不释卷。过去虽然工作繁杂,但仍然坚持学字读帖。近两年,更加认真研读各类碑帖和书论,并每日坚持临池习字。经常参加书画院开展的书画作品展览,积极参加书画界的笔会和书画展活动。  
期刊
李迪,生卒年不详。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活跃于宫廷画鸟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乌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厚,雄伟处动人心魄。  “归牧”是画牛的画作中常见的题材,但擅画花鸟走兽而长于写生的李迪,却赋予这个传统画题以崭新的绘画语言和深邃的表现意趣。画作笔墨精细,有工有写,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