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基底节区梗死后抑郁状况的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基底节区梗死患者相关解剖结构的异常改变,评估卒中后抑郁(PSD)的状况。

方法

选取基底节区梗死患者,依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评分分为PSD组(n=7)、对照组(n=19),完成NIHSS评分。后行DTI检测患者双侧尾状核、苍白球、壳核和背侧丘脑的各向异性(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神经纤维数量。

结果

PSD组NIHSS评分(6.29±3.45)明显高于对照组(3.95±1.90;t=2.219,P=0.036),各神经核团的DTI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壳核的FA值(0.37±0.03)明显低于右侧(0.40±0.02;t=2.243,P=0.04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卒中后患者的HAMD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4,P=0.017),与左侧苍白球FA值(r=-0.563,P=0.005)、右侧苍白球FA值(r=-0.416,P=0.035)、左侧壳核FA值(r=-0.428,P=0.029)呈负相关。

结论

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与缺血性PSD的发生有关,而抑郁程度与NIHSS评分增高、双侧苍白球和左侧壳核的FA值下降有关。相关信息有助于我们对基底节区梗死患者PSD的状况进行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对于颅内感染致病菌快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种常见致病菌以及6种常见耐药基因的特异DNA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与探针,对30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脑脊液培养阳性12例,阴性18例)进行多重PCR扩增、基因芯片检测,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与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例标本鉴定出菌种并检出耐药基因;8例未鉴定出菌种但检出细菌及耐药基因;7例未检出细菌
第22届国际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ALS/MND)会议于2011年11月底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注册代表637人。会议分22个专题,交流论文99篇,壁报交流194篇,其中中国内地有12篇论文进行壁报交流。以下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次会议某些专题的内容。
期刊
患儿女,8岁,因“咳嗽,发热6 d,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 d”于2011年1月19日入我院儿科。患儿于6 d前开始咳嗽,阵发性咳嗽,痰不多,伴发热,体温最高在39 ℃以上,用退热药后,热退而复升,在外院给予静脉点滴头孢曲松等治疗5 d,阿奇霉素治疗1 d,病情无明显好转。入院前1 d,患儿突然出现口齿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逐渐加重,不能说话,不能行走,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加重后未进食,入院途中呕
期刊
患者男,59岁,工人,因“言语困难2 d伴双侧听力下降1 d”于2010年12月22日入院,患者于2 d前下午突发言语困难,表现为言语理解困难,表达及听力尚正常;1 d前突发双侧耳聋,只能通过书写与家人沟通,在外院查头颅CT示:双侧颞叶低密度影。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听力检查示:双侧听力下降,肌电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拟诊“听力下降待查:脑梗死?脑炎?”收住入院。
期刊
目的探讨皮质基底节变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对4例临床诊断皮质基底节变性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单侧肢体的帕金森样表现,对左旋多巴治疗无反应,4例均有肢体失用、构音障碍,3例伴肌阵挛,2例伴有痴呆,1例伴不自主运动。4例患者头部MRI扫描均显示受累肢体对侧脑皮质萎缩,以额顶叶显著;头葡萄糖代谢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检查均显示不对称的大脑皮
伏格特-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D)是一种特异性侵犯含有色素细胞组织,并可累及全身的免疫炎症性疾病[1]。其主要累及神经系统以及眼、耳和皮肤等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葡萄膜炎、脑膜脑炎、听力障碍、皮肤及毛发改变。由于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特别是早期不以眼部症状为主时,临床医生容易误诊或漏诊。我们报道1例最初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2个月余,后确诊为VKH
期刊
目的报道1个以脑血管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晚发型Pompe 病家系,总结其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个伴脑血管病的兄妹共患病晚发型Pompe病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和临床、病理资料收集;5名家系成员均行酸性α-糖苷酶(GAA)基因目的片段PCR扩增与测序。结果 患病者为兄妹2人,均有自青少年期出现的进行性肢带肌无力,近来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方就诊,颅脑CT和MRI示梗死、出血和脑白质多发缺血变
目的探讨2个眼咽型远端型肌病(OPDM)家系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对2个家系的先证者行血清肌酶、肌电图、肌肉活体组织检查、肌肉酶组织染色及电镜分析,并于复诊时提取其静脉血DNA样本,进一步行编码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核1(PABPN1)、GNE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家系1为同代3兄弟发病,家系2为2代4人发病。起病以发音困难伴双下肢无力居多;以发音及吞咽困难为表现的咽部肌群受累较突出。肌肉超微
随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的第1张人类基因组完整图谱及2005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完成, 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创新驶入快车道。尤其是近5年来,高通量技术(high-throughput technology)的发展与应用突飞猛进,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筛选复杂疾病的易患基因取得了空前成功。随后新一代测序技术(第
期刊
目的探讨Clock基因T3111C和T257G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睡眠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1例癫痫患者(分为睡眠癫痫组112例、觉醒癫痫组95例、不定期癫痫组104例)及30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受试者Clock基因 T3111C和T257G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湖南汉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