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有必要分析当前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职课堂创新教学的基本思路,从课堂设计、过程分析、目标实现、效果评价、持续改进5个环节入手进行改革,以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创新;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4-0037-02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有力支撑与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凸显出诸多隐患[1]。传统教学思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与学的矛盾有了新的发展,课堂教学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迷失与偏离,重教轻学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越来越南辕北辙。教学方式单一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是当今教学的主流,同时,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努力提高课堂教育与岗位接合度。”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也为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很多教师都开发了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相关教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力度不够。
一、创新型高职课堂改革方向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3],是设计到实践的实现环节。课堂是培养合格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适应当前以及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新形势的必由之路。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的创新设计与改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改革。高职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学与评价流程应该包括的内容见图1。
(一)课堂设计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在各个高职院校都基本实现,但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型设计,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形势。课堂设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注册考试为指引,把“教、学、做”融合为一个整体,理论知识授课与动手能力、职业能力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实现岗位与教学零距离。应加大力度从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就业核心能力3个方面进行课堂内容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法
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实施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实施应从过程分析、方法、目标等方面去精雕细刻。一是明确教学内容。根据就业市场调研与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整合、调整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可接受性。应用能力是根本出发点,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实践能力目标,然后选择接受能力与岗位技能要求合适的教材。二是合理的调整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比重。职业技能能力要有一定的适用性理论知识做为支撑,否则难以进行。知识目标必须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融合为一个整体,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与实用化。
教学内容的实施要讲究方法,要注重过程分析。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职课堂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主导。教师在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中,应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全力打造精品课堂,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感觉,成为主导自己学习的主体。
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善教学工作,加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前沿阵地。做好课堂教学评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教学效果,持续改进教学计划与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指标评价体系从教学过程上可以分为指标体系、组织实施、评价数据、结果分析反馈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而持续改进显得尤其重要,要从源头抓起,从课堂的设计、实施、评价全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指标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创新性等内容,组织实施基本上可以包括实质性研究、问卷调查、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对比分析等内容。评价数据应定量化,可以分为主体数据与客体数据,主体数据基本可以是教学管理层面的不同部门,而客体数据可以是学生反馈的不同意见。结果分析分为定量的分析与定性的分析,定量可以分数化,定性可以分为优、良、中、差4个级别,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内容、方法、组织等方面的改进,最终5个方面循环进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精品课堂来自于教师负责任的备课,当然也来自于科学的教学方案并将其认真执行。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两者相辅相成。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估促进循环提高。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与提高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需要与时代、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要正视时代的不同,教学工具的更新,学生的基础薄弱等因素,只有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才能进行课堂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永利.高校课堂教与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6):150-151.
[2]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4):107-109.
[3]张加瑄.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12-113.
[责任编辑陈国平]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创新;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4-0037-02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有力支撑与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凸显出诸多隐患[1]。传统教学思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与学的矛盾有了新的发展,课堂教学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迷失与偏离,重教轻学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越来越南辕北辙。教学方式单一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是当今教学的主流,同时,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努力提高课堂教育与岗位接合度。”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也为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很多教师都开发了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相关教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力度不够。
一、创新型高职课堂改革方向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3],是设计到实践的实现环节。课堂是培养合格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适应当前以及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新形势的必由之路。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的创新设计与改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改革。高职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学与评价流程应该包括的内容见图1。
(一)课堂设计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在各个高职院校都基本实现,但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型设计,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形势。课堂设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注册考试为指引,把“教、学、做”融合为一个整体,理论知识授课与动手能力、职业能力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实现岗位与教学零距离。应加大力度从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就业核心能力3个方面进行课堂内容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法
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实施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实施应从过程分析、方法、目标等方面去精雕细刻。一是明确教学内容。根据就业市场调研与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整合、调整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可接受性。应用能力是根本出发点,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实践能力目标,然后选择接受能力与岗位技能要求合适的教材。二是合理的调整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比重。职业技能能力要有一定的适用性理论知识做为支撑,否则难以进行。知识目标必须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融合为一个整体,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与实用化。
教学内容的实施要讲究方法,要注重过程分析。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职课堂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主导。教师在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中,应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全力打造精品课堂,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感觉,成为主导自己学习的主体。
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善教学工作,加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前沿阵地。做好课堂教学评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教学效果,持续改进教学计划与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指标评价体系从教学过程上可以分为指标体系、组织实施、评价数据、结果分析反馈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而持续改进显得尤其重要,要从源头抓起,从课堂的设计、实施、评价全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指标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创新性等内容,组织实施基本上可以包括实质性研究、问卷调查、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对比分析等内容。评价数据应定量化,可以分为主体数据与客体数据,主体数据基本可以是教学管理层面的不同部门,而客体数据可以是学生反馈的不同意见。结果分析分为定量的分析与定性的分析,定量可以分数化,定性可以分为优、良、中、差4个级别,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内容、方法、组织等方面的改进,最终5个方面循环进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精品课堂来自于教师负责任的备课,当然也来自于科学的教学方案并将其认真执行。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两者相辅相成。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估促进循环提高。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与提高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需要与时代、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要正视时代的不同,教学工具的更新,学生的基础薄弱等因素,只有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才能进行课堂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永利.高校课堂教与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6):150-151.
[2]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4):107-109.
[3]张加瑄.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12-113.
[责任编辑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