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民收入阶段性分析及增收对策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增加农民收入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农民收入增长放慢的原因,提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分析内蒙古农牧民阶段性收入变化特征出发,探讨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放慢的原因,研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出路。
  
  一、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变化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的发展历程变动轨迹呈稳步提高态势。广大农牧民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开始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从收入的过程来看,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呈阶段性变化,从1978—2001年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农牧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政府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1984年,我区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96%(按1980年不变价),粮食生产稳步提高。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00元增加到1984年的36800元,年均增长111%。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1984年为33612元,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加了21000元,年均递增为103%,牧民人均纯收入1984年为57250元,比1978年增加了38450元,年均增长1285%。
  这一时期我区农牧民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我区在全国较早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牧区创造性的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分配制度也相应的由过去的统一劳动,统一分配方式改革为“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分配方式。分配制度的变革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农牧民由于生产的发展而实现了家庭经营收入的快速增长。(2)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对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优惠等,较大幅度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
  
  2、第二阶段,1985—1995年是农牧民缓慢增长阶段
  1985—1995年(即“七五”和“八五”)时期,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9962元增加到130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仅为356%,较改革初期(1978—1984)回落75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04元增加到12084元,年均实际增长29%,牧民人均纯收入由650元增加到1871元,年均实际增长为288%,分别比1978—1984年回落74、994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农牧民收入缓慢增长的原因:(1)收入结构单一,非农产业落后是制约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及客观条件所限,我区农牧民家庭经营各业中第一产业仍为主体,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目前,我区农民家庭经营各业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90%以上,而且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又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其比重占第一收入的98%。家庭收入中,第二、三产业收入只占5%左右。从全国来看,虽然第一产业仍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二、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分析表明,我区农民家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由此造成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2)人均负担重减弱农牧民收入的正常增长
  我区农牧民负担重影响了人均收入的正常增长。199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上交集体任务和提留摊派支出5675元,与1985年相比,增加4496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5%。农牧民负担增长明显快于收入的增长。从1990年至1994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为132%,人均负担的增长却高达148%,两速度之差为24个百分点。人均负担增长过快减弱了我区农牧民收入的正常增长。
  第三阶段,1996—2001年全区农牧民收入呈现先快后慢增长态势
  进入“九五”以后,我区农牧民收入呈现先快后慢增长阶段,1996、1997和1998年,每年的收入增量为302,178和201元,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增长速度分别达148%、68%和129%,三年平均增速为114%。但是1999年、2000年和2001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为64%、13%和-003%,分别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低19、7和1143个百分点。
  此期间农牧民增长减缓的原因:1、受自然灾害的影响。1999、2000年农牧民连续两年农业生产受灾,农产品产量持续减少。199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为2857亿斤,比上年减少294亿斤,2000年粮食总产量为2484亿斤,比上年又减少37亿斤。这其中虽然有种植结构的因素,但影响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农产品产量的减少,产品产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农牧民一产业收入的减少,1999、200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从农业得到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17553元和2348元。而农牧民二、三产业收入又没有明显的增加,因此造成农牧民纯收入减少。2、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增产和增收不同步。
  
  二、我区农牧民收入与全国的比较
  
  (一)比较
  
  1、水平差距
  改革开放初期全区与全国农牧民收入处于同一起跑线,1979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362元,全国平均水平为16017元,全区略高于全国。1979—1985年期间,全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同步增长,一直维持在全国水平之上。但从1986年开始逆转,与全国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1990年收入差距为3931元,到1995年差距扩大为27767元,差额增加了23836元,2001年相差3934元。(见下表)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与全国水平差距表
  


  2、我区农牧民纯收入在全国各省、市排名
  八十年代,我区农牧民收入在各省、市排列中列13位,居中等偏上位次。90年代以后逐渐下滑,1995年落到19位。2001年仍处在比较低的位次。(见下表)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市中的位次变化
  
  
  (二)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形成的原因
  1、收入结构单一,非农产业落后是制约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收入构成看,内蒙古农牧民与全国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距主要反映在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上。改革开放至今,内蒙古农牧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总收入的80%以上,而二、三产业收入只占15%左右。而从全国来看,第一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85年的7502%下降到2001年的4923%,二、三产业的收入从1745%上升到4506%(见表一)。分析表明,我区农牧民家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增收途径仍依赖于第一产业,二、三产业滞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造成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与全国水平距离拉大,收入增长乏力。
  内蒙古与全国农民第一、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变化情况
  


  2、农牧民家庭劳动力素质较差、剩余劳力流动性弱,是导致收入增速慢的突出原因
  与全国相比,我区农牧民收入低的突出原因是劳动者报酬收入较少,此项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从1990年后逐年拉大,1990年全国农民人均报酬收入为1386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019%,而我区农牧民人均报酬收入仅为4802元,其所占纯收入比重为742%,与全国相比相差1277个百分点。2001年,全国农民报酬收入7719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326%,我区农牧民报酬收入为3001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152%,与全国相比相差174个百分点,与1990年相比,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如图)。
  内蒙古农牧民报酬收入与全国对比图
  


  3、贫困人口多,低收入家庭所占比重较大,影响了农牧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目前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分析,农牧民收入水平偏低的另一原因是贫困户较多。据调查,贫困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收入为全区人均收入的1/3左右。目前内蒙古仍有113万农牧民没有摆脱贫困(据自治区扶贫办称,全区农牧民相对贫困人口仍达380万,绝对贫困人口为80万)。贫困人口收入低严重影响了我区农牧民收入的整体水平,成为我区农牧民收入向前发展的沉重包袱。
  
  三、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对策
  
  1、稳定第一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
  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特点看,我区农牧民家庭经营各业中第一产业仍为主体,而且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又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其比重占纯收入的98%,第二、三产业收入只占5%左右。因此,稳定第一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增加我区农牧民收入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做法是:(1)内蒙古的粮食播种面积应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在现有耕作技术条件下这一种植规模可以确保全区粮食总产在300亿斤以上;(2)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3)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2、努力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措施
  农牧民生产性收入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现阶段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应采取以下的措施:(1)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大幅度拉开品种差价和等级差价,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增加收入。(2)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3)发展农村特色经济。(4)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应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保护价格视年景和余缺状况具体确定。同时,保护价格的收购范围不宜过宽。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非农产业增收。
  农民非农收入主要来源是三个方面,既外出打工收入,本地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农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等。目前我区农牧民增收缓慢及同全国的差距主要反映在非农产业收入上。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是实现我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力就地转移增收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第一,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路子,搞好城市规划,要通过吸纳农村人口,使更多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使更多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同时,要大力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二,吸引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办好工业园区。为此,一是在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工业园区,搞好基础配套设施,为乡镇企业进城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鼓励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搬迁。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以小城镇为主阵地,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介组织,使小城镇成为引导农民进入流通、产销的桥梁纽带。第三、引导和支持各投资主体在小城镇投资兴业,使小城镇成为各种经济形式竞相发展的创业基地。
  
  4、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农牧民负担
  在总体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减负即是增收。从近几年农牧民负担情况来看,真正由国家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税费负担并不很重。农牧民难以承受的负担,往往是一些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减轻农牧民负担,一是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减轻农牧民负担的各项政策。二是加大农村牧区“三乱”治理力度,严禁杜绝乱集资、乱摊派和乱收费。三是下大力气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
  
  5、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资金规模。
  我区贫困地区多集中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交通通讯不便,人口素质差。因此,今后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水、电、路、邮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在辅之政策扶贫、资金扶贫、结对扶贫、移民扶贫等方式。具体办法:(1)市场体系的建设,引导贫困地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要特别注意初级市场的开发;(2)技术体系建设。首先,要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一批基层技术人员。其次,选择适合贫困地区的技术,让农户能够直接受益。最后,建立农户间的技术组织。(3)加快小额贷款的推广。扶贫贷款必须由金融部门直接向农户发放,并与农户签定贷款合同,同时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帮助和指导农户管好用好扶贫资金;(4)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新经济时代,信息已成为和资金、技术同等重要的发展要素。而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灵。因此,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要从基础做起,满足贫困农户对公共信息需求,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时肾周水肿与白肾征的X线及CT表现,并评价其在输尿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常规静脉肾盂造影(IVP)清晰显示白肾征患者67例的资料,所有患者在造影
一、宁夏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认定成效宁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品牌发展”的思路,整合力量,强化措施,使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得到快
通过测定极化曲线,研究复杂锑铅矿矿浆电解过程的电极反应.FeCln(2-n)阳极氧化过程η在60~110mV,受电化学反应控制,η在100~180 mV属混合反应控制,η在160~220 mV,受扩散控制.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医疗器械的不断开发,宫腔镜技术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已经成为妇科诊治疾病常用的方法。利用宫腔镜可对宫颈管、子宫腔
目的:探讨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月,术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230例患者,分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组(127例)和小于60岁
甘肃省教育厅根据《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2009—2012年)》(甘新领发(2009)1号,以下简称《试点意见》)要求,为了更好的参与支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制定了以下
1发病情况2014年8月15日,我旗巴彦高勒苏木萨布日台嘎查牧民李某某、潘某某、黄某某家羊发生1种以角根、脊背部发生丘疹、出血为特征的疾病,请求诊治。接到疫情报告后,我站及
硫化矿氧化浸出过程实际是半导体-溶液界面电子或空穴转移的过程,基于传统半导体界面氧化理论,根据硫化矿半导体表面能级与溶液氧化还原对的关系,系统分析硫化矿-溶液界面电
黑色素瘤是由能制造黑色素的细胞所生成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多见于浅毛色的马、犬与猪,其他动物也可发生。猪的黑色素瘤常为先天性的,多见于初生至9个月龄的猪,尤以初生仔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