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回到“小人物”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张秉权先生主编的香港剧作选,以“烟花过后”作为题引①,表明了“后九七”的创作倾向,总体上说是回归香港的现实问题。《疯雨狂居》假定了连续雨天使人郁闷的特殊情境,关注典型港派中青年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在真与假、情与欲、道德与放纵的模糊界限之间,做了一场人生和人性的实验,契诃夫式的有点无奈、有点绝望,又有所感悟、有所希望,关切的是香港人的精神出路。《师奶女杀手》关注香港小民的生存实况,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触及香港回归后的民生问题,被称为拉开了“九八金融风暴戏剧”的序幕,从“幻梦”和“喧嚣”回归“人本”的呐喊。《专业社团》以黑社会组织作为表现对象,影射剧团以至各种社会组织及一切建制,肯定个人面对既定的社会结构,坚持个体自主性的一种世态道德。《韦纯在威斯堡的快乐旅程》以旅游的姿态和视角讲述很直观的香港故事,其实是从小居住和成长在这个城市者,有一天竟背起背包,走进“我城”的大街小巷观光游览,以此观照和思索香港人的本土面貌、本土情怀和本土身份等问题。《德龄与慈禧》放在中西碰撞和较量的背景下,以虚构的慈禧和清宫形象,中西二元化的对比映衬,真实地写出中国传统的沉重与落伍,清政府的痼疾与症候,以人性在封闭制度下的磨难、压抑与扭曲,显示中国政治改革的刻不容缓。这是身处香港回归当口的南来剧作家的深刻洞察。《早安,都市!》关注不同时期从大陆南来香港的移民,如何带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精华与糟粕,与香港本地出生的一代之间的代沟与断裂,特别借助某些世俗节庆和祭仪侧面刻画一家人(包括亲朋)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情结。《72A》刻画一对平凡母子的心事,透过他们的真情实感,表现香港人在千回百转之后,又重新回归对家庭与爱心价值的一份执着。以上剧作的众多角色同样都面对身份的危机,这种危机在剧中并没有被厘清,而是到了最后反而比开始时更为复杂和模糊。可见,回归后香港话剧的探索已从身份的叩问回到人性的叩问;从“大历史”回到“小人物”,从堂皇的“大论述”回到充满瑕疵的具体人性,这是香港回归后话剧的现实关怀,也是一种艺术本体的回归。
  一、现实关怀
   香港回归后民生是头等大事,又恰逢1998年的金融风暴。詹瑞文、甑咏蓓的《师奶女杀手》直接关切香港小民的生存问题,为“九八金融风暴戏剧”打开了序幕。②剧中人物梁师奶和便利店小伙子,饱受失业和股市、楼市崩溃的影响,终日徘徊在虚幻和现实之间,频临自杀,终至峰回路转,竭力寻找生存的乐观法门。这在香港经济低迷、生活迫人的时期具有典型性。
   梁师奶被一直以来象征着香港轻工业繁荣的制衣厂解雇,但犹如一向以来奋发图强的香港人一样,她马上找寻其他工作,快餐店、茶楼服务员,甚至街头派传单,其间不断穿插虚幻的发财大梦,以及“女杀手”嫉恶如仇、劫富济贫的悲壮情景,但现实中屡遭解雇和身心创伤(丈夫把她肢解拍卖的想象),忧心忡忡地看银行存折,终日穿梭在公司之间失魂落魄地求职,乃至失控地说粗话,实为彼时社会悲酸的缩影。小人物梦想超越平凡和困窘,中奖中马的发达狂想,希望藉着金融股票和楼宇炒卖而暴得大富,剧作对此种种心理亦有所嘲讽,但更多的是对在经济泡沫中浮沉的小人物充满同情,对走投无路而异想天开的人物个性入木刻画。主角梁师奶假定是一位48岁不会英文也不会普通话的本地妇女,这跟现代化的香港存在反差,而表现出经济转型带给人们空前的压力,把许多落伍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无情淘汰的现实。配角便利店的小伙子善良、乐观,他的追梦行动较为贴近现实,如用便利店货品摆成世界地图,以及努力工作攒钱去欧洲旅行,寥寥数笔勾画出平凡人物的世界视野;剧末他对梁师奶这位无助妇女的帮助与影响,在绝望中透露出希望的信息。而梁师奶剪烂“女杀手”脸罩,正视现实,亦表明从“幻梦”回归“人本”。③
   话剧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民众心声,看似老调重弹,但放在“九七”烟花过后,金融风暴突然来袭的1998年,则体现了艺术家的良知和勇气。用艺术说真话,站在小民的立场观照现实的胆识与价值取向,正是香港话剧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灿然复现。剧评人佛琳认为:“《师奶女杀手》可能是九八年第一出全面以经济萧条、民生不景为主题的戏剧,也是剧场组合最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创作。”④张秉权先生评价该剧是“与经济脉搏同步的舞台剧,以富于时代感而引起共鸣”。⑤
  二、反思现代社会建制
   梁伟杰的《专业社团》以犯罪组织为题材,讽刺将组织躯壳、行政科层和空洞口号置于实质的工作内容之上。剧中出现最多的话是:我们杀人好专业,是香港最大专业组织,不是业余团体,不是兴趣小组,我们是讲求合作性、信任同技巧的专业社团!但剧作主角L在序幕最后一句话却是:(冷冷地)“讲这么多干什么,杀到人没有啊!”剧中的L即使不能在组织内扶摇直上,亦始终没有接受它的游戏规则,因此,该剧的批判性不仅在于写出行政主导社会中意义空间和活力的消解,更在于肯定L的选择,他甚至在序幕一场戏中杀死这系统的既得利益和保护者李先生。剧评人杨慧仪在《评<专业剧团>》一文中分析:该剧的道德性不在于否定杀人抢劫、甚至奸淫虏掠的绝对性道德观,而在于肯定个人面对既定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不因循自保、坚持个体自主性的一种世态道德;它处理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超验性道德问题,而是入世的、可能更复杂的位置性政治道德。⑥张秉权先生在序言中也指出:香港目前已是一个愈来愈制度化的社会,这里提出来的超越了戏剧情境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具体地说,《专业社团》提出了“在朝上爬的集体向往中,人怎能保持真正的自己这重大问题”。愈来愈制度化的社会最可怕的结果是把活生生的人异化,规矩、程序、会议、计划、合作……但却没有实质作为,人的生命力因此被消磨殆尽,人际关系却因此日趋对峙和紧张化。而那些生命不被异化的人则面临着被边缘化。⑦而且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现代社会建制的各方面。
   正如布莱希特的辩证戏剧对生活采取批判态度,当代的理性艺术,也必须对现行的社会制度保持一段批判距离……人作为具有自主性的生命主体,必须选择究竟留在游戏之内遵守规则以求扶摇直上,还是弃船另创新天地,甚至试图改变这环境。布莱希特在1930年代就指出: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被限制于制度容许的尺度内,而这制度又非偶然、独立存在的,而是更大的、更全面的、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说的以金钱和官僚主导的社会系统之内的一环,这制度容许的艺术作品,难以对社会作出根本性的批判,往往只能对这种社会制度下,所遭遇到的生活中的困扰和不平等发出呻吟性而非反抗性、甚至搔不着痒处的声音。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是一种被阉割的艺术,不能履行艺术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提供建制以外的视野,审视现行建制下的生活。⑧   三、“我城”意识
   1998年陈炳钊的《韦纯在威斯堡的快乐旅程》讲述一个香港人在香港旅行的故事。回归前陈炳钊的剧作对于香港的历史和记忆多有探索,如《万福一千年》、《香港考古故事之飞飞飞》《飞吧!临流鸟,飞吧!》,到了1997年底的《快感生活》,1998年的《韦纯在威斯堡的快乐旅程》(Vision Invisible),香港一如既往是贯穿的母题。所不同的是,陈炳钊从关注过去,到表现当下的香港,以至想象了一段时光之旅,藉此探索一条通向未来的路。《韦纯在威斯堡的快乐旅程》独特的剧场构思,在于以旅游的姿态和视角讲述很直观的香港故事,其实是从小居住和成长在这个城市者,有一天竟背起背包,走进“我城”的大街小巷观光游览,以此观照和思索香港人的本土面貌、本土情怀和本土身份等问题。旅程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熟视无睹的居民以旅者陌生化的眼光重新审视香港,“我城”呈现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异常面目,别具意味与魅力。如第八场钗带领的旅行团夸张地把寻常的百姓生活都变成景点,尽显“V城是一个街道之城,除了街道,根本没有其他地方,更没有名胜古迹……在V城的街道上,没有一件事情不为人所注视,但没有一件事情得到大多数人的留意”的特点与悖论;同时也尽显旅游工业的霸道与荒谬。
   作为一个戏剧的故事情节,有头有尾相当完整,由收拾行李告别母亲开始,乘上航机,游历了不同时代、不同空间的V城,最后寻找回家的路,飞机降落在1998年尚未完成的新机场。实际上,旅程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地,透过母亲及其韦纯的四封信,使旅者既身临其境又若即若离,重新阅历这个本该熟悉又变得陌生的城市。这四封信乃是香港作家董启章的手笔,其《V城繁胜录》亦是与陈炳钊互动合作的成果。在这个清晰的旅行主线之中插入的角色与片段,如陈锦乐的录像和彼得小话所扮演的叙事者,录像与演出的互动效果等,以及水晶球作为导引道具,使香港幻化出万华镜像,变身为V城无数,戏剧也因此产生了繁复多层的结构。而叙事人彼得兼具故事叙事者与剧中小丑(Joker)的双重角色,既因间离而产生理性观照,又贯穿首尾为该剧带来一种宿命的况味。同时,在舞台上创造的亦是一个真实而虚拟的旅程:主角韦纯一分为四,角色又彼此不断拆散、互换,因此剧场内的时间与空间可以轻易挪移、错置,达成重叠互衬的效果。韦纯始终进不了V城的中心,他(她)迷失了,“但在迷失之中,我竟然有回家的感觉”。究竟是V城根本没有中心,抑或是韦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可见,这个旅行是独特的,又是荒谬而亲切的,情怀是剪不断理还乱。在“纵横交错,没有主线”的城,借用录像,借用韦纯的经验,拉开一段距离重新审视生活、审视自己,原来熟悉的一切因陌生化而更显其真或其幻?剧作似乎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在千回百转之后,身份的模糊依然,V城的混沌依然。剧作处理香港人的本土面貌、本土情怀、本土身份等问题,但“处理既见趣味,又加强了真实与虚幻难辨的意旨”。⑨
   根据陈炳钊先生《编剧的话》,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成长的戏剧,由1998年构思初始,先后在东京、香港和台北演出;收入张秉权先生主编《烟花过后——香港戏剧1998》一书的《韦纯》,是1998年10月在香港演出的版本,属于第二阶段的创作,结构和题旨已然逐步成形;至2000年往北欧巡回,最后2000年4月再回到香港,在元朗剧院重演,演出一直在变,不单结构在变,连主题方向也一直在挪移转动。“‘韦纯’一直在我的生活舞台的中央徘徊不舍,成为我这个阶段眺望远景的一个窗子,能够与一个作品相处这么一段颇长的时光,强烈地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我是一个作者,一个守候着的人,一个恋人”⑩;“后九七的身份议题的延续,以及我对形而上时间的思索,在演出里若隐若现,虚实相交,推动着《韦纯》走上一段又一段快乐旅程”。{11}可见编导陈炳钊对于该剧的全心投入,不仅仅是创作一个剧作,而是“后九七”时代认识本土和自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付诸艺术的美学行动。
  四、中西汇通的历史想象
   1998年何冀平创作的《德龄与慈禧》表现“健全人性在闭固制度下的磨难、压抑与扭曲”。{12}清宫戏流行不已,然而所谓“戏”,未必是真正的“历史”,主要是现代人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就反映在作家对于历史自己的说法和心灵的投注。那么戏与其说讲述的是历史,不如说是创作者(现代人)心灵中对于历史的理解、诠释、想象甚至期望。围绕慈禧与光绪、保守与维新的一段历史,更常常吸引今人去重新诠释,这尤其是香港话剧版的《德龄与慈禧》所要做的。该剧突出清室频临崩溃前的闷局,慈禧、光绪以及整个清宫最后一段岁月,以至作为中国封建帝制最后一个朝代,必有一番最后的曲折与挣扎。剧作演绎“二百年陈腐之地的千重百结”(第九场,光绪语),其实何止二百年,而是自封建帝制以来传统文化的千重百结,如此沉重的中国历史与宫廷斗争,剧作却以举重若轻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对历史人物重新演绎,于是内容上时而闪现微弱的清新与辉煌,艺术上时见幽默与诗情,就连慈禧这个专制时代的符号性人物也有了较为可爱的一面,也许这是现代人(香港人)膈着百年历史较能承受的中华之沉重。该剧光绪帝保持力主维新而为清宫所囚的悲剧形象;隆裕、李莲英等辈为一己之利益,成为维新最大的绊脚石,以及新女性德龄等最直接的对立面;慈禧的形象比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更为立体也更见风采,这寄托了剧作者对于最高权位者的无限期望,希望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锐意革新,给中国带来一线新的曙光。因此全剧最富诗情的场面应是第九场光绪对慈禧痛陈国势,乞求维新,而慈禧还是不允,竟把奏折摔在地上。此后光绪在德龄面前怅然羡慕鸟儿高飞的一段,成为剧作最动人心魄的主旋律:
   德龄:您在看什么?
   光绪:(茫然)看——鸟儿,它们飞得真高。
   德龄:这么高的宫墙,它们一样飞进飞出。
   光绪:因为它们有翅膀。
   德龄:圣经上说,只要有志向,人也能长上翅膀。
   光绪:(苦笑)你真天真。——{13}    人不如鸟,因为失去了高飞的自由和能力。人的不能高飞不是主观上不努力,而是客观环境所限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制,以至于最后同归于尽,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悲剧。但该剧从人性、人道的角度出发,刻画慈禧不仅是个“政治人”,而且是个“有情人”。如着意渲染慈禧与荣禄的难圆之情,以及慈禧与德龄几番争拗之后,终成忘年之交等,依此情节逻辑第十二场应是全剧的最高潮。德龄被放在时代矛盾、宫廷矛盾的风口浪尖上,她有胆有识甘冒生命危险,乘向慈禧拜寿的机会,献上已被掷下的维新奏折;而由于隆裕和李莲英的故意安排,恰在此时报上荣禄猝死的消息,于是德龄生死,系于慈禧一念之间。两相夹击,剧情突转,慈禧接受了维新奏折,德龄终于脱险。显然何冀平写的不完全是历史,而是放在中西碰撞和较量的背景下,以虚构的慈禧和德龄形象,中西二元化的对比映衬,真实地写出中国传统的沉重与落伍,清政府的腐败和老朽,人性在闭固制度下的压抑与扭曲,显示中国政治改革的刻不容缓。犹如“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现代化诉求,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已有百多年,除了制度层面的,更根本的是人性层面的,若不求人性解放,一切“现代化”也不过是空话。姚克先生1942年写于上海,1950年代在香港演出的《清宫怨》,亦是把清朝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只作为背景,光绪和珍妃争取爱情自由、实现生命价值成为剧作的最高行动,因为文艺作品最震撼人心的是对“人”本身的注目和审视。有人批评《德龄与慈禧》中写的不是真慈禧,而是假慈禧,或是过分可爱的慈禧,而时代变化系于少数人的生死转念之间,亦难免把历史简单化。这样的批评自有道理,但作为戏剧又何妨呢?该剧恰恰代表香港演绎清宫戏的特色,重在传达新与旧的冲突,中与西的汇通,并以小剧场的虚拟和超脱,带来丰富的新意和联想。
   同年,李棫基(Veronica Needa)的《真面目》(Face)讲述混淆身份的归属问题,代表“混血儿”这种特殊人群讲出自己的心声: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个特殊身份。这在回归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甚至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处处,确实是个问题。剧作开场表明创作的缘起, “以创作去讲我同我祖先的故事”,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个人叙事。第二场自报家门:我是香港出生。我妈妈是个欧亚混血儿,我的英国血统来自英国北部,因为我外公,我的中国血统来自香港,我外婆是个中国孤儿,被一个欧亚混血儿收养,嫁给一个英籍男子。我阿公可能来自叙利亚的大马氏革,当年法国的托管区,我的日本血统来自我阿婆,她的家乡可能是日本横滨。我爸爸出生于上海,他是个骑师冠军。厘清了复杂的家族系谱,剧作说:“我无条件地爱我爸爸”,因为“异族通婚全世界都有,香港的欧亚混血儿,个个的背景都不同,这是一些不稀奇的现象”。{14}混血的现实造成生活和生命的混杂与丰富,如家里有很多中国物件,阿婆的长衫、针黹、头钗,以及粤语大戏。每天吃三次晚饭,阿婆和媛姐(女佣)的中国菜,爹地的西餐,妈妈什么都吃,把剩饭剩菜都吃了。“我”不仅很喜欢吃媛姐做的中国糕点小吃,还看了好多中国大戏,听好多中国音乐、民间歌曲,“我”最喜欢中国剑术、太极拳和京剧,“不知不觉,大戏同太极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15}“我”小时候至少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阿婆和香港的中国文化世界,另一个是英文学校的西式教育,来自不同种族的同学,只会讲一点点广东话。第四场开宗明义:“这个就是我的香港。好多与你的没有分别”;“我分担我爸爸的痛苦,无条件地爱护他,接受他”。{16}剧作一再强调无条件的爱与接受。第五场讲述“我”自己的故事,是全剧的高潮。“当时香港仍然是英国殖民地,我父母的梦想是将我送去英国落地生根。有一部分的中国人不觉得香港是他们永远的家乡。”{17}在英国“我”必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英国人”,讲英文和英国人一样,外表也象个西洋人,不过“我”的行为举止跟英国人还是有好大分别。“我”很努力去适应英国的社会文化,几乎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有一段时间,我才能重新组织我自己的身体”,{18}“但是我又开始觉得对中国文化的追求愈来愈强,我好想回香港,世事就是这么奇妙”。{19}回到香港,看到中英剧团的戏剧表演,中国人与英国人一起合作,又讲中文又讲英文,“我”深深感动:“我同那些海外的华人恰恰相反,人们觉得他们是中国人,但是他们就不是这样想。而我觉得我不是西人,但是人们又很难看出这一点。我的脸遮住了我的身份。”{20}在此看似相反的现象,其实是相同的问题,所有漂流的人主观上都需要“落地生根”,但客观上都很难做到。“我始终觉得好矛盾,这一分钟我好有归属感,另一分钟我就觉得被人排挤,好像这个地方我没份。”{21}剧中最富有象征性的是蝙蝠之喻:
  蝙蝠如鼠又如禽,日栖古庙夜入林。
  有谁知道蝙蝠苦,兽身藏着鸟儿心?
   真面目在哪里?“曾经好清晰的一切,都变得好模糊”。剧末拆解一条龙,指出这中国人最熟悉的文化符号本来就是一个混杂不纯的怪物。因此面对历史的大转折,“我”坚定地要以一片混乱的身份“继续上路”。香港的历史是由居港的每个人(包括华人、洋人、混血儿)组成的,曾经很多人甚至为了这个地方牺牲;然而“战争时代,历史是由生命去创造;和平时代,历史往往由文化去创造”{22},《真面目》是一个独特的身份探索剧,讲述华人以外的族群面对“九七”回归的身份危机,一个“半唐番”“透过自己的身体去看自己的身份”,危机感特别尖锐。剧作者李棫基“努力穿透具体的过去,反省自身,认识自身”,《真面目》不但是个人的故事,也是欧亚混血儿族群以至香港的故事。剧作最后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人人都可以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无论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份多么混乱,地位多么渺小,我们都可以讲出自己的故事,并且知道有人会关心我们,无论我们到哪里,那里就是我们的家”。{23}这段话使人联想起马丁·路德·金1963年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只是马丁·路德·金是为了黑人的民族平等发布宣言,李棫基是为了全球化时代所有移民的归属感发出呼吁。
   《真面目》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族群的故事,甚至可以看作是香港的故事。剧评人茹国烈认为该剧可视为“九七前后这个混血城市大转变下的小注脚”“隐约映照出这个地方的尊严和美”。{24}剧作双语并用,又以粤语和英语两个版本演出,更增添它在文化上的特别意义。从《德龄与慈禧》中西汇通的历史想像,到《真面目》文化混血的个人叙事,我们看到中西汇通、文化混血成为香港话剧个人叙事与国族想象的普遍范式。    话剧具有现实性和探索性。“九七”烟花过后,1998年的香港舞台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选取1998年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香港创作剧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文本分析,阐述从“大历史”回到“小人物”的创作趋势:关怀现实民生,反思社会建制,重构“我城”意识,中西汇通的历史想象,混淆身份的归属问题,“后九七”剧作的路径都从堂皇的“大论述”回到具体人性和日常生活,正视充满瑕疵的人性,叙述生活的一点一滴,对于政治的敏感渗透到生活现实,不再停留于话语层面。这是香港回归后话剧的现实关怀,也是一种艺术回归和人文回归。通过对历史转折时期作品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后九七”香港的世相人心和根本诉求。
  注释:
  ①③⑤⑦⑨{14}{15}{16}{17}{18}{19}{20}{21}{22}{23}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戏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12页、第12页、第11页、第9页、第283-284页、第285页、第290页、第294页、第294页、第295-296页、第295页、第296页、第297页、第298页。在部分注释中,原文广东话,笔者译为普通话。
  ②有关“九八金融风暴戏剧”现象,详见佛琳于1999年1月13日星岛日报文化版的文章。
  ④佛琳:《为“九八金融风暴戏剧”打开序幕》,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话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139页。
  ⑥⑧杨慧仪:《评<专业社团>》,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话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224页、第223页。
  ⑩{11}陈炳钊:《编剧的话》,见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话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229页。
  {12}张秉权:《人性的压抑与求伸》,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话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517页。
  {13}何冀平:《德龄与慈禧》,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话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480页。
  {24}茹国烈:《尊严和美》,见张秉权编:《烟花过后——香港话剧1998》,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0年版,第324页。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在花鸟画中写意画为难,大写意画尤难,不但难在意境与境界,而且难在语言与技巧。动人的意境与高超的精神境界,并不脱离花鸟生态的具体描写,却以深刻的体验和超越的神思,流露出物我合一天人互助的自由精神与无尽生气,高妙的语言与高明的技巧,不在于彻底掘弃前人的历史沉淀,却善于化古为我,突破传统视觉方式的局限,使形色染乎世情,笔墨顺乎时代。在相当程度上,老画家易图境近年大写意花鸟画的精品,既开拓出新的意境和境界
期刊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思想潮流和不同的意识氛围,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人们总是有不同的关注中心,而不同的人群对此中心也持有不同的态度,作家大多具有敏感的神经,站在时代的前沿,对社会关注的中心进行不同的形式,不同角度的反映。张幸福的长篇小说《山村梦魂》,以湘中农村为主要背景,以“土地与人” 这一人类生存关系,艺术地呈现了中国当代农民在改革大潮中,对中国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形态的叛逆和中国几千年传统爱情道德文
期刊
朋友自长沙来,带来老画家易图境先生的花鸟画集。易先生的大名我在1980年代初听到过,当时是《中国画》复刊之初,主编潘兹先生和曾景初先生不辞辛劳,迢迢数千里到南方去组稿,带回来许多画家的作品,记得其中有易图境先生的大名,多年来犹在记忆中。此次读易先生画集,第一观感便是老笔纷披,雄强泼辣,神充气足。大写意花鸟画无论是题材、立意和笔墨,都有独到之处,“庾信文章老更成”喻之不为过。  人所共知,绘画艺术有
期刊
“一个人走了,让许多人怀念”,这是朋友何立伟、罗奇先生送别钟增亚先生说的一句话。十多年来,我一直惦量着这句话的分量,我想:恩师立翁先生足当此语。  李立,号“立翁”,于2014年12月11日不幸仙逝,噩耗惊魂,三湘为之动容。13日告别现场,万人空巷的送灵场景,几里路的车队长龙实属壮观,这是恩师生前为人为艺所赢得的最高礼赞。一位德艺双馨的老人走了,唁电、挽联如雪花飞来。我曾撰联向恩师泣别:“丹青传四
期刊
第七章 留住美丽  1  墓葬是最后的礼仪。  这时,一切尘归尘,土归土,生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永生。  人类的“永久居室”,在历经的上下五千年文化沉淀和传承过程中,这里面有太多不确定的东西。作为灵魂的栖息之地,墓葬,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像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越淘越有,昭示、显达、缅怀,寄托全在其中,这一点恐怕东西方都是同一的,只是随着文化的不同,疆域的不同,风俗的不同,而选择的形式各异罢了。  
期刊
一场大火把杂技团烧毁了。事后,人们惊异地发现,被拴在木桩上的一头大象竟被活活烧死。细小的木桩并不十分牢靠,大象本可以轻松逃走。但这个力大无比的庞然大物却呆在原地不动,任凭烈火的吞噬,着实令人费解。  在电视界,曾经风光一时的大象们,似乎也面临着被烧死的危险。2014年10月15日,知名爆料人“扒皮王”透露蔡康永将离开《康熙来了》,这档节目面临停播的尴尬境地,自“扒皮王”爆料康熙“24号以后可能后会
期刊
我对文学的爱好,最初始于文学语言美对我的诱惑。在我的记忆中,首先是读唐诗。虽然当时诗没有读懂,但对那些美妙的诗句,至今能背出许多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落泪到天明。”这些句子,闲时常常回忆,就有一股浓浓的感情波涛在撞击自己的心灵。再说小说,如读无名氏的《北极风
期刊
《火鲤鱼》是姜贻斌十年磨一剑,精心打造出来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既是湖南省第五届“三湘读书月”推荐的书目之一,又是第五届毛泽东文学奖唯一的长篇小说获奖作品,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读毕《火鲤鱼》,顿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欲望和冲动:迫不及待地逃离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闹区,遛进渔鼓庙村,望一眼蜿蜒翠绿的山脊田垄,吸一口清新湿润的乡气林风,住一宿寂静安宁的农家小院;急不可耐地回归天真无瑕青涩无虑的细把戏
期刊
2014年12月11日,姜贻斌长篇小说《火鲤鱼》研讨会在长沙举行。研讨会由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举办。湖南省文联主席谭仲池,湖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夏义生,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湖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莫傲,湖南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跃文,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阎真、以及省内知名文学评论家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主持。  《火鲤鱼》由湖南
期刊
一  1830年,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画了一幅名作,叫《自由引导着人民》,画面中那个象征自由的三色旗,那个美丽的自由女神,以不容置疑的决绝姿态召唤人们“跟我走”,追寻自由!这面猎猎飘扬的大纛,就这样,成为人类无与伦比的至上价值。人类几千年来所谓的文明史,就是创造出一系列精神价值的历史,这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超越自身局限,使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觉得美好而心怀期冀。这些希望和美好底下,作为支撑的,正是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