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感,实际上指的就是,能够主动、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体点说,就是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是基本的数学素养,也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能力。但是,數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数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构建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
   说到底,数感就是一种心智方面的技能。如果说,动作需要肌肉的记忆,表现在外,那么,数感则是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只有具备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其功效时,数感才会出现。当然,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需要长期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讲,只要具备基础的数感,能够解决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即可。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的现实案例讲解和分析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千克和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笔者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一元的硬币约重多少?两本数学书约重多少?一袋面粉约重多少?学生在估算这些重量的过程中,就能够体会到像硬币这样的小物体就要用克表示重量,如一元硬币约1克。而像面粉这种比较大的物体就要用千克表示。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和常见的物品中,就掌握和理解了克和千克的概念。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在问题情境中培养数感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和基础,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整数的“大小的比较”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笔者为学生提供了45、75、56、9这些数字,并且,要求学生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学生能够利用“
其他文献
农村饮水工程属于公共事业工程,回报能力低,难于维持,部分地区建成饮水工程后,还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工程因管理、维修问题提前报废而停用至今。本文分别从加强规划设计科学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抗癌植物药。作者研究了福建省雷公藤样品,着重对其中的二萜内酯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分离出两个二萜内酯成
期刊
老河口市光化汉江大桥主桥为3×90m三孔带挂梁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本文通过对T构箱梁下挠和开裂等病害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病害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加固方案。为同类型
针对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为本的若干对策,包括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为中心,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建立
分析表明,重症肝炎的转归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病型、病期、凝血酶原活动度(Pa)、血清总胆红素(TSB)、白球蛋白比值(A/G)等。并发症往往是致死的直接或主要原因。认为重症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背负着振兴社会、淳净社会重任的大学也逐渐由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中心”迈进,在社会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本文在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四川省某危岩的地质环境、发育特征,对危岩的形成机制,稳定性作了深入分析,并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以后,道德教育更显紧迫。它标志当前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并已拓展到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宽广范围。21世纪学校德育已出现了许多新情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反映在关于创新的一般观念和相关的制度设置中。在观念层面上,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求真务实、诚实公正、怀疑批判、协作开放;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处理的全过程中,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