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发达的网络,信息化多媒体的普及为互动型合作备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初中英语教师备课中仍然存在个体独自作战的现状。本文从当前的备课现状出发,讨论了新课改下对英语备课的新要求,最后提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互动型合作备课的新理念。本文对于推进网络新形势下的互动型合作备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当前备课现状、新课改备课要求、互动型合作备课
备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为课堂教学作准备,也是对上节课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特別是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教师更应改变传统的备课形式,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多样化要求,形成合作互动式的多元备课网络。
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当前备课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英语的教学存在诸多差异,既有地域差异、也有教师教学能力差异、还有年龄上的差异等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对教材缺乏个性化解读。教师由于长期受灌输型教学的影响,备课缺少个性色彩,尤其是在教材的解读上,更是缺少自己的思想,不会活学活用。
(2)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开阔的视野。将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的课程意识。由于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要求缺乏理解,再加上教师自身知识面的局限,使得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
(3)备课主体缺少主动。备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个人,也包括教师集体。在指令型教学管理下,教师个人在备课时缺少个性化的教材解读、创造性教学思维。在所谓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权威控制,也使教师的思想得不到碰撞,“集体备课”成为了一种应付检查形式。
(4)教案模块过于单一。传统的教案形式基本上都包括这样几个固定的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一般称为教案“五环节”。这种单一的教案形式完全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课堂生成性。
二、新课改理念对备课的新要求
(1)备课程。 “备课程”不是传统上的备教材,而是需要教师具有备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的程度。备课程要注意到“三个理解”和“三个明确”。“三个理解”指的是教师要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师要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教师要理解教材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2)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我们在备课中要多考虑学生因素,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和掌握各种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到所教授班级学生的现状,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比如我们要提高平均分,就应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和临界生,所以我们要在备课中就要做到“三个想到”:一是想到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基础、语言应用能力。二是想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三是想到学生的课堂情感态度、注意力问题。对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課堂语言,充分创设情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备教法。备教法即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及不同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懂的,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获得知识,学生能自己得出结论的,不要替他们得出结论。我们鼓励使用县里推行的“学·导·用”教学模式,把时间给学生,让其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展示机会。
三、建立互动型合作备课网络
(1)个人各课与教研组集体各课相结合。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教师群体,“备课是一种研究”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以集体备课为例,与传统的集体备课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更趋向教师群体的交流和对话,倡导的是教师个体的自主性。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文本的解读不同,而且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也不同。传统的集体备课方式在限定了教师的自主性的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这种教师群体交流备课正是对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各课方式的一种纠正。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跟踪重难点,最后进行课后交流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教师要有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反思意识,进行有效备课。备课目标要重实效,各课形式要灵活,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集合了教师间的智慧,避免了教师重复、无效备课。
(2)借助教学资源网备课。现在我县各校都配有班班通,人教数字校园等教学资源平台,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种借助网络的互动性、灵活性、民主性而开展的教师群体交流备课形式,既可以是以教研组的形式建设,也可以以教师个人的形式建设。内容可以是每位教师上传的原创优秀教案,或者推荐他人的优秀教案,并对这一教案进行评述;也可以是与选文有关的文字、图像和声音资料;教师在备课时遇到困惑讨论;教师每月的优秀反思和随笔,这是―个巨大的资源共享库,更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平时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的教师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思想的碰撞,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的限制,教师只要有空,就可以将备课内容传到网上同时它还给了教师充分的言论自由。
总之,教学是一门很高的艺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转变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样才是有效的备课,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凌娟.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备课”[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92;
[3]王凤香.初中英语集体备课之我见[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2):84-86;
[4]甘吉星.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师的备课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3):132、172.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化县济村中心学校)
关键词:当前备课现状、新课改备课要求、互动型合作备课
备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为课堂教学作准备,也是对上节课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特別是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教师更应改变传统的备课形式,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多样化要求,形成合作互动式的多元备课网络。
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当前备课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英语的教学存在诸多差异,既有地域差异、也有教师教学能力差异、还有年龄上的差异等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对教材缺乏个性化解读。教师由于长期受灌输型教学的影响,备课缺少个性色彩,尤其是在教材的解读上,更是缺少自己的思想,不会活学活用。
(2)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开阔的视野。将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的课程意识。由于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要求缺乏理解,再加上教师自身知识面的局限,使得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
(3)备课主体缺少主动。备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个人,也包括教师集体。在指令型教学管理下,教师个人在备课时缺少个性化的教材解读、创造性教学思维。在所谓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权威控制,也使教师的思想得不到碰撞,“集体备课”成为了一种应付检查形式。
(4)教案模块过于单一。传统的教案形式基本上都包括这样几个固定的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一般称为教案“五环节”。这种单一的教案形式完全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课堂生成性。
二、新课改理念对备课的新要求
(1)备课程。 “备课程”不是传统上的备教材,而是需要教师具有备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的程度。备课程要注意到“三个理解”和“三个明确”。“三个理解”指的是教师要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师要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教师要理解教材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2)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我们在备课中要多考虑学生因素,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和掌握各种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到所教授班级学生的现状,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比如我们要提高平均分,就应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和临界生,所以我们要在备课中就要做到“三个想到”:一是想到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基础、语言应用能力。二是想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三是想到学生的课堂情感态度、注意力问题。对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課堂语言,充分创设情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备教法。备教法即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及不同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懂的,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获得知识,学生能自己得出结论的,不要替他们得出结论。我们鼓励使用县里推行的“学·导·用”教学模式,把时间给学生,让其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展示机会。
三、建立互动型合作备课网络
(1)个人各课与教研组集体各课相结合。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教师群体,“备课是一种研究”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以集体备课为例,与传统的集体备课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更趋向教师群体的交流和对话,倡导的是教师个体的自主性。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文本的解读不同,而且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也不同。传统的集体备课方式在限定了教师的自主性的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这种教师群体交流备课正是对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各课方式的一种纠正。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跟踪重难点,最后进行课后交流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教师要有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反思意识,进行有效备课。备课目标要重实效,各课形式要灵活,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集合了教师间的智慧,避免了教师重复、无效备课。
(2)借助教学资源网备课。现在我县各校都配有班班通,人教数字校园等教学资源平台,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种借助网络的互动性、灵活性、民主性而开展的教师群体交流备课形式,既可以是以教研组的形式建设,也可以以教师个人的形式建设。内容可以是每位教师上传的原创优秀教案,或者推荐他人的优秀教案,并对这一教案进行评述;也可以是与选文有关的文字、图像和声音资料;教师在备课时遇到困惑讨论;教师每月的优秀反思和随笔,这是―个巨大的资源共享库,更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平时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的教师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思想的碰撞,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的限制,教师只要有空,就可以将备课内容传到网上同时它还给了教师充分的言论自由。
总之,教学是一门很高的艺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转变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样才是有效的备课,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凌娟.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备课”[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92;
[3]王凤香.初中英语集体备课之我见[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2):84-86;
[4]甘吉星.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师的备课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3):132、172.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化县济村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