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现实出发,分析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根本在于转变教育理念,紧抓培育全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开展通识教育,做的“专业优势,通识视野”。并就目前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提出一些建议设想。
【关键词】通识教育;就业竞争力;内涵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就业率与专业命运甚至学校发展挂钩,从2005年起教育部就有类似要求,各省市教育部门也均有指标上的要求。各高校对就业工作异常重视,把此项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甚至有些学校提出“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期,高等教育大发展,又碰上国际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抓紧抓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高等学校重视就业不等于“就业至上”,更不能将其作为高校的办学理念。将就业率与专业命运挂钩,过度强化大学的人才技能培训功能,这于大学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职能违背,势必导致大学功利化。由南开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结果公布,课题组用比较翔实的调查数据揭示出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关系,认为: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能唯就业论,但是在学生就业方面也应有所作为。那么大学又应该如何在坚持育人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做好就业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大学应该在现有的专业教育基础上,探索实践通识教育,抓“人的培养”,即要努力培养有广阔面(文理贯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丰富的创造性、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人才。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事实证明,这种体制有严重缺陷,一是造成学生的知识面很窄,创新能力不强;二是由于专业分得太早且一旦分定就很难改变,使得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作。这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有很大的缺陷,爱因斯坦(A.Einstein)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以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只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实验班,通识教育开始真正的进入高校。继北京大学之后,武汉大学于2003年全面启动通识课程建设工作,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推行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复旦学院,国内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探索和实践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陆高校的共识和高校改革的重点。
二、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指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内化了的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更加有效地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通识的讲,就业竞争力是一个学生的智力、专业、文凭、情商、相关经验、综合素质共同作用的一种合力,主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几大基本要素。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据另一则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看专业知识,占43.5%。61.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这两例实证研究都表明,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除了专业知识能力外,更加注重某些非专业知识能力的水平。而这些非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则大多要依靠通识教育才能完成。有人这么形象的说:大学的专业教育有助于一开始你能走多快,而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助于你一生能走多高;通俗点讲,专业知识决定了你的职业,博雅知识决定了你的职务。
三、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广泛的知识、基本的科学态度、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具备良好的道德责任感的人。而具备这些特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又是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所以无论是从大学自身的教育目的、目标出发,还是从社会、舆论对高校的就业指标评价,都应该很好的落实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开展,从本质上说是全人培养,从客观上也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就业工作的。当然我们讲加强通识教育,不是将专业教育对立,而是于职业教育相对,今天的大学教育应该仍以专业教育为主,但是通识教育的理念需要贯穿始终,两种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能将两者割裂。即“专业优势,通识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当前很多学校在探索实践通识教育,考察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笔者认为在当下已有的做法基础上,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要差异化
科学全面合理的设置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这是首要的问题。考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及职场的职业对口率,通过麦可思数据表明,我们发现工程、会计和医学专业的职业对口率高,职业的入门口径窄。因此,这些专业必须要完成足够的专业教育,才能从事相关职业。而从事文秘、编辑、记者、销售等职业,麦可思数据显示,非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这些职业的比例极高,职业对口率低,职业的入门口径宽。对雇主而言,其它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短期在职培训即可胜任这些岗位,没有必要非找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可,这些专业的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更多一些。所以不同的专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差异化,所占学分不能一刀切。
2.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增强通识课质量
通识课对上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广博的知识。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将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探究式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什么”状态转变为“怎么学”,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而当前通识教育的教师总体水平不高,教师本身受专门化教育影响很深,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准备不足。同时,高校的各项奖励制度也鼓励教师进行专而精的研究,因此,老师参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也不高。在目前情况下,通识课可以采取组成教学团队来授课的形式,一个团队中,可以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院系的教师组成,甚至可以有外请专家的参与。学校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置通识课程,而不是由各位老师报名采用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参与通识课程的积极性。
3.开展小班化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
高校自99年扩招以来,规模日益增大,学生人数连年增加,但是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不能很好的满足,班级容量也增大,难以实现小班化教学。但是小班化教学又有很多大班教学不能比拟的地方,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形成亲密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通识教育中,如何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可以采用助教制的方面。即在研究生中遴选助教,由助教开展小班化研讨课,然后每周助教和导师汇报研讨情况,确定下周的研讨内容,提升通识课的质量。
4.要建立顺畅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由学校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课程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学生评定、活动组织、成绩管理等,事情烦琐、工作量大。而通识课程教师编制在院系,教师的考评主体在院系,院系不进行通识课的课程建设,管理上也不是很顺。考察通识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香港香港三所大学,均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部和通识教育委员会,机构成员有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和资深教授及学生代表,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协调及意见反馈。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使通识教育避免了学校其他院系和管理部门因“自我利益为中心”保护主义带来的干预和牵制,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协调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和学时分配,保证了通识教育有组织、有秩序的运行。因此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另外在通识课的选课管理方面,可以详细的公布通识课的信息,如课程内容、参考书目考评形式等,引导学生理性的选择通识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职业生涯规划、兴趣点等进行自由选择,既利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也利于形成学生负责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陈建新.高校不能把就业至上作为办学理念[N].光明日报,2009-07-30.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新华网,2006-07-17.
[4]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06).
[5]龚金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反思[A].黑河学刊,2011(03).
[6]王蕾.开展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路[A].大众科技,2011(01).
[7]李慧玲,孟亚.略论以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8]蔡景华,吴治国.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A].现代教育科学,2006(03).
作者简介:梅慧英(1978-),女,浙江桐庐人,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教务科长。
【关键词】通识教育;就业竞争力;内涵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就业率与专业命运甚至学校发展挂钩,从2005年起教育部就有类似要求,各省市教育部门也均有指标上的要求。各高校对就业工作异常重视,把此项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甚至有些学校提出“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期,高等教育大发展,又碰上国际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抓紧抓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高等学校重视就业不等于“就业至上”,更不能将其作为高校的办学理念。将就业率与专业命运挂钩,过度强化大学的人才技能培训功能,这于大学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职能违背,势必导致大学功利化。由南开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结果公布,课题组用比较翔实的调查数据揭示出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关系,认为: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能唯就业论,但是在学生就业方面也应有所作为。那么大学又应该如何在坚持育人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做好就业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大学应该在现有的专业教育基础上,探索实践通识教育,抓“人的培养”,即要努力培养有广阔面(文理贯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丰富的创造性、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人才。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事实证明,这种体制有严重缺陷,一是造成学生的知识面很窄,创新能力不强;二是由于专业分得太早且一旦分定就很难改变,使得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作。这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有很大的缺陷,爱因斯坦(A.Einstein)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以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只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实验班,通识教育开始真正的进入高校。继北京大学之后,武汉大学于2003年全面启动通识课程建设工作,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推行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复旦学院,国内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探索和实践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陆高校的共识和高校改革的重点。
二、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指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内化了的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更加有效地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通识的讲,就业竞争力是一个学生的智力、专业、文凭、情商、相关经验、综合素质共同作用的一种合力,主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几大基本要素。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据另一则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看专业知识,占43.5%。61.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这两例实证研究都表明,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除了专业知识能力外,更加注重某些非专业知识能力的水平。而这些非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则大多要依靠通识教育才能完成。有人这么形象的说:大学的专业教育有助于一开始你能走多快,而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助于你一生能走多高;通俗点讲,专业知识决定了你的职业,博雅知识决定了你的职务。
三、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广泛的知识、基本的科学态度、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具备良好的道德责任感的人。而具备这些特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又是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所以无论是从大学自身的教育目的、目标出发,还是从社会、舆论对高校的就业指标评价,都应该很好的落实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开展,从本质上说是全人培养,从客观上也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就业工作的。当然我们讲加强通识教育,不是将专业教育对立,而是于职业教育相对,今天的大学教育应该仍以专业教育为主,但是通识教育的理念需要贯穿始终,两种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能将两者割裂。即“专业优势,通识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当前很多学校在探索实践通识教育,考察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笔者认为在当下已有的做法基础上,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要差异化
科学全面合理的设置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这是首要的问题。考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及职场的职业对口率,通过麦可思数据表明,我们发现工程、会计和医学专业的职业对口率高,职业的入门口径窄。因此,这些专业必须要完成足够的专业教育,才能从事相关职业。而从事文秘、编辑、记者、销售等职业,麦可思数据显示,非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这些职业的比例极高,职业对口率低,职业的入门口径宽。对雇主而言,其它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短期在职培训即可胜任这些岗位,没有必要非找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可,这些专业的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更多一些。所以不同的专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差异化,所占学分不能一刀切。
2.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增强通识课质量
通识课对上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广博的知识。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将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探究式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什么”状态转变为“怎么学”,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而当前通识教育的教师总体水平不高,教师本身受专门化教育影响很深,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准备不足。同时,高校的各项奖励制度也鼓励教师进行专而精的研究,因此,老师参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也不高。在目前情况下,通识课可以采取组成教学团队来授课的形式,一个团队中,可以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院系的教师组成,甚至可以有外请专家的参与。学校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置通识课程,而不是由各位老师报名采用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参与通识课程的积极性。
3.开展小班化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
高校自99年扩招以来,规模日益增大,学生人数连年增加,但是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不能很好的满足,班级容量也增大,难以实现小班化教学。但是小班化教学又有很多大班教学不能比拟的地方,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形成亲密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通识教育中,如何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可以采用助教制的方面。即在研究生中遴选助教,由助教开展小班化研讨课,然后每周助教和导师汇报研讨情况,确定下周的研讨内容,提升通识课的质量。
4.要建立顺畅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由学校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课程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学生评定、活动组织、成绩管理等,事情烦琐、工作量大。而通识课程教师编制在院系,教师的考评主体在院系,院系不进行通识课的课程建设,管理上也不是很顺。考察通识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香港香港三所大学,均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部和通识教育委员会,机构成员有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和资深教授及学生代表,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协调及意见反馈。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使通识教育避免了学校其他院系和管理部门因“自我利益为中心”保护主义带来的干预和牵制,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协调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和学时分配,保证了通识教育有组织、有秩序的运行。因此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另外在通识课的选课管理方面,可以详细的公布通识课的信息,如课程内容、参考书目考评形式等,引导学生理性的选择通识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职业生涯规划、兴趣点等进行自由选择,既利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也利于形成学生负责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陈建新.高校不能把就业至上作为办学理念[N].光明日报,2009-07-30.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新华网,2006-07-17.
[4]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06).
[5]龚金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反思[A].黑河学刊,2011(03).
[6]王蕾.开展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路[A].大众科技,2011(01).
[7]李慧玲,孟亚.略论以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8]蔡景华,吴治国.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A].现代教育科学,2006(03).
作者简介:梅慧英(1978-),女,浙江桐庐人,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教务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