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叙事艺术教学初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leen35019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小说教学中引入叙事理论,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三要素提法,加强审美自觉,适当拓宽欣赏视角,围绕“如何讲好故事”的核心,从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角度,理解品味作品在叙事者、视角、叙述内容、叙事时空与节奏上的安排以及整体叙述风格。
  【关键词】高考;小说;叙事艺术;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31-02
  传统的中学小说教学就是三要素加主题,其中叙事从属于情节。一般会从以下角度进行讲解。①讲述者、叙述方式:视角、人称、顺序、插叙、倒序。②情节结构安排:开端、高潮、结局、线索、悬念、照应、扬抑。而用这一小说教学模式应对高考明显并不足够,引入叙事理论十分必要。
  当代叙事学理论认为,情节不同于故事。后者指事件素材,前者关心如何呈现,带有作者个人极强的主观色彩:如何讲述故事,比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重要;如何讲述故事,与作者的表达诉求、审美理想密切相关[1]。高中小说教学和命题,应在梳理“讲了什么故事”的基础上,重点品析“怎样讲好这个故事”。
  一、全国卷高考叙事题型概览
  如历年高考真题。
  2013年《峡谷》:小说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写峡谷。为什么这样处理?
  2014年《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故事的?有什么好处?
  2017年《天嚣》: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
  2018年《赵一曼女士》:小说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2019年《理水》:本文选自《故事新编》,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基本特征。
  由这组例子可以发现:①考查范围大,提问形式活。这组题目并不局限于情节结构的范畴,而是关涉全篇的谋篇布局;问法看似层出不穷,容易让人产生备考无从下手的感觉,但若以“叙事”观念统摄,则会豁然开朗,纲举目张。②选文叙事的经典性。几篇小说的叙事设计都十分独到,风格鲜明。③紧扣叙事特色命题。除《古渡头》的提问较笼统外,其余题目都紧扣文章叙事,结合最突出的点设问,指向具体,不在术语上设门槛,有效避免了套路化的架空分析。
  二、高考叙事题对小说教学的启示
  中学阶段,不必从概念上区分“故事”和“情节”,但借助叙事学视野思考,就能潜入作品更深处涵泳,就能认识新的范式,获得更丰厚的体验[2]。
  (一)加强审美自觉
  小说教学与命题,要将叙事置于核心地位,围绕作家叙事特色去理解其背后的表达诉求和审美理想。一个有效的策略是教师问问自己,再问问学生——这个故事,如果是你来讲,会怎样安排?下面以高考题为例进行说明。
  问:针对革命者赵一曼的故事、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事,你会怎样讲述?解析:①当代作家写具有历史跨度的作品,一般人为了追求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会选择隐藏自我,进入历史时空。阿成却采用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手法,形成一种复合形态:有时他直接现身在作品中,通过自己的见闻去触摸感知历史;有时他选择进入历史场景,甚至进入人物视角,还原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种交错更迭中,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忽近忽远:既追随作家的想象,直观地建构起人物形象;同时也追随作家的观察,拉开距离审视历史的当代影响和意义。这种作家的主动介入和调节,使得革命者赵一曼的故事更丰厚、更具当代意味。②诠释英雄传说,选择用荒诞的方式进行,罕见;在荒诞外衣下将严肃主题表达到极致,更加罕见。《理水》内涵十分严肃,鲁迅忽而致力于加工史料还原历史场景,显示出厚重的古典气息;忽而又乱入大量现代要素,轻而易举地将这种古典解构殆尽。在这种古典与现代、严肃与荒诞,更增添了作品的古典韵味;但“饮料”“时装表演”等词语的乱入,使作品立刻充满了令人捧腹的戏谑感和犀利的批判意味。在这种古代和现代、严肃和荒诞的交叠中,作者完成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审视,实现了扬善惩恶、担当使命的道德自觉与个性化表达的完美结合。
  加强审美自觉,还可以通过比较同题异构的作品实现。如问,同样是哪吒题材的动漫,你更喜欢为民除害的老版,还是宣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版?两版在人物设定、情节安排、叙事风格上有何差异?
  加强审美自觉,要求教师在授课、命题时选择叙事精彩的经典作品。课外选文可以是传统戏曲,可以是最新电影。精彩的标准是有张力(丰厚而凝练)、风格化(独特)。
  加强审美自觉,要积累经典范例,及时归纳强化。教师应当引领学生从类型的高度归纳规律,从差异的角度分辨个性;引领学生从被动回答问题到逐步建构自己的审美经验,使学生能在阅读中自主品析作家叙事特色,在表达中自如运用恰当的叙事手段进行加工。
  (二)拓展赏析视角
  围绕叙事,应当思考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三方面问题。
  1.叙述者和叙述视角(谁来讲)
  人称、视角的选择以及调度转换能显示出一个作家的艺术功力。课内范本可参考《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理解:①讲述人、视角人物因何被选中(或者,讲述人的讲述、视角人物的觀察有何独到之处)。②讲述人、视角人物与所叙之事、之人有何重要联系。③同一对象在不同讲述人、观察者那里有何异同。④作者是如何实现不同人称、视角的自如转换的。
  2.叙述内容(讲什么)
  (1)人物设定。①圆形(立体化)人物和扁平(符号化)人物的各自特点和意义。②人物关系、主次地位及功能。
  (2)多与寡。除人物、事件之外,《峡谷》对自
  然的描写,《边城》对于端午民俗的描写,不能仅归类于环境因素,而应提升到作家创作意图层面理解。《峡谷》是要营造一种异域的感觉,表达敬畏自然的主题;《边城》是要将传统湘西描绘成田园牧歌的理想国,因而,自然、民俗才得以从背景的地位凸显出来,变得非常重要。   (3)虚与实。传统叙述以求真为务,即使是神话、武侠也力求在作品搭建的世界观下实现自洽,让读者在充分入戏后获得忘我感受。但《理水》一类的作品会刻意追求一种疏离感、荒诞感,让读者在出戏入戏的矛盾里产生深思。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意模糊講述人记忆的可靠性,特别真实,与众不同。
  3.叙述时空与节奏(怎么讲)
  (1)集中与分散。①借助戏剧“三一律”讲叙事文学的时空集中理念。②由《赵一曼女士》“时空交织”引入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的概念。③《赵一曼女士》之后,不少模拟题设定的“时空交织”答点,其实只是插叙,要警惕套路化命题和答题的倾向。
  (2)快与慢。借助电影语汇蒙太奇、长镜头讲叙事节奏的快与慢。蒙太奇式剪辑、组接形成的跳跃感、冲击力,呼应的是作品内在的紧张、动荡、活力;长镜头式的舒展、延伸则有着明显的抒情性。这些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4.叙述笔调(风格)
  (1)幽默反讽。
  (2)散文化风格。①主要特点:淡化情节,内容相对不聚焦,节奏舒缓,注重意境营造,富有抒情意味。②特别留意《古渡头》《边城》以及汪曾祺等中国传统文人意味浓厚的作家作品。其中对苦难非对抗式的既悲悯又接纳的态度是理解此类作品的难点。
  (3)意识流。
  三、小说叙事艺术鉴赏题设计举隅
  目前,从叙事角度进行小说教学和命题的案例很少。下面笔者选取了几篇课内外作品进行这方面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1)《最后的常春藤叶》:对于死亡抗争、舍己为人的故事,一般人会用怎样的笔调讲述,欧·亨利
  是如何处理的呢?
  答案: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写一群底层艺术家的故事,好处是①与众不同,轻松好笑的笔调与沉重的人生形成反差,吸引读者;②不悲悲切切,嘲讽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③诙谐之下的辛酸,充满对底层艰难生活的同情理解,体现出“带泪的微笑”、人性的温暖。
  (2)汪曾祺在《晚饭花》中淡化了故事情节,因
  此,本文很难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一般模式进行梳理,你认为这样写好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小说散文化倾向浓厚,故事淡化,但韵味悠长。①故事没有复杂完整的情节,人物只有简要介绍和几个画面,并不追求故事的曲折;②人物。成长中的少年与寂寞青年女子的故事相互映衬,展现生活的平凡美好又无奈感伤,似淡实浓;③作者花费大量篇幅着意刻画几幅图景——盛开的晚饭花、寂静的李家巷和晚饭花丛中的王玉英,精美而寂寥,唯美又伤感;④开篇实用文本的引入,新颖独特,尤为不拘一格。
  (3)许辉在小说《洗碑》的开头和结尾为何要写
  春夜的扰动,删掉可以吗?
  答案:不能删除。①情节上,现有故事更丰富完整;②春夜惊扰了主人公,主人公由“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引发回忆,使得主体故事的叙述更自然;③从氛围看,春夜扰动、主体部分写春天生机勃勃与主人公的悲惨际遇、低落心情形成反差,形成一种复合的调子;④从时空关系看,故事主体的舒缓回忆装在开头结尾的刹那扰动之中,慢与快巧妙结合,构思精巧;⑤主旨上,个体不幸对于自然宇宙,其实就是一丝扰动,留不下什么痕迹——作者对人生寄寓了深刻的同情,又保持了极度克制,表示出深深的接纳(或敬畏、无奈)。
  (注:各题答出任意三条即可满分。其它答案若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总之,用独创性、风格化的艺术手段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共性。在小说教学中借助叙事学理论,能够超越三要素苑囿,将小说解读推向更深处。在中学教学中引入叙事学思维,应当是渗透式的,不以概念、术语等的知识教学为重点,而应落实到对文本的品读感悟上。教师在知识上要有叙事学的储备,在教学上要有高屋建瓴、浅入深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乃斌.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M].中华书局,2012.
  [2]崔茂新.论小说叙事的诗性结构[J].文学评论,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已被列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教师不仅需要对地理理论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寻找灵活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提升。为此,本文结合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内涵,探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
期刊
【摘 要】美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许多教师都主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实施美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阐述了高中语文美育的必要性,探讨了语文美育教学策略,希望能通过美育使语文课堂盛开美的花朵。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26-02  美
期刊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表明了新经济形势下创业的重要性。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具有专业知识、相关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的年轻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创业优势。同时,国家推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也需要大量的创业人才,因此高职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领域也在不断转型升级,这使得“互联网+创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互联网+众创空间”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尤其像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四大基础语言技能之一。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阅读在高中考试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英语阅读教学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调查发现,在阅读方面,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理解障碍。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背景,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阅读障碍和困难,并就如何突破阅读障碍、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阅读障碍;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作文具有深层次的特点,教师和学生需要一起努力探讨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构建、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作文语文味、哲理味和烟火味,让作文更有层次感,更加贴近生活,就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有内涵。因此本文介绍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三味”的养成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作文;三味;养成策略  【中图
期刊
【摘 要】写话是写作的基础,通常是随日常语文课程进行。许多教师在实际写话教学中,常感到无从下手。部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对写话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积累方式、句子练习、思维训练等方面入手,梳理教材语文要素中隐含的写话教学路径,以期为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部编教材;语文要素;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
期刊
【摘 要】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指导学生学习是一件大事。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尽量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益。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抓好获取、记忆、理解、训练、创新这几个关键步骤。  【关键词】获取;记忆;理解;训练;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高考成绩是检验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客观学情既定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提升成绩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探究将基于卡片法的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卡片法;思维导图;高考复习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20-02  在之前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笔者曾遇
期刊
【摘 要】有效提问是通过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设置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与时俱进的政治课程特点,精心设计符合教材知识点结构和学生实际的有效问题,并采取多样化的问题提问方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42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关键内容。古诗词浓缩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长时间的传承和沉淀过程中,为形成民族文化提供了支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古诗词的价值,充分理解古诗词的深意,将古诗词阅读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制定高效率、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角度,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教学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