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弱电管理与安全管理脱节,管理缺乏依据和手段的现状。分析了弱电管理在制度、体系和管理手段上与强电相比存在的差距,针对现阶段的弱电管理,提出了规章建制,提高设备水平,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等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安全管理;弱电;安全运行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weak electric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disjointed, managemen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ck of basis and method.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in the system, weak electric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high voltage and compared the existing gap, the present stage for electricity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rules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 improve equipment level,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in such aspects as advice.
Keywords: safety management; Elv; Safe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内将通信、自动化专业统称为弱电专业。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电网自动化程度的越来越高,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电网的运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弱电系统的安全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但目前对弱电专业的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在实际运作中,照搬强电专业的管理模式不切合实际,但任由弱电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也非良策,这会给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带来困惑。
1 目前弱电管理的现状
强电系统屡禁不绝的事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相继出台,管理举措不断推出。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数针对强电系统,对弱电领域还存在许多未能覆盖之处。
1.1 规章制度未及时跟进
随着新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简称《安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简称《事故调规》)的执行,1983年由电力工业局编制的《通信安规》及1999年《通信管理规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安规》不符甚至相抵触之处,例如对事故的定义,通信规程方面的标准明显低于《事故调规》;对高压、低压的界定,《通信安规》与《安规》不同;《通信安规》对户外设备对地距离要求在1.3m以上,《安规》则规定所有户外设备对地距离必须在2.5m以上;《通信安规》中只规定牵涉到电气连接部分的工作必须开工作票,而对通信专用机房内的设备检修未作必须开工作票的要求,但目前一系列规章制度已明确严禁无票作业,却未制订符合通信检修要求的相关规定,也没有“通信检修工作票”的格式规定及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无所适从之感。
而自动化部分有关安全规定及专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只是从强电管理规定及其它规定中选取了极少的相关规定,套用在自动化专业中。比如对设备运行水平的要求,是在《无人值班站管理规定》中找到相关内容的。而对运行率的要求则还是《创一流企业》中规定的。不同的规定对自动化设备运行指标的要求也不一致,比如《创一流企业标准》对自动化设备运行指标的要求明显低于《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查评细则》的要求;对消缺及故障检修时间的规定,自动化专业方面未作规定,目前是套用通信专业的有关规定。
1.2 管理体系滞后
通信、自动化专业管理工作目前基本上由班组负责,即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人员均由专业人员承担,这必然给专业管理的规范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也给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平心而论,很少有人能坦然承认自己在工作出现的失误和在专业维护水平上的不足。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不能强求专业人员完全彻底公正地自我评价。因此,运行管理与维护集于一身,使员工对自身的技能评估产生局限,不利于对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使专业人员对今后工作中需要的改进方面缺乏清醒的认识。
1.3 专业管理缺乏手段
安全生产管理提倡“预防为主”,要求对各生产环节达到可控、能控。弱电设备不同于强电设备的地方在于: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相对较为直观、可监视,而弱电设备高度集成化的特性,使得计算机系统运行,特别是软件运行具有较多的不可控性,也使得弱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难于监测。目前,随着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无人值班站投运,电网监控行使职权,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多了一层监视、管理环节,但这层环节基本上处于管理系统的末端,即只起到结果监视的作用,对于过程管理的作用明顯不足。
1.4 设备管理缺少依据
(1)强电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有一整套评价依据如《设备评级标准》等,但至目前为止,对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评级、分类标准仍未出台。
(2)设备的使用年限问题。强电设备不仅对设备使用年限作了明确规定,且对设备损坏、老化的确认提供了各方面的技术参数要求。而弱电设备却没有明确标准,虽然目前已有电子产品使用年限的相关标准,但通信、自动化设备的全天24h的运行特性决定了通信,自动化设备不同于一般的电子产品,其使用年限、老化程度需要有确定的标准。
(3)设备大修预试、大修周期等问题。强电设备对大修周期的要求,大修预试的项目、程序的确定,结论的评价已经有较完备的标准;而弱电设备却没有这一系列的规定,且弱电设备的运行基本上是软件运行,因此大修的项目、程序,结论缺乏可对比的技术标准,使设备维护,检修缺少目的,也使专业管理工作处于盲目状态。
因此,目前行业内包括专业生产厂家对弱电设备的一些重要参数如通道误码率、误发数据等都未确定可判别的分界点,使得通信、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的监视失去应有的效果,因此专业人员对弱电设备的健康水平的判别缺乏参照依据,也使设备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如:某110kV变RTU紊乱问题,故障之前RTU曾误发信号,但误发数据达到了什么程度是表明分站系统已经出现故障,专业人员缺乏明确的判断依据,因此对误发信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备监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5 仪器仪表无法校验
测试通信、自动化运行参数的仪器仪表如钳形电流表、误码分析仪、通道测试仪等,目前无法校核,弱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测试的正确性缺少有效的保障。
基于上述在弱电管理中碰到的难题,调度所充分征求专业人员意见,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难于从根本上解决弱电专业规范管理的问题,这有待于从管理、制度,考核等各方面共同改进。
2 对弱电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规章建制。由通讯行业、电力行业联合组成专家组,对目前整个电网弱电管理、弱电设备运行维护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制订《弱电设备评价标准》、弱电专业现场作业的一系列规定(如通信专用机房、自动化主站机房检修规定),弱电设备大修周期、大修技术标准、弱电设备运行年限要求、弱电设备老化参考标准等。
(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把握设备运行状况。弱电专业人员加强交流,对设备误发信、通道误码率总结出一个合理的临界值,以便于专业人员在监视系統时有据可依。
(3)把握设备准入关,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对弱电设备的招投标特别是安装、调试、验收严格把关,各级生产建设部门必须对弱电设备的准入高度重视,对资质不合格的厂家、出现过较大问题的设备一律禁入,在专业人员验收不合格时一律不准投入使用。
3 对规范弱电管理的摸索
经过与专业人员、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讨论、充分酝酿,先后出台试行了《弱电考核细则》、《弱电检修管理工作规定》和《通信、自动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设备的运行评价、检修现场的管理等作了暂行规定,同时要求专业人员建立《设备履历表》,加强对设备状况的了解,健康状态的统计分析,试图从各方面改善弱电专业管理的薄弱之处。
(1)《通信、自动化管理办法》、《弱电考核细则》按照《事故调规》的要求修改了《通信管理规程》中对事故定义的概念,并填补了上述两规程对弱电设备运行故障的定义这一空白点,结合当前生产情况,明确了对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的要求,促进了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2)《弱电检修管理规定》,结合当前安全生产要求,按《安规》的规定,对通信、自动化专业的现场作业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标准化作业等方面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并制定了《弱电设备检修工作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等标准格式。《弱电检修管理规定》要求,除按《安规》要求开具工作票的作业外,通信、自动化设备的任何检修都必须填用《弱电设备检修工作票》;除大修更改项目外,临时性的检修、事故抢修必须填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以上措施的实行使得通信、自动化设备现场检修的无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3)建立《设备履历表》,对设备的投运日期、技术参数、性能特性、设备检修情况、更改情况全部进行登记,为规范专业管理积累了原始资料,也为今后设备的检修、维护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4)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探讨修订《弱电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进一步对弱电系统的现场作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对指导卡的反复讨论,使弱电专业人员无形中接受了《安规》的培训,促进本专业技能的提高。
(5)推行大班组管理,进一步深入专业管理。简化管理层次,在弱电专业班组内部设定生产管理专责,使专业管理的深度、细度都得到加强,进一步促进弱电班组对设备运行工况、专业工作情况的分析、总结和改进。
弱电专业一直在强电专业的背后,因此无论从人员的配备,还是从设备、专业的管理,与强电专业相比,也都始终处于滞后状态,且弱电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弱电系统的软件运行的不可控性等,也使弱电系统的过程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日前的应对措施也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如:《弱电考核细则》基本上只对系统运行的异常现象进行评价考核,而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尚无自效的控制手段;《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运用,也只在表面上对检修程序作了规定,检修前的准备中也只对材料、工具准备作了要求,而检修前运行参数的测试、故障的判别等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指导书中无法体现,对提升专业管理水准及专业检修维护技能,规范专业管理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格式及应用需作进一步改进。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每一项规定、每一条制度,都凝聚着血泪,都是不可碰触的高压线,是铁的规定。身处电力行业,不可能对当前安全生产的氛围没有感觉,但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时时都感到无可依循的茫然,虽然也力所能及地作了一些努力,但限于水平、角度及认识高度等的限制,总觉得不踏实、底气不足。随着电网的发展变化,认真考虑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电网安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格局,及时将目光投向弱电管理领域,进一步细化弱电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加强其可操作性,把弱电专业管理摆到与强电同等的高度,可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明海,浅析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应用实践[J], 建筑智能化系统2007(3).
[2]鲁娟,民用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及其集成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J], 建筑智能化系统2007(5).
关键词:安全管理;弱电;安全运行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weak electric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disjointed, managemen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ck of basis and method.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in the system, weak electric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high voltage and compared the existing gap, the present stage for electricity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rules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 improve equipment level,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in such aspects as advice.
Keywords: safety management; Elv; Safe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内将通信、自动化专业统称为弱电专业。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电网自动化程度的越来越高,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电网的运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弱电系统的安全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但目前对弱电专业的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在实际运作中,照搬强电专业的管理模式不切合实际,但任由弱电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也非良策,这会给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带来困惑。
1 目前弱电管理的现状
强电系统屡禁不绝的事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相继出台,管理举措不断推出。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数针对强电系统,对弱电领域还存在许多未能覆盖之处。
1.1 规章制度未及时跟进
随着新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简称《安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简称《事故调规》)的执行,1983年由电力工业局编制的《通信安规》及1999年《通信管理规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安规》不符甚至相抵触之处,例如对事故的定义,通信规程方面的标准明显低于《事故调规》;对高压、低压的界定,《通信安规》与《安规》不同;《通信安规》对户外设备对地距离要求在1.3m以上,《安规》则规定所有户外设备对地距离必须在2.5m以上;《通信安规》中只规定牵涉到电气连接部分的工作必须开工作票,而对通信专用机房内的设备检修未作必须开工作票的要求,但目前一系列规章制度已明确严禁无票作业,却未制订符合通信检修要求的相关规定,也没有“通信检修工作票”的格式规定及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无所适从之感。
而自动化部分有关安全规定及专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只是从强电管理规定及其它规定中选取了极少的相关规定,套用在自动化专业中。比如对设备运行水平的要求,是在《无人值班站管理规定》中找到相关内容的。而对运行率的要求则还是《创一流企业》中规定的。不同的规定对自动化设备运行指标的要求也不一致,比如《创一流企业标准》对自动化设备运行指标的要求明显低于《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查评细则》的要求;对消缺及故障检修时间的规定,自动化专业方面未作规定,目前是套用通信专业的有关规定。
1.2 管理体系滞后
通信、自动化专业管理工作目前基本上由班组负责,即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人员均由专业人员承担,这必然给专业管理的规范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也给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平心而论,很少有人能坦然承认自己在工作出现的失误和在专业维护水平上的不足。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不能强求专业人员完全彻底公正地自我评价。因此,运行管理与维护集于一身,使员工对自身的技能评估产生局限,不利于对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使专业人员对今后工作中需要的改进方面缺乏清醒的认识。
1.3 专业管理缺乏手段
安全生产管理提倡“预防为主”,要求对各生产环节达到可控、能控。弱电设备不同于强电设备的地方在于: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相对较为直观、可监视,而弱电设备高度集成化的特性,使得计算机系统运行,特别是软件运行具有较多的不可控性,也使得弱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难于监测。目前,随着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无人值班站投运,电网监控行使职权,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多了一层监视、管理环节,但这层环节基本上处于管理系统的末端,即只起到结果监视的作用,对于过程管理的作用明顯不足。
1.4 设备管理缺少依据
(1)强电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有一整套评价依据如《设备评级标准》等,但至目前为止,对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评级、分类标准仍未出台。
(2)设备的使用年限问题。强电设备不仅对设备使用年限作了明确规定,且对设备损坏、老化的确认提供了各方面的技术参数要求。而弱电设备却没有明确标准,虽然目前已有电子产品使用年限的相关标准,但通信、自动化设备的全天24h的运行特性决定了通信,自动化设备不同于一般的电子产品,其使用年限、老化程度需要有确定的标准。
(3)设备大修预试、大修周期等问题。强电设备对大修周期的要求,大修预试的项目、程序的确定,结论的评价已经有较完备的标准;而弱电设备却没有这一系列的规定,且弱电设备的运行基本上是软件运行,因此大修的项目、程序,结论缺乏可对比的技术标准,使设备维护,检修缺少目的,也使专业管理工作处于盲目状态。
因此,目前行业内包括专业生产厂家对弱电设备的一些重要参数如通道误码率、误发数据等都未确定可判别的分界点,使得通信、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的监视失去应有的效果,因此专业人员对弱电设备的健康水平的判别缺乏参照依据,也使设备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如:某110kV变RTU紊乱问题,故障之前RTU曾误发信号,但误发数据达到了什么程度是表明分站系统已经出现故障,专业人员缺乏明确的判断依据,因此对误发信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备监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5 仪器仪表无法校验
测试通信、自动化运行参数的仪器仪表如钳形电流表、误码分析仪、通道测试仪等,目前无法校核,弱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测试的正确性缺少有效的保障。
基于上述在弱电管理中碰到的难题,调度所充分征求专业人员意见,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难于从根本上解决弱电专业规范管理的问题,这有待于从管理、制度,考核等各方面共同改进。
2 对弱电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规章建制。由通讯行业、电力行业联合组成专家组,对目前整个电网弱电管理、弱电设备运行维护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制订《弱电设备评价标准》、弱电专业现场作业的一系列规定(如通信专用机房、自动化主站机房检修规定),弱电设备大修周期、大修技术标准、弱电设备运行年限要求、弱电设备老化参考标准等。
(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把握设备运行状况。弱电专业人员加强交流,对设备误发信、通道误码率总结出一个合理的临界值,以便于专业人员在监视系統时有据可依。
(3)把握设备准入关,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对弱电设备的招投标特别是安装、调试、验收严格把关,各级生产建设部门必须对弱电设备的准入高度重视,对资质不合格的厂家、出现过较大问题的设备一律禁入,在专业人员验收不合格时一律不准投入使用。
3 对规范弱电管理的摸索
经过与专业人员、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讨论、充分酝酿,先后出台试行了《弱电考核细则》、《弱电检修管理工作规定》和《通信、自动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设备的运行评价、检修现场的管理等作了暂行规定,同时要求专业人员建立《设备履历表》,加强对设备状况的了解,健康状态的统计分析,试图从各方面改善弱电专业管理的薄弱之处。
(1)《通信、自动化管理办法》、《弱电考核细则》按照《事故调规》的要求修改了《通信管理规程》中对事故定义的概念,并填补了上述两规程对弱电设备运行故障的定义这一空白点,结合当前生产情况,明确了对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的要求,促进了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2)《弱电检修管理规定》,结合当前安全生产要求,按《安规》的规定,对通信、自动化专业的现场作业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标准化作业等方面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并制定了《弱电设备检修工作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等标准格式。《弱电检修管理规定》要求,除按《安规》要求开具工作票的作业外,通信、自动化设备的任何检修都必须填用《弱电设备检修工作票》;除大修更改项目外,临时性的检修、事故抢修必须填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以上措施的实行使得通信、自动化设备现场检修的无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3)建立《设备履历表》,对设备的投运日期、技术参数、性能特性、设备检修情况、更改情况全部进行登记,为规范专业管理积累了原始资料,也为今后设备的检修、维护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4)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探讨修订《弱电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进一步对弱电系统的现场作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对指导卡的反复讨论,使弱电专业人员无形中接受了《安规》的培训,促进本专业技能的提高。
(5)推行大班组管理,进一步深入专业管理。简化管理层次,在弱电专业班组内部设定生产管理专责,使专业管理的深度、细度都得到加强,进一步促进弱电班组对设备运行工况、专业工作情况的分析、总结和改进。
弱电专业一直在强电专业的背后,因此无论从人员的配备,还是从设备、专业的管理,与强电专业相比,也都始终处于滞后状态,且弱电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弱电系统的软件运行的不可控性等,也使弱电系统的过程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日前的应对措施也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如:《弱电考核细则》基本上只对系统运行的异常现象进行评价考核,而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尚无自效的控制手段;《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运用,也只在表面上对检修程序作了规定,检修前的准备中也只对材料、工具准备作了要求,而检修前运行参数的测试、故障的判别等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指导书中无法体现,对提升专业管理水准及专业检修维护技能,规范专业管理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格式及应用需作进一步改进。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每一项规定、每一条制度,都凝聚着血泪,都是不可碰触的高压线,是铁的规定。身处电力行业,不可能对当前安全生产的氛围没有感觉,但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时时都感到无可依循的茫然,虽然也力所能及地作了一些努力,但限于水平、角度及认识高度等的限制,总觉得不踏实、底气不足。随着电网的发展变化,认真考虑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电网安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格局,及时将目光投向弱电管理领域,进一步细化弱电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加强其可操作性,把弱电专业管理摆到与强电同等的高度,可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明海,浅析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应用实践[J], 建筑智能化系统2007(3).
[2]鲁娟,民用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及其集成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J], 建筑智能化系统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