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表皮的环单磷酸腺甙值正常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oorhees等认为银屑病损害的表皮细胞分裂加速,分化不完全,细胞中的糖原含量增多等现象,均与该细胞中的环3'-5'单磷酸腺甙(cAMP)含量降低有关.损害处表皮中的cAMP较无皮损处表皮中的含量亦低.

其他文献
溶酶体溶酶体这种细胞器是1949年deDuve等在研究大鼠肝内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酶类时首先发现的。他们利用当时新发展出的细胞离心分级分离技术获得一类离心性质介于线粒体和微粒体之间的亚细胞颗粒,发现其酸性磷酸酶及其他水解酶的含量很高,通过离心计算出其大小为0.2~0.8微米。证明如小心制备,不使这种颗粒破裂,则所含酶类对相应酶作用物无活性;反之如制备中不顾及细胞结构,或使之受到低渗透压或表面活性
实验证明小鼠全身照射紫外线,不仅可在体内产生UVDNA,而且在预先用UVDNA致敏的动物中,真皮表皮连接处可见到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沉积,这些组织变化与SLE中所见的相似。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因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损害中UVDNA所起的作用,并在体外检查真皮表皮连接处基底膜与UVDNA及天然DNA结合的特点。
10余年来,治疗轻度到中等度痤疮倾向于采用抗菌素局部疗法,主要原因在于已证明有几种外用制剂能抑制皮脂腺内痤疮丙酸菌的生长并减少引起丘疹脓疱疹的游离脂肪酸的细菌性炎症.还有,局部应用较全身治疗危险少,方法简单,并可作为脱皮剂的附加剂.
银屑病的发病虽有种种学说,但总存在两个基本环节:第一是病因的起始环节,往往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角朊细胞异常;第二是发病的终末环节,是对作为银屑病损害特点的明显增生的解释.绝大多数银屑病病因学说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对这两个发病环节间如何相互联系所持的不同认识.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观察资料,其中有一些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观点,包括:①郎格罕细胞(LC)可能参与角化过程,②表皮的LC来源于血中的单核细胞
期刊
作者对8例Szary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的研究,共随访8年,其中3例因肺炎及败血症死亡.本组病例中男性6人,女性2人,年龄为47~76岁,确诊前先有皮损2~5年,曾诊断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红皮病或慢性皮炎等,均有剥脱性浸润性红皮病及淋巴结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7例有掌?角化.部分患者有脱发,甲营养不良及面部水肿而导致眼睑外翻.无发热、体重减轻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4例白细胞计数>13000/
期刊
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有良效。但长期反复应用,UVA照射的累积量增大,有引起皮肤变性或癌肿的潜在危险。维生素甲酸治疗银屑病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副作用较大而未能推广应用。为了提高PUVA的治疗效果,减少UVA的累积量,作者将二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以观察治疗效果。病人均为泛发性中度或重度稳定期斑块型损害。研究分下面几组进行:(1)单纯维生素甲酸治疗:共治疗10例,维生素甲酸每日剂量按体重每公
细胞表面标记对人类各种淋巴样细胞恶性病中淋巴样细胞的本质、来源及类型已提供了重要见解,作者以往已描述过:MF急性期患者周围血中带有Ig的淋巴样细胞数目异常升高,而在疾病的非活动期则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自然E玫瑰花瓣形成作为T细胞的标记以及用荧光马抗人Ig(HAHIg)作为B细胞的标记时,由于E玫瑰花瓣形成细胞及Ig阳性细胞的总数远远超过100%,因此确定急性期患者的细胞既具有T细胞标记又具有B细胞
作者从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和南美100例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患者作皮肤活组织检查,研究其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的病理变化及含菌情况.
早在1939~1945年战争时期,英国头虱的发生率高达30%,通过卫生人员的积极防治,至1947年降为约18%。其后20年,发生率稳定地降至很低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使用新的有效的杀虫剂特别是丙种――六六六的结果。但70年代初,头虱发生率开始升高。最近(1976年)的估计,英格兰受侵染的儿童有25万,相当于学校全体学生的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家的头虱发生率也有升高。1976年有二位作者提出,法
期刊
作者用滤过性日光作为供给紫外线A的能源结合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治疗银屑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