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采用1978- 2005年长江三角洲16市GDP数据,首先计算分析区域GDP增加的总量与速度,定量描述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定量表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GDP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上海 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差距有所减小;区域GDP重心整体上表现出缓慢、定向的向西南移动趋 势,表明区域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007-06
  
   自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大地区之一,苏南的乡镇经济 和上海的外资经济以及浙江的民營经济迭起,不断地推动着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其对我国经济未来的 走向,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自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该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机制、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对于制定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和保障区域 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及形成机理 [1~3]、区域可持续发展[4]、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一体化[5,6] 等。随着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内部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的差异与空间格局的演变逐渐成为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例如:叶依广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各城市的综合实力 进行比较,认为今后 的发展应以上 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为三个支点[7];张成(2006)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将其划分成四个等级[8]李健等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指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正比[9]。这些研究深化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随 时间变化的认识,本文将从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即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演变等进行探 讨。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关于长江三角洲范围,有基于不同学科角度的不同认识与划分。参照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 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规划座谈会以及2003年8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精神,确定本项 目案例区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以上海为中心,以沪杭宁为主体,北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南部包括 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嘉兴、杭州以及处于杭州湾以南的绍兴、宁波和舟山、台 州等16市,其面积约为11.31万km2
  1.2 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的来源包括:江苏、浙江、上海近年统计年鉴及相关城市的统计公报。五十 年、新浙江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5;江苏统计年鉴2000-2006(电子版)、上海统计年鉴2006、浙江 统计年鉴2000-2005(电子版)及浙江省2005年各市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时间段上,选取1978-2005年之间连续27年,并从中主要选择1980、1990、2000、2005 年这四个时间断面,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空间演变轨迹。区域发展水平是区域在某一 时期创造财富或获得财富的综合能力,通常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10]。考 虑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两大区域之一,人均GDP往往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在指标选取 上,本文以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3 研究方法
  (1)动态度:为测度区域GDP变化的大小及速率,本文采用动态度作为研究单元GDP变化速率 的度量[11]。GDP动态度表达的是研究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GDP总量变化情况,其计算 方法见公式(1):
  K=Ub-Ua[]Ua×1T×100% (1)
  式中:K表示研究时段内的单元GDP动态度,Ua、Ub分别表示 研究期开始和结束时某一研究单元GDP总量(换算为可比价格计算),单位均为亿元,T表示研究时段长度。
  谢天成等: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5期(2)不平衡指数:为定量反映各研究单元经济分布的等级程度,采用罗伦兹曲线来计算研 究单元经济等级体系不平衡指数[12],其计算方法见公式(2):
  S=∑n[]i[DD)]Yi-50(n+1)[]100n-50(n+1)(i=1,2,3…,n)(2)
  式中:S为不平衡指数,Yi表示规模等级,是各研究单位按照占长江三角洲GDP总 量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级的累计百分比,n取16。如果各研究单元经济规模平衡分布,则 S=0;如果分布极不平衡,集中在一个研究单元内,则S=1。如果随着时间的变化,S变大,则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向不平衡方向发展;反之,则向平衡方向变化。
  (3)区域重心:研究区域差异常采用基尼(GI)系数,但它体现的只是区域差异的静态变化。 借鉴力学原理,本文引入区域重心概念[13],区域重心在时间维上的变化,就表示区域差异 的动态演化过程,其计算方法见公式(3):
  x=∑n[]i=1[DD)]MiXi/∑n[]i=1[D D)]Mi
  y=∑n[]i=1[DD)]MiXi/∑n[]i=1[DD)]Mi (3)
  式中:(x,y)表示区域重心坐标,(Xi,Yi)为各研究单位坐标 , 本文取各城市市区坐标,Mi表示研究单元某种属性意义下的“重量”,譬如人口 、产值等,本文取各城市GDP总量计算,n取16。
  
  2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格局演变
  
  2.1 GDP数量变化特征
  将研究单元各年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可比价格进行处理,由公式(1)计算得到1978-2 005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GDP动态度(见表1)。
  由表1,从GDP动态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共有7个市的GDP动态度超过100%,其中最高的 绍兴高达178.49%。名列动态度前八名的都是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迅速 的地区,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这些城市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乡 镇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发展迅速,并且分别成为江苏省与浙江省的核心经济区域。而 动态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如舟山、南通、泰州、扬州及南京,其中舟山市仅为45.48%, 排倒数第2,这说明相对于动态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是长江 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动态度最小的城市,为45.38%,这是由于上海经济发展的起点较高,1978年地GDP 就已经达到272.81亿元(当年价格),而此时的苏州仅为34.42亿元(当年价格)。
  从GDP增加额看,在1978-2004年期间,增加额排在 前6位的仍然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分布,分别为上海、苏
  表1 1978-2005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GDP动态度
  Tab.1 Dynamic degree of GDP in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78-2005城 市1978年地区生产总(当年价格,亿元)2005年地区生产总(当年价格,亿元)绝对数量变化(亿元)动态度(可比价格计算,%)城 市1978年地区生产总(当年价格,亿元)2005年地区生产总(当年价格,亿元)绝对数量变化(亿元)动态度(可比价格计算,%)上海市272.819 154.188 881.3745.38南京市34.422 411.112 376.6976.17苏州市31.954 026.523 994.57134.14无锡市24.932 804.682 779.75154.00常州市17.571 303.361 285.7998.05镇江市12.18871.67859.49110.48南通市29.391 472.081 442.6966.51扬州市14.38922.02907.6480.03泰州市14.15822.26808.1170.31杭州市28.402 942.652 914.25127.13宁波市20.172 449.312 429.14148.08嘉兴市13.291 159.661 146.3787.18湖州市8.88 644.25635.3791.90绍兴市11.291 447.471 436.18178.49舟山市3.88280.16276.2845.48台州市10.131 251.771 241.64154.38
  州、杭州、无锡、宁波及南京,其 中上海高达8 881.37亿元。可以说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GDP增加额主要集中在这六个城市,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格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上海是我国 经济的龙头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发 展。近15年来上海市GDP在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5%左右,2005年达到9 154.18元,占5.0%。苏 南及浙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前就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上海市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在地理位置上与上海市 在相连,经济联系也最为密切,受到上海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在加之较好的发展政策,因此经济发展迅速 。在地区生产总值数量上,宁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与长三角两翼地区中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除舟山外, 两翼地区与苏州、无锡、宁波等1978年基数的“落差”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仍然无法 根本改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轮廓。以1980、1990、2000、2005年这四个时间断 面来看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上海的地位是勿庸置疑的,始终是第一位;苏州 在1980年为第三,1990年后就一直仅次于上海,排第二;杭州上升一位,1990年后一直排第三;GDP排在 最后的仍然是舟山、湖州、泰州、鎮江、扬州、台州等两翼及边缘的几个城市,位次变化不大。值得一提 的是南京的位次下降,1980年为第二,1990年下降为第四,2000年后跌到第六位。[KG)]
  2.2 GDP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特征
  考虑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隶属于不同的省区,为便于比较按照行政区划将其划分成上海市 、江苏八市及浙江七市三大区域,从总体上看,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见表2)。
  由表2,长江三角洲地区省际空间格局的地域差异,可
  
  以从三大区域GDP进行纵向(时间序列) 和横向(地域序列)考察。从时间序列上看,1978年以来三大区域GDP均呈增长态势,上海市GDP从 1978的311.8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9 145.18亿元;江苏八市从277.9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 633.70亿 元,浙江七市2005年达到10 175.27亿元。从宏观布局上看,长江三角洲区域GDP空间分布格局出现由不平衡向 平衡演化的趋势。在所占份额上,主要表现为上海市份额的下跌及江苏八市、浙江七市比例的增加。上海市 由1978年的45.15%,下降到1990年的31.31%,2005年已跌至26.95%;江苏八市所占份额有所提高, 从1978年的33.37%,到2005年的43.09%,增加了9.72个百分点;浙江七市从1978年的20.12%增加到2000年 的31.18%,近几年略有下降,但一直保持在30%左右。可见,长江三角洲区域GDP的演变,表现为江苏八市、 浙江七市与上海市的差距由逐渐缩小并且超过上海市的过程。
  为了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单元GDP之间的差异,引入城市地理学的首位度指数(即首位城 市与第二位城市统计量之比)和不平衡指数。从统计资料中发现在1978-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GDP的首位度指数有下列特征: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7.9下降到1990的3.7;1993年以 后首位度一直位于2~3之间,2004年达到最小为2.2。从区域宏观上分析,依据公式(2)计算出1978-2005年期间 长江三角洲区域GDP的不平衡指数(见图1)。从总体上看,1978年以来该区域各城市GDP不平衡指数呈减小趋势,由1978年的0.604下降到1990年的0.445,1996年达到最小为0.421,之后又有所增加,2005年达到0.462。这表明1978-1996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各
  (1)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GDP重心,一直在120.64°~120.87°E、31.05°~31 .24°N之间变动。相对于几何重心(120.46°E,30.88°N)而言,GDP重心一直偏向于东部和北部。而且东西 方向的偏移距离与南北方向总体相差不大,两者之间的大小更替。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 平衡状态,东部和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高密度区,1978-1983年、1995-2005东西方向 的区域差异要大于南北方向,而1984-1994年南北方向的区域差异要大于东西方向。
  (2)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GDP重心总体上呈现出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从1978-1995年 ,18年间GDP重心从120.87°E,31.24°N迁移到120.66°E,31.08°N。在东西方向 ,向西移 动了0.21°,年平均0.012°,合1.15 km;南北方向上,向南移动了0.16°,年平均0.009°,合1.01 km:稍慢于 东西方向。GDP重心向西南移动了26.81 km,这说明这一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东西 方向及南北方向的差异有所减小。1996-2005年这10年间,GDP重心由先向西偏移后在向南移动,最后向 北折回1995年重心附近,在东西与南北方向上整体变化不大,其中2002-2005年间南北方向的偏移要 大于东西方向。[KG)]GDP重心的演变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过程。总体上看,GDP重心向西 南方向移动,与区域几何重心距离减小,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所减小。改革开放初 期、上海市GDP在整个区域占有绝对优势,首位度大,GDP重心偏向上海市方向,随着苏南与浙东北经济 的崛起,与上海市经济规模的差距有所减小,因而GDP重心向西偏移。此外,由于苏南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 基础与区位优势,江苏八市的整体经济规模一直要高于浙江七市,因此相对于几何重心,GDP重心向北偏 移。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着浙江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杭州与宁波,近10年来GDP一直位于第三与 第五位,浙江七市的经济规模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地位不断上升,因而GDP重心向南移动。最近几年来,浙 江经济特别是宁波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而苏锡常地区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大量的外资企业,其 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GDP重心又有向北移动的倾向。
  
  3 结论与讨论
  
  (1)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 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如舟山、南通、泰州、扬州及南京 。由于上海、苏锡常、杭甬等城市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及发展速度与其它城市的差异,目前长江三角 洲地区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轮廓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2)上海市与第二位城市(1983年后一直为苏州市)的差距有所减小。从整体上看,长江 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地GDP等级体系的不平衡有所收敛,GDP的差异呈缩小的趋势;近几年差距有所增加。(3)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GDP重心整体上表现出缓慢、定向的向西南移动趋势 ,表明区域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最近几年南北差异又有所扩大。随着杭州湾大桥的贯通与洋山港的建设,其必然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差异产 生影响,这将是下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由衷地感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何小波博士生在数据计算 方面给予的帮助。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研究,200 0,(1):7~11.[Gu Chaolin,Zhang Min.The Strategy Research for Yangtze RiverDelta Megalopolis[J].Urban Research, 20 00, (l):7~11.]
  [2]姚士谋,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5 3(增刊):1~ 10. [Yao Shimou. Chen Shuang. The Trend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i n the Chang jiang River Delt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53(Supplement): 1~ 10.]
  [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0. [Hu Xuwei,Zhou Yixing, GuChaolin. Studies on the Spatial Agglom eration and Dispersion in China's Coastal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s[M ].B 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4]王志宪,虞孝感,徐科峰,等.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对策[J]. 地理学报,2005,60(5):381~391. [WangZhixian,Yu Xiaogan,Xu Kefeng etal. Situat ion and Sugges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5):381~391.]
  [5]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 26. [Chen Jianjun. Study on Same Structure and Position of Industry in DeltaArea of Changjian River[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4, (2):19~26.]
  [6]宁越敏.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1998,7(2):57~61. [Ni n g Yuemin. A Study on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in Yangtze Delta Region[J].Worl d Regional Study, 1998,7 (2):57~61.]
  [7]叶依广,周蕾.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3):197~202. [Ye Yiguang, Zhou Lei. 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Synthetical Strength for Citie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J]. Resources a 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04, 13(3):197~202.]
  [8]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分析和聚类[J].规划师,2006, 22(9 ):5 2~55[Zhang Cheng.Economic Analysis on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 and Clus tering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J].Planners, 2006, 22 (9):52~55.]
  [9]李健,宁越敏,石崧.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J].城市规划学 刊,2006, (3):16~21.[Li Jian, Ning Yuemin, Shi Song.Urbanization Developme nt and Megalopolis Reconstruc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J].Urban Plann ing Forum, 2006,(3):16~21.]
  [10]陆大道,薛凤旋,金凤君.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16 ~2 6.[Lu Dadao, XueFengxuan, Jin Fengjun. 1997 Regional Development Report of C hina[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97:16~26.]
  [11]候西勇,莊大方,于信芳.20世纪90年代新疆草地资源的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 报,2004, 59(3):409~417. [Hou Xiyong, ZhuangDafang, Yu Xinfang. Grassland Ch angeand Its Spatial Patterns in Xinjiang in 1990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 04, 59(3):409~417.]
  [12]靖学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体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58~168 . [Jing Xueqing. Th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M]. Shanghai: Wenhui Press, 2005:158~168]
  [13]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 科学,2001, 21(5):385~389. [Xu Jianhua Yue Wenze. Evolvement and Comparative A na lysis of Population Center Gravity and the Economy Gravity Center in RecentTwenty Years in China[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21(5): 385~389 .]
其他文献
摘要 石油农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受损。人们在寻找新的农业途径时,将目光转向传统农业,开始对传统农耕模式的价值进行挖掘。稻鱼共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因其历史悠久、景观独特和效益显著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在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演变过程中,同宗的青田县和从江县的传统农业系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以养鱼为主和以种稻为主的稻
期刊
摘要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
期刊
摘要 选取我国1990-2009年相关数据,首先对环境退化成本进行估计,发现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水污染、空气污染是导致环境退化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以环境退化成本作为污染指标,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并以能否有效地将污染指标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水平,作为政策路径选择的标准,分析协调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冲突的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
期刊
收稿日期:2010-12-22   作者简介:许恒周,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制度与政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630164)。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6)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届
期刊
摘要 回顾了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变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 控的历史,认为从农地制度变迁开始,最终建立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奠定了农业持续30年 的发展基础。21世纪以来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 主旨,从农村财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变革成果带 来的政策效应逐渐深化,产生了农产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改善,农民负担
期刊
摘要 提出“绿色人口红利”概念的目的在于分析“人口红利”是否带来环境问题,从而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人口红利中,以消除“人口红利”中的环境代价。通过人口红利兑现过程的定性分析,确定了人口红利包含着“环境代价”,即兑现人口红利引起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损失;利用Hartwick Solow模型框架和新古典优化增长模型生产函数,设计了能够将“人口红利”调整为“绿色人口红利”的
期刊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
期刊
摘要 在20世纪90年代,赛尼在长期非自愿性移民安置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风险和重建模型(简称IRR模型),IRR模型虽然在解决非自愿性移民安置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如何安置非自愿性移民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但是本文认为,IRR模型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正因为如此,本文从非自愿性移民安置控制权的分配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移民安置控制权分配的规范分析框架,该框架揭示出影响非自愿性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因
期刊
摘要 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选战略,但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在提出一种不同于PSR、DSR、DPSIR因果链模型的环境评价模型——因果网络DPSR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大连城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充分分析大连环境系统健康状态,并基于DPSRC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大连城市环境空间差异提出评价方法。DPSR(模型较好的解决多重 环境指标间的相
期刊
摘要 川西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形复杂,许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下。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川西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两难境地,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很有必要。而川西民族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大,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大旅游产业符合川西民族地区的客观现实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大旅游战略思想与川
期刊